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佛无山的佛山

当今,你走在佛山的街上,随便问十个人,估计九个都回答不上来,“佛山为什么叫佛山”?佛山有一句搞笑的民间说法:“佛山无佛,禅城无禅,南海无海”。也让我们产生了疑问?常这里虽叫'佛山'“禅城”,但为什么既无佛又无禅?难道我们都被古人欺骗了?佛山到底有没有佛,有没有山。

有人说佛山会不会是因为西樵山南海观音而得名,这个说法好像不值得一驳。因为那个南海观音是1998年修好的,佛山叫佛山的历史可是比它长太多了。

西樵山南海观音

西樵山南海观音

历料记载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一、传说(可信度较高)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古称季华乡,佛山之称始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

二、晋朝初建,后被荒废

相传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剡宾国(今克什米尔)三藏法师僧人达毗耶舍,携来三尊小铜佛像(一说两尊铜像传佛教)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搭棚寮讲佛经,宣扬佛法,后人称那'棚寮'为'经堂'。信众捐资为达毗耶舍建造了塔坡寺,栖身和祀佛。后,达毗耶舍回国,随着时间推移,塔坡寺因年久失修而倒塌,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

三、唐朝重建,元末再毁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所掘获得三尊小佛像,及一石碣,石碣上赫然刻写“塔坡寺佛”,并刻有一副对联:“胜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载后,说法起何人”。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四、明代重建

明洪武二十四年,一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二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塔坡寺被拆毁。以后曾重建。明天启七年(1627年)塔坡岗被平整,人们便在医灵铺万寿坊重建塔坡寺。

五、清代再毁,再建,又毁,真折腾啊!

清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首领陈开与粤剧戏行名伶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反清失败,塔坡寺和大基尾粤剧戏行的'琼花会馆'被清兵烧毁,荡然无存。

清光绪三年(1877年),省华林寺方丈勤安募捐重建塔坡寺。勤安亲作法事,为慈禧太后60寿辰祝福,获太后恩赏龙藏金经和赐名'万寿塔坡古寺',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后扩建寺地,改名'经堂',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

勤安圆寂后,由于继任主持和寺僧不守法规,触犯众怒,后僧人逃走,众人毁坏'经堂',三尊小铜佛像也无踪可寻了。民国年代,经堂内虽有一个老僧人看守,但也因日旧失修二荒芜。建国后,'经堂'被划入佛山地区党校(今尚存)

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改名为塔坡庙。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那么,塔坡庙在哪里呢?清道光版《佛山忠义乡志》有载:“塔坡庙祀东岳神,在京果街,嘉庆丙辰年重修”。而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也有记录:“东岳庙一在明心铺京果街,地在塔坡岗,故称塔坡庙”。塔坡庙始建年代不详,但历经数朝,如今庙址位于禅城区福宁路的京果街2号。

以上均为各种途径收集的书证,下面让我马上出发,去佛山的相关地点实地考证一番,看看以上历史是否真实,现状如何?请大家尽情期待!

出发考证地点:塔坡街 塔坡庙 祖庙 经堂古寺

塔坡街

塔坡庙

祖庙内发现的石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山取名字的由来简介,佛山宝宝起名哪里最好
佛山为什么是佛山?
季华园,佛山城央的一座公园,名字中隐含着佛山的悠久历史
你不知道的老佛山!揭秘“佛山”名字的由来
祖国风光(727)佛山塔坡庙
珠三角-佛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