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湾仔码头创办人逝世,年享73!曾说'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

据港媒报道,香港知名水饺品牌湾仔码头品牌创办人、'水饺皇后'臧建和逝世,享年73岁。

1945年,臧建和出生在山东。1977年去香港前,她曾是一名护士。但是,在这块的土地上,自已无亲无友。不懂英文和粤语,护士工作是做不成了。可自己能做什么工作呢?死马落地行,为了生存,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她到了一家酒楼,做了一名洗碗工。虽然很辛苦,但是三餐一宿的基本生活总算有了保障。1977年,当年32岁的臧建和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由内陆前往泰国寻亲途中,因为意外被迫停留在香港。

意外的工伤,加之老板对大陆人的歧视,却使臧建和女士不得不与老板打起了官司。后来法庭判她胜诉,令老板赔偿她三万多元。尽管面临失去工作的艰难,尽管两个女儿的学费已让她几乎不堪重负,但是,为了自尊,她却只要了工伤期间薪金,没有收老板的赔款。

恰在那时,一位朋友半开玩笑地向她提议:既然没了工作,何不做一名包水饺的小贩?朋友的一句戏言,却成了她经营湾仔码头手工水饺的直接动因。原来,臧建和女士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大户家庭,自小就对美食有一定的研究,在香港常以包饺子来答谢朋友的邀请。久而久之,她做的美味水饺便在朋友中传开了。

开业前,臧女士曾经进行了一番调查,因当时香港的地铁还没开通,码头附近人流量大,不少人在码头候船用餐,所以她将自己的摊档摆在了那里。并且,她以护士的卫生标准来保持食品和器皿的清洁卫生,颇受食客欢迎。由于臧建和女士不懂广东话和英语,无法和人沟通,她只有和对方笑,这却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慢慢地学了些广东话,渐渐与顾客有沟通。

起初买手工水饺的人大多是北方人,回头客中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与广东人很少,原因是她的水饺太正宗了,皮厚、味浓、馅咸、肥腻。细心的臧建和女士改变馅的配方,她在家传的配方上,提高了瘦肉的比例,味道鲜而不腻,厚皮也研制成滑爽的薄皮,成本虽然提高,却能迎合香港人口味,拓宽了水饺的销路,也拓宽了自己的创业路。

后来,湾仔码头要拆建时,臧建和女士便在柱子旁边等老顾客。或是留下电话,顾客订货便送去,慢慢形成了一个顾客网。到1981年她的水饺已送到了写字楼。到1985年开设自己的工厂时,她的水饺已送到了全港各地,上到港督府,下到木屋区。在吸引众多客户的同时,还引起媒体的注意。这些更为湾仔码头北京水饺赢得了更多的顾客。以至于后来要买一盒湾仔码头手工水饺都要排队一个小时,大量预订要提前一周时间。

正当臧建和的湾仔码头手工水饺生意日渐兴隆时,她迎来了事业的又一转折点。一次机缘使她的水饺征服了日本颇具名望的大丸公司老板嘴叼的女儿。精明的商人立马意识到这里的商机。

这位老板想将水饺推销到日本去,但是以日本水饺的名义。臧建和不答应了。自己现在是无牌经营,但技术都给日本人学去了,牌子要为它打下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最终,大丸老板做出让步,用她自己的包装,但必须尽快取得食品牌照。

经过多次交锋,双方达成共识。这样,臧建和的水饺由小店铺跨进了超市。几乎所有日资超市都成了湾仔码头的销售点。

80年代中期,'湾仔码头'已发展成为港人家喻户晓的品牌。1998年湾仔码头水饺进入内陆市场。1995年,以臧键和故事为原型创作的20集电视剧《水饺皇后》在香港播出。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周围不少生意伙伴和朋友都选择了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欧洲,但是臧健和却从未想过要离开。被问到为何如此坚定,直爽的臧健和朗声笑道:'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肃然起敬 】香港湾仔码头手工水饺皇后臧建和去世
一代传奇落幕,臧建和: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臧健和和她的“湾仔码头”传奇
女强人臧健和:湾仔码头水饺的创始人
臧建和
从“弃豪门妇”到身家亿万:觉得人生苦,不妨看看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