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好知识管理,提高个人价值

当下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认为自己忙碌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工作中总是被莫名其妙的事情所干扰,个人价值无法真正发挥:

上图中的那些问题,看似凌乱无章,没有条理,但是实际上是一个流程上的问题,就是个人知识里出了问题。

二、和知识有关的概念

(一)什么是知识

人们一小就会听到太多和知识有关的话, 比如培根老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变得很有知识,但是究竟什么是知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一个准确、系统、完整的定义。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知识的定义,比如维基百科里“知识”定义,百度百科里“知识”的定义等等,当然也有很多类似于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等书籍里面都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方式。

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曾经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在其中对知识进行了一个定义:

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

这个定义很好的诠释了知识是什么,它综合了经验、价值观、洞察力等等,经过大脑的完善和组织之后,形成一个动态的框架体系(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这个框架的运作方式)。同时,这个概念也可以引出下文要讨论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通过已经构成的框架体系来接受新知识,同时,不断调整知识框架的过程。

(二)知识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属性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知识进行分类,比如说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等,对于个人的知识管理来说,有一种分类方式是将知识分为: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正如下图所示,对于一个个体而言,显性和隐形的知识就像一座冰山一样,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隐形知识,只有少数的知识是显性的。

1、隐形知识。指的是一个人经过长期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知识,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并且很难格式化,不易通过语言表达及传播。隐形知识随处可见,比如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厨师的刀工、艺术大师的创作技巧、播音员的情感匹配……因为隐性知识的量大、个性化强、难以表达传播,所以也经常会出现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导致整个手艺的失传的现象,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也经常见到。

2、显性知识。对比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共享的知识。比如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都是显性知识的积累。

在这里也要提前剧透,之所以个人要做知识管理,其中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更容易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

(三)知识的层次

人的大脑每天要处理大量“内容”(这里之所以用“内容”两字,而不用“信息”、“数据”、“知识”等字眼,原因是因为这些字眼在下面有明确的指代),知识只是大脑处理的一种形式,并且它处于所有“内容”的其中某个关键层次:

从上图上看,是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其实,应该用金字塔形来表示更加贴切,随着层次的提升,数量会越来越少。

1、噪声。这里的噪声不仅仅表示声音领域的噪声,在知识管理领域中,噪声其实就是糟粕,它对个人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说生活中的抱怨、闲言碎语等,不仅没有意义,其负能量甚至可能伤害人。

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形态、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等的抽象表示。数据可以是字符、数字、文字、图形等,它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量的概念,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或一类具体的东西

3、信息。是指被给予一定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的事实,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即,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比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

4、知识。知识的概念在本文最前面提出过,在这里,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说明:知识是从信息中得出的系统化的规律、概念、经验或结论,是对信息的推理和验证

5、能力。就是指能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在某些语境下,能力可以直接理解为本事,有能力就是有本事,能胜任的意思,另外还有本领、能耐、才能、才干等近义词。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途径,从而使能力得到提高。

6、智慧。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智慧可以培养出能力,能力也可以衍生出智慧。

三、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做好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智慧和能力,其实都是隐性的,通过知识管理的系统流程,可以让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和决策。

(一)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所谓的个人知识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管理,并不断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方面需要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另外一方面不断加强个人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知识的获取与整理、存储与更新、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的过程)。

本文最开始对知识进行定义的时候,就提到了:知识是一个动态的框架,那么,从知识管理的这两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通过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可以让知识管理的环节有的放矢,提升效率;通过个人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的加强,不同扩展自己知识框架的广度和深度。

(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原则

构架个人知识体系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如果连体系都没有,还谈什么管理呢),这个环节,其实就是对自己以后的知识进行梳理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地去执行这步操作。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中有几个必须遵照的原则:

1、目标驱动原则

正如图片上的文字所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获取途径多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没有目的性地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唯一结果就是迷失。所以,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时,首先要明确一点,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条,在目标管理的博文中也有提到。个人管理的各个系统之间确实是互通的,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目标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联系)

2、金字塔原则

通常情况下,知识管理要求专注于自己的核心领域,但是,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特别是“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各种知识之间更是有着错综复杂的逻辑联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介绍的分层理念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知识管理中也是适用的,正如上图所示,需要将自己的知识进行分层,越是上层的知识,越是专业的知识,越是能够体现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应先积累广度再向深度发展,以形成“金字塔状”的知识结构系统

3、动态更新原则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频繁,一个人昨天建立的知识结构,如果今天不充实更新,它的价值就会降低。因此,只有用动态更新原则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在旧有的知识结构中叠加新的内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纵即逝的机会。

(三)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实践

以上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原则,看似轻描淡写的三条,但是却要贯穿在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去。下面,就是将这个原则转化为实践,我提供我曾经的方法、正在尝试使用的新方法以及@GTD异端者-陈子峰 的方法来展示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曾经的方法:统一分类方法

我在《强力底版的多领域实践》一文中(第三部分的第(四)条)曾经提过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方式:我的知识体系是构建在为知笔记中的,按照六维的方式来构建的个人知识体系:

为知笔记目录中的2-7便是我的个人知识体系结构。这种分类方式的特点如下:

优点:由于我的邮件、收藏夹、Rss、文件夹等的分类和这个分类方式一致,所以当有知识需要归档的时候,很容易地归类,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开销。

缺点:由于平均的分类方式,很难体现出重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其他的手段(二级分类中通过需要来标明权重)来辅助。

截至目前来看,这种方法我用起来感觉还是蛮顺手的,效果也很好。

2、正在尝试使用的新方法:金字塔分类法

为了让这篇博客写的更有说服性,我也尝试了按照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原则中的金字塔原则要求,按照基础知识、通用知识、专业知识三个部分来区分个人的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最基本的知识、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等;

通用知识:包括个人管理系统的知识,比如素质提升、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家庭管理等;

专业知识:主要是个人工作中产生的知识。

为了避免影响我的为知笔记的目录结构,同时可以将我的知识做一次备份,所以,这次我选用印象笔记作为知识体系的载体。

由于赶稿的需要,我并没有把整个知识体系库迁移到印象笔记中来,仅仅通过截图来说明。在上面截图的目录中包括几个部分:

000 Inbox:是收集箱,专门用来收集非行动类型的信息,可以参考《易仁永澄的个人管理系统说明》;

100部分:这部分是专业知识部分,由于印象笔记仅仅支持两级目录,所以,我通过数字的方式来进行下一级分类,也就是说100-105文件夹都属于专业知识的下级分类;

200、300部分:200是通用知识部分,300是基础知识部分;

x00PIM:x表示1、2、3,在每个部分中,都有一个PIM文件夹,PIM是个人信息管理的缩写,它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子集,它负责收集和存储信息,但是并不将信息内化成知识。在这里设置一个PIM文件夹,目的就是用来进行精细化收集,有的时候在书写某一个知识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文章放在PIM文件夹中,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后,就可以将这个目录中的内容清空了。

我刚刚开始实践,在整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分类方式已经给我了全新的体会,实践一段时间,如果这种方法更好的话,我就要取代之前的那种方法。另外,还有很多人做过实践,我就拿@培训师李参 老师的来举例吧,看看这个截图和这个截图(下图)吧,这是李参老师的evernote目录截图,看看就能知道,她在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是花了大量心思、时间和精力的!


3、@GTD异端者-陈子峰 的方法

上面提到的我的两种方法,其实是分类的思想,而@GTD异端者-陈子峰 的方法是将思想落实的过程:通过脑图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觉得他的方法属于思想和笔记目录中的过渡阶段,采用他的方法作为辅助的话,更有利于自己掌握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我觉得,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时候,可以先选择一种分类的方式,无论是六维的方式还是金字塔的三级方式,然后再打开脑图软件,在脑图中分解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将分解完的结构体现到笔记软件中去即可。

另外@GTD异端者-陈子峰 还给我推荐了一个叫做《集成学习记忆系统》和他自己阅读时候做的脑图(点击有大图),用来指导完成这个知识图书馆的构建过程。


三、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四)个人知识管理流程说明

在完成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通过实践个人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断巩固和微调知识体系,然后不断展现个人的价值,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中,将知识管理的流程分为了五个环节,分别是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创新知识,上图中,我也没有创新,简单地做了合并和调整,也包含了知识管理的原则——持续更新——在里面,所以我用了一个环形来表示,就是说明其不可中断性。

根据我的实践经验,知识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其实都很简单,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系统,在不断掌握、熟练使用下,对于知识的管理将会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看似复杂的很多事情,就会变的简单。@培训师李参 老师说了一句话:“很多事情的培养,都落脚在习惯的养成上。”个人知识管理,也正是如此!

(五)锁定目标,积极学习

1、如何锁定目标。

锁定目标,其实是构建知识体系部分的工作,在上文中也提到过了,知识管理的是目标导向的,如果目标不明确的话,通常很难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选定目标(这个应该属于个人目标管理部分的内容,这里不多展开,如有需要,可以参靠《个人成长的目标管理》),网上有个公式,可以加以参考:

在个人管理领域中,有很多办法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观、确定自己的长中短期目标、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自己的性格特点(MBTI职业性格测试)、也可以分析自己的SWOT等,当然了,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适当权衡学习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产出比,这样综合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2、如何学习

能看到这篇博客的人,都是至少经历过多年的学习体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中,综合给出了一个学习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让自己比较清晰地掌控学习目标完成度、学习进度等。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途径来获取知识,我有自己的工具和一套方案:

①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依靠自己实践的经验往往不如直接借鉴别人的经验来的高效,这里就不累述了,推荐《越读者》、《拆书帮》,都说的很清楚的;CCTV的“开讲啦”节目中有一期邀请葛剑雄老师做了一次《读书永无毕业》的讲座,言简意赅,可以说是心智开启的极品。另外,我曾经还专门做过一次《读书漫谈》的活动,分享了选择读什么书、在哪里买书、如何买书、如何读书等知识,链接中有当时的ppt。我的博客里面也有大量和读书有关的博客。

②搜索引擎。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所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必须使用搜索引擎。每个人都会用,选择也很多,我只用Google!简单的搜索谁都会,但是高级的方法呢,可以点击《Google高级搜索技巧》或者《101个Google搜索技巧》看看。

③问答网站。这是当前出现的一个非常好的服务形式,例如常见的百度知道,但是更好的是属于高富帅类型的、高门槛的知乎,在上面可以找到大量的通用型知识。

④百科网站。百科网站通常可以包含某一个领域关键概念的解释和说明,作为了解概论性使用是上佳的途径。维基百科就算是最好的百科网站了,当然国内的百度百科也算是不错的,更加本土化一些。

⑤网络课程。2012年的互联网,网络课程如同雨后春笋般的纷纷出现,无论是被网易公开课笼络着的传统的哈佛公开课、TED,还是新兴的多贝网、第九课堂、粉笔网,都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网站,可以让一个人快速地完成学习模型中前两个阶段、甚至于前三个阶段的工作。

⑥论文库。论文是一个人进行研究之后的成果汇总,包含着大量的知识和相关信息,处于学习模型第三阶段的人最需要使用的就是论文库,比较常用的就是知网和万方两个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可以去搜索引擎搜索论文库的使用方式即可。

⑦评论工具。目前国内优秀的评论网站非豆瓣莫属了,无论是希望都某一领域进行感性认识、获取信息,还是交流观点,都可以通过豆瓣(这里仅指豆瓣图书)完成。

⑧信息订阅。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通过RSS的方式才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这是指定方向的高效阅读的不二选择,工具有GoogleReader,当然也可以用鲜果之类的,不过GoogleReader具有更强大的协同性,下文也将提到。

这些是最常见的学习途径,如果希望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一门知识,这些途径必须要掌握的,因为,这是持续更新的开端。另外,萧秋水老师也分享过一个脑图,关于学习的方式(点击有大图):

(六)合理保存,周期整理

1、存什么?

说到合理保存,那这个问题就不得不问一下了,究竟要存什么?我觉得只要是在大脑中闪动的都要保存下来。我在其他的博文中也提到过,就算不输入,大脑每天也会产生并保存下来的想法也有600多个,这些想法稍纵即逝,如果不记录下来,它们很可能再也不出现了。所以,我要将所有的内容都存下来。这里所说的所有的内容我大约做了个脑图来表示:

这是我的个人使用的内容,根据工作、生活不同,要保存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这张图只是个示例,仅供参考。

2、如何保存?

除了上图中提到的电脑资源和网络资源之外,其他的内容的收集存储方式都是一致的。上文提到的学习途径,如果运用合理的话,每天将有大量的信息涌入自己的大脑,仅靠大脑去存储信息是不靠谱的,必须通过另外一种途径将学习到的知识存储下来。这种方式就是:写下来!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写”已经不仅仅是用纸和笔才能完成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数字化的记录方式,需要的就是一款顺手的笔记软件!我推荐为知笔记或者印象笔记。

说说我自己的方法:

想法。使用为知笔记的桌面便签的功能,可以将瞬间出现的想法记录在便签中;

优秀页面。其实就是自己喜欢的好网站和好页面,在网页收集方面,我推荐Chrome浏览器(更多Chrome浏览器的用法,可以参看《写给Catherine的Chrome使用教程》一文),同时我还要说一句,不要太死板,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放到为知笔记中去的。如果是好网站,就存到Chrome的云端收藏夹中;如果是精美页面,就用爱库网或者花瓣收藏下来;如果是知识(这里的知识由用户自己来定义),就是用为知笔记的页面剪辑工具直接收录,这个工具是配合Chrome一起使用的,并且可以选择保存的位置以及保存在云端或者本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有那么多的信息,当遇到和自己知识体系相匹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mywiz,于是,我的为知笔记库中,就有了这条微博!具体可以看看官方的教程。

ipad阅读页面。就是在ipad上遇到了一个自己很喜欢的页面,如何收集下来呢,哈,为知还是可以实现的,加一个javascript的脚本就好啦~设置很简单的,点击去官网看看。

RSS。我用的是Google Reader的rss,通过ifttt的帮助,不仅可以将Google Reader的星标文章发布到为知笔记中去,而且,如果我想收集某个rss中的所有文章,就可以直接将该rss中的所有文章都发布到为知笔记中去,赞![官方教程]另外从雷宗扬的博客上复制来一些关于ifttt的使用方式,粘贴如下:

《[GTD技巧]Google日历让EverNote具备周期提醒功能》、《我的Evernote技巧(2)》、《一点既存——保存google reader订阅文章的最佳方法》

邮箱。我使用的是QQmail,QQmail是腾讯家最好的产品,没有之一!我是从Gmail中叛逃到QQmail的。我的QQmail里面汇集了我的Gmail生活邮箱、我的工作邮箱、还有一个备用邮箱,通过集中收信可以将所有的信件汇总。同时通过为知笔记提供的个人邮箱,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直接发布至为知笔记中去,实现收集功能。

其他媒体。这里包括移动客户端的拍照、声音录入;支持文件、音频、视频的存储(虽然我不推荐用为知笔记存储音频、视频文件);支持和Google日历的同步(太棒了,因为这个功能,可以让左右手链接在一起!)还有小米便签,通过小米手机的便签可以和为知笔记同步,手机上记录的便签内容可以自动发布到为知笔记中去(官方教程)!

另外,@雷宗扬 也分享过自己的收集方法《All in Evernote——骑好大象去狩猎》,这篇博客也是非常赞的,因为我用的是为知笔记,他用的是印象笔记,这样两大笔记的收集功能在我们的文章中都给出了,可以便于很多人的实际操作使用。

(六)合理保存,周期整理

3、如何整理

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如何去管理呢?我有一些想法,看看下图吧:

①首先是合理分类。这个部分的内容,在以前的活动讨论中也有提到,我的博客中可以参考《分类的理念及实践》;

②设置临时区。这是GTD中批处理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事项一收集后立刻处理,很影响效率,还不如设置缓冲区,收集资料之后定时整理,这就是临时区的作用,我们的电脑桌面就是一个临时的缓冲区,知识管理的PIM文件夹也可以是临时的缓冲区。当然,缓冲区一定要定期清空才行!

4、小工具帮大忙

收集、整理的目的是为了内化,也是为未来的检索、使用方便,有很多小工具可以帮着完成检索的工作。

我使用的整理和检索小工具有这些:

①桌面图标管理。我将所有的图标都放在一个叫做音速启动的小软件里面,这个软件很好用,伴随我很久了。我可以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滚轮中键它就会打开,非常方便,有它之后桌面一下子干净多了。也有很多人使用小Q桌面等桌面软件,比较起来,音速启动占用系统资源极少,效率非常高!

②文件管理。作为文件整理界的最优秀的软件,Total Commander绝对可以够得上这个称呼,善用佳软上有关于TC的中文讲堂,张老师也有个视频讲座,可以链接过去看看。

③文件名搜索。如果文件名的命名方式有一定的规则的话,可以尝试采用这款叫做Everything的文件名搜索软件,绝对是光速搜索,丝毫不给人留反应时间文件就找到了!善用佳软也有关于它的介绍和说明,点击查看。

④电子书管理。电脑中大量的电子书目如何管理呢,有款名叫Calibre的家伙可以胜任,我的博客里面有篇叫做《如何共建集体的电子书库》文章,就是用它来实现的。另外,有很多人希望在移动平台上可以同步自己的电子书,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说鲜果阅读、Readability、书香云集、Kindle、GoodReader等功能吧,我说的这些,可以去搜索引擎上直接搜索就找的到。

⑤云存储。关于云存储,是为了存储发展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买超大硬盘,用云存储就好啦!它们功能强大、容量海量、多平台同步、轻松高效、具备容灾能力!金山快盘、坚果云、百度云都是比较好的国内产品。

⑥知识存储。这个在上面已经提到了,就是笔记软件,用我推荐的为知笔记或者印象笔记都行!

有很多人总觉得国外的软件才好,所以选择写dropbox、evernote啊之类,我这里不多评价,在G*W下生存,用国外的东西要担风险的,我用我的实践来保证,我推荐的国内产品很靠谱!

(七)主动共享,树立品牌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就是知识分享的好处。很多人怀才不遇,往往是没有将知识分享,共享会带来合作、让人找到好工作,这些都还是表面的,对于个体来说,分享是能够不断整理思想、发现问题,摆脱一知半解的尴尬境界,同时,分享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能让别人也懂得也理解,才说明自己是真的会了。

共享的好处不多说,这里谈谈分享方法:

上图中列出了四种不同分享方式:

1、写个博客。为什么要写博客呢,因为写博客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为了更好地思考,为了结交同伴形成讨论,同时,有价值的博客也是一个窗口。更多的论述在我以前的博客中《为什么我要写博客》有提到,回顾自己的博客,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为我自己提供了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那么在哪里写博客呢,上图中有提到,可以用一些服务商提供的,也可以自建一个,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如何自建博客的博文:《用WordPress搭建自己的博客》。

2、Wiki。作为开放的维基系统,不仅仅可以在上面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还可以补充相关的内容。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wiki知识库在网上进行分享,如果不知道如何自建wiki的话,也可以采用为知笔记或者印象笔记的网络分享的方法,建立个人知识分享库;另外盛大的麦库笔记的共享功能可以直接实现这个目的。

3、文档分享平台。整理好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文件分享平台进行分享,比如心理学小组中著名的Fatefolder分享的心理学书籍(点击膜拜!),我学习心理学的资料都是在这里找到的。所以,可以非常好地利用新浪、百度文库这样的系统来分享自己整理好的资料。在单位中也可以用单位的分档分享平台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据草根老师介绍,他会定期将自己整理的好资料通过邮箱发给同事,很多人都会从中受益。

4、SNS。社会化的分享方式可以有效地扩展自己的圈子,当然,上面提到的文档分享平台中,也包括了很多SNS的功能。目前,我也在用我的新浪微博(@易仁永澄)来打造知识分享平台,希望通过双#号话题的功能来规划好自己的微博,起到有目的的知识分享功能,比如说“#易仁写作#”都是我发布的博客内容,有很多人都直接关注了这个话题。当然,除了线上的社会化组织,线下的组织其实是更棒的,比如说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幸福进化俱乐部、广州的WW周末沙龙,还有各地开花的个人成长组织,在其中进行分享,会让人找到持续成长的强大力量。

当有目的地分享自己的知识时,很容易就可以构建出个人价值的品牌,很多人都会将我的博客作为一个个人成长的学习博客,这就是分享的目的,打造出一个易仁永澄的个人品牌来:

专注于高效率、慢生活的践行者;

致力于个人成长领域的推动者;

一直奔跑在成长道路上的幸福者。

无论是我的博客,还是我的云端分享,还是我的微博,都已经树立起“个人成长推动者”的品牌了。这就是分享的力量。在这个系列第2篇中,提到了李参老师的evernote的目录(截图),她编号804的笔记目录就是“人脉个人品牌”,也是用于创建品牌的(至于品牌的意义,不是本文讨论的关键,期待未来探讨)。

(八)左右开弓,应用创新

1、如何应用知识

当知识不断内化之后,会直接形成直觉来影响个人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如何应用知识,我并没有能力掌控这个话题,所以,我只想结合自己的工作推荐一下知识应用的工具:思维导图。这里推荐的脑图软件是Mindmanager2012。

无论我在写博客还是工作中书写相关材料的时候,我都会用到脑图的方式:

首先来迅速搭建一个框架:打开脑图软件,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开始思考,想到的内容就添加到脑图中,先将大脑清空,然后将所有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成一个完成的框架;

其次不断收集内容:拿我写博客来举例,我会在搭建完框架之后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资料和内容,同时将自己的实践整理下来,写到脑图中去,不断充实;

最后精细调整:当所有的资料收集好了之后,会精细调整相关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一气呵成写成一篇文章。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提过,写作的过程是构建骨干框架,然后用血肉将框架藏起来;而阅读时候则是相反的过程,先把血肉剃光,找到整本书或者文章的骨架!无论是哪个过程,脑图都是绝佳的方式!

除了脑图工具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比如说AAR、PDCA都是非常好地知识应用方式,通过有计划地执行和行动后的反思过程,可以有效地梳理、扩展和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2、如何创新知识

在我这个年纪,谈创新会被高手笑的,能够先按照既定要求做好和掌握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创新知识我也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我还是把经典的创新方法:奥斯本检核表法来分享一下吧~亚历克斯·奥斯本是美国创新技法和创新过程之父。1941年出版《思考的方法》提出了世界第一个创新发明技法“智力激励法”。1941年出版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此书的销量4亿册已超过《圣经》。


四、其他建议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应用

之所以要管理知识,是希望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也可以通过有目的地输出知识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没有智慧的知识和不能产生能力的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要完美主义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不要专注于讨论某一款软件如何和另外一款软件的无缝结合,那样会产生时间的技术黑洞;不要专注于如何收集更多地好资料和信息,因为Ctrl+C并不是知识,只会浪费大量时间,这样的知识管理还不如不要的好!

(二)不要妄图一下建立大型系统

很多人问我如何构建系统,我说这是不可能的!我用个例子来说明:刚刚学会开车的人,在上路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躲避着路上的坑洼、计算着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过弯的时候想着左转要拐直角弯……但是时间久了,车子仿佛成为自己身体延伸出来的部分,车子的操控已经和身体结合到了一起,本来由理智掌控的行动已经完全可以由直觉来控制了。这里最关键的是两个字:习惯!我的博客里面也大篇幅地介绍过习惯养成的方法,最后也提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习惯养成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习惯养成了之后就是自己的系统,这个系统仿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成为支撑自己行为的骨干!

乔布斯说“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说:选择工具——持续使用——养成习惯——形成小系统——融汇贯通成为大系统,这才是正确的途径,那些想要一看完这篇文章就能拥有知识管理系统的妄想可以破灭掉了!

(三)推荐那些努力管理自己知识的人们

有很多知识管理的大牌,比如说微博上的陈永隆教授、萧秋水老师等,他们的积累不是我们这样小菜鸟一天可以达到的,作为菜鸟的典范,可以关注一下@幸福行动家袁春楠,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进行着点滴的知识管理,比如说她的财富管理。下面是她财富管理的节选:

一、日记——致富成功日志(每日发布到新浪博客中的晨间日记)

从2012年8月16日开始写到现在共完成105天;从最开始每天一句探索式的引导自己思考

9月10日开始每天写10条

10月16到11月11日旅行期间中断日记

1月12日开始对财富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分类:1. 房产 2. 目标 3. 机会 4. 人际 5. 杠杆 6. 外财 7. 网店

二、读书——读后短评(每周一、二发布于新浪微博)

《这样做女人最有钱》、《开运女人会理财》、《富爸爸女人一定要有钱》、《富爸爸年轻退休》、《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富爸爸穷爸爸—实践篇》、《富爸爸穷爸爸》、《致富的12堂课》、《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一年不花钱 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小狗钱钱》、《思考致富》、《犹太人的赚钱智慧》、《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跟亿万富翁学徒》

三、论坛、QQ群自学——我整理筛选如下

瑞智财商 http://www.opaoo.com/portal.php ——此网站好像已经结束经营,上面有一些文章可以作为初期学习参考

心灵创富 http://www.xinlingchuangfu.com/ ——此为上海网站,平时有线下活动

口碑财富网 http://www.kblcw.com/——十分活跃的网站,值得每日学习

北京财富智商交流群

GTD金融学习小组

四、视频、语音、培训自学——推荐几个我听过看过的

富爸爸系列视频,网上百度有很多、瑞智财商语音分享、和君商学院商学ABC等语音、其他致富类有声图书、多贝网10多个和致富相关讲座,针对白领的、想创业的都有

五、交流、线下活动

目前做到每天都和身边至少一个人谈论致富,大家一起开启思路,头脑风暴

每天和很多网友积极讨论

累计与十几个对致富有成功经验或正在学习的朋友沟通过

参与现金流游戏一次

六、心得——经过第一阶段100天的学习和实践得出以下心得: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本金越少,越要早点投资

财富管理同样需要系统,越富有的人系统越科学

富有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但和早睡早起、读书、写作、健身、演讲、考试规律相同,如果你愿意每天付出一点点,30天可形成习惯,50天可看到小成效,100天可入门上第一个台阶

要想致富,先要有富人的思想,如果你现在是穷人思维,现在就需要改变

任何学习都需要基础,什么是基础,看书是基础,过去做过理财是基础,买股票赔过钱都是基础,如果没有过去的经验,就无法面对现在身边的新现象做出最快的反应,而机会就在我们身边

基础越深,越牢靠,就越容易为创造新机会的灵感提供帮助,你也就越容易把握到大机会

七、成果

观念:积累致富概念

系统:逐渐形成致富系统

自信:奠定学习理财的信心

人脉:结识了许多热衷学习财富的朋友

小机会:除每月工资外,每天至少有一项工资外收入,半年来抽中化妆品、小礼品、小额手机费无数

账务:开始记账,并建立财务预算,就好像做个人年度计划一样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总结的你,能够多少有些启发,如果也对财富管理有兴趣,欢迎加入学习和实践的行列中来。在此,也向曾经在这半年中在致富的道路上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建议和提醒,也许我早就放弃了。

看看她的努力,通过点滴的行动,让自己有了理财的感悟的方法,这才是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的典范!另外她最近的美丽态度也让很多女孩子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推荐大家关注她,可能她并不完全掌握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但是她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能力才是王道!

(四)记得备份

无论是为知笔记还是印象笔记,一定要记得备份,虽然各个公司都提供了容灾和同步的功能,但是完全相信某一个公司还是不靠谱的,鸡蛋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我的方法就是在GTD系统中做了个定期提醒,每周固定的时间我就会花三五分钟的时间将笔记软件中的记录导出,备份到不同的云端盘上,这样,尽可能让自己的数字资产完美无缺!

五、结尾

这篇万字的说明文章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最浅处入手,借鉴了大量实践派的做法给出了一套简单可行的方法。还是那句话,没有行动的懂得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养成习惯的行动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实践,在当下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管理是必须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吧,启动自己的知识管理吧,让自己可以和行动派一样,保持着更加明确的方向感,走地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撒欢之个人管理1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待办、笔记、协作样样精通,这个七合一全能型 App 究竟有多好用?
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学习笔记:GTD效率-从战隼和他的博客说开去
做自己的CEO——个人管理系统构建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