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前言:东垣先生用药重视“脏气法时”并善于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进行补泻用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垣先生的药类法象。


01

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
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
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轻清成象味薄,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重浊成形味厚,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02

药类法象


风升生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升麻气平,味微苦;柴胡气平,味苦辛;羌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威灵仙气温,味苦;葛根气平,味甘;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细辛气温,味大辛;桔梗气微温,味甘辛;白芷气温,味大辛;藁本气温,味大辛;鼠黏子气平,味辛;蔓荆子气清,味辛;川芎气温,味辛。

天麻气平,味苦;秦艽气微温,味苦辛平;麻黄气温,味甘苦;荆芥气温,味苦辛;前胡气微寒,味苦;薄荷气温,味苦辛。

热浮长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黑附子气热,味大辛;乌头气热,味大辛;干姜气热,味大辛;干生姜气温,味辛;良姜气热,味辛。本味甘辛。肉桂气热,味大辛;桂枝气热,味甘辛。

草豆蔻气热,味大辛;丁香气温,味辛;厚朴气温,味辛;木香气热,味苦辛;益智气热,味大辛;白豆蔻气热,味大辛;川椒气热温,味大辛。

吴茱萸气热,味苦辛;茴香气平,味辛;延胡索气温,味辛;缩砂气温,味辛;红蓝花气温,味辛;神曲气大暖,味甘。

湿化成

湿化成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

黄芪气温平,味甘;人参气温,味甘;甘草气平,味甘;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熟地黄气寒,味苦;半夏气微寒,味辛平;白术气温,味甘;苍术气温,味甘。

陈皮气温,味微苦;青皮气温,味辛;藿香气微温,味甘辛;槟榔气温,味辛;莪术气平,味苦辛;京三棱气平,味苦;阿胶气微温,味甘辛。

诃子气温,味苦;杏仁气温,味甘苦;大麦糵[niè ]气温,味咸;桃仁气温,味甘苦;紫草气寒,味苦;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酸。

燥降收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气平,味甘;泽泻气平,味甘;猪苓气寒,味甘;滑石气寒,味甘;瞿麦气平,味甘;车前子气寒,味甘;灯心草气平,味甘。

五味子气温,味酸;桑白皮气寒,味苦酸;天门冬气寒,味微苦;白芍药气微寒,味酸;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犀角气寒,味苦酸;乌梅气平,味酸。

牡丹皮气寒,味苦;地骨皮气寒,味苦;枳壳气寒,味苦;琥珀气平,味甘;连翘气平,味苦;枳实气寒,味苦酸;木通气平,味甘。

寒沉藏

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

大黄气寒,味苦;黄柏气寒,味苦;黄芩气寒,味苦;黄连气寒,味苦;石膏气寒,味辛;草龙胆气寒,味大苦;生地黄气寒,味苦;知母气寒,味大辛。

防己气寒,味大苦;茵陈气微寒,味苦平;朴硝气寒,味苦辛;瓜蒌根气寒,味苦;牡蛎气微寒,味咸平;玄参气寒,味微苦。

山栀子气寒,味微苦;川楝子气寒,味苦平;香豉气寒,味苦;地榆气微寒,味甘咸。

本文摘自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一书,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药瀹》所引用的李东垣本草用药规律性认识
《内经笔记之附马莳注“李东垣用药法象”》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卷之一
中药材的药性是如何确定的?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