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王”韩信这辈子最大的两个缺点
胖宝宝妈妈2019-09-29 11:09
(欢迎各位关注本号:每天历史三分钟,给你最科学最有趣的历史科普)
韩信的军事能力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而其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大图模式
第一,强大的战略统筹规划能力。
当初,刘邦刚刚将韩信封为大将,韩信便将心中对于当前楚汉的局势详细说了出来,并作出了全局的规划。
这就是历史上堪与隆中对齐名的汉中对,而汉中对毫无疑问是比隆中对更为出色。因为隆中对对完数十年,蜀汉也只是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汉中对对完四年,韩信就火速的帮刘邦统一了中原。
第二,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
他的“多多益善”已经表明了他的带兵能力已经登顶。推陈出新,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每一个我们所熟知的成语,代表的又都是韩信的一场“全胜”,且其一生从无败绩,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
大图模式
但是除了军事能力的专精,韩信(与刘邦相比)却至少存在两个明显短板:
第一,缺少领导力。
早年韩信一直在混吃混喝中度过,还有胯下之辱这样的黑历史。虽然在后来拜大将,受封齐王后成为励志典范,但不知有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韩信用兵如神,为何不拥兵自立?
纵观韩信的多次胜利,都是刘邦给派的兵,所以刘邦直接跑到韩信军营夺了韩信兵权,韩信就无能为力了。决定楚汉相争胜负的垓下之战,更是刘邦把全军指挥权交由韩信。
虽然每次给的都是新兵蛋子,也从侧面说明韩信治军有方。但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韩信没法如刘邦那样,一呼百应,随手变出十万大军。
甚至就这一点上,连陈胜吴广都做得比韩信更好。
第二,追求虚名与道义。
太史公对韩信的评价是国士无双: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但是,在“士”的盛名之下,韩信却难免为虚名所累。
纵观韩信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受封齐王,如果那时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或许就是楚,汉,齐三分天下,三国时代至少提早400年,甚至整个华夏历史都会被改写。
为人臣者,若不求闻达于诸侯,也能求个寿终正寝,人丁兴旺。却只因为不肯拥兵自立,最后被夷三族,实在可惜可叹。
大图模式
这里,我倒是无意比较刘邦与韩信二人高下。
尤其是我越读史越是觉得,古往今来能为帝王将相者,也许是个好蛋,也许是个坏蛋,但绝对不是个笨蛋。
至于刘邦与韩信,是选择利益与道义,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大家对于韩信还有什么看法吗?
分享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如当年韩信果断拥兵自立,结局会如何?
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战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项羽拥兵10万却输了?
假如当年韩信果断拥兵自立,能不能战胜刘邦?
韩信有多厉害?仅活了35岁,却创造了34个成语,囊括了韩信的一生
假如当年韩信果断拥兵自立,能打的过刘邦吗?
韩信明明可以拥兵自立,为何最后却放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