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康熙年间,帖学大家笪重光,弘扬自由的人生艺术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

坐深春气暖,清音多古言。

乾隆年间,扬州画家汪士慎赠给来访的京口画家蔡嘉这样的诗句。它蕴含着一个史实:自古以来,维系瓜洲与京口的,从来就不只是一叶扁舟,千百年孕育生成的礼乐风仪,早已将这一地域熏拂、灌溉成了一个关联、互动的人文之所,培养出一代代作为传统人文细胞的名人佳作。笪重光当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虽然他一度处身于被历史忽略的状态。

按照《笪重光传》之作者、丹阳籍学者唐邦治的考述,笪氏高祖以降,皆依族姓籍于丹徒,惟笪重光以句容籍入仕,故称句容人。重光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退官后又名蟾光、逸光、郁风居士等,作书画偶署逸叟、江上逸史。据称,重光年少时即显非凡气宇,走读焦山僧舍而拔萃于同侪,为补博士弟子;顺治九年(1652年)举壬辰进士榜,官观政刑部,从御史之职。1655年,受命江西,因弹劾贪吏李嘉猷,遭祸中谗,终于1657年被削籍放归,早早结束了烟云过眼般的短暂仕途。这对人生半途中的笪重光而言,恰恰是一个塞翁之失,冥冥中他开启了人生造就的另一番景象。一身轻松的他,从此肆意于游览而随心所适,于茅山之麓访道问仙;并筑松子阁、■笑斋、鹅池馆,呼友唤朋,日以笔墨、雅韵为志趣;北固、焦山虽微,亦足已令其亮高风,发豪吟,而于有意无意之间,实现了人生的得意,在艺术中悟“道”,于“道”的发微中求艺。对此,其友人冷秋江有诗赞:“伫看丹术就,日见墨池深”。康熙壬子之秋,他携友恽南田、王石谷,泛舟毗陵之水,低吟高唱,泼墨挥毫。南田诗纪其盛,并称重光之作品神合云林(倪瓒),睨傲痴翁(黄公望)。

事实上,笪氏的艺术发展也依托于这样一种地方文化,北宋的米芾曾经是京口文人艺术一个深刻的潜台词,因为京口人士信念这样一段史话,曰:中年的米芾曾经临幸此地,而“乐南徐(京口)山川风土之美,因家焉”。这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他“激发了京江人士对地域风物的无限自豪”(赵力语)。在如此时态语境中,这就自然而贴切地解释了笪氏书画作品为何多显出对米氏艺境的祖述与漫延。有一种观点以为,笪氏一度的被冷落,是因其未能顺合称雄一世的董(其昌)氏艺术之大流。但笔者私见,真正应予强调的,是后来居强的笪氏晚辈乡人王文治,他对重光的倾力宣扬,对笪氏艺术价值的再现重生是功不可没的;他一再称颂:“吾乡笪江上先生书格超妙……飘然有凌云之气。国朝善书之家如先生者未可数觏见也”;“江上书上至章草下至苏米,靡所不习,恨不能确然指其得笔之渊源。然其游丝袅空,萧然自得之处,无所秉承不能独造也”(《快雨堂题跋》)。所论未免玄夸,但也无妨人们去领其妙悟。

于议论的领域,重光亦有不俗的传授,他金针度人,以实践理性的感悟写下了《书筏》、《画签》二著。得其大要,皆以老子“道”的精华为纲目,强调书画本体在“道”的辨证中所应具有的表现,他将黑白、虚实、清浑、顺逆、起落、伸屈、呼应、转折等一系列对立的范畴,对应到艺术的手段与词汇中加以扩传,而循循善诱乎读者去作超越凡尘,突破常形的奇思妙想。因而笔者认为,笪氏的艺术与理念依然是企图在有形与有限中,拓展与弘扬自由的人生、印象的艺术以及实践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笪重光小楷《嘉州集》
清朝帖学笪重光书法作品:笔健姿媚工稳圆润
书法大师笪重光
(清)笪重光《行書七言詩》 立軸
清 笪重光《山水四屏》(日本回流)
笪重光书法老辣精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