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被西医排挤,宫廷御医传人,无私公布秘方的魏老先生!

看到这位老先生,玩自媒体的人一定认识他,因为我就是通过快手认识的。第一次看到老先生的视频,很令我震惊!老先生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就是中医看病花什么钱?仔细想想,现在的医疗体系不就正需要老先生这样的人吗?后来我通过网络了解这位老人的生平,发现的确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大家,还是御医传人,我过去了解到的名医大家基本都去世了,但可喜可贺的是这老先生目前健在而且一直在行医授课!

老先生名叫魏光胜,1948年出生,算算也75岁了,中医世家。魏氏御医传人,魏医堂首席专家。老先生幼承家学,耳濡目染,勤奋好学,16岁便可以单独应诊,十里八乡名声大震。魏老在他多年的中医临床中,接诊治疗了数十万计的患者,将不计其数的危重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现年70多岁的他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并致力于培养弟子,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弟子中有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老先生说:“中医发展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我虽然老了,但是我要尽自己毕生所学打造一支中医'青年军’,只有他们才能担当起传承中医的大任。”御医传人名不虚传。

魏老先生的诊所起名“魏医堂”,地址位于陕西西安西咸新区,历史上魏氏后人,传承家学,学习岐黄,志存济世。魏老先生,从小心智聪颖耳濡目染,6岁就会倒背《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弟子规》等经典,8岁时随父亲上山采药走村看病,10岁就会学习开处方。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老先生12岁就在乡里给乡亲们把脉看病。16岁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乡医。1968年春,因有一技之长,魏老先生被原兰州军区21军61师特招入伍,成为了一名卫生员,当年老先生才20岁,后又调到师卫生队,四年的军队生涯,老先生深造培学淬炼成钢,成为“精通两医之人才”,转业后回到当地县医院,因受到科室主任的排挤,接受不了现代医学的不正之风,一气之下回到家乡再次当起“乡医”。

中医本就利润微薄,老先生遵从悬壶济世之家训,救治贫苦病人,遇到特别贫困的,还自掏腰包帮助看病。多年下来,魏老先生看病越多,自己的日子也越穷,长此以往总会泽涸无鱼,他寻思着要寻找更大的平台发展。2002年魏氏后人再次迁徙,魏老先生把魏医堂安家咸阳。这次迁徙,是魏医堂发展史上的再次飞跃。

魏老先生把病人当亲人。在上世纪80年代,魏老先生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位乾县小伙,说他父亲和村里很多人都患了大骨关节病,比较严重的生活都难以自理,于是魏老先生来到乾县北端的山村,20多天住在窑洞睡火炕,诊脉看病治愈了4位患者,治好病后仅仅收了微薄的诊费。并且将药方留在了村子,村民们对魏医堂济世救人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

博大精深的国粹“中医”,是从古至今传承的根本。如今魏老先生的儿子魏庆及徒弟等人,子承父业,青出于蓝,开始撑起魏医堂新时代事业壮大的风帆。感兴趣可以去当地拜访,相信老先生及徒弟会用'魏医'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充满大爱的行动造福更多的患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凌耀星,明代御医传人,她总结的“治癌四字诀”值得借鉴
【视频】魏氏伤科:沪上唯一在西医院里茁壮成长的中医骨伤科室是如何炼成的?
中医世家御医传人,终于能将祖传秘方发扬光大!乡村医生你要红啊
黄元御之弟子(转录存稿)
还在排斥中医?这个70年传承的古老中医流派,在顶尖西医院一号难求!
中医世家 冉氏御医第六代传人 冉雪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