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投资与收藏价值画家——钟国友|书法|书法家|篆书|篆刻|草书|钟国友

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借书画之荣耀,扬民族之风采,庆建党之壮举,助中华之豪迈!

人民艺术家钟国友

《名家简介》

钟国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金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华书画院特聘画师。

主要艺术成果:

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重要展览有:

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五届全国展、第七届全国中青展、第三届中国楹联展、第三届草书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展”等。

其它重要展览及获奖: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浙书法大展。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届、第五届、第第六届、第七届中青展。浙江江苏,浙江湖南书法联展,首届中华“侨光杯”书法比赛一等奖,首届“正大杯”浙江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十八青年全省巡回展,金华市“八青年展”,东阳市二届“东阳五子”书画展,首届浙江省“吴昌硕杯”全省篆刻大展,全省“叶一苇杯”篆刻展。作品先后被国家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收藏。

《名家评论》

国友兄以金融为安身之业,却以书法为立命之本。所书五体兼备,大小由之,而我所最欣赏的是他的大草书;他本人,所最擅长的、最钟情的,似乎也是大草书。在我的印象里,金融界的朋友,所讲究的是严谨周密,一丝不苟, 容不得毫厘的小失。这样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态度,养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性,似乎也应该是出规入矩的,甚至是拘谨刻板的。而大草书所要求的却是纵心所欲的颠倒纵横,离披缺落,豪迈不羁。“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然而,这两个似乎不能集于一身的极端,却在国友的生活中均获得了充分的享受,表现出尽情乐趣。他用严谨的态度处理业务,其术亦近苦,而他有书法的爱好,所以苦中自有乐;他用率真的态度投入书法,其乐无穷,而他有金融的职守,所以能乐而不淫,纵心所欲而不逾矩。如果说,书法的挥洒,使他放松了业务工作的心情,使枯燥紧张变为有趣有情;那么,金融的算计,又使他的书法,尤其是大草书的挥洒,能内蕴了精谨的风华,而有别于一味放纵的张扬。苏轼论书有云:“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无非是讲极端之事,必须用另一个极端来制约它。专心草书如何解决“严重”的问题而论,方法和途径当然可以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而在国友兄,我以为金融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他“真放”的草书能不失“精微”的内涵,而不致沦于“狂华生客慧”的“野孤禅”,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关联的。

大草书自颠张醉素以降, 以黄庭坚、宋祐致、 祝允明,王觉斯,徐文长、傅青主最擅胜场,郁勃飞扬,变动犹鬼神。可惜限于各种条件,我们这一代在年轻时而根本无法接触到他们的作品,自然也难以亲近他们的风华。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首先引进西方油画的经典名作,推出“法国19世纪农村画展”的现场,不少我这一代的油画名家,面对原作,竟然痛哭失声,原来自己呕心沥血从各种五六十年代的画册上所学到的“西方油画技法”,与西方油画竟是如此的不着边际。而我们当时学习书法所用的范本,不仅仅剪字的“玄秘塔”、“九成言”、“曹全碑”等寥寥数种,凭着这一些资料,妄想获得书法传统的真髓,无异于痴人说梦,更遑论草书、大草书?国友兄这一代比我们幸运得多,我们直到50岁才看到、认识到的东西,他这一代在30岁便已看到、认识到了。原作的观摩现已成为可能,“下真迹一等”的精美 印刷品更应有尽有,可以购置案头,朝夕揣摩。所以,只要愿意,只要静得下心来,国友兄的这一代,将起书道于中心完全是有可能的。

我观国友的大草书,贵在融汇贯通于旭素文长,青主等传统的基础上升腾变化,烟云满幅,龙蛇生动。结体奇崛中寓平正,有堂皇的气象,用笔中侧锋兼施,轻重疾徐,转折提按,牵丝萦带,或方或圆,或洇墨或飞白,一笔而有四面,皆能雄劲沉厚。章法一行气贯全局,连绵无尽,飞流直下,似横风斜雨,淋漓快目,郁勃磊落而有宁静之致。

“书为心画,心画形而君子小人见。”人,有初识之觉可交,再识之觉不甚可交者,又有初识之不觉亲,再识之觉无间者。书亦然。我与国友,初识时泛泛,再识时已无话不可谈,于其书亦然。今天,在国友这一代中,能写出一手好书法,尤其是好的行草书者大有人在,但论心平气和,虚怀若谷,如国友兄者,则殊不多见。在这样一个全社会浮躁的时代,我并不以此责难年轻人,许多写不出好书法的我辈中人,尚且在骄傲地争名夺利,则年轻人能把书法写得这样好,自然可以作为他骄傲的资本。但我更欣赏写出了好书法而并不以此作为骄傲资本的人。因此,国友兄要我为他的书集写序,我是欣然应命的。因为,他为自己出书集,并不像我们是为了在书画界争取更大的名利和地位,而只是作为他在金融界专职工作之余的另一面游艺人生。事实上,撇开上古的书工不论,古代并没有书法这样一个专职,被我们称作大书家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专职,而没有一个是以书法为专职的。则国友兄之于书法,庶几古人乎?

徐建融

2021年2月于海上长风堂

钟国友的草书印

钟国友的草书印是篆刻园地的一朵新花一枝奇葩。

篆刻以篆书为媒介,故所以称篆刻。六百余年篆刻艺路,汲古开新,旁搜远绍,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至二十世纪,已然形成一个相当成熟、完整、丰富、系统之艺术体系。因为成熟、完整、丰富、系统,所以伟大;但也因为成熟、完整、丰富、系统,实际上今天作者的创造和出新越来越难,可以开拓、挖掘的余地越来越小。所以不断有作者尝试突破篆书的桎梏,为篆刻开创新的天地破局。上世纪七十年代,浙江新昌的大山里,孙正和先生开先河,以楷书入印创艺术镌刻之新面目,颇得前辈大师如沙孟海先生、陆维钊先生之赏识。继而有新昌之何国门,以楷而非楷、隶而非隶、篆而非篆之独特文字形式入印,创造似楷似隶似篆之印章新风格,气象雄浑,意味奇宕,异军独出,“一团何气”为天下赞。而金华钟国友或可算浙江以非篆书入印之第三人,而他选择的书体是草书。

钟国友草书印并非简单以草书刻到石面上,窃以为其至少有以下优势可为看点。

一,化草如篆。篆刻之所以用篆书,乃因为篆书结体最适宜用为印章,既规整又丰富,既法度谨严又变化多端。因此照搬草书,脱胎换骨,舍弃篆书的优势特征,完全成另一种刻印,恐怕不是高明的做法。钟国友用的是草书,但是经其“改良”变通,草书形态却有篆书的意味,如“云中白鹤”“莲花又开”“修齐治平”“大块文章”等等,均有此妙。与篆书若即若离,似曾相识之趣远高明于惟妙惟肖或分道扬镳。

二,变通草法。草书的草法是有严格规范的,既然以草书入印,当然不能有乖草法。但印章方寸之地,严格的草法又是一种束缚,所以钟国友聪敏地融合今草连绵之势和章草简约之体,不违草法又不拘程式,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如“流泉作琴”“无心是道”“悠然见南山”等等,无不可以见出其变化草法,以连绵草间以章草之短促斩截、沉厚古拙来调整章法,强化印面效果之匠心。

三,当然不是仅仅用草书入印、草法正确就能取得成功的,风格是一切艺术创作包括篆刻创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草书印最重要的审美价值所在。钟国友的草书印是有其独特之风格,有其独特之审美,有其独特之境界的。窃以为雄浑、博大、沉厚、开张,是其草书印的主要风格特征。而这种风格特征,一是落实在线条上,线条的粗犷、厚重,构成磅礴之势、大气之相,而线条间的顿挫、起伏、崩裂、毛涩,则避免了粗犷、厚重可能形成的呆滞或木讷,在磅礴、大气中有灵动之书写性和锋锐之刻凿态。其二,充实铺满的章法保证了作品气象之雄大,突出了作品精神之饱满,其作品略无寒俭之态,略无贫士之象,是和其充实铺满的章法安排有关系的。三,钟国友是篆刻家,也是歌唱家,一曲“我的太阳”常常引来满场喝彩。因此,什么都可能忽略,钟国友决不会忽略节奏,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何独书道”“字林传奇”的行云流水,也有“流泉作琴”“金石可为”的沉着斩截,更奇妙是“神圣使命”印,以酣畅淋漓之沉厚线条强韧走来,势如屈铁,至“使”字飞扬跋扈,动感十足,末笔直连“命”头,而到底部又戛然而止,静如处子,不动声色。令人想起杜工部诗:“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要言钟国友之草书印:雄浑、博大、沉厚、开张,而又灵动、含蓄,韵含其中矣。

钟国友正富年华,精于思考,勤于创作,示我之作品多多,如“仙风道骨”“金石传家”“坐地日行八万里”“江流有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刀锋乾坤”等等等等,都大有可观处也!书不尽言,容我徐徐学习之。

———徐正濂

徐正濂,又名徐正廉,笔名楚三,1953年生于上海,农工民主党员、职业书法篆刻家。师从田桓、钱君陶先生,研习书法篆刻四十余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院研究员。

《作品欣赏》

由理论而实践,由学人而书家,在钟国友先生这里,是先打好了人文境界的深厚底蕴,再借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自然生发为现代学人之精神性的创造活动,也自然带有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之精神的深度基因─隐修与独善;所谓内无挂碍,外无所求,只是与自身学问的发展、生命的行程相应之事,而无缚无解,自在通透,无心而臻于至道。从而方能上溯源头,再造根性,在对传统书法之精义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再经由落于日常、归于修行式的笃诚实践之综合、发展、变异的过程,跨越传统程序,融会古今书理,渗化个在才情,默然而沛,厚积薄发,成为极具中国文化风神情趣而又饱含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的现代书写。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的文化襟怀、魏晋士人的生活态度,共同奠定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的基础,同理,正是先秦诸子的文化襟怀、魏晋士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宋词、元曲的辉煌,共同铸就了明清书法的不朽成就,钟国友先生书法行走的路径,正是这样的走在中国文化正脉上的不断的践行,所以,基于他的人品、学养、技能,以及,基于他现在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我们相信他将来必定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以不愧当下中华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逸情问草”钟国友书法篆刻展在金华举行
书法之家 《篆书千字文》高清欣赏|书法|千字文|王羲之|篆书|篆书千字文|草书
书法史上的马公愚
爱存神而不迁 读潘敏钟书法
“丑人”钟国康怒怼田英章:给我提鞋都要累垮你的腰
《认识书法艺术——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篆书/篆刻》(6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