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女子不嫁木匠嫁屠夫,父母反对,几年后父母暗自庆幸
清朝时,有个地方叫南安县,县上有一女子叫金元宵,说起这金元宵,那可是人人称赞,为人不仅聪慧贤良,而且善良勤劳。南安县是个小地方,大多数女子到了年龄就出嫁了,就别提读什么书了。
可金元宵却不这样想,她认为身为女子更应该读书,这样才能明辨是非,懂礼义廉耻。于是她对父母说:“爹,娘,望你们能同意女儿到学堂读书。”
金夫金母自然是不同意的,一个女子读书本就不合规矩,况且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供花销。就说道:“你一个女孩子,读什么书呀?女子无才便是德,该好好学学手艺,过几年嫁了出去,这才是正理儿。”
金母又说有一个远方的表姑在城里的绣庄当管事的,便想让元宵去那里学习刺绣,一来可以学个手艺,而来以后可以靠这个傍身赚钱。

元宵虽不乐意,不过也还是同意了。巧的是绣庄旁边就挨着一座学堂,金元宵见了喜上眉梢。便问表姑:“姑姑,我能不能晚上跟你学刺绣?白天,我想去学堂旁听课。”
表姑也是开明的妇人,听了金元宵这般恳求,也没有拒绝,就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你晚上可得好好学刺绣,若是因为白天的事耽误了,我便不允你了。”
听罢,金元宵感激了向表姑点了点头,之后,金元宵便白天在学堂窗户旁听先生上课,晚上时,又去表姑那里学习刺绣手艺。一晃,两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有一天,表姑对金元宵说道:“元宵啊,如今你已经学会了刺绣,现在可以回家了,你这孩子勤奋好学,手艺出众,回家后,绣些刺绣拿出去卖,也能帮家里人分担分担。”
金元宵非常懂事,听后回复道:“表姑你放心,我一定会的。”
过后,金元宵就离开了县城回到了家中,回家后的金元宵,便开始每天刺绣,她手艺不错,制作出来的绣品每每都被人一抢而空,赚了不少钱。
又过了两年,金元宵已经19岁了,金母思虑着该到了成婚的年纪了。一天,夫妻俩就对女儿说道:“元宵啊,如今你年龄也不小了,该找个好人家了,隔壁王婆婆给你介绍了一门好亲事。小伙子是隔壁村的张木匠,人长得周正不说,手艺也好,能赚很多钱,你嫁给他啊,一定不会吃亏的。”

金元宵听后说道:“爹娘,你们先别着急,既是我自己的亲事,我得先了解清楚才行,等我先去看看这个张木匠,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
听完金元宵的这番话,金父金母很是头疼,埋怨道:“都怨你姑姑,让你去什么学堂听课,你这孩子也是,一个女儿家家的,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呢?算了,既然你想去就去看看吧。”
翌日,金元宵便独自一人来了隔壁的上家村,她先想村里人打听了张木匠的情况,随后,又打听了张木匠朋友的情况,又在上家村逛了一圈后,便回家了。
晚上,金父金母便问道:“女儿啊,你去上家村看了张木匠后,是不是决定要嫁给他了?”可金元宵却摆了摆头说道:“爹娘,你们都想错了。我并不想嫁给张木匠。我想嫁的是上家村的刘屠夫。”
金父金母听后不解道:“这是为何?那个刘屠夫我们倒是略有耳闻,他虽然手艺好,可终归是个屠夫啊,就算他一天能卖一头猪,可能挣几个钱?

比起那张木匠可还是差得远啊,张木匠手艺好,好些人都找他做家具,挣的钱多不说,光是名头就比那屠夫要好听啊。再说了,他长得又好,你为什么不嫁他呢?”
金元宵回道:“钱多并不一定就幸福,模样英俊不一定就内心和善。你们只知道他赚钱的多,长得好,却不了解他的人品。古人云,不知其人,视其友。意思是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乐意通过他所结交的朋友去了解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
我去上家村仔细了解过了,张木匠经常和一些品行不端之人混在一起,这可以看出他人品必定不好,而刘屠夫结交的朋友却都是老实敦厚的。我还看到有一个老伯伯去他那里买肉,他可怜人家困苦,把75文一斤的肉说成是45文一斤。为的就是帮助这个老人家,你们说,如此善良的人,品行怎么会差呢?”
听完金元宵的这番话,金父金母还是有些不愿意,便说道:“我和娘没读过什么书,但看人,我们还是觉得张木匠好,你日后嫁过去,必然不会吃亏。”
可金元宵却已下定决心,回复道:“女儿自己的亲事女儿自己做主,若是不能让我嫁给刘屠夫,女儿宁愿一辈子吃斋念佛,当个尼姑子去罢,也好比嫁错人一辈子悔恨终生。”
听了金元宵这番话后,金父金母便知道女儿此番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便只能同意让女儿嫁给刘屠夫。
金元宵嫁给刘屠夫后,两人感情很是要好恩爱,刘屠夫出门开张卖肉时,金元宵便在家刺绣,俩人都是善良勤劳的人,很快就攒下来不少钱。
两年后,俩人又得一女,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就连那满月酒都摆了好几桌,惹的旁人羡慕不已,男的羡慕刘屠夫娶了个好老婆,又会赚钱又会顾家,女的则羡慕金元宵嫁了个好夫婿,那可真是把她疼到了骨子里。

可这天,上家村却发生了件事情,原来是那张木匠犯了事,被逮捕进了大牢。金父金母听后十分惊讶,可金元宵听闻后,却和没事人一般,似乎是早有预感。这是为何呢?
原来啊这个张木匠手艺的确是好,有不少人都找他做家具,但这个人品行不端,不愿老老实实赚钱做买卖,反而想了些歪门邪道的法子来骗钱。
有一次张木匠给一家姓高的地主做了一张床,木匠在床头做了个小暗格,私自放了让人头疼的草药进去。
高地主睡了那张床后,便总是闻到一股草药的清香,起初还不在意,可时日久了,就觉得头疼得厉害,于是就去看了大夫,可大夫却也瞧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时,张木匠就跑去和高地主说,他认识一位名医,医术极高,定可治好高地主的头疼之症。不过诊金有些贵,要50两黄金。
高地主听言,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毕竟这头疼之症可是困扰他许久。再说那张木匠,竟去找了一个做骗子的朋友马鹏,让他假装名医,两人合谋做了一场戏,张木匠拿出能解症的草药,让马鹏献给高地主,等高地主熬药喝了几服之后,症状便能解除。这样他们二人也就骗得了50两黄金。
本来事情进展顺利,眼看就要骗成功了,可不料高地主家有个小厮,之前被马鹏骗过,所以再见到马鹏时,便一眼认出,报告了管事的,再令人着手调查,发现事情真如小厮说的那般。
高地主勃然大怒,当即就报了官,把张木匠与马鹏二人抓了去,到了县衙后,还未拷打,只是逼问几句,二人便全都招了。

金父金母这才知道,女儿眼光果真是毒辣,幸好当初自己没有一意孤行,硬让女儿嫁了那个张木匠,否则,如今受苦的便是他们自己了。
再说金元宵,虽然嫁一屠夫,一生没有大富大贵,但日子却过得幸福美满,平平安安,很是满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女子不嫁木匠嫁屠夫,父母反对,几年后方知女儿眼毒
郁家的刺绣手艺差点就失传了幸好有个聪明的女儿手艺能够重见天日
民间的奇门秘术,地主淫人妻得罪工匠,险些暴毙
天津民间段子合集
农村这五种老手艺,除了最后一种,其他的几乎都要失传了!
农村一门即将失传的手艺,曾经广受热捧,现在无人问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