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所谓认同(identity)问题,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归属于哪个群体的问题。这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

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是基础性的和首要的。例如,你既是父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还是妻子的丈夫。

人的认同,历来就是多重的。

过去的多重认同,更多的是家庭和社群之内的角色变化。你既是家庭的一员,又是村落中的成员,等等。随着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社会身份也就越来越多重。

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例如,你是哪个省的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就是不同部落融合的表征。

由于人们的流动和多元交流,人们不得不时刻考虑自己的身份。

在历史中,各民族相互吸纳,经过征服、杂居、通婚、迁徙和融合,逐渐形成“汉族”。你是汉族还是苗族、回族,还是维吾尔族,这些都是民族认同。

当你到国外旅游时,你不时会因身处陌生的地方和文化环境而意识到自己当下已经变成“外国人”。

中国: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在宋朝之前,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讲究的是“文化认同”,凡是读四书五经孔孟的都是一家人。 儒家活着,活在思想而非历史中。

文化认同 ,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同,一方面与族群相关,也与政治生活相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元朝以后有了变化,蒙古族统治近百年后,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条“政统/道统”。

1840年烟片战争,清朝人才发现,天朝上国之外还有很多文明和国家。

开始考虑救亡图存,就要认清自己是谁,如何与其他文明区分开来。于是,来自西方的概念,如民族,国家开始被引入。

“民族认同”才慢慢出现,我们开始有了华夏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同时,我们也开始有了主权和国家的概念。

所以说,华夏民族、中华民族、龙的子孙,这些提法说法,都是最近100多年新出现的。都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为了救亡图存才新近出现的一些新的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国, 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民族国家
腾珺博士课堂感悟
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和国族认同(微集)
简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论我国边疆治理视域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