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全面的分析整理一下,今天就试着写一些,看看自己究竟能延伸到什么地方。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及社会环境

孔子倡导的中庸实际上是顺从文化,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用道德建立某种秩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突然发现忽视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逐步摒弃掉了人类最基本的精神属性。

简单粗暴的以道德论去统一人们的思想,最直接的弊端就是让人们失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属性表现形式应该是自我创造,自我创造离不开独立思考,从根本上来讲,道德和法律都应该是在精神属性之下自发形成的一种规则,而不是过分强调规则使之成为一种形式,最明显的例子譬如:如今的“红白事”场面的成为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事件,成为了一种面子工程。

道德秩序更不应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用工具,人虽有善的一面但是也有恶的一面,过于强调善,就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而服从者会直接被当权者以恶的一面或者伪善的一面所利用。所以不以人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秩序势必会走向畸形,这一点可以在孩子身上很好的展现出来,一个孩子如果被传统观念特别深刻的家庭压制,他大概率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会变得极为内向,不善交际,凡事无条件的去服从。第二种情况就是叛逆,当这种叛逆不被父母不理解的时候,那就会很容易走向负面。当传统观念被世代延续下去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畸形文化,在这种畸形文化之下,强权者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父母这一角色,事实上,认真想一想一个在强权之下的孩子反应出来的两种情况不正是传统思想之下的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吗,这种问题大规模的存在着,已经成为一种牢不可催的“文化”,在强权者和生存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从而又会繁衍出来独属于这种“文化”之下的规则,例如普遍人们存在的“利己主义”和“实利主义”,实际上这是人们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必然结果。

宗教的意义及“畸形文化”下的教育环境

宗教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种让人们向往真善美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遵从了人性,所以在其之下的规则都是以精神属性为基础,从而不会背离人性。但是我们的信仰从根源上已经偏离掉了人性,所以根本不能称其为信仰,顶多算一种规则,一种畸形的规则。

人是自然之子又是万物之灵,当我们摒弃掉万物之灵这一精神属性,那我们势必会沦为自然之子的动物属性,所以我们在动物属性之下的所有物质利益之争就不足为奇了。

应试教育在这种环境之下应运而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教育,只能沦为了一种政治和谋生的工具。当教育成为物质生产中的唯一选拔条件的时候,人为是很难去改变的,这就好比一个生物链是在一种生态之下建立起来的,当所有的生物循环只能依赖于这种生态的时候,想去人为改变是极为困难的,我们的文化的根源生态是在道德规则之下建立起来的,摒弃掉精神价值规则属性之下的“实利主义”是根本避免不了的。

同样摒弃掉精神价值的教育环境只能以追求“目的”生态存在着,这种生态依赖于一种长久的“畸形文化”,它根深蒂固。换句话说,即便现在分数指挥棒取消掉,那这种“畸形文化”仍旧存在着,我们势必会以另一种形式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从而潜在的那种“分数线”仍旧存在,甚至在此生态影响之下各种教育机构更会乱象丛生,孩子就还是不能从中解放出来。

目前的教育状况有些悲观,好多教师的素质早就被“实利主义”所侵蚀,到了光明正大的把教育当做一种谋财工具也毫不廉耻的地步,而且现在很多学科更加精细化,垂直化,目的就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重视知识传授,轻视独立思考。但是实际上毕业之后真正从事学科研究的人少之又少,那就可以说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充当了陪太子读书的伴童角色,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其实对没有多大希望能考上学的学生是不闻不问的,虽然这不能怪罪于老师,这是环境作用的结果,但是就这样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有多少学生被应试教育残酷地筛选掉啊,这还不算选错了专业白白浪费掉了四年的大学光阴的学生,最为可怜的是那些幼儿园时期就被老师和家长筛选掉的调皮孩子,这些孩子被筛选的并不是教学内容,而是健康的身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精神价值在童年时代就被面临被筛选的地步了…

种种状况都是畸形生态环境之下的结果,大环境我们是无法去改变的,这是事实。

畸形教育环境之下,家长如何抉择?

我曾经看过一段话叫:如果你拥有了一座冰山,你还在乎被人窃取的冰山一角吗?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如果你的灵魂足够丰富,你还担心别人会伤害到你吗?

真的是这样,纵然现在的教育环境不如意,但是人终究是万物之灵,只要有一丝光亮,生命也会从中找到重生的出口。事实上的确是这样,我看到过很多情况,家庭有多么的不幸,或者身体有多么的残疾,但是那怕这个家庭的一个人给予这个孩子足够的真实的爱和自由,他定能从中找到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现实情况很多家长担心就是环境问题,我承认身在其中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哪怕这种规则是不对的。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如今的教育环境是畸形的nu化教育,很多情况是与人性背道而驰的。

这种生态之下,顺从成为了主流,孩子们越来越缺少个性,没有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完全依附于此种生态当然会存在生还的可能,但我们必须知道它同样具有不可逆转的风险性,由于这种风险性夹杂着生存焦虑,它会悄无声息地侵蚀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尤其是在如今商业社会,人人逐利的时代里,可以想象不注重精神价值完全依附和沉醉于知识灌输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最可悲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因此而变得麻木。

在现行体制之下,我不赞同丢弃掉应试教育,但是也不会完全赞同应试教育,事实上根本就躲避不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唯有依靠父母自己觉醒,现如今家长越来越多的承担起来老师的角色,太多家长苦不堪言,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逼”孩子,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身在其中换作是我,我也会帮助孩子,但是我说的帮应该是帮助孩子去“泄压”,纵然有太多不可改变的事实,我都希望她能够有独立的空间做一点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这个时间非常的短暂,但是我一定要保证她在这个时段是自由的,有了爱和自由的保障,最起码她的心灵是健康的,如果把心灵比做成一座冰山,那应试教育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不怕别人去窥探这冰山一角。

重要的是,在环境强压之下,我们不能让孩子失去父母真实的爱和心灵上的自由,这一点极为重要。

真实在这个世俗环境中极为可贵,希望我和孩子都能在这环境中保有一点生命底色。可以入乡随俗,但是终究要回归到自己内在。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生命的健康,外在的富有和内在的丰富。如果教育给予孩子的是外在的财富,我希望自己给予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内在的富有,帮助孩子孩子建立起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性教育生态需要什么?孩子喜欢上学,老师觉得爽,家长有成长
教育孩子,这么做更高效
孩子如何思考5——不要用你的所谓教育使孩子的心灵胚胎长成畸形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只教吃饭技能不是生态教育
是做后期,还是被淘汰?
谁再说互联网思维,我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