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莫贪凉,这个方法可以温中健脾,让脾胃暖起来

夏天到了,冷饮冰品琳琅满目,许多人一吃冷饮就把“节制”二字抛到脑后去了,雪糕、冰激凌、冷饮吃不够,甚至一天要吃十几根雪糕才觉得满足。大量的冷饮使寒气凝结在胃里,刺激胃壁,出现胃疼、拉肚子等症状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喜欢用手按着肚子,问他怎么了,他会说:“我肚子胀,胃疼,吃不下东西……”这样的人如果还伴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怕冷喜暖,吃不了凉的东西等症状,则可以判断是属于脾胃虚寒的情况了。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方剂。所谓“理中”就是调理脾胃的意思,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当脾胃虚寒的时候,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因此要用一些温中散寒的药物进行调理。

其实,我们身体里的某些穴位也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的功效,相当于人体自备的附子理中丸,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

附子理中丸

组成: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泻利,心腹冷痛,肠鸣腹泻

方剂解读:

在附子理中丸的方剂组成中,附子被誉为“回阳第一要药”,具有大补阳气、温阳祛寒的功效;干姜也是一味温运中阳的药材;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人参能益气健脾;再加上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五种药材配伍在一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的功效。

依据药性来推穴性,由于干姜和附子入脾经和肾经,因此可以大灸脾俞、肾俞、中脘、神阙,来达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所谓大灸,即灸量要大,灸的时间要长,以热力可以渗透进入体内,并由内向外透散为度。灸的时候要前后对灸,即前灸中脘、神阙,后灸脾俞、肾俞;再艾灸气海、足三里,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内关、外关同时点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因为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血主内,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主气主外,络穴的作用是沟通表里经,两穴同按,则可以沟通内外,行气活血,恢复气机升降,使经脉通畅,效果等同于甘草之调和诸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方法是将拇指放在内关穴处,其余四指在手腕对侧所对应的位置即是外关穴,两侧同时用力点按。

以上六个穴位搭配使用,就是人身上自备的附子理中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是理中丸,作用功效有什么区别?很多药物...
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附理中丸,6类理中丸有啥区别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温里剂(一)
温中散寒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治疗呕吐恶心呕吐...
虚寒腹痛药
胃阳不足牢记三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