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社会变革与人的命运的伟大史诗:《静静的顿河》和平主题探析

在草原辽阔的怀抱里,顿河静静地奔流,不舍昼夜。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人们在顿河母亲身边降生,成长,相爱,劳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但是,灾难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们头上,像噩梦一样难以摆脱。战争撒播着仇恨的种子,剥夺了无辜者的生命。悲伤的歌声和绝望的哀哭,从屋舍里,从暗夜里,隐隐传来。

肖洛霍夫听到了人们的呼告。他是顿河之子,熟悉这里每一种花的样子,每一种草的清香,每一种鸟的歌声。从孩童时候开始,他就感受着顿河边的悲欢。他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流过多少泪。他爱这里的人们,同情他们的不幸,他要写一部献给顿河母亲和顿河儿女的史诗。

于是,历时十多年,他终于写出了悲怆而恢宏的《静静的顿河》。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是一首充满泪水的哀歌,更是一部充满毁灭和死亡的悲剧。它以贝多芬交响乐般的巨大表现力,记录了顿河哥萨克在战争年代的悲欢离合。

《静静的顿河》是苏维埃俄罗斯时期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绽放的美丽耀眼的花朵。就像马克·斯洛宁所说的那样:“它完全是以十九世纪长篇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写成的”。小说着重描写战争所造成的可怕后果。它的核心主题,就是“战争与和平”。

小说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在不到五年内,葛利高里一会儿投入红军,一会儿倒向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面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历史和时代无法分割。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虽然是一部战争小说, 但作者叙述的视角是将人放在革命和战争的磨盘下挤压和考验, 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革命和战争时期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存在与选择, 发出“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拷问, 召唤人性, 呼吁和平。本文旨在从个人阅读感受和作者叙事立场出发, 探析作品的思想主题,分析战争和人性的冲突以及人类对和平的期盼

作家肖洛霍夫

哥萨克群体的社会历史背景

1、地域特色和乡土情节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 1922年间,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起,经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哥萨克的叛乱,到叛乱被平定。在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年代中,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他们悲剧性的命运。

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有着特别历史和习俗文化的地域,作为一个这样特征的社会群体,早在 15 世纪初 ~17 世纪,从农奴制压迫下逃出的农奴、城市贫民汇集到一起。他们建立起来自治的村社机构。这些逃亡的农奴及其后代,便自称哥萨克。“哥萨克”一词来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自在的人”。

小说一开头,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麦列霍夫家的院子。这是一个哥萨克村庄:靼鞑村。院子在村子的尽头,正对着顿河。小说以麦列霍夫家为主线, 首先展现的是和平时代的私人生活场景。这一家人在顿河边的这块土地上耕种、钓鱼、割草、休养生息。

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屋顶下发生的故事, 无论喜怒哀乐, 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的叙事立场, 基本上属于私人叙事。按照生活本身的法则,展示生生不息的生活中的多种色彩。

可是,这和谐静谧的生活,却随着战争的到来而被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历史的进程,也强制性地介入到每一户哥萨克人的场院里。战争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从此,他们被抛入历史的洪流, 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身不由己, 在历史大潮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

作为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 , 小说再现了一系列历史性事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 , 到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其中的许多事件,如二月革命, 临时政府的成立, 科尔尼诺夫进军彼得堡, 被临时政府关押、释放, 哥萨克听从红色波罗的海水兵的劝说,撤出皇宫广场,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 与顿河军政府的谈判,等等, 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小说中一方面展示了革命发生、发展的过程 ,其摧枯拉朽的力量, 但小说更动人的, 却是对哥萨克的原生态生活及其生命激情的描写。

他们在一种自然生态中生活 , 从创造生活的劳动到种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本能,,“肉感的、臀部丰满的女人 , 草垛里的淫欲 , 谷仓里的奸情, 篱边的分娩 ……”无不散发着生命冲动的气息。

肖洛霍夫从小生活在顿河流域 , 与顿河有着血肉般的联系 , 他对哥萨克那粗野而不乏纯朴、蛮悍而不乏真情的生活, 对顿河两岸迷人的自然风光,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面对顿河及其草原, 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低低的顿河天空下的故乡草原呀 !一道道的干沟 , 一带带的红土崖, 一望无际的羽矛草 , 夹杂着斑斑点点、 长了草的马蹄印子, 一座座的古冢静穆无声, 珍藏着哥萨克往日的光荣 ……顿河草原呀 , 哥萨克的鲜血浇灌过的草原 ,我向你深深地鞠躬, 像儿子对母亲一样,吻你那没有开垦过的土地 !

小说中充满生命活力的顿河草原,与那个血腥、动荡的世界构成了相抗衡的另一世界。

小说的视角更多地取自哥萨克的立场。高尔基评价肖洛霍夫是一位“地域性” 作家, “像一个热爱顿河、 哥萨克人生活和大自然的哥萨克那样写作”,这构成了作品内在的乡土情结。

2、战争与民族苦难的历程

《静静的顿河》因“在描绘顿河农村的史诗式作品中 ,以真正的品格和艺术感染力 , 反映了俄罗斯人民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面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 《静静的顿河 》不同于其他战争小说,它不是通过革命和战争来塑造和歌颂英雄人物,也不是宣扬和歌颂革命的进步性和战争的正义性 ,而是将人放在革命和战争的磨盘下挤压和考验 ,从 “人性”的角度来审视革命和战争。

由于战争,原本美丽富饶的顿河平原荒芜了,,殷实富裕快乐自由的生活消失了,哥萨克都上前线打仗去了,大部分都死在疆场,家里剩下的只是孤儿寡母和老人,处处呈现出一片衰败的景象

葛利高里家本是一户富裕 、快乐的家庭, 他们勤劳、善良,热爱和平和自由,生活充满着浪漫的色彩。

但是,革命和内战爆发后,全家就进入了灾难的旋涡:先是哥哥彼得罗死在战场, 接着是父亲逃难时客死异乡,然后是嫂嫂因守寡难挨与白卫军军官发生性关系,染上了性病而投河自尽 ,妻子因流产而死亡,母亲因思念葛利高里抱恨而去,女儿则由于患了白喉病得不到医治而夭折 ……

小说有一段让人痛彻心肺的描写:

在一个月圆的夜晚 ,病了很久、走路颤颤歪歪、摇摇晃晃的葛母来到院子里, 双手扶着篱笆站着 ,她“遥望着草原,遥望闪烁着割草的人们燃起的、像遥远的、高不可攀的星星一样的火堆的地方”。她 “朝着朦胧的蓝色草原看了半天, 然后低声、仿佛葛利高里就站在他身旁似的叫道:“葛利申卡, 我的亲爱的!”她停了一会儿 ,然后已经换了另外一种低沉、喑哑的声调喊:“我的心肝! ……”就这样, 葛母因思子无望而死去。

经过近 10年的战争与革命 ,葛利高里差不多失去了一切。他失去了青春,不到 30岁就已鬓发斑白;他失去了心爱的女人,阿克西妮亚在与他一起逃亡时被打死;他失去了最亲的亲人们,父亲、母亲、妻子、女儿、哥哥和嫂嫂;他失去了朋友,有的被打死 ,如伊万 ,有的变成了敌人,如米沙。最可悲的是 ,他失去了对人的信任, 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他悲伤、迷惘、困惑、徘徊、走投无路。最后,他无法忍受流窜的生活,离开了福明匪帮,他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去,回到哺育他的顿河草原上去。于是 ,他“来到鞑靼村对面的顿河岸边,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家园 , 高兴 、激动得脸色变得煞白。“

然后从肩上摘下步枪和军用背包 ……把步枪和手枪都扔到水里, 然后又把子弹 撒了进去……他踏着融雪天气蛀蚀过的三月的蓝色河水,穿过顿河, 大步向自己的家园走去 ……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 , 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 , 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 , 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这个结尾,似乎给了我们一线光明之感:毕竟葛氏家族还留下了一根苗子, 还能繁衍,还有希望 ……但是, 我们心里仍然不能释怀, 那就是主人公葛利高里今后的命运 , 苦难的历程会结束吗?

和平、土地、劳动是肖洛霍夫在 《静静的顿河 》叙事中与战争相对照的另一个主题。热爱土地、歌颂劳动、召唤人性、呼唤和平, 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一个思想。

主人公的形象是“俄罗斯民族的缩影”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说:“伟大的文学家关注的永远是‘历史中的人的发展’,关注的永远是个体的命运,永远以个体的遭遇去衡量社会的合理;而政治家关心的总是宏大的历史命题,关注的总是未来,必要的时候总是要求个体为未来牺牲当下,个体成了实现某种社会理想的材料与工具。”

1、体现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小说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被视为“俄罗斯民族的缩影”,他本来是一个英雄,却始终扮演着背叛者的角色。作者认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就是人类苦难命运的根源。

他本人无意识的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性格中的动摇、迷惘并不是其悲剧命运中否定的因素,而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真实而不可忽略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可贵的觉悟和进步。”

小说把葛利高里从一个乐观、善良的农民青年逐步成为一个坚毅、彪悍的“哥萨克英雄”的过程作为一条线索,在蜕变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参战之初的葛利高里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人,他讨厌军队中欺诈、滥杀和扰民的陋习,他曾经因为无力阻止同伴侮辱总管家的使女弗拉尼亚而懊悔,他“一想起那桩刺心事儿,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第一次简直要哭出来。”

在第一次与敌人遭遇之后,他还要跟无故杀死匈牙利俘虏的战友“锅圈儿”拼命,在被制止了之后他“策马跑到众人前面,仔细看了看:被砍死的人躺在毛茸茸的青苔上,一只胳膊反扭着,远远地伸出去......'

战争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反对它的灵魂,葛利高里在战争中目睹了一幕幕的血腥和残酷,最后他自己也成为一名冷酷无情的“军人”。

葛利高里在战场上虽杀了很多人,但在每次杀人之后,他都感到痛苦,良心受到折磨。

如在克利莫夫卡村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他在劈死4名水兵后,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朝聚集在四周的哥萨克们,声嘶力竭、粗野地呼喊:“我砍死的是什么人呀 ?......”他生平第一次在痛苦的抽搐中挣扎 ,满嘴喷着白沫喊叫 :“弟兄们, 我是得不到饶恕的!……看在上帝面上, 砍死我吧 ……为了圣母 ……把我处死吧!……

这声呼喊 ,是良心的呼唤,是人性的挣扎。这说明,葛利高里还没有变成一个杀人的恶魔, 在他的身上,良心没有泯灭,人性没有丧失。

作品中有一段描写葛利高里对残杀的恐惧: “每逢面对那即将到来的和无法解释的野蛮兽性冲动的时候,他的心就吓得紧紧揪成了一团……在这可怕的一刹那,只有一种兽性的本能强烈地和牢固地控制着他的意志……”。

其实, 在他的心里 ,他又是多么渴望 “叫这该死的战争见鬼去吧 !”回家和亲人团聚 ,扛起锄头,套上大车,拿起鱼网,到广阔的顿河平原上割草、劳动,到静静的顿河里洗澡、捕鱼 ……

他愤怒波乔尔科夫滥杀白军军官和俘虏,他憎恶嫂嫂杀死自己的亲家公伊万, 他愤恨自己的小舅子米吉卡残酷地杀死了科舍沃伊的母亲和孩子,后悔当时自己不在家没有人制止这种残暴的行为。……

正因为上述人性的闪光点在葛利高里身上闪烁, 我们的同情心才始终倾注在他的身上这就是葛利高里作为典型的魅力, 即人性的魅力所在。

最后,葛利高里由一个“长着一付又圆又细的脖颈 ,经常微笑着的嘴唇带有无忧无虑的样子” 的小伙子变成一个 “长着大胡子的、 模样可怕的人” 。 这绝非仅是艰苦岁月的烙印,更是灵魂折磨的刻痕。“他的悲剧获得了比其形象本身大得多的美学意义”。

《静静的顿河》深刻之处在于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超越。肖洛霍夫认为,“战争腐蚀人的心灵,摧毁他们身上的人性”,他没有一味宣扬革命的英雄主义,而是揭示了战争的深刻根源——人的野心。他以战争为背景对人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小说中对人与战争、人与历史关系的深刻揭示,铸就了《静静的顿河》的经典地位。

2、一个人与大历史的战争

这部作品展现了小人物被大历史辗轧的悲剧,但从本质上说,它所描写的乃是小人物与大历史的 “一个人的战争”。小说中,代表 “大历史”的有三种力量,葛利高里始终在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 第一种力量

葛利高里所置身的历史意义上的“伟大”战争事件。个体被裹挟进历史进程中本身就是不幸,更不幸的是葛利高里置身于剧变的历史事件中,并对他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葛利高里一生中所有的不幸都是在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中发生的。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会按照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走过一生。但是战争否定了他所有的选择。

他的妻子、情人、嫂子、父母以及娜塔丽亚的家人都相继死去。葛利高里身陷一个动乱的时代,战争撕裂了个体的本质规定性。

  • 第二种力量

葛利高里所在的社会意义上的哥萨克传统。小说中的哥萨克话语对葛利高里而言是一种无可逃避的霸权,然而他却不屈不挠地试图逃离这种霸权的桎梏。

他处处与哥萨克传统不相吻合。他既不勤劳,也不勇敢,他对哥萨克应尽的军役天职也十分反感。

作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哥萨克人有自己特定的律法与习俗,靠着内部的强大凝聚力和家庭秩序保证自己的持续生存能力。

但是这些秩序对葛利高里却形成了一种历史性压迫。他看重的不是哥萨克的荣誉与战功,而是自己心灵的自由。

  • 第三种力量

葛利高里血脉相连的家庭。在这一点上,葛利高里遵从的是圣愚的生存准则。而圣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他们在亲缘上的无根性。

葛利高里在家里没有一个人和他心心相通。他的父亲实质上就是一个压迫式父权的符号,他始终在极力将葛利高里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哥萨克战士,他把尽哥萨克的天职、在战场上赢取战功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他给葛利高里写过一封信,语气中没有父子间的亲昵,抬头和落款则按照官方的署名方式:

我们对于你的服役情况和上司对你的夸奖很高兴。你好好服役吧。为皇上效力是不会白干的。……我命令你,不要忘了你的妻子。你的父亲———老下士潘苔莱·麦列霍夫。

这种父子关系,不如说是一种隶属和秩序关系。

葛利高里的妻子娜塔丽亚,她出身大户人家,漂亮、温柔、恪守妇道,与葛利高里的嫂子形成鲜明对比,按照世俗标准,这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

在家里,娜塔丽亚成了老麦列霍夫的帮手,她从来不和公婆吵架,他们的立场始终保持一致。从而对葛利高里形成了又一重束缚———家庭中最严密的伦理秩序的束缚。

她以自杀、堕胎来表达对丈夫的不满,逼迫葛利高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当葛利高里得了奖赏回家后,娜塔莉亚要他穿上戴十字章的礼服: “穿上吧! 爸爸会高兴的。你怎么啦,挣来就为压箱底呀?”由此可见,她感兴趣的更是勋章和荣耀,而非葛利高里所期待的精神自由。

葛利高里以偶在的一己之力与上述三种强大的历史必然性力量相搏杀,结果可想而知。葛利高里在这场精神的战争中败落了,但小说正是要通过这样的悲剧来突显历史的无情,进而探求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在这种背景下的精神自由的价值。

小说中铸剑为犁的和平主义愿望

1、浓郁沉重的悲剧气氛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每当叙述完一次重大的战役后, 作者总要写到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这种描写更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如作品第五卷第一章里,一开始写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

丧失了许多哥萨克,—— 他们失落在加利西亚、布珂文纳、东普鲁士、喀尔巴阡山的山麓和罗马尼亚的田野上了,他们变成了死尸,在炮火的哀悼之下腐烂掉;现在许多高大的合葬冢已经生满了艾蒿,雨点冲刷着这些大坟,雪花掩盖住他们。许多光着头的哥萨克妇女将要跑到胡同里去,用手巴掌遮住太阳盼望着,——亲爱的心肝们是回不来了!从许多人的肿胀的和褪色的眼睛里将要像河一样流出眼泪,——苦闷是冲不掉了!许多人在生日和忌日将要哭叫,———东风却不能把他们的哭声送到加利西亚和东普鲁士去,也不能送到已经塌陷的合葬冢的土丘那儿去!……

战争毁灭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也给他们的亲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这不仅是哥萨克的宿命,也是全人类的宿命。如果战争不停止,人类的悲剧也不会停止

2、人道主义的悲悯之情

葛利高里是俄国的一个特殊阶层——哥萨克的典型现象,他既具有哥萨克酷爱自由、刚毅勇敢、粗犷剽悍的天性,又是一个正直、善良、有良知的人。

与那种残忍野蛮、杀人如草芥的“锅圈儿”不同,葛利高里还有一颗丰富敏感的心。初次参加战争的他,面对战场上对生命的杀戮,感到心灵上的巨大震撼。 当他第一次在战场上杀死一个奥地利人的时候,他就久久伫立在那个人的尸体前,以后在每天晚上都会梦到那个人。 他对自己的哥哥彼得罗说:“良心使我非常难过。…..我为什么要砍死这个人呢?……难道是我的错吗?”良心使他为自己白白杀死一个人而心中不安,即便这个人是敌人。

在国内战场上,他更是不愿意看到哥萨克兄弟自相残杀,就像那个神秘的老头子写下的两行字:“在混乱和腐化的时代,弟兄们,不要审判自己的亲兄弟。”

他始终处于无可奈何、无法选择的状态,内心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 在一次战斗中,当他疯狂地砍死许多水兵之后,便歇斯底里地抽搐、狂喊:“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 ……弟兄们,不能饶恕我!……为了上帝,砍死我吧·……”。

在葛利高里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悲悯之情,这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是超越了各种意识形态、政治主张以及各种狭隘的地域和身份偏见,而上升到心灵层面的东西,正是这种情操使作品超越了历史的局限表明了人类走向文明、走向理性的一种渴望。

小说以“解甲归田”式的结局却表现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了鞑靼村对面的顿河岸边,对着自己家的院子看了半天,由于愉快的冲动心情脸色都变白了。 后来就摘下步枪和军用袋来,……不知道为什么把子弹数了数。 一共十二排,还有二十六颗零的。 在一个陡立的土崖旁边,河里的冰已经化得离开了岸。 晶莹的绿水动荡着,冲刷着岸边上的小冰块。 葛利高里把步枪和手枪都扔到水里去,后来又把子弹撒出去,仔细地把手在军大衣襟上擦擦干净。”然后“他顺着被春融侵蚀过的三月的蓝色河冰,穿过了顿河,大踏步往自己家里走去。

葛利高里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被痛苦煎熬的一生,更是矛盾的一生,从十九岁初次踏上生活旅程,到白发苍苍返回故乡,在人生经历和内心挣扎中演绎了一段痛苦的命运悲剧。

当参加布尔什维克的 “杰克” 被白军军事法庭处死后,过了半个月:

小小的坟堆上长出了车前草和嫩蒿……还有 ,五月里,野鸭子在供牌旁边打架,在瓦灰色的野蒿里做窝儿,把附近快要成熟的冰草压成一片绿毡:那是野鸭子厮打的战场,争的是母鸭子,争的是生存、爱情和生儿育女的权利。过了不久, 就在这供牌附近, 在一个小土包脚下, 在乱蓬蓬的老蒿底下, 一只母鸭子生下九个蓝中带黄的花蛋, 母鸭子便卧在这些蛋上,用自己身体的温暖来孵化,用灿烂有光的翅膀保护着。

写在结尾:当人与人之间正在相互毁灭着生命的时侯, 大自然却唤发着旺盛的生命活力,以它固有的生命节律, 构成与那个充满着凶杀与仇恨的动荡世界相抗衡的另一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自然形成了对人的世界的一种反衬。它时时在呼唤着人的回归,某种意义上更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作者铸剑为犁的和平主义愿望。

世界呼唤和平!

作者随缘: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温柔善感的双鱼座女主。爱生活,爱写作,对生活有梦想有激情,珍惜那些看起来平淡的幸福时刻。相信有事做有所期待,日子就是幸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必读之八十三——《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名家赏析|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下)
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
十月革命中葛利高里的命运《静静的顿河》转发
顿河的眼泪从何而来——《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