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彪不听指令对日本打大仗,毛泽东怒掀茶杯:他还是想表现自己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考虑到我方抗日力量的薄弱,领导军民创造性地开创了多种多样战斗方法,如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等。

其中,游击战在抗战前期可谓是八路军奉行的主要抗战方式,机动灵活的战斗部署、出其不意的进攻策略,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兵力,为我军在战争后半程转入主动进攻阶段打下了基础。

不过,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契合当时我军军情的方法,一开始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毛主席与林彪为此进行多次交涉,最后甚至引来主席的怒火。

那么,游击战作战方针的确立,究竟经历了怎样一番曲折的过程呢?

平型关大捷

1937年8月15日,轰轰烈烈的全国统一抗战正式打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纳入东北阎锡山第二战区序列。

彼时,侵华日军不断向太原一带靠近,接连侵占周围多个地区。

1937年9月21日,日军二十一旅团开赴平型关一带,妄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进而对对太原实现合围之势。

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守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惨重,日军二十一旅团见久攻不下,遂向第五师团求援。

为守住防线,阎锡山派遣两个旅的兵力增援平型关一带,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等人的带领下开赴平型关,振奋人心的平型关战役就此打响。

9月14日,115师抵达原平车站,进入战场。

为了打赢八路军的第一仗,林彪前后三次来到平型关前线考察战场。

第一次他来到平型关关口,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东部山势地形,紧接着又对山下公路、公路两侧地貌进行了勘察;

第二次林彪着重考察了老爷庙和乔沟南侧地形,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伏击计划;

最后一次考察时,林彪带上了旅、团干部,向众人传达了作战部署和埋伏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作战命令下达。

9月24日傍晚,115师接到作战命令,部队向预定伏击阵地开拔。

经过一夜的风雨行军,战士们在25日拂晓前全部进入预伏阵地,并在山沟里隐蔽下来,静静等待敌军的到来。

25日清晨7时许,浩浩荡荡的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共计100余辆军车、200余辆满载辎重的卡车,进入我军设伏的乔沟地段。

当敌军队伍尽数开进伏圈后,随着指战员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此的115师三个团兵力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

一时间,炮火倾泻而至,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八路军的围攻下,日军二十一旅团很快被我军分隔,双方展开白刃战。

至下午三时许,八路军三主力团同时出击,日军二十一旅团终究成了瓮中之鳖。

此次战斗,八路军歼敌上千人,缴获大批车辆、军用物资,为八路军抗战打响了胜利第一枪。

平型关战斗的胜利让华北军分会的领导大受鼓舞,大家在交流时普遍认为:“日本军队不是不可战胜的,如果八路军有国民党那样的装备,再配合国民党、当地群众作战,山西可以守下来。”

不过,中共中央的领导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刘少奇认为,在日军面前华北地区撑不了多久,还是要尽快发展游击队,建立人民政权。

这一观点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平型关大捷的确取得了大胜,但其背后的问题也不得不重视。

115师虽然歼灭了上千敌军,可我方战士也有八百多人的伤亡,不少人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兵。

此外,国民党军队并未与我军的战斗形成配合,部署在平型关以北的国民党军按兵不动,甚至眼睁睁地放走一部分敌军。

与此同时,林彪一开始想要抓获俘虏进行游行,进而提高我军士气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日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没有给我军留下活口。

事后就连林彪自己也反思:集中八路军主力进行运动战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在我军目前情况下,还是应以敌后偷袭、侵扰为主。

这样的观点与毛泽东主席前段时间洛川会议上提出的游击战思路不谋而合。

可惜林彪当时对这种作战方案并不支持,一意孤行集中兵力展开运动战,主席为此大动肝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林彪竭力反对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面对日寇的进攻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落敌手。

兵力、武器远胜于八路军的国民党军尚且如此,4万多名八路军又该怎样打这场仗呢?

毛主席陷入了深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毛主席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日夜研究古今中外各类战争书籍、案例,希望为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的战斗指一条明路。

终于,毛主席结合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一条“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的战略规划。

1937年8月初,当毛主席将这条作战原则传到各个部队时,引来了诸多将领的不解。

眼看八路军出战在即,毛泽东主席心急万分,他火速从延安赶往洛川地区,并召集前线各将领齐聚洛川,亲自向众人讲解作战策略。

8月下旬,在洛川城郊一处破旧私塾中,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中央22位军政首脑悉数到场。

从22日开始,众人对即将贯彻的抗战策略进行了激烈讨论。

毛主席首先亮明了自己游击战的观点,不少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这早已不是红军时期的游击战时代,应该以打运动战为主,林彪就是其中一人。

这部分同志表示:应该配合国民党军队多打大仗,兵力要集中起来,全部开出去。

毛主席对这个观点做了坚决反对:“对于日本军队,我们不能轻视,作战方法不能拘泥于对付国民党的老一套,硬拼硬打是绝对不行的,我们的武器装备供应是大问题,不能一下子把家底打光。”

毛主席的话句句说到点子上,引来不少同志的赞成。

朱老总率先站出来表示同意,但同时也提出了顾虑:“不打大仗,国民党方面会作何反应?百姓们会不会有意见?”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斟酌的问题,也是让主席无法下定决心直接发布作战策略的原因。

洛川会议的目的是确立我军在抗战中的作战原则,可惜直到会议结束、部队开拔,党中央仍然存在分歧。

就连彭老总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组织中的很多同志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对于毛主席提出的方针,我们也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8月底,毛主席回到延安,八路军队伍也陆续走上战场。

毛主席一直忧心忡忡,十分担心前线的指战员们无法将游击战方针贯彻下去,于是主席在9月份连发5封电报,提醒各部将士。

根据主席的指示,朱、彭二位老总明示各部队:“动员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

毛主席闻讯,甚感欣慰,不过也有个别将领没有遵从主席的指示。

9月,林彪、聂荣臻率领115师挺进平型关地区,林彪考察完战场后做出战斗规划,并向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汇报:“344旅及师集中大营,预备在敌攻击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军趁机袭击敌军左侧,歼敌一部。”

林彪的作战计划也传到了延安的毛主席手中,主席知道林彪一直想打大仗、打运动战。

于是在给林彪的回电中说道:“我军应当坚持游击战方针,配合友军战斗。”

电报发出后主席不放心,又向林彪去了一封电报:“我们的队伍现在起不到战略决定作用,不应动摇原本既定方针。”

然而,这两封电报仍旧无法说服林彪放弃大规模运动战的决定。

在给主席的回电中林彪表示:“在当前战场态势下,我军先头部队应当将大规模歼敌作为主要任务,打大仗、抓俘虏,可以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我军威信。”

毛主席收到林彪电报,当场大发雷霆,一拍桌子喊道:“林彪还在坚持大规模运动战,他还是想表现自己,当抗战英雄!”

桌上刚刚倒好的茶水也被主席一掌掀翻。

最后,毛主席对林彪的作战计划做出了折中指示,命令他只许出动一个旅的兵力打运动战。

主席再一次强调:“在当下的战争局势中,我军队伍不起决定作用!游击战才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林彪和115师的此次出动,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大捷,但就连林彪自己也看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以致在日记中写下“不宜进行大规模运动战”的无奈之言。

游击战作战方针的确立

平型关大捷让不少同志大受鼓舞,以致于华北军分局发出了一些过度自信的言论。

但是后来的战争形势很快让华北军分局意识到了错误。

在后来的整风运动中,华北军分会表示:“对于国民党的预估太高,对于我方力量的衡量也不准确,犯了轻敌的错误。”

随着太原失守,国民党军队华北战场全线失利,毛主席发出指示:“华北地区正面战事基本宣告结束,游击战阶段开始,望各部将方针政策贯彻下去。”

不过就在八路军上下准备依照毛主席指示,全面转入敌后游击战时,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回到了国内。

在1937年年底的作战会议中,王明对毛主席的游击战方针做出了批判,认为游击战根本无法对日军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极力主张八路军采取运动战作战方式。

王明的话多少带有共产国际的声音,这让不少党内同志再次产生动摇。

在1938年2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王明继续坚持他的主张,提出让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军队普遍实行运动战。

王明的观点根本没有立足我军当下军情,只是盲目地将共产国际的经验与案例照搬过来,这样的做法自然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对。

实际上,就当时华北抗日战场局势而言,王明的指示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各部队已经开始深入敌后,展开对日军的游击作战。

1938年春天,我军已经开辟了晋西北、晋西南、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已经成为我军上下一致认可的战略方针。

为使共产党及八路军上下能够彻底理解敌后游击战策略,毛主席在1938年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对游击战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

就连共产国际也对毛主席的作战方案予以了认可,1938年夏天,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重新传达指示:

对毛主席的游击战路线予以了肯定,同时表示支持毛主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很快,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最终确立,同时他的军事路线也受到一致认可和拥护。

至此,游击战的作战方针才名正言顺地确立下来,成为抗战初期我军主要坚守的战斗策略。

结语

随着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模一天大似一天,随着越来越多群众加入到抗日战争队伍中来,我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一天好过一天,并慢慢化被动为主动,展开了对日军的反击,直至将日寇打败。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游击战方针是无比正确的。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毛主席的方针得到了实践的证明,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也为我军将士在抗战初期的战斗,指明了正确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7年林彪反对以游击战对付日军,吃亏后态度逆转:毛主席是对的
平型关大战前,林彪推测只有八成胜算,他犹豫着问聂帅:打不打?
林彪不听指令对日本打大仗,毛主席怒掀茶杯:他还是想表现自己
41年后,八路军一次歼敌为何很少过千?伟人的判断一开始就是对的
红军改称八路军,首战歼敌平型关;毛主席: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
近代最高超的战术:冈村宁次直言太恐怖,日军直到投降都束手无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