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调停俄乌冲突?多国领导人致电普京,默克尔被寄予厚望

在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俄乌冲突之所以会爆发,究其根源,就是因为美国一直在隔岸拱火、火上浇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白宫,总想着通过挑起冲突去维护美元霸权、出售军火大发战争财、推动俄欧交恶、对欧盟和北约加强控制。最后达到“俄乌两败俱伤,欧盟跟着遭殃,美国坐收渔利”的目的。

然而,国际局势往往变数不断,一时之间的胜败得失,不意味着可以笑到最后。

美国或许也没想到,通过“卢布结算令”,卢布持续贬值的情况不但得到了扭转,反而还有持续走强的趋势,以至于普京不得不采取行动给卢布“降温”。

曾信誓旦旦表示“绝不会对俄罗斯低头”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纷纷选择了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嘴上说着“要对俄罗斯能源摆脱依赖”的欧盟,实际行动却是从俄罗斯增加石油进口。为了掩人耳目,欧盟选择了将俄罗斯石油运往第三国,然后辗转运回欧盟,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不知不觉,俄乌冲突已经来到了第94天,战场上,俄军仍在稳扎稳打,攻占一个又一个的军事重镇。外交上,普京某种程度上瓦解了美欧抱团取暖、联手反俄的布局,因为欧盟已经开始起内讧了。

对美国来说,关键时刻又迎来了倍感失望的消息,再次证实了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利益第一。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给世界带来的破坏是不可忽略的,无论是不断上涨的欧盟能源价格,还是多国面临粮食危机,都足以表明,战争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色列总理贝内特、法国总统马克龙等重量级人物,选择了调停俄乌冲突。

27日,普京与内哈默举行了电话会谈,普京告诉内哈默,俄罗斯准备与乌克兰交流如何“互换战俘”,为了让各国货船能安全通过黑海,乌克兰应该尽快排除水雷。普京承诺,俄罗斯将遵守与奥地利签署的天然气合作协议。

4月份,内哈默曾亲赴莫斯科与普京举行会晤,内哈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普京的会谈坦率而真诚。内哈默在当时强调,西方会继续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制裁。

但在当下,内哈默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内哈默不但答应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还当起了斡旋冲突的调停人。

与内哈默一样游走于普京和泽连斯基之间的,还有德拉吉和埃尔多安。

26日,德拉吉致电普京称,俄罗斯应该解除对于乌克兰出海口的封锁,确保乌克兰粮食能出口到需要的国家,一些非洲国家正面临着“缺乏粮食”的困境。

俄罗斯透露,普京与德拉吉具体讨论了全球粮食危机。普京承诺,俄罗斯愿意通过出口粮食去为世界做出贡献,前提是美欧解除“出于某种动机”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普京认为,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欧,俄罗斯正在确保货船安全进出亚速海和黑海。

27日,德拉吉与泽连斯基举行了电话会谈,双方就燃料供应、粮食危机、解除黑海出海口封锁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德拉吉承诺,意大利会和欧盟携手支持乌克兰。

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等欧盟成员国的调停下,俄罗斯作出了让步,基辅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当然了,在欧盟,最值得注意的还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

马克龙曾多次致电普京,除了帮助亚速钢铁厂守军安全撤离之外,马克龙没少呼吁俄乌总统直接对话。马克龙多次强调,法国愿意为俄乌实现停火、达成协议做出努力。

此外,马克龙还和普京就欧盟能源和全球粮食危机加强了交流。

普京也很开诚布公,普京告诉马克龙,美欧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无视乌克兰攻击俄罗斯本土等行为,都加剧了俄乌冲突,基辅的言行并不一致,乌克兰缺少谈判诚意。

马克龙没少劝基辅保持克制,甚至还让泽连斯基给普京留面子,马克龙多次喊话美欧称,必须尊重俄罗斯,最终还是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稳定很难得到保障。

马克龙认为,如果俄罗斯真的对欧盟断供天然气,2022年冬天,欧盟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简而言之,德拉吉和内哈默也好,马克龙也罢,之所以会积极调停俄乌冲突,除了不想看到局势继续升温、俄乌付出伤亡代价之外,还想维护本国和欧盟的利益。

意大利和法国很清楚,乌克兰背后就是波兰,如果俄乌冲突外溢,或者大量难民涌入欧盟、俄罗斯对欧盟停止天然气供应,情况就会变得相当糟糕。

世界早就成为了一个整体,没有谁能在战争和能源危机之下独善其身,中亚和高加索国家尚且如此,更别说欧盟了。

说到底,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白宫,很多时候就是冲着对付欧盟去的,因为欧元是目前最有实力与美元分庭抗礼的货币,俄欧携手“去美元化”的布局,让美国倍感不安。白宫必须先下手为强,在俄欧油气管道投入运行之前迫使俄欧走向对抗。

就现在来看,在“调停俄乌冲突”这件事上,出力最多的还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埃尔多安的斡旋下,俄乌外长曾齐聚土耳其,举行了较为真诚的会谈,且达成了不少一致,虽然最后结果是无果而终。

埃尔多安多次强调,土耳其无意选边站,不会谴责和制裁俄罗斯。

26日,土耳其再次表示,俄乌应该立即全面停火。

埃尔多安释放的信号是这样的:为了调停俄乌冲突,土耳其愿意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包括当调停人、为俄乌谈判创造更多机会。

不同的是,在调停俄乌冲突的时候,埃尔多安没少为土耳其攫取利益,比如对乌克兰出口无人机和燃料,购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当下,为了对美国和北约“狮子大开口”,土耳其选择了“不支持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谁能调停俄乌冲突,接下来就很可能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即便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有过“应该让他特朗普出面去和普京对话”的表态。

最被看好的,实际上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施罗德。德国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德国民众认为,默克尔是最合适的调停人,紧随其后的是施罗德。

3月份,在泽连斯基的邀请下,施罗德曾亲赴俄罗斯,目的是为了与普京举行会谈、调停俄乌冲突,当时,普京选择了出动专机去土耳其迎接施罗德。

因为这件事,施罗德没少受到谴责。德国政客表示,如果施罗德拒绝与俄罗斯划清界限,就应该将施罗德踢出德国社民党,但没有改变施罗德的立场。

5月19日,德国联邦议院决定,剥夺施罗德的部分待遇,只为施罗德保留养老金和安保人员。随后,施罗德辞去了在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职务。

施罗德被“清算”意味着,在当下的德国,如果坚持替普京发声、拒绝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结果很可能是受到排挤,施罗德如此,默克尔也不例外。

执掌德国的16年内,默克尔曾多次调停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冲突,与普京有着深厚的友谊,且默克尔深受德国和俄罗斯民众支持。

某种程度上说,默克尔确实是调停俄乌冲突的最合适人选,如果愿意重出江湖,局势有可能会走向缓和。

默克尔曾明确表示,不会重返德国政坛。在欧盟能源价格大涨、德国民众举行抗议的当下,默克尔也很少发声。这意味着,默克尔出面调停俄乌冲突的可能并不大。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接着打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员受到伤害。

这场战争,是时候画上句号了,至于谁能调停俄乌冲突,默克尔是否会在关键时刻直接出手,暂且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乌战争迎来新变数,欧盟准备制裁德国前总理,美国替俄罗斯发声
普京动真格了,俄罗斯开始给德国“断气”,默克尔心腹表态了
俄乌冲突更多真相被揭开,默克尔晚节不保,公开承认骗了普京 2022/12/15 09:53
用明斯克协议做掩护,俄乌冲突西方蓄谋已久,默克尔承认普京被骗
普京对西方发出核警告后,68岁默克尔罕见出山,一番话激起千层浪
默克尔道出真相,俄罗斯痛失良机,当初该把乌克兰直接“打趴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