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奇案故事:贪心人冤告老实人, 知府大人巧断案
古时,在浦城县北乡的九日街,有一位乡民名叫刘知几。一天,郡知府命令他作为押解官,护送一些白银到京城去。刘知几因为缺少盘缠,就委托保人立下字据,从本乡富户曾节那里,借出了一百两纹银,作为沿途费用拿到银子后,刘知几立即告别家人,来到郡府押解上白银,前往京城去交纳。这一来一去,历时一年有余,从第一年的八月出门,到第二年的八月才回来。可喜的是,一切平安无事非常顺利。
刘知几回到郡府上交了批文。这时,正值家中的庄稼喜获丰收,他就将田里的稻谷卖了一百三十两银子。然后来到曾宅偿还了以前的债务。曾节喜欢刘知几的老实忠厚,就留他吃饭。忽然,刘家来人叫刘知几赶快回去,说是有急事;恰巧,县中也派人来催曾节,让他赶紧交纳公粮。在匆忙之中,曾节忘记了写下收据,刘知几也忘记了要回借条,两人就此拜别。
谁也不会想到,过了数年后,曾节在账簿中偶然看见了刘知几的亲笔借条,突然昧起良心来,立即让家人到刘家索取白银,说他欠了那么多年,怎么还不偿还。刘知几听了曾节家人的话,一时间愣住了。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想起自己以前借过曾节的银子,但早已偿还了。就回答说:“罪行不能重复处罚,债务也不能重复收取。前些年我把所借银两的本利都交纳清楚了。当时,只因你家主人有急事要到县里去,我也在匆忙之中回家,所以,你们没有写下收据,我也没有拿回借据。这件事关系到人心和天理,你回去后告诉你家主子,昧心事做不得,人人头上有青天!
于是,家人只得回去禀报主人。曾节却又派人来要债。刘知几见他再来,就不再开门接待,只是隔着院墙说道:“你家这样做是触犯了天理。现在,就是知县上门,我也不该重还。”那位家人无奈,只得再次灰溜溜地回去,把这些情况如实禀报给主人。曾节开始时只是说:“刘知几肯定忘记借银这件事情了。”谁知最后,他竟然弄假成真,写了状子告到了浦城县朱大尹那里:
告状人曾节,是三十九都的乡民,上告坐地虎欺骗的事情。我苦苦经营家产,积蓄了养老的一百两银子,预备作为丧葬的费用。前些年坐地虎刘知几押解郡府白银进京时,说缺少路费,就通过中人叶文,立下借银字据,把我家的银子全都借去了。当时,约好第二年交还。不料虎食无餍,刘知几从京城回家后,公然拖延,不理会我多次索要银两,并且扬言已还。这上百两的银子,关系到我的身家性命,又有文契血证,我怎么胆敢重要两次债银呢?恳求青天大老爷,帮我讨回银子让小人活命啊。特此上告。
朱大尹接了状词,细看一遍,立即派公差前去拘拿了刘知几,前来对质。刘知几见公差来抓人,就马上写下状纸,来到县府里上诉道:诉状人刘知几,甲年生人,上诉平空捏造一事。前些年,我被任命为押解官,委托中人借银是实情。但是,当我从京城回来后,也就是在八月初三那一天,我就把借银的本利共一百三十两,一起偿还给了曾家。当时,我和曾节因为有事,在匆忙之中,他没有写下收据,我也没有要回借据。曾节他欺负乡民愚轰,又无证据,所以拿着以前的借条让我再次清偻,还上告到老爷这里。请想,这上百两的白银,他五年来都从未吱声要过,现在又这样做,明明是因为原先的借据在他的手中面贪婪无度。恳求大人为我伸冤,小人生死感激您的恩德。
朱大尹看了诉词,就叫曾节到堂对质。曾节说道:“小人依靠此银才能活命,现在被刘知几全部骗去,一家人只好等着去死了。望老爷给小人伸冤啊!”
刘知几对道:“小人那年的八月,确实已将本利全都偿还了。只是曾节见没写收据,而且还保存着借据,所以,又来索要。”大尹武断地说:“借银既然是实情,那么欠银也是实情,只不过是要么还了本银,要么还了利银,未必两部分都还了。刘知儿,你不要味了良心!”曾节变本加厉地说:“别说本钱,就是这几年的利钱,分文也不肯还。”刘知几辩解道:“一百余两银子,被人借了五年却并不提起,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
曾节毫不示弱:“你为什么还了银子却不要借据,也不让我写下收据,而且并不通过一个中人呢?”
两下争辩起来,朱大尹大怒,立即将刘知几责打了十板,把他押出衙门,并要他抓紧偿还欠银。刘知几拖延了半月,就是不还。于是,曾节又到衙门里来上告。
朱大尹大怒:“乡间竟然有如此刁民!”立刻命令手下抓来刘知几,又打了十大板子。接着,朱大人骂道:“别说曾节了,就是我让你还钱,你也敢拖延半月!”随即吩咐手下:“把这狗才关押起来!”
刘知几听到要坐牢,就禀告知县说:“请限小的出去三天,筹办银子来还。”大尹准限。刘知几走出衙门后,考虑半晌,自忖只有府中的郭四府,能为民申冤。于是,他即刻搭船往府中赶去。第二天五更时分,刘知几来到府衙,立即写了状子,到理刑馆郭爷处去告:告状人刘知几,是浦城三十九都的乡民,上告被人诬陷一事。数年前,我曾身为押解官,通过保人借了同乡富户曾节的纹银一百两整。从京城返回后,我于那年的八月初三,连本带利共一百三十两纹银,一起偿还了曾节。只因当时有事匆忙,他没有写下收据,我也没有拿回借据。不料曾节乘着这个漏洞,捏造我借银不还,告到本县。县官不理会我的申辩,只是替曾节追讨银子。小人有冤不能伸,只好奔到这里控告,乞求大人可怜小人,替我申冤,我会衔草结环以报您的大恩大德!
郭爷将状子从头至尾详阅数次,问道:“你果真借银还银了吗?要从实说来,我好断案。”
刘知几回答:“小的借银至今已有五年,若是未还,曾节岂会到今天才来索要?只是因为当时事情急,才忘记了写下收据,要回借据,酿成了此祸。县中朱爷一时被他瞒过,望青天大老爷代小的申明此冤,我会万代感恩的!”
郭爷说道:“你不要撒谎。”刘知几回道:“小的撒谎,就罪该万死。”郭爷沉声道:“也由不得你,暂且关押起来。”手下人就带刘知几进了监牢。
郭爷当即令人写下一张捉拿强盗窝主的牌票,说道:“本府已捉拿了抢劫的强盗周同、蒋异,他们供出窝主是浦成三十九都的曾节,金银财物也都藏在他家里。希望你县速速拘拿犯人,连同赃物一起押解到府中听审。此事由捕盗游信负责。”
游信当堂领到此牌后,就带了一帮跟随径直来到县里发下公文。朱大尹看了来文,说道:“曾节原是富户,怎么干这勾当?莫非这人果然是反贼?刘知几那个案子,难道是我误断了?”当即派了两个县差,同府差一起拿着牌票来到了曾节家中。游信上前问道:“谁是曾节?”曾节答到:“小老儿便是。”游信取出铁链,立刻把他锁了起来。曾节不知原因,就问:“愚老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冒犯到府上去啊,长官为何锁我?”游信取出牌来,往曾节面上一掷。曾节取牌一看,见强盗说他是窝主,就对公差说:“这是天大的冤枉啊!”随即,他摆酒款待各位官差,而且,府差每人塞了一两银子,县差每人三钱。然后,曾节收拾了家中的账簿,同差人一起到了县里。知县发牌,押解曾节直奔郡府。来到府中,游信进馆禀报:“拿到窝主犯人了。”郭爷就叫带上人来。
郭爷一见曾节,连说:“好一个窝主!看你长得凶恶,我也不用三推六问了,你把赃物拿出来,我命人验过就行了。”曾节听了就哭诉起来:“小的银子虽有数两,却是自己经营来的。家中原有的两本账簿记载了每天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无丝毫外来之财。望老爷查看两簿,便一清二楚。”郭爷于是发话:“拿上簿来。”郭爷先认真地查看支出簿,看着看着,忽然发现里面有一行字写道:“癸酉年八月十一,刘知几押解白银到京,借去纹银一百两整作盘缠,通过中人叶文。”又查看收入簿,读到里面一行,又写道:“甲戌年八月初三,收到刘知几本利纹银一百三十两,大小六锭,刘知几自己交来,没有通过中人。”郭爷看完,将簿扔给曾节。接着,就叫手下取粗板子过来,将曾节重打二十。当打到十五时,曾节难以忍受疼痛,就大喊道:“小的确实不是窝主,爷爷怎么忍心屈打良民啊!”郭爷厉声问道:“你不是窝主?”就叫手下带上那个强盗来对质。官差当即把刘知几押到了大堂上。曾节见了刘知几,便恨恨地问道:“你是强盗,就应自己承当下来,为何诬陷我是窝主?”
刘知几愤然道:“你不是窝主,那怎么前些年我还了你一百三十两银子,你却平白无故地在朱爷处告我?”曾节辩解说:“那时你有借无还,我当然要告你。”郭爷怒道:“曾节你这个老畜生,真是该死。你那出入簿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为何昧了良心骗人?本该重打,看你的老面,也就算了,罪却不能饶恕。”曾节情知理亏,低头画招。郭爷大笑:“这刁老畜生,我若不把你当作窝主,即使杀死你,你也不会招认。”当即提笔判道:曾节为富不仁,财利迷心。乘借银的漏洞妄想逼刘知几偿还两次债务,刘知几岂肯屈服?利银三十两,判还刘知几,以惩罚曾节的骗术,并罚谷五十石,交纳给官府。县官糊涂不明,罚米七石。刘知几冤恨得伸,释放回家。
本故事转载自《中国古代奇案故事全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现代人做人做事不能贪得无厌,不能存在侥幸欺诈心理,不然最后肯定会受到惩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清官和地主是怎么黑吃黑的?
村民还钱忘记要回借据,债主利欲熏心反咬一口,看古人如何断案
郭公案:男子借钱连本带利还清,5年后,富商上门:你该还钱了
借据收据:收藏
王茂荫出借纹银借据和“存款单”
大清奇案录:施世纶错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