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异质思维不能总是被“和谐”
2011-5-8 17:59:00

 构建和谐社会与幸福“××”可以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这里的“和谐”不应该视为起点、过程以及结果的完全趋同或者思想、言论、行为的绝对步调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过分地排除异质思维以及由此派生的言论,反而潜藏着极大的不和谐甚至严重对立。 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思想观念的价值,只有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在发展中才能证实。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出自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无疑是超越时代、种族与国界的,它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中公民实现自己话语权的最佳状态。具体到某一个权威集团、某个杰出人士,绝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气量、是一种胆识、是一种自信。
    与此相反,“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从根本上无助于健康心态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也就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起严重的社会冲突,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变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是充满神奇的时代,也是无奈的时代。
    反思我国思想文化的每一次历史性变化,都是渐进式的发展与进步: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本真思想的极度活跃,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不同的思维和声音经常被斥之为另类,要么不打入冷宫,要么被“和谐”,掌握言论控制权的人动辄给对方扣上吓人的帽子,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与事实的辩论,极少数人对待批评谏言,非但不虚心听取,反而搞起了“诽谤定罪”,甚至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思想观念的价值是在心悦诚服的心境下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在这个意义上,以宽容之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相对于普通民众与人微言轻者,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如果说前者的狭隘只是“语言暴力”,后者的狭隘则可能带来真实伤害,比如“彭水诗案”、“灵宝帖案”;如果说前者的包容体现的是素质修养,后者的包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要求。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正是我们提高执政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为了表面的统一和一致,而“和谐”那些异质思维、另类声音则是国家文明之大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赚钱必读:你不了解“钱”,又如何暴利赚钱呢?
【趣读】字里藏医说'和谐'
《孝经》赏析(20)《孝经》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和谐文化
判断是否符合价值思维的标准是什么?_宣教提纲_乌江水电
谐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