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很多将领因为战败而被处决,科涅夫为啥能幸免?

凌云

摘要: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苏军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将领指挥上的失误也是原因之一,导致不少将领都被追责而遭枪决,说起来这些将领多少都有一点替人背锅的意思,但是同样在战争初期也有败绩的科涅夫为什么却能幸免于难?

【公告:本号将迁至今日头条新账号“知兵堂老周”,本号将同步更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支持】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苏军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将领指挥上的失误也是原因之一,导致不少将领都被追责而遭枪决,说起来这些将领多少都有一点替人背锅的意思,但是同样在战争初期也有败绩的科涅夫为什么却能幸免于难?

读史要读得懂氛围,苏联元帅科涅夫哪有什么幸免于难之说?科涅夫可是斯大林非常信任的亲信将领,相比之下朱可夫并不是斯大林的嫡系。

就如同在德国,希特勒临死前一定后悔没有从一开始就扶持莫德尔这样的“自己人”,反而选择了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这些传统普鲁士贵族出身的将领合作,你不能因为他们是共同战斗的德国人,就以为他们是自己人。

如果斯大林是位企业老总的话,那么在企业面临重大危机时,居然发现自己企业里,就有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才——朱可夫。欣赏,重用,宠爱随之而来,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个靠谱的,有能力的,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科涅夫就不同了,他在这时尚不起眼,但他已经是这家企业中原来就是骨干心腹当中的一员。

科涅夫的履历,是一名少有的,从政工干部转任军事干部的人,这个简单的履历要是看不出什么,但是请加入年代背景,或者我不成熟的给翻译一下:科涅夫是个在大清洗年代,从事政委这一高危职业,而且一路高升,到战争末期还能凭借赫赫战功晋升元帅。

卫国战争开始后,科涅夫在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军麾下担任第19集团军司令,明斯克战役中西方方面军被德军打得不要不要的,不过第19集团军却基本完整,一直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建制,也一直保持着与后方的联络通讯,在高层发现失败确实已经无法避免后,下令撤退,接到撤退命令,第19集团军才非常有序地撤退,损失虽然不小,不过编制还相对完整,这事很重要,我们后面还要提到。

接着是莫斯科保卫战,科涅夫在外围就打得相当拉垮,现在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科涅夫的战前布置,有如临时掌权的外行手笔:兵力完全是一线布置,没有纵深配置,然后还连续两次对德军进攻方向预判错误,失败已成定局时,撤退不够果断及时,最后突围如同没有组织,四面开花完全没有重点,导致了一场惨重的失败。说科涅夫需要承担指挥失误负责的,多半就是指这一战。

但是这一战军事上的失利固然让上级恼羞成怒,然而科涅夫在政治上非常成熟,做的毫无可挑剔:他在战前就明确用书面材料请示进行防御作战部署署交上去了,但并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

然而高层的错误,也不止这一战,确切地说,是开战以来,直到这一战,高层似乎从头就被自己的宣传论调所迷惑,对自己组织混乱通信不畅熟视无睹,对一线部队没有正确指挥,也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所有的命令都跟报纸头条一样,用一堆空洞的口号号召大家与德军展开对攻,实际上当时苏联的情况和国力,与德国的军事差距没这么大,战术上德国是很先进,可是如果苏联方面的指挥按牌理出牌,该进进,该退退,哪怕输,损失也不会这么大。明明被德军打个措手不及,利用国土纵深后撤再重新组织,系统的层层抵抗,德军的战术效果不会那么明显。但是苏联的高层却命令每一个地方都得给我硬顶住,下属提出撤退犹如叛变,自己提出撤退觉得大失面子,屡次犹豫不决中,重大损失已然形成。

莫斯科保卫战的前期,苏军高层的战略思想,可不是依城防守,而是准备在此与德军决战,所以所有部署其实是按准备前出进攻的部署准备,非但科涅夫,所有莫斯科守军每一个阵地都是准备进攻的集结地。就是这一战也输掉,才老实坐下来反思总结。

科涅夫提前要求进行防御作战准备,没获得上级批准,反而要求进行进攻准备。后来发现古德里安已经迂回包抄后路,也立即直接报告斯大林,是斯大林犹豫了一整天没做任何决定,丢失最后撤退机会。科涅夫安静等待,对此未做任何辩解,所以政治上是经得起考验的,因此才只是派人来调查,调查人员提议要把科涅夫送上军事法庭,他也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解,这时是朱可夫给斯大林一个台阶,于是斯大林放过了科涅夫,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当然他也没有责任。

但是老实说,没人给斯大林台阶,他恐怕也不会在建议把科涅夫移交军事法庭的文件上签字同意,怎么回事他自己清楚得很,要送军事法庭,还派你俩去干什么?直接派保卫局的人去就行了。

卫国战争中,科涅夫赢过漂亮的战役,也输过难看的战役,恰好输的是防御战,赢的都是进攻战,许多人就说他攻强守弱来解释,后来调任草原方面军司令员,几个月就把这种二流部队带成精锐部队,得到了近卫荣誉称号,怎么就成了只能打顺风仗的?仔细看看科涅夫元帅的战斗履历吧!

回到明斯克战役,在西方方面军总崩溃的大混乱中,科涅夫指挥19集团军逆流而动,虽然独木难支,但在苏德战争初期,这么一支始终能保持编制和指挥的部队,很多所谓的军迷其实没看懂意味着什么——科涅夫的部队组织强悍,指挥系统极其健全!这在别的强国也许不稀奇,但在苏联,几乎是异类!战斗民族打仗每每牺牲重大,输的难看赢的惨痛是常态,但是他们战斗本能确实也强的有些异类,就是自己组织混乱从沙俄到苏联再到现在俄罗斯,一直就是关键问题。

科涅夫的部队,这个问题一解决,剩下的就都不是问题了。在1944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战术上,苏联红军仍旧跟在德军屁股后面连灰都吃不上,但是关键时刻,就是科涅夫的第5近卫装甲集团军,在自己后路又被德军包抄的情况下,打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完全不顾后路的战术,然后就凭借此时苏联的整体优势,跟德军打了个互抄老窝的惨胜局面,取得了战役胜利,从而彻底夺取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之后苏联开始爆发,而德国从此一蹶不振。

此后,科涅夫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十次反击,一直打到柏林,科涅夫指挥乌克兰方面军,成就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地面作战力量。战后朱可夫被猜忌被排挤,科涅夫可是要到赫鲁晓夫上台才退休,在斯大林手下始终安全得很,是因为斯大林真拿他当自己人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大林为什么能战胜希特勒?看看他处死的将军数量,答案显而易见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六十九集
二战苏德双方实力对比------为什么德军无法战胜苏军
二战----苏德战争双方永久性损失数量对比 – 铁血网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大溃败原因浅析
苏德战争:耗时1418天,伤亡人数超6100万,堪称二战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