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军节节胜利,忽闻司马懿营中来一老头,仰天长啸:吾命休矣
神奇趣闻昨天14:27
诸葛亮和司马懿孰强孰弱之争,千年不休,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正面交锋,战绩是两胜一平,故而孰强孰弱,立竿见影。二位第一次交手是在上邽以东。当时诸葛亮大军刚在魏国土地上割了麦子,以充军粮,吃饱喝足后,与魏军决战。结果二位都选择了依险坚守,最后诸葛亮粮尽退军,这次对峙,平手。
诸葛亮与司马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诸葛亮引而还。——《汉晋春秋》
大图模式
司马懿见诸葛亮退军,率军追击,在卤城被诸葛亮上了一课,大败而归。史载:“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宣王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所以二位第二次交锋,司马懿大败而归。第三次,司马懿命张郃追击诸葛亮,蜀军射杀了这位一直追随曹操的名将,这次虽然不是司马懿指挥作战,但张郃进军的命令,是司马懿强行下达的。
司马宣王使张郃追亮,张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张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张郃髀。——《三国志》
大图模式
所以咯,三次交锋,一次平手,两次大败,还折了一位大帅,用兵高下,一目了然。也因此,司马懿之后与诸葛亮的交手都非常谨慎,始终秉持着能不打的仗坚决不打,能打的仗也要万分小心的原则。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比前五次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空间上,他打到了五丈原的渭水南岸,而之前最远只是推进到了上邽一带。时间上,他基本解决了困扰蜀军最大的军粮问题。“诸葛亮每患粮草不继,使己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蜀军有如此大好形势,司马懿又只是自守,所以诸葛亮令蜀军不断挑衅,其中故事说烂了嘴,不提。但这一切的转折点,并不是诸葛亮的死,而是诸葛亮死前发生的一件事。
大图模式
蜀军连续挑衅魏军,司马懿能忍,魏军不能忍。全军从上到下全部忍无可忍,以至司马懿不得不使出了向明帝曹睿请战这种伎俩,维持军心,可见当时魏军内部的情况,已迫在眉睫。这种局面,在古代战争中叫“生变之时”,官渡之战曹军偷袭乌巢前就是这种局面。这种局面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团灭的危险,团灭的后续,就可能是灭国了。魏军躁动的情况,诸葛亮不可能不知晓,他一定也在时刻寻找破绽,然而这一切,都因一位白发老头来到司马懿大营,结束了。
诸葛亮自至,数挑战。司马宣王亦表固请战。明帝曹睿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
这位叫做辛毗的使者,和曹操,袁绍是一代人,年纪要比诸葛亮长。当年官渡之战时,他和其兄辛评共事袁绍,现在已是个老头了。曹睿派辛毗来,是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对抗不了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千里请战的目的:以皇帝的名义,命令大军不许出战。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军队躁动甚至哗变的风险。诸葛亮此时身体已经不行,自知不能长久,得知这件事后,彻底绝望,对姜维说:
司马懿本无战意,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名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耶!
大图模式
辛毗持节而来,彻底浇灭了诸葛亮的希望。后来,诸葛亮曾派遣使者送女服给司马懿,羞辱他。司马懿老谋深算,自然不会理会这些,他问诸葛亮使者道:“你家丞相吃饭睡觉的情况怎么样?”诸葛亮的使者哪里能听出司马懿的伎俩,便一五一十全说了:
“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魏氏春秋》
所以,诸葛亮食量什么概念?
三国两晋时期,十升一斗,十斗一斛,那时的一升,相当于现在200毫升。当时人的平均饭量如何?一个兵卒,每天起码十几升,也就是约合现在2.5升的米。诸葛亮54岁,每天进食“不至数升”,也就是每天进食还不到今天的1升。廉颇八十,还能一顿饭十升米,诸葛亮,唉。
分享至
投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三国名将录之司马懿篇(二)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司马宣王否极终泰来(下)
司马懿有多牛?问饭量就知诸葛亮寿命
司马懿军中来了一个老头,诸葛亮知道后喟然长叹:自己将命丧于此
司马懿出征带了个老头,诸葛亮知道后顿时变了脸色,甚至还大呼:“吾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军中来了一个老头,仰天长叹:我命丧于此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军中多了一个老头后,仰天长叹:我将命丧于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