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16:宋、金时期人物名画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6.2厘米 横38.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金的手法,绘端庄肃穆的燃灯佛在众弟子、菩萨、力士、供养人的簇拥下,授释迦文的场面。画面结构严谨概括,主次分明,人物造型健硕匀称,神态脱俗,描绘技法娴熟,色线遒劲,应是少有的壁画祖本。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2 《田醉归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1.7厘米 横7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苍松掩映下一田官,斗戴簪花方帽,身着长衣,留着短须,骑牛缓步而行。旁边一人步行相扶,前面有一童子,一手牵牛一手拿水壶饮水。图中田官体态古朴,醉意刻画入微,衣纹流畅。全图用笔严谨,设色妍美,虬松、翠竹、树石等景观,安排得当。画面无款印,引首有王尹宝书“田醉归图”五字。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3 《东丹王出行图》

宋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8厘米 横125.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李赞华(898—936),契丹人,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封东丹王,投后唐明宗,赐姓名李赞华(原契丹名为耶律倍),后被明宗养子遣人杀害。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擅画契丹人物。辽东丹王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中原,其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李赞华所画的一幅人物画精品。人物形象似胡人,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亦各有不同;马匹矫健、丰肥;东丹王神情忧郁,若有所思,正合其弃辽投唐后的处境。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4 《猴侍水星神图》

宋 张思恭 绢本设色 纵121.4厘米 横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张思恭,生卒不详,南宋佛画家。此画绘一娇柔美女(水星神)斜卧榻上,右手执笔,左手握纸,一副沉思之状。水星神右边的猴子奋力举着石砚,供水星神着墨。图中人物以勾描填彩绘出,造型准确,线条师法吴道子,流畅自如,有意动韵飞之感。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5 《十六罗汉·第二尊者》

宋 赵琼 绢本设色 纵85.6厘米 横47.5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赵琼,生卒年不详。南宋宁波佛像画家。作品多流往日本。十六罗汉第二尊者为迦诺伐蹉尊者,据说为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是亲耳聆听过佛祖言教的声闻弟子。图中尊者趺坐石上,作辩论状。全图用笔工细,人物生动,衣纹流畅,大气而疏放。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6 《明妃出塞图》

宋 宫素然 纸本水墨 纵30.2厘米 横160.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取材于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图绘昭君出使匈奴,跋涉塞外的情景。画面没有任何背景,主要通过人物情态来表现出塞景象。画面塑造的人物也各具情态,王昭君神态自若,汉官员持重端肃,匈奴武士粗犷强悍。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7 《骑射图》

宋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4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出典型的宋代风貌。流畅劲挺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承继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8 《采药图》

宋 佚名 纸本设色 纵54厘米 横34.6厘米 山西省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藏

此画中对神农的刻画可谓匠心独运,线条流畅而具有轻重、缓急之别,很能传达人物的年龄特征。对于衣纹的处理很老到,简洁、明确而毫不拖泥带水,一撇一勾都交代得十分清楚。此图绘神农山中采药满载而归的情景。神农头梳高髻,长脸高鼻;肩披兽皮,腰围叶裳,右手擎紫芝,左手携药锄,背负药篓。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9 《维摩演教图》

金 马云卿 纸本墨笔 纵34.6厘米 横20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维摩诘,亦简作“维摩”,其演教故事见于《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时,是毗耶离城一位居士,信奉大乘教,学识渊博,德行高尚,长于辩才。一次他称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师利等弟子去看望他。当宾主坐定,维摩身边的天女即把花撒向空中,当花落到来客中舍利弗身上时,他慌忙用手去掸花,维摩即指出其心中有物,凡心来退,并乘机说法,使文殊诸人深为叹服,大乘佛教遂得以布扬。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场面壮观,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床榻、器皿刻画精细入微。然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元代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联系起来分析,此图作者极可能是金代马云卿。因为王氏一图的布局、情节和人物形象、线条画法均与《维摩演教图》一致,唯个别地方有出入。本幅王振鹏自题曰:“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本。” 此图可谓笔简意赅,情景交融。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60 《文姬归汉图》

金 张瑀 绢本设色 纵29厘米 横129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古代表现此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大多以蔡文姬所作《胡十八拍》的诗意为本,分段描绘这个故事,此图却将故事集中为一幅,大胆取舍,选取文姬归汉途中的情景来表现。重点突出归汉场面,不加配景,人骑疏密有致,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56—160)
北宋李公麟《维摩诘像》工笔神话人物传世名画作品高清图赏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17 《北齐校书图...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人物》3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10:宋时期人物名画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