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文丨月月 · 主播丨苏木

英国诗人济慈曾在诗中这样写道:“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

的确,若没有了美,世界将一片荒芜。

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从来只重视成绩,对孩子美感认知缺少培养。虽然开设了美术课,但学生并不重视,而老师的教学重点,也只放在教会孩子绘画的技巧上。审美课程的缺乏,使得现在出现了许多美盲,为“中国式审美”的倒退提供了机会。

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美丑,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呢?

不妨尝试思辨、思变、思便的思维模式,让“美”真正与孩子相伴,更成为对孩子心灵的陶冶。

01

思辨:美是相对的,要辩证地看待美丑

美究竟是什么?也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曾有两位哲人为此发出了辩论。

智者学派的希庇阿斯认为:“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可苏格拉底不同意。他反驳道:“有的时候一匹马、一把琴,甚至是一个汤罐都可以是美的。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的,最有智慧的人比起神来也像一只猴子;那么年轻的小姐比起神,最美的汤罐比起年轻的小姐,不也就显得丑了吗?它们是不是又美又丑,美也可以,丑也可以呢?”

苏格拉底的质疑很有价值,他认识到,“美的东西是什么”和“美是什么”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漂亮的小姐是美的东西,但却不是美本身,更不是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古典主义认为,美的本质在物体形式,他们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建筑,于是便有了“黄金分割法”;理性主义认为,美即是完善,比如一个人五官端正、四肢周全,这便是完善,便是美;再到英国经验主义,则认为美即愉快,他们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不同的美;再之后,俄国现实主义又提出,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表现,甚至就是生活本身。

由此可见,美是流动的,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一千个人心里,美有着不同的定义。而美的标准也是相对的,就像“最丑超模”吕燕,按照大众的眼光来看,她或许是丑的,可她有自己独特的美,并以此走上世界的舞台。

所以,艺术中的美与丑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往往只有一线相隔。当一个人无法认识到这一短板,他们的审美范围将非常狭小,其表现通常为审美标准单一化,从而排斥其他的审美标准。

同样是一首“咏梅”的诗,陆游写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强调的是清高之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强调的是飘逸之美;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强调的是坚贞之美。虽然三人强调的美不同,但并不妨碍这三首诗都可归入“美”的领域。

同样的道理,中西方文化不同,推崇的“美”自然也不同。浓墨重彩的油画是美,黑白分明的国画也是美。如果我们不能用思辨的思维正视自我、正视其他文化,往往就会陷入偏颇、盲从的境地。要么崇洋媚外,只觉“月亮还是外国的圆”;要么夜郎自大,认为只有中国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因此,培养孩子审美的第一步,在于理解、尊重孩子对美的看法,同时引导孩子用“思辨”的眼光看待美丑。例如,我们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比研究中西方音乐、美术、雕塑等方面的不同,从中领略不同形式的美,甚至还可以引导他们探究中西方之美不同的原因,探索中西方文化与思想的不同。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思辨能力也得到提升。

一个无法欣赏多样美的人,生活注定很贫乏,其审美能力也必然低下。只有不断扩大审美的范围和视野,接纳和包容各种美的形式,才能让孩子拥有个性的审美观。

02

思变:美是会变化的,不必迎合潮流

在认识美的方面,除了要有“思辨”的精神,还要有“思变”的理念。

所谓“思变”,就是要认识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美的标准也是因时而变的。

以人的相貌美来说,上古时期,强调的是高大健壮的健康之美;魏晋时期,强调的婀娜多姿的妖艳之美;唐代的美女形象,强调的是体态丰腴的健美;宋代以后,则强调孱弱纤细的阴柔之美。

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与其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比如上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健壮的女性意味着高生育率,所以年轻力壮是审美的首要要求;而等到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开始要求女性拥有与男性不同的柔顺之美。再到魏晋时期,经济、政治极度混乱,人们的个性第一次得到彻底解放,女性也有了独立的价值,对美有了自觉的追求;而唐代,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度繁荣,雍容华贵、丰腴健康的审美也就应运而生;宋代以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兴起,女性的活动范围大受限制,于是“裹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阴柔之美渐渐流行起来。

由此可见,美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它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就如绘画一般,以前的人画画,总是追求“像”,无论是神似还是形似,逼真是艺术家们共同的追求。但照相机出现之后,绘画艺术开始转向,因为无论怎么画,你永远不可能超越照相机。所以现代派绘画走出“逼真”的桎梏,迈向了抽象。

如果你能明白,美是因时而变的,那么我们又何必赶一时的潮流,追逐眼下流行的时尚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女生热衷于整容,明明长着挺漂亮的丹凤眼,却一定要割个双眼皮,整成千篇一律的“网红脸”。要知道,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远超韩国日本,位居亚洲第一。而这种畸形的审美,不仅带来了千人一面,更严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所以,培养孩子审美观的第二步,是让孩子能用“思变”的眼光看待美。我曾看到某中学开设了《中国历代服饰》的校本课程,老师带着学生们共同探讨各朝代典型服饰,在了解服饰变迁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经济、历史、文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了,孩子们也自然能明白:既然美是会变化的,那么我们自然也不必一味地迎合潮流、迎合大众对美的看法,不随波逐流,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

03

思便:学会以美融合美

既然美的标准是相对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欣赏美就不能简单的选一否一,必须教会孩子用“思便”的角度去看待。

所谓“思便”,就是要多元思维,破除“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跳出“非此即彼”的怪圈,学会以美融合美,从而创造美。

比如,我们可以融合中西方的美。就像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天瓢》,就将中国传统文学的美学意蕴与西方小说的一些写法技巧融合在一起,由此创作出具有中国古典美感与西方美感相融合的佳作。

又如,我们可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美。家居装修的“新中式”设计理念,既承袭了东方美学,又摒弃了传统中式古板的弊端,融入了现代极简轻奢的理念,形成了一种有韵味又不落俗套的美。

可见,当我们能有“思便”的思维,两种截然不同的美不仅不再冲突,反而能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美学。

这方面的审美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除了有美学基础,还要有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的特长。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侧重性地加以培养和发展。举例来说,对于音乐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改编歌曲,比如往《卡农》里增加中国音乐的元素,往《梅花三弄》里增加电子琴、小提琴的元素,从而展现中西方音乐融合之美;对于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融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创作出新的风景画作。

总之,从学会欣赏美,到学会创造美,方能达到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

04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的确,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们更多地会把目光投诸于孩子品德、成绩上的教育,毕竟审美是一件看起来无用的事情。但恰恰是这件无用的事情,却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人拾得更多生活的乐趣。

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注定很无趣。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让美滋养生活,丰富我们的人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们:“美盲”是不是说,欣赏不了丑书就是美盲?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比文盲美盲更可怕的,是丑盲。
报复性绘画作品赏析
懂得停,学会慢,才可以做到活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