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社区老年医院康复环境设计

  要:在医学模式、医疗服务观念发生转变的今天,医院建设更重视医疗环境质量。我国在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逐渐增多的老年患者,医院环境的建设势必将老年人群特性纳入重点考虑范畴。而作为老龄化社会及新医学观念产物的现代化老年病专科医院,其康复环境的创造问题则更具代表性。中国目前老年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在这一情况下,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存在的老年医院以小型社区医院为主,老年人医学特点也决定了老年医院适宜以社区医院形式存在,本文就社区老年医院中康复环境创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病学 社区老年医院 康复环境



众所周知,医疗建筑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和医学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医学模式、医疗服务观念发生转变的今天,医院建设更重视医疗环境质量。中国在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逐渐增多的老年患者,医院环境的建设势必将老年人群特性纳入重点考虑范畴。而作为老龄化社会及新医学内涵产物的现代老年病专科医院,其康复环境的创造问题则更具代表性。在老年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目前尚处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存在的老年医院以小型社区医院模式为主,老年人医学特点也决定了老年医院适宜以社区医院形式大量存在,因此,本文将集中探讨社区老年医院中康复环境创造的相关问题。

一、发展背景及现状

1.
医疗服务观念的改变

现代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仅需要按照生物学原理来治疗患者,而且还应当将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精神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悉心照料。现阶段,世界医学服务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由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转变。(2)由病人为核心向以人群为核心转变,除坚持以病人为核心,更应当面向病人的家庭以及整个社区。(3)基本医疗服务由医院为基础向以社区           为基础转变。(4)医疗服务由疾病诊治为重点向以治疗、预防与健康促并重转变。(5)医学及医疗服务发展由医学界为主要支撑向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转变。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及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疗环境对治愈疾病的积极作用。为此,在医疗设施的建设方面相继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此外,在医疗建筑设计界和舆论界近年来也出现了治愈的触角始于设计通过建筑来进行康复的观点。重视和加强医院建设,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已成广泛共识。

2.
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类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在21世纪初始,我国老龄人口也达到了1.26亿,约占总人口的10%,根据联合国世界老龄大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我国步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以上。有关资料还表明,老年患者中约有50%需要康复医学服务。

面对老龄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世界发达国家老龄化工作的启发,我国就开始逐步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展老龄事业。并于近年来以法令形式要求各级政府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基于中国国情的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渐发展起来。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建设也应运而生。国家建设部和民政部于1999514联合签发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此外,人体工程学中关于老年人人体尺寸、轮椅与拐杖行进基本空间数据资料的科学化研究,也为老年医院环境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3.
社区老年医院发展现状


1 社区性医院在三级卫生医疗体制中的位置

从老年人就医行为角度看,老年病患因移动困难和需要家庭照顾而更重视医疗设施的就近性。社区老年人医院是一种大数量、小规模的医院形式。这种形式还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区性保健医疗、卫生宣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组织上门服务和开设家庭病床等。

为响应政府关于发展老年事业的号召,近年来一些城市采用有针对性地改扩建原有综合医院,改组原有医疗服务体系使其逐渐转变到以服务老年病患为主,使其承担以老年病患为主的医疗诊治、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体检康复等众多任务。因此,国内的老年病专科医院以由其他性质医院改扩建成的社区医院居多。

1 国内老年病专科医院举例(资料来源:医院网页)

城市
现用名称
曾用名称(创建年份)
床位数
转建(或更名)年份

上海
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
圣心医院(建于1906)
440
2000

无锡市
无锡市老年病医院
无锡市南长人民医院(建于1958)
231
1996

苏州市
苏州市吴中区老年病医院
吴县市第三人民医院(建于1970)
98
2001

北京市
北京老年医院
北京胸科医院 (建于1949)
600
2001

武汉市
武汉市老年病医院
武汉万国医院(建于1910)
366
1999




在收集资料中笔者发现,虽然挂了老年医院的牌子,但是基于原有医务人员安置、社会医保等现实问题,有些医院实际上大部分延续了过去医疗服务内容,在设施建设上也和普通社区综合医院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些医疗服务内容已经转为老年病的医院,也并非以针对老年病学特有医疗模式的社区老年医院形式存在,这说明虽然政府意识到发展老年事业建设老年医院的重要性,但相应建设观念的转变、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较成熟的老年医院建设模式的形成尚有一段路要走。

二、社区老年医院康复环境构成要素剖析

社区老年医院康复环境广义上包括:城市环境、社区环境 和医院院区内外环境三部分。狭义上的康复环境通常指第三部分所涵盖的内容。在具体工程项目中,这也是建筑师工作的重心,具体来讲,医院院区内外环境指院区内建筑周边、内院的室外院区环境和医院建筑本身的室内环境。

社区老年医院医疗康复环境的创造是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各部分对环境品质的形成作用分述如下:

1.
医院院区室外环境

老年病患在老年医院诊疗、康复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院区的外环境。除了要满足医疗布局合理有效、交通组织快捷和细部设施无障碍化等功能要求外,医院总体规划设计也要着重于室外环境品质的追求。

我们知道,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与人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山东省平邑县的蒙山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有天然氧吧之称,故当地百岁老人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外部环境设计不仅要放在城市设计层面——城市环境、社区环境中衡量,还要从康复角度出发,注重自然环境的选择和营造。

2.
建筑与室内设计

要想使人从环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必须保证环境所依存的功能正确。从建筑与室内设计角度看,对社区老年医院环境品质的追求,必须建立在对所服务人群就医需求的分析和理解基础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老年医院特有的康复环境。


2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状况

1)适应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进入老年后,人的身体机能显著退化,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仅为20岁的50%(见图2)。考虑到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建筑安全(无障碍)问题是老年医院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评价老年医院建筑设计的落脚点,安全、健康、方便、舒适是对老年医院康复环境的基本要求。重点把握在出入口、水平通道、垂直交通、病区空间、卫生间、诊疗空间以及为老年人提供的交流、休息空间等的安全措施设计。此外,从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出发进行功能布局,关注医疗环境细节(见表2)。



2  适应老年病患的医疗康复环境设计例表

考虑角度
采取措施

施力方式
需要手持握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如各种开关、把手等;需要手指捏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如钥匙;需要手开启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

操作的精确度及复

杂性
降低操作的精确度,如:各类用品的按钮与手指的对应性问题,要求按纽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不能太小,按钮与按钮的距离不能太近;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如:病房电器的操作难度不能太复杂,操作步骤尽量单纯化。

信息强度
为适合老年人视力、听力衰退和记忆力下降的生理特征,设施及用品的文字、符号设计要清晰,标识易辩识。色彩对比强烈高反差。大小适中,简单明了:声音的刺激要大,如电话、呼叫等暗键表示通话和忙音的提示音响要加大;设施在形态、色彩方面应具有易于辨认的特征。某些用品应附带提醒功能。

老年人人

体工程尺度
与站高有关的工作面要相对降低,与坐高有关的支撑面要相对降低。服务台要低矮。

体力衰退
走廊设扶手,在水平、垂直交通部分适当位置设置休憩区;对建筑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布局划分。

智力衰退
建筑布局应优先考虑分组原则而非排列原则。清晰的平面布局具有容易辨认的方向性,路径简洁而空间序列不失丰富的变换。对建筑元素如房屋、楼体、组群、生活区以及个人私密区域的分类组合增强了患者的方向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与建筑环境融合协调。建筑设施操作简便,结实耐用。

老年人生理特点
不能设置吊柜和床下柜,以免老年人上攀下蹲引起病变。水龙头采用自动、限流自闭式。




2) 满足老年人医疗医学特征。老年病种类较多,但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1)同时患上多种疾病。据统计,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4-6种疾病或更多。虽然几种疾病同时存在,但有轻重缓急之分,其中必有一两种为主要疾病,危害性大。此外,易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是指在患一种病的基础上发生其他疾病。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差,对微生物及外界其他刺激的抗御能力较弱,故老年人患病比青年人更容易有并发症。近几年来,医学界也认识到,医生的深层专业化忽视了患者的整体性。跨学科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老年人同时患上多种疾病、易发生并发症这一特点,在老年病医疗措施方面更是要强调多科合作。传统概念中按疾病种类分科的门诊布局和病区划分方式并不适用于老年医院,改以中央接待区、中央急救接待区或者综合接待部门的概念来布局诊疗部门。建筑平面布局必须被设计得尽可能灵活和有扩展的余地。必须经得住用途变更的改造。(2)患病特征不明显。老年人由于反应性减弱,对于病痛及疾病的反应不像儿童和成年人那样敏感。所以老年人往往不能讲清楚自己的病痛和不适。为便于帮助患者明确病因\尽快找到相关部门进行诊治,宜在医院诊疗部门入口区域设置中央接待区,不仅仅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也要有医学专家提供分诊服务,患者进入医院后先被安排到这里接受较为明确合理的去向建议。(3)发病快,且容易衰竭。由于脏器储备功能低下,一旦发病或受到刺激,病情迅速恶化,某些原来勉强处于平衡状态的器官功能会迅速衰竭。对药物的反应大。如果用药过多或剂量不当,老年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甚至因药物反应而加重病情。针对这些特点,在中央急救接待区设置绿色通道,病房、抢救室等多处病人滞留时间长的区域多用玻璃窗,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病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患病后恢复慢而差。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患病后往往很难恢复或者恢复过程缓慢,甚至还会留有后遗症,往往需采取康复措施。社区医院辐射范围较小,病患居住在附近。对于轻症患者,可以无需通过住院恢复,仅通过诊疗部门提供医疗服务来解决康复问题,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回到自己家里。如有必要,还可以由医院专车接送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可以提高病人痊愈几率,加快痊愈过程。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恢复的,要为其提供一种人性化、家庭式的生活环境;为患者与家属提供咨询、宣教与交流空间;通过环境格局支持、推动患者治愈的过程。如:医院内部设置服务与休闲项目——在公共部分设置小型图书书报室、娱乐室、茶点厅和理发室等;病房部分设置光照充足景色优美的便于轮椅患者使用病人活动室,可供有活动能力的病人用餐或娱乐——用光线吸引患者走出房间迈入公共交往休闲的场合,避免过多卧床消极恢复状态;病区内为探访者设置私密性咨询空间、与病人交谈空间;病房部朝向要好,日照充足,病房窗台位置要低,便于卧床病人远眺窗外景色;借助病房里的开关与电视机位置来激发患者产生运动的决心,以防止患者陷入昏睡和不运动的状态等。

3)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特征

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此外,他们更需要尊重,这就需要创造一种积极舒适的环境氛围:既要有保护私密性的私人区域让病人感觉受到尊重,也要有开放性的交际场所来促进患者交流。



3  不同类型病房对比分析

房间类型
  
  
改进措施

单人病房
无交流对象、私密性强、安静
易加深孤独感
通过设计来避免太过孤僻的弊端,如在两间病房相连接处设置公共交往空间。

多人病房
有交流对象
私密性差、床位多、环境过于嘈杂
需通过挂帘、家具摆放和床位朝向的方式营造私密性区域

双人病房规模最为合适。


  
3-1、图3-2 设置公共交往空间的病房平面布局(图片来源:《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病房设朝向走廊、护士站的大玻璃窗,可供护理人员从旁边经过时向室内探望,即时监护病人状况,这种窗户会带给老年患者极为强烈的安全感。此外,老年人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可设允许家属入住的单人病房。


4 允许家属入住的单人病房

(图片来源:《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在构造措施上还要注意减噪。

同时,还要注意通过一些室内细节设计来营造健康向上的积极环境氛围:

·
研究表明,色彩对人情绪有调节作用,美国色彩学家吉伯尔认为色彩对某些疾病还有缓解作用。医院诊疗用房不仅需要选用适当的颜色,还应当比例协调。建议选用淡而柔和的色调,将它们组合搭配在一起。与色调的选择相比较,色彩、材质构造与家具功能性之间的相互协调显得更为重要。病患接触到的装备、家具选用令人感到温暖、视觉舒适的材质与涂层。

·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恢复的病患,通过室内环境氛围的营造为其提供一种人性化、家庭式的生活环境,一些小细节的设置可以暂时令老人忘记待在医院里:配有不同图片的病房门上的姓名牌、探访者的衣帽间、用于存放私人物品的足够空间、粘贴个人图片与明信片的图钉墙。

·
充分考虑每个使用者的心理,如将需卧床检查的诊疗房间(如CT室)和病房天花板做彩色的造型(许多卧床的患者经常看到的部位),使其成为转移紧张情绪的趣味点。

3.
建筑技术及设备系统

医院作为功能性很强的建筑类型,与其他类型公共建筑相比,建筑设备系统承担了更为复杂的功能,对技术先进性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康复环境的营造是多学科密切合作的结果。随着现代化医院建筑对生命保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鉴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老年医院康复环境(尤其是建筑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规划建筑师、建筑和室内设计师对社区老年医院总体构架的控制外,需要和设备工程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协作完成建筑设备系统、建筑装备在建筑物中的配置。


5 医院建筑设备系统/建筑技术/

绿色技术/建筑装备的复杂性

(图片来源:怡和机器医院及保健资料)

如在建筑物理方面有声光热特殊要求,需要通风、电气设备等专业解决,在化学方面医院有一些病理垃圾和有害气体,需要通风空调等专业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这几年比较强调生物工程,要防范一些细菌、病毒侵袭,这就需要给排水、通风、空调包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跟医院建筑设计师、规划师密切配合。医院是所有建筑中能耗最高的一类,与环境保护、节能及绿色生态技术关系密切。为降低能耗,需要在总体及单体设计中全面规划,并采取节能技术措施,来控制与降低日常运行费用。

4.
医务工作环境与医疗服务效率

现代化医疗康复环境构成需要全面考虑医院建筑所提供服务的对象,除作为医疗服务对象的病患外,还要考虑到在医院里工作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要求。作为在医院长期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希望拥有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积极性,反过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如:尽量使员工长时间工作的房间有直接采光;设更多物品存放位置与更宽敞的工作面积。此外,配置一些作为现代化医院重要标志的物流设备,可以减少医务工作者和后勤保障人员劳动力负荷,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如:气动管道运输系统,自动导航运输车辆,路轨运送系统,医疗记录储存系统,药物存储装备,自动药物管理装备。收集废物、衣物,进行再循环使用废物的不锈钢滑槽系统。及屋宇设备服务系统——保安系统、门禁控制、提醒警示等。

三、社区老年医院康复环境的实践问题

医院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综合工程,我国老年医院建设刚刚起步,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主要以改扩建原有政府社区综合医院、改变普通综合医院医疗服务内容的方式来发展老年医院事业。在这一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院方更注重初期阶段运营的需要、原医务人员安置和观念滞后等现实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将过渡阶段普通综合医院业务的保留纳入设计考虑范围。针对这一现状,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对相关人员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外,康复环境的实施可兼顾现实情况,但并不一味迁就现状,还要为未来业务转变预留余地。

这些设计对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医院建设者观念的转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设施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等等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现阶段老年医院的整体设计还要具备强有力的生命力以在建筑寿命内适应社会的变化。

下面以北京市第二医院(西城区老年医院)为例,来探讨一下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及相应解决对策。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原是一所市级二甲综合医院,为了在中心城区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全程无障碍,更加人性、温馨的就医与休养环境,2001 年经北京市卫生局验收批准,成为北京市第一批老年医院之一。通过改扩建原住院部使其成为服务于老年人的一所现代化医院。


6

现有住院部地处宣武门十字路口东北角、宣武教堂的北侧油坊胡同,位于西单商圈,老城区的中心地段,基地面积5789.8平方米,建筑面积21834平方米。该老年医院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和病房;医院总规模204张病床,日门诊量400人次。

设计方拿到任务书是在项目立项后,没有能够参与项目的前期策划,因此,相应于任务书要求的医院规模,其相应的规划设计条件可以说非常苛刻,在此条件下创造老年医院的康复环境无异于戴镣舞蹈。在此设计过程中,深入了解并分析的特征;选择最佳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其利避其不利影响;再通过设计师对社区老年医院设计理念的把握,呈现最好的

建筑所在的城区环境决定了建筑外在形式和总体功能布局,建筑师对老年医院设计理念的把握决定了建筑功能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效率性。西城区老年医院改扩建项目方案由此而自然生成。

·“
戴镣舞蹈”——项目条件中的设计难点

1)项目位于老城区,有30限高要求,设计师尚要考虑建筑与老城区城市环境的共生问题;

2)用地面积狭小,用地内尚有建设过程中要保留的小北楼、锅炉房和配电室等二层或四层建筑物,总计约3700平方米左右,相对于项目规模及内容而言设计条件相当苛刻;

在规划限高条件要满足200床医院功能要求,同时还要满足院区规划条件容积率、绿化率、停车指标的硬性要求。各项医疗功能占用了面积指标,不仅室内康复环境设计条件不宽松,室外的交通组织、自然康复环境塑造更成问题。总平面规划还要考虑医疗辅助设施如污水站、液氧站的建设占地。

可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在超负荷解决医院的功能前提下创造老年医院的康复环境的难题。

3)用地东西两测紧临住宅小区,其中北侧为规划已审批的住宅项目,东侧为未完工住宅项目。医院规划方案与周边现状及规划住宅之间需满足冬至日及大寒日日照法规要求。

4)医院所处的西单商业圈尚处于规划建设过程中,从本工程开始方案设计直至开工间,周围市政及用地区域的规划尚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在施工到结构封顶阶段,市政条件的正式施工图方才完成。

图纸阶段的市政条件对该医院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方案最大限度地有效结合周围市政条件进行交通、竖向、管网等设计,而且其与市政设施衔接设计必须具有容错性,以避免将来市政规划实施时可能出现的修改和误差给已施工的本工程带来不利影响。

其他设计难点还有,建筑设计人员需要与甲方(医院主管人员)一起面临建造老年医院这种新生事物的挑战。北京市第二医院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曾被有关组织审定为爱婴医院,改扩建为老年医院后,新医疗业务的开展、医院原有非老年专科医疗业务的去留和相应的新型医院布局等问题,与其他工程类型相比,设计人员和主管部门共同学习、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这一过程显得尤其重要。

·“
戴镣舞蹈”——规划条件中难点的设计对策

1)争取条件:为避免用地对医疗功能的超载造成建筑在空间、使用上的永久性不合理,设计人员与有关规划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在合理范围内,在设计指标上予以调整。

在前期设计过程中,经与甲方磋商医院的使用功能,我们根据国家现有医疗建筑相关规范的标准要求,结合以往设计综合医疗建筑的经验以及各专业(主要是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针对此方案进行的数据计算,在保证功能合理、结构计算满足要求等前提下,最大限度采用结构构件、暖通、水道管道等的最小值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平面布局综合分析后,计算出该医疗建筑合理使用高度最低限宜为3285m(做局部设备层),最终规划部门同意建筑高度由原来的30调整为32.15

此外,该老年医院建筑物室内外高差采用150mm,做无障碍入口,在狭小的院区用地中完成无障碍要求的竖向找坡设计。为消除将来市政道路出现方案修改或施工误差会而引起院区积水等不利影响,在市政规划、管网设计方案基础上,完成该项目管网、竖向设计等后,我们联合区域内其他规划建筑物设计部门,与相关部门反复研讨,一起确定建筑首层地面标高。

狭小地块及保留建筑物所造成的院区管网布局困难,对进线位置有限制等问题,也需要跟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有利的条件。

2)辨证地看待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发挥用地环境的优势。

院区东、北侧均为居民区域,从老年人就医行为角度看,老年病患因移动困难和需要家庭照顾而更重视医疗设施的就近性,不仅便于老年病患就医,而且周边城区居住气氛环境也能适当缓解了老年病患孤独、紧张的情绪。且所临南、西两侧道路非城市主干道,利于医院洁污出入口的分设,交通便利。

用地西南侧有北京市第一座教堂——宣武门天主教堂,教堂北部临近医院部分为规划中花园绿地区域,景观优美,可利用来解决院区内部用地紧张带来的室外环境塑造问题——规划发表方案将病房楼西南端设计半圆形病人活动室,采用落地窗,阳光充足,可以欣赏到教堂区域别致优美景色。

本工程与所处北京老城区周围原有建筑物大部分都是传统灰砖大杂院,考虑到附近有灰砖天主教堂,为表示对老建筑的尊重并留存原有区域的城市记忆,本工程采用了灰色面砖外饰面,搭配以白色格架、玻璃幕墙结合设计,既体现现代医院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与所处城市环境共生。

3)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在设计中的辅助作用:关于医院建筑物对周围东、北侧有住宅建筑日照遮挡问题,我们采用清华建筑日照分析软件反推该用地上建筑物的可建造体块,在此体型限制中解决建筑物造型、功能问题。

4)利用建筑技术,同时也有效减低运行成本,充分利用用地地下空间,该医院地下室部分面积占整个院区规划设计面积的3/7。全地下部分主要设置立体停车汽车库和自行车库、设备机房及放射影像部等辅助或有特殊防护要求的科室。

最终,提交的设计方案为集中式布局的L形高层建筑物,地下三层(局部做夹层),地上8层。地下布置平战结合人防汽车库、药库、设备用房、库房和部分医技用房等,地上1-3层布置门急诊,4-8层为病房,病房大部分朝南,局部朝东。

·“
戴镣舞蹈”——老年医院康复环境的营造

1)医院功能布局合理,室内外环境舒适。

总体布局遵循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面的原则。日照软件分析后的建筑物呈L形,沿院区南侧和东侧展开,院区北侧在医院原有辅助用房拆除后建设污水站和液氧站,北侧四层楼拆除后改为绿地。

建筑物南侧设门急诊出入口,西北侧结合庭院设住院出入口。采用垂直交通为主、水平交通为辅的方式联系医技、门诊、病房各部分。医院功能复杂,人流、物流繁多,必须有良好的竖向交通组织设计,才能使各种人流,物流合理流动。通过合理设置电梯和楼梯,使病人、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均能合理流动,通过设置货梯使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相互避免交叉。

在平面及竖向布置中还充分考虑功能相关科室同层或就近布置的原则,尽量缩短距离,使有关科室之间联系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整体联系方便,布局合理。

南侧门急诊设大雨蓬,急救车辆可直达入口处。室内设计有宽敞的入口厅及走廊,抢救室靠近入口厅布置,配备有观察室。抢救室、观察室均按照急救要求留有较大空间,可以满足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伤病员需要及时抢救的紧急情况的需要。急诊除设主入口外,还为肠道科设独立入口,互不干扰。

首层门诊大厅宽敞明亮,为了给入院就医的病患以舒适的第一环境印象,缓解紧张情绪,局部设两层高中厅(约100平方米左右),这是在有限的面积内与院方反复协商的结果。门诊大厅内挂号、收费、取药集中设置,减少了老年人的行动距离。

各门诊科室沿着主要走廊沿线布置单独的候诊空间。病人从主入口门诊大厅挂号之后,可依据诱导标志系统的指示通过水平及垂直交通通往各有关科室。

医技科室设计中严格遵守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原则,如地下夹层所设的放射影像部,尽量把病人活动区与医务人员工作区划分开来,改变了病人与医务人员使用同一通道的传统布局,从而避免了传统布局中存在的相互干扰的弊病,这样病人有良好的候诊环境,也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手术部和中心供应室等部门,则结合工艺流程新概念,洁污物流线分设电梯和分区,物流采用单向流程。

根据总体布局,住院部采用L平面布局。病房大部分布置于东侧或南侧。护士站位于中心部位,同时靠近交通核心,护理距离较短并且提供较好的监护视野,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用房和其他辅助房间布置在北侧和西侧,给病人提供了良好的治疗环境。

护理单元病房均设卫生间,病房内设墙上综合医疗槽,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吸引,电气插座,呼叫讯号按钮,床头灯等。

每层在西南端均设置活动室,通透明亮,在活动室可以远眺城市中心绿地,供康复病人与探视病人休息、探视活动时使用,也方便老年人的交流。此外医务人员用房等设在病区之外,将有利于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病区内亦为医务人员设有专用厕所。

2)满足老年医院室内外环境无障碍化要求。

全楼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出入口处均做防滑处理,坡度为1/12的缓坡找向院区。

门诊医技及住院部各设一部符合坐轮椅病人操作的低按纽电梯。

主要通道设扶手。各层公用卫生间处,设一间可供残疾人使用的残疾人专用厕所。病区病房卫生间内设无障碍安全抓杆。

3)针对于老年医院医疗服务的建筑布局特征:

鉴于病患身体机能的衰老,我们向医院使用方建议在病区设置机械浴室,并相应配备相关水暖电设备接口。

此外,从医院现阶段经营现实出发,也考虑到医院原有医务人员安置,原有部分医疗服务内容暂保留,预留发展为政府要求的老年医院。比如首层入口处儿科诊室可改造为管理值班办公室。妇产科计划生育室可改为妇科小手术室。

总之,该项目困难重重,但有了医院主管部门的理解和协助,有了项目代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合作和努力,具体到该项目老年医学的康复环境营造方面,虽实施中仍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不过作为现阶段综合社会条件作用下的一个实践案例,相信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在相关工程实践及研究中,仍具有借鉴价值。

目前,相对于我国其他老年设施如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等,老年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尚处初级阶段,老年医院的建筑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是急需研讨的课题。建筑师在医院设计中面对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利益矛盾时,不能仅仅照顾医护人员的便利,或仅满足于医院管理者的主观要求,对于患者的使用要求,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要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建筑师该如何对待所提出的课题?当然单纯依靠技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从根本上说,要在深厚的人类友爱的思想基础上,汇总自己的全部智慧,进而才确定目标和方向。如果不能对由于衰老带来的不利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可能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指导工程实践,除积极学习发达国家老年医疗设施先进经验外,一些针对国情的研究工作也需要组织开展,其研究成果作为老年医院建设理论研究基础资料,积极推动老年设施建设向成熟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财经:福州马上要改名字了?在福州的人,都要乐上天了吧!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协议怎么签?
居家养老实施方案(通用10篇)
医养结合怎么搞?这里有4种切入路径(附成功案例)
未来养老不用愁!上门护理、就医优先...还有养老服务申请方式送你
晋安启动医养融合智慧养老云平台 8.3万老年人将有健康档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