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海海》:挖掘麦家长篇小说中同堂三代人意识的冲突和融合

一、引 言

沉寂八年后,麦家摆到了桌上一本新书《人生海海》,凭借着他过往中沉淀下来的深厚功力以及将近三千个日夜的反复修改,一经面世就获赞无数。阿来说:

他深入开掘了一个许多人浅尝辄止的题材领域,用自己独特的聚光灯将那么多秘密照亮,技术的,也是人性的。而这一切,都是用精彩的故事串连。一切都在故事树上闪闪发光。

在这本书中,麦家成功塑造了很多扑面而来的人物形象,但贯穿始终的却只有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老巫头、雌老虎还有“我”演绎了同堂三代人活在同一时空,却大不相同的人生足迹。

这个家庭在伦理上而言是完整的,爷爷、父亲和孩子,但在精神上确是破碎的,冲突从每一代人日常的交流缝隙中钻出,具有强烈的质感。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麦家自己的影子,那个和父亲的灵魂失之交臂的孩子,依旧在山路上蹒跚。

在麦家接受《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写道:在采访中,他提的最多的一个词是痛苦,一共提了35次,此外提了20次孤独,14次伤害和11次忍受。七年前,在另一次采访中,麦家则提了10次伤害。而这一次,在完成了人生海海的创作后,他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是【家庭】。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读到小说的结尾,更是很直接的表达了吃惊:

麦家的小说过去给他的印象一直是硬到底,但是在这本小说里,麦家放松了。

他用家和爱来结尾,不再一味地放大抵抗过往的痛苦,而是选择了和解。

下面我结合《人生海海》这本书的创作风格,以小说中主体家庭中的老巫头、雌老虎和“我”为剖析对象,试着解读其中蕴藏着的三代人不同意识的冲突和融合。

二、长篇小说《人生海海》中三代人意识的冲突和融合

在长篇小说《人生海海》中,从老巫头到雌老虎,再到小说的讲述着“我”,麦家在主角上校之外旁敲侧击的讲述了这个家庭的脉络,在如水的时间注视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不同时代下人们意识的差异和冲突,但最终在家庭的血缘关系的推动下,最终却达成了融合。

总体来说,长篇小说《人生海海》的感情色彩是忧伤的,因为主角上校的故事是时代的困局,包括爱讲道理的老巫头和不爱说话的雌老虎,都同样被裹挟到了时代的夹缝中,被挤压变形甚至丧命。唯一带来希望的是被迫走出国门的“我”,虽然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苦难,但“我”最终还是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归来了,“我”的见识使得我不再局限于那个小小的山村,而是跨越了时间,跨越了三代人意识的冲突,达成了一种和解。

(一) 《人生海海》中意识冲突与融合之“老巫头”

“我”的爷爷是旧时代的过来人,他的绰号是“老巫头”,意思是说他喜欢并擅于讲道理,或许是因为读过私塾学校,老巫头懂得识文断字,正是因为如此,他把自己看作是无所不知的人,至少在整个村子里就没有他看不明白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人生和这世间的道理交织在一起,活在十分自在。自在是因为固执,他不肯也不愿意听别人讲道理,因为那都是“下脚料”,真正的道理都在他脑中了。老巫头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和“我”的关系也比雌老虎和“我”的关系更近,他是“我”的爷爷,更是精神上的引路人,塑造着我自我觉醒前的意识,尽管“我”隐隐约约的觉察到爷爷讲的道理也存在局限。

这种局限性主要存在于“爷爷”对上校的看法和“我”对上校的看法上,在爷爷眼中,上校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是个妖魔化了的人,他毫无来由的看不起上校并且诋毁上校。这都让“我”对上校的神秘充满好奇的同时,充满了恐惧感。这背后是旧时代的人对于纸面上得来的道理固执的盲从,“爷爷”的道理其实并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他只是把古人说的话当做了真理,而从来没有真正的看清楚这世界。

因为儿子“雌老虎”和上校走的近, “爷爷”没少发脾气,在他看来,这两个人好的不得了,一支烟分头吃。他十分痛恨上校的“过往”,说儿子跟他混在一起,早早晚晚要出大事情。因为上校太聪明了,聪明的人物在“爷爷”看来都是违背天理循环的,这样的人早晚要遭到报应。特别是上校在男女方面不够检点,更加深了“爷爷”对上校的唾弃。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万恶淫为首”,而上校却犯了多次,一次是传说在军队中睡了上级的老婆,还有一次是酒后睡了老保长的情人。

这些对上校的看法本来都被隔绝在一张伦理道德的大网之外,但雌老虎终于还是把老巫头拉出了这张网。因为上校犯了事,雌老虎毫无犹豫的遮掩,这让老巫头虽然不情愿却还是帮了上校的忙。他并不是帮上校,而是帮儿子,甚至心底存着通过这件事情拉近父子感情的念头。

但事与愿违,当流言越来越多之后,老巫头再次钻进了自己的网中,他开始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变流言,当意识到没有任何作用的时候,老巫头彻底抛弃了所谓的道德信念,违背人心道义出卖了上校,也因此和儿子一刀两断,最终,他无法承受外界的压力,走上了绝路,选择了自杀。

纵观老巫头的人生足迹,我们发现他尽管满口仁义道德,事实上,当真的选择放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勇气,这是被旧时代虚假的仁义礼智信浸染的一代人,意识中天然的占据了道德的高地,当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个人利益的时候,人性的丑陋就轻易的暴露了出来。中国过往的历史中很多事情不也正是如此么?披着道德圣人的外衣,却屡屡做着违背良心的勾当,道德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自己的遮羞布,一方面告诫别人,一方面却纵容自己。

总的说来,时代的局限性不是某个人可以改变的,身为一个山村中的道德代表,老巫头用自己的命告诉后人,永远有比所谓大道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良心。

(二) 《人生海海》中意识冲突与融合之“雌老虎”

雌老虎是老巫头的儿子,但从故事一开始,两个人就是对立冲突的。这种对立冲突表面上看是因为对上校的看法不同,实际上是背后的意识不同,老巫头希望儿子能够本本分分的做人、做事,不要和与众不同的上校做朋友,以免引火上身。但雌老虎却看不起父亲那种顽固不化的做派,他佩服上校,喜欢听上校讲他在外边世界里的那些事。

在雌老虎的眼中,上校就是他所没能完成的梦想,就像当年去参军,雌老虎落选而上校成功入选一样,雌老虎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够,但他的朋友实现了他的梦想,走出了村子,而且过的很精彩,所以和上校的友谊满足了他潜意识中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雌老虎不再像父亲老巫头一样把大道理当回事,甚至他的绰号雌老虎就是说轻易不开口,开口就要伤人的。显然,是因为老巫头这辈子说的话太多了,所以到了儿子雌老虎这里,反而不轻易开口讲话。虽然说话不多,但心里是热的,特别是对待朋友。于是雌老虎不仅掩护上校出逃,而且精心照料着上校的猫。在他眼里,上校就是个传奇,而他能够参与其中,那就也成了传奇的一部分。

但老巫头最终所做的事情却真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处心积虑的害了上校的命。到上校被抓住公审,眼看着上校作为一个传奇而陨落,他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当上校疯掉的时候,雌老虎也傻掉了。他以为自己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和上校的友谊也足够强大,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命。毕竟当初为了上校的猫,雌老虎曾经和父亲对峙,当时老巫头提着刀要剁了上校的猫,雌老虎一手护白猫,一手护黑猫,伸出脖颈对老巫头讲:你想要它们的命,先要走我的命!后来还有一次,雌老虎警告父亲说:你要敢要它们的命,我就敢要你的命!但到头来,他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他保护不了自己的朋友上校,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我”就差点被人砸死),当然也无法保护自己的父亲老巫头,更保护不了自己。雌老虎和父亲斗了一辈子,却在父亲死后去上校那里讨来了一份原谅申明,那毕竟是他的父亲,老巫头已经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了代价。

如今,父亲已经走了,而雌老虎活着,活着就是为了赎罪。他照料疯掉的上校,但真的等上校夫妇走后,却从没有再去看联系过他们,因为他说怕自己的晦气传给上校夫妻俩。他最终明白了,父亲老巫头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才违背了良心,他也知道父亲的自杀有自己的原因在里边,他无法解释清楚这一切给自己听,所以他每日时好时坏,有一天过一天,他发现自己尽管一直想逃出这片天空,但到头来还是没有成功。

可以说,尽管雌老虎一直和父亲老巫头处在一种意识冲突之中,但最终雌老虎还是归属了这片土地,他的对于生活的美的期待已经随着上校的疯掉而消失不见了,剩下的是沉重的宿命感,一切都是命,雌老虎独自守护在老屋里,把家里的“鬼”放在自己身边,为父亲的所作所为赎罪,为整个家庭赎罪。

(三) 《人生海海》中意识冲突与融合之“我”

“我”的人生分为两段,一段在山村内,一段在山村外,之前“我”是那个懵懂的心怀善意的少年郎,之后“我”游子归来,却已繁星点点。

“我”是一个见证者,是手里拿着最完整拼图的人,爷爷老巫头的守旧和固执,父亲雌老虎的义气和冰冷,都使得“我”格外敏感而又无助。“我”在懵懵懂懂的年纪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和祖国,于是意识也得以不再拘泥,而是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生命。

在西班牙的艰苦岁月中,“我”一度活得很痛苦,虽然看上去“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我却并没有获得到足够支撑生命走下去的力量。爷爷的道理在这里完全用不上,而父亲和我说的话恐怕还不如我自言自语的多。所以,当“我”遇到了第一任妻子时,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生命要这么痛苦而决绝的走下去。就算面对着再大的苦难,也要充满希望。

当我终于可以自由的回到祖国和家乡时,一切都变了,在和父亲雌老虎的聊天中,我感受到的依旧是冰冷,作者麦家借用“我”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上校是那种有着发达的爱人的肌肉的人,而父亲雌老虎始终不懂得爱人。到了我这里,到了半辈子已经匆匆过去的这个年纪,我开始关注到爱。爱超越了大道理和良心,成为了一把开启家庭和解的钥匙。

“我”开始去分析探索发生在整个家庭身上的事情,爷爷老巫头做的事情“我”完全承认是错的,但父亲雌老虎的做法“我”感觉同样是错的。我不再拘泥于过往之中,而是渴望着冲破这个牢笼,不仅让身体可以远离这片痛苦而噬人的土地,而是让灵魂也在这个出生的地方得以安然入眠。

老巫头和雌老虎父子之间的意识冲突,以及雌老虎和“我”父子之间的意识疏离,还有老巫头和“我”之间爷孙潜在的交锋,到了故事最终,都成为了一种有关于家庭的和解,一种传承的认可。

三、结 语

麦家在长篇小说 《人生海海》中着力塑造了一个家庭中三个人物,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身上镌刻着不同的时代烙印,但家庭的血缘关系把他们串联了起来,这其中自然有道德和良心的拷问,有着个人性格意识的冲突和融合,但最终由“我”拼凑起了一块完整的拼图,滋养了无数读者的心,使得我们品味到得了生命中最真挚的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盾文学奖得主新作:用一个小镇,三代人的悲惨命运,讲透了人性
1952年深夜,19岁的林护士,睡梦中感觉有人摸她,她心里一喜
最好的友情:荣光时你喝彩,难过时你都在
沪剧《阿必大-雌老虎叹桩头》石筱英
三代人的初心
这家三代人经营60年的鱼粥铺,爷爷带着孙子来,一辈子都吃不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