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极简史之初唐篇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诗极简史之初唐篇

文/在河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由近五万首堆砌而成。对普通读者来说,攀爬之难难于上青天。

还好我们有山间索道——《唐诗三百首》,它能轻松地把我们送到相应的景点,但索道游赏毕竟还是走马观花,无法细窥其真容。

再说,毕竟也还是三百首呢,一天读一首也要十个月。对于习惯了碎片阅读的我们来说,太慢。

所以,有必要捋一捋唐诗的脉络,打造一条快速通道——唐诗极简史。

历史上,隋和唐是无法分割开来的,他们的创业第一代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血缘上论,李渊还得叫杨坚一声七姨夫。

隋唐换代,像是集团内部领导换届,不应该分那么清楚。当然,文化建设也分不清。

中国诗歌发展到唐朝,近体诗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

在这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过渡阶段,那时期的诗歌开始朝格律化的方向发展。

那时候的诗人把注意力放在句子的对偶和声律的平仄等形式化的内容上,最终导致诗歌内容大多空泛无物,缺少感动和启发的力量,这种情况直到唐朝才得以改变。

隋朝,是唐诗发展的起跑阶段,其中一个领跑的便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像

杨广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隋炀帝杨广显然遇到了一群不负责任的化妆师。

他脸上暴虐无道、荒淫无度的粉底厚到完全遮住了他的才气。

登基之前的杨广曾巡察江南,一下马车,这位从小在西北风沙里长大的糙汉立即被江南含蓄婉约的小粉拳来了温柔的一击,从此,他便爱上了这种感觉。

夕阳西下,他望着眼前的景色,诗兴大发,一首《野望》抑制不住地喷薄而出。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首小诗婉约的让人无法相信是出自杨广之口。直到四百多年后,仍然被人念念不忘,终于它在秦观的手中引起了不小的回响。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一句话挽救一首词,这个功劳得归杨广。

杨广这汉子由糙变柔,只用了一首诗的时间,而由柔变暴,由暴到幻灭,他用了14年。

在他14年的帝王生涯中,他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滥用民力,营建东都,修建运河,数巡江都,奢侈淫靡,直到民怨四起,天下大乱。

这时候,四姨妈家的大表哥李渊打起了坏主意,取而代之,建立了大唐。

新政权为表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一大批隋朝旧臣免试进入了唐朝的公务员队伍中,王绩就是其中之一。

王绩像

王绩

王绩是王勃的叔爷爷,这是介绍他最简便的方式。

其实,他来头不小。

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诗歌风格直追魏晋高风,对扭转齐梁无病呻吟的余风,开创唐诗盛唐气象,意义重大。

说他是大唐诗歌第一人,并不为过。

只不过,从隋朝的乱世中走来,他走得相当抑郁。在他的仕途旅途中,他曾三仕三隐,这个纪录应该没有哪个古代读书人能打破。

王绩爱喝酒,爱到死心塌地,李白在他面前都得唱《征服》。

但他与一般的酒鬼不同,王绩是真正懂酒的人,他曾多方搜集古代的酒方酿法,写成《酒经》《酒谱》两本学术著作,被人称为“酒类领域的司马迁”。

他还模仿魏晋饮酒达人刘伶、陶渊明,写成文学作品《醉乡记》和《五斗先生传》,传为美谈。

但王绩毕竟是个读书人,归隐的时候肆无忌惮地饮酒毕竟难浇心中块垒。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像早年的杨广一样,登上东皋,感慨万千,也来了一首《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初唐时,近体诗慢慢形成,而王绩这首诗算是最早的唐代律诗,凭这一点,就奠定了他在诗史上的地位。

当王绩归隐田园,借酒浇愁的时候,在朝中,一大拨文化人正围在皇帝的身边尽情地放着歌功颂德的彩虹屁,最有名的当属上官仪。

上官仪像

上官仪

上官仪这人很厉害,做官他做到了丞相的位置。

作诗他开创了拿自己姓氏命名的“上官体”

当爹他还能生出上官婉儿这样的传奇才女。

但今天我们只说他的“上官体”。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其实也决定嘴巴。

上官仪是皇帝的御用文人,皇帝让他写什么,他就得写什么,而且还必须写得漂亮,写得好看,所以,“上官体”在形式上都是一水华丽丽的豪华感。

同样的几个字,在杜甫笔下能土到掉渣,而在他的笔下永远都是镶着钻发着光。

先天的不足注定了“上官体”后期的发育不良。

内容上,今天歌颂个皇上的聚餐,明天铺排个秋天的美景,修辞、对仗、声韵等手法娴熟,文字华丽,辞藻优美,但就是空洞无物,没有感情。

如果不好理解,你可以把他比作高配版的“唐朝郭敬明”来感受一下他几首诗的标题,《安德山池宴集》《奉和秋日即目应制》《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说实话,这样的诗,上学的时候是没有资格上语文课本的,即使上了课外读物也是带*号,不做任何要求的。

他的诗就不举例了,因为读着会让人有一种不甘当文盲的挫败感和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无力感。

上官仪是被武则天害死的,不是武则天欣赏不了他的诗。武则天可也是一个才女,当年一首《如意娘》直接撩倒唐高宗。

武则天像

武则天

唐永徽元年(650)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周年祭。

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来到皇家寺院感业寺,为他上香。

期间,一个美艳的尼姑写了首名为《如意娘》的诗给他。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又是长下泪”,又是“石榴裙”,诗句柔弱中带着一份含蓄的勾引。巧的是李治是愿者上钩,扑通一下,深深地拜倒在了这个尼姑的石榴裙下。

这个尼姑就是李世民的小老婆武媚娘。

献诗兼献身之后,她跟随李治再次进宫,由昭仪到皇后,由皇后到天后,再由天后到大周皇帝,最终变成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个政治强人,在她独揽大权的时期,得益于科举制的发展,很多有才华的士族子弟开始进入体制内,文化也出现了相对繁荣的景象。

当时,继上官仪之后,一个四人的诗人组合“文章四友”开始出道,其中占据C位的名叫杜审言。

杜审言像

杜审言

前面说王绩是大唐诗歌第一人,第一个不服的就是杜审言。

杜审言是杜甫的亲爷爷,仅凭这一点,便能让他傲视群雄、屹立不倒,何况他还是个才子。

其实,王绩去世的第二年,杜审言才刚出生。虽说是小辈,但在诗歌史上,杜审言却敢和王绩一较高下。

王绩有《野望》,杜审言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说起来也巧,这也是一首野望诗,只不过杜审言不孤单。

早春的季节,在外做官的他和晋陵的朋友陆丞一起外出游玩。触景伤怀,陆丞写了一首《早春游望》,杜审言也有感而发和[hè]了他一首。这一和不打紧,就把他推上了唐诗史上前几把交椅的位置。

王绩的《野望》写得好,但第二、三联的对仗技法还很稚嫩,一稚嫩就有刻意之嫌。而唐诗发展到杜审言这,近体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的写作技巧已经成熟,所以杜诗不管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更胜一筹。

但要说五七言律诗的最终定型,还得从男男组合“沈宋”说起

宋之问(左)和沈佺期像

沈宋

沈即沈佺期,宋是宋之问。

俩人年纪一样大,同一年考中进士,同样因为才华横溢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一起放着彩虹屁成团出道。

作为新一波的御用文人,免不得又要天天,拍马屁。

确实,他们早期的诗歌无非还是些奉和应制、侍从游宴的命题作文,但形式上已经达到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地步,这便是标准的近体诗的典范了。

后期,两人因事被贬,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写了一些发自肺腑的好诗。

比如,沈佺期的七律代表作《独不见》,有人称它为“唐人七律第一”。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而宋之问的《渡汉江》,至今依然被像我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念叨在嘴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诗史上,“沈宋”组合大名鼎鼎,然而两人的人品却低劣不堪。

他们曾长期谄媚武则天的小奶狗张氏兄弟,表现的毫无骨气。

而同时期的骆宾王则豪气干云的多。

骆宾王像

骆宾王

骆宾王是个童星,7岁就能写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首诗可真不得了,1300多年都过去了,现在数以万计的7岁小朋友还在摇头晃脑地背它。

人比人,气死人。你的7岁在尿尿和泥,人家的7岁都名留青史了。

但真正有才华的人都有点自负,骆宾王表现得尤为明显。

早期他当过道王李元庆的府属,一次道王叫他陈述自己的才能,他觉得这是对他才华的侮辱,辞不奉命。

后来入朝当了纪委干部侍御史,经常上书和领导对着干,还经常顶撞、讽刺武后。得罪了有权利的女人,这还得了,最终他被栽了个“贪赃”的罪名下了大狱。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在狱咏蝉》是他为抒发内心愤怒而写的,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年,他被释放,但他还是不安宁,最终搞了票大的——造反。

唐嗣圣元年(684),武则天最终没摁住内心权利的小恶魔,废掉了儿皇帝唐中宗,自己当起了皇帝。

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骆宾王化笔为刀,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写得是慷慨激昂,气吞山河,连武则天读了都赞美有加。

但没啥实际战斗力,造反迅速被扑灭,骆宾王从此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样的失踪了。

骆宾王在唐诗史上是以“初唐四杰”的团名出道的,这个男团可以说是初唐唐诗圈里的超级天团,各个才华横溢,但C位是王勃。

王勃像

王勃

王勃就是前面王绩的侄孙子。

王勃也是个“神童”,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能挑刺颜师古作注解的《汉书》,十六岁未成年的时候就进了沛王李贤的府中当了官。

他和骆宾王差不多,年轻气盛,恃才傲物。骆宾王表现出来的是傲慢,王勃表现出来的是幼稚。

李贤和英王李显玩斗鸡,王勃写了篇《檄英王鸡文》助兴,相当于领导在唱ktv,王勃高兴旁边伴了个舞,其实没啥关系。

但就怕上岗上线,文章传到皇帝唐高宗那就变了味道,挑唆王爷内斗,火上浇油,最终他就被逐出了王府。

过了几年,王勃又干了一件蠢事。当时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事,找他求助。他把曹达藏了起来,但后来又怕连累自己,闷不声的把人家给杀掉了。这事可犯了死罪,幸亏遇赦,被贬了事。

幼稚的人一般都真诚。当年朋友离开长安去四川任职,王勃依依不舍,写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赠,相当有水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王勃诗歌的代表作和另一篇文章《滕王阁序》的骈文,被堂堂正正地选入了语文课本,并且要求全文背诵。这种待遇,大唐诗人中屈指可数。

当“初唐四杰”在唐诗圈大红大紫的时候,在小桥流水的江浙一带,一个风格狂放的四人男团默默地出道了——“吴中四士”,这里我们说说其中的张若虚。

张若虚像

张若虚

张若虚很可惜,他的诗只留存下来两首,但完全不影响他的霸气,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他就能高唱“无敌是多么寂寞”。

《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的诗题属于乐府旧体,但张若虚装了新酒。

形式上,齐整整的七言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语言清丽自然,韵律宛转悠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内容上,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表现了淡淡的离情别绪,又富有人生哲理。

闻一多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它是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还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子昂像

陈子昂

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吟诵声飘扬在大唐帝国的角角落落时,一个35岁的青年人独自登上了位于今北京的幽州台,感慨地吟出了积压在内心很久的诗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青年人便是四川人陈子昂,唐诗史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号人物。

陈子昂家庭条件不错,年轻时有侠气也有才气,24岁时中进士,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后来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屡次触犯武则天,最终被冤下狱。

后来出狱,因父亲去世回老家射洪守丧,期间被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迫害死在了狱中,年仅41岁。

陈子昂对唐诗的贡献意义非凡,他是初唐时期诗文革新的一面旗帜。

后来的大文豪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意思是,陈子昂带领人们走上了诗歌创作的更高境界。

这种境界表现在他提倡“复古”的主张上。

他认为,齐梁时期的诗文只知道注重外表辞藻的华丽和声调的和谐,全然没有感发的力量,毫无“风骨”。

他主张作诗一定要摈弃这种陋习,要追步魏晋风骨,尊重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寄托,有感发,有力量。

为此,他特立独行地走上了一条与当时大多数人作诗全然不同的道路。写成《感遇》诗38首,每一首在当时都读者寥寥。

这一路,他走得很吃力,但历史证明,他走得很正确。他影响了后来者的张九龄、李白、杜甫……

从陈子昂开始,唐诗的天空中开始展露盛唐气象的曙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正陆续向我们走来。

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正在来临!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趣话(一)
《唐之韵》--独振新风
《唐之韵》解说词2
天才薄命?裴行俭为“初唐四杰”预卜竟成真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初唐有哪些诗人,这些处于同时代的诗人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