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货系列之四

煎饼果子

 许承盈

 煎饼果子在天津已有上百年历史。相传,山东有一个名为老刀的习武人因除暴安良而打死两个壮汉。不得不远走他乡的他,因在路上受到“包子”的启发,由一小袋面粉和捡来的油条做出了“煎饼裹着”,后因语言音变而改成了“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的制作过程不复杂,与山东的杂粮煎饼一样,十分考验制作者的技巧。制作者会先勺一大勺浓而不黏面糊在加热板上,并且用一个竹头做的T型耙子把面糊摊成薄而均匀的圆形。接着,用耙子敲碎两个鸡蛋打在面糊上并用耙子将其涂匀。然后会在面糊上撒上葱花和榨菜,随后将半熟的面饼翻面,按比例用小刷子刷上一层甜面酱与辣酱。最后,在面饼上放上油条或馃子再将面饼的四周叠好。

 金黄色的煎饼发出了绿豆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嘴中充斥着甜、咸、辣三味。软薄的煎饼与香脆馃子的结合,在我口中抨击出另类又奇妙的火花。葱花的葱香盖过了蛋腥味,又增添了蛋香味。我三口两口就吃完了。

 据了解,正宗天津煎饼果子的面糊是用浓稠的绿豆面做成的。煎饼里只会打入一到两个鸡蛋,撒上葱花并放上馃子与油条。如今几乎所有小贩都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或节约成本,都会把面糊的原材料改成了劣质的面粉,并且会在里面加入火腿肠甚至芝士、肉粉。往往这种煎饼果子都会有大量添加剂与刺鼻的面粉味,失去了传统果子的初心。

 近年来,国家也开始注重传统煎饼果子手艺的传承。我希望人们能将正宗煎饼果子的手艺传承下去,而不是只靠它图财谋利。

生煎的味道

倪婧恩

        生煎其实挺普遍的,在上海各地都能看见。

       一盘生煎四两,简单地撒缀一些小葱和黄澄澄的芝麻,底部则煎得金黄脆香,有一点点的焦黑。上海人说过“一口开天窗,两口喝光,三口吃光”,不过我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                                                                               

       倒上一点醋,用筷子小心的戳开一个小洞,这可需要控制好的,否则汤汁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往外流,说是一大损失都不为过,及时的将汤汁吮进喉咙里,滚烫滚烫的,烧灼着人的喉咙,可这正是让人感到舒爽,大汗淋漓的地方。小洞里露出一点粉嫩的肉,咬上一口,劲道,不肥不腻。沾上点醋,咸香的肉配上醋,又将味道顺上上新的一层。三下两口把肉吃完,此时,皮里还带着温凉的汁水。沾上醋,一口一口咬下,有嚼劲的皮;脆脆的生煎底,咔嚓作响;饱满浓郁的汁水,留着余韵;以及佐料品----醋,就像是多层的花瓣一样,味道层层叠加,再搭上一碗牛肉咖喱粉丝汤,佐慢味蕾中缺失的一点辣,当真是珠璧联合。

      生煎在小时候吃了许多次,以至于一说到生煎,脑海里都有画面感了:浓郁的快要飞溅出来的汁水,还有那脆脆的皮底,这些味道也都是与脑海中一次次的回忆相连的。

      生煎这样经典的食物很难用标签去定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我想在无数上海人的心中,还代表着家乡,而我,也会在路过生煎店或提到生煎时想起爸妈带着我去吃生煎的味道。

令人馋涎欲滴的小笼包

蒋涵斌

    我是一位小小美食家,特色小吃是我的首选,诱人的零食从不放过。在我的艰苦探索与品尝中,我终于找到了一种百吃不厌、老少皆宜、品味纯正的传统小吃——小笼包。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吃小笼包。一到餐馆,就看见门口排了很长的队。听他们说,都排了半个多小时了呢!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我就冲进去,开始点起餐来。只见菜单里的小笼包数不胜数:南翔小笼包、蟹粉小笼包、虾仁小笼包……我最爱吃的就是南翔小笼包了,一次便点了三笼。

    透过橱窗,我看见厨师们飞快地做着小笼包。有的在擀面皮儿,有的在包馅儿,还有的在捏造型,最后小笼包就进蒸笼了。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小笼上桌。

   服务员来送小笼了,托盘上放着十几笼小笼包。唉,真可惜,第一轮没轮到我。我闻着这些小笼包的香味都差点要跟着小笼包“飞”起来了呢!

    第二轮“小笼包活动”开始喽,终于轮到我了。小笼包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只见小笼包一个个小巧玲珑,它的外皮极薄,微微泛着油光,馅料也若隐若现。我有一套吃小笼包的“秘诀”: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只小笼包,蘸了点醋,撅起嘴巴,轻轻地在皮儿上咬了一个小口,又吮吸起汤汁儿来。差不多吸完了,我便一口塞进嘴巴里。我连吃了两笼。对面的一对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子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那个小孩儿连一滴汤汁都不放过,使劲地用舌头勾舔下巴上残留的汤汁儿。那个老奶奶说:“瞧这孩子,平时吃东西像只小鸟一样,吃起小笼包来就像只小老虎似的!”

    如果你到上海,一定要来吃小笼包哦!

小笼包

俞钧曦

“嗯!真好吃!”品尝到小笼包真谛之后,我由衷地感慨道。

小笼包无疑是上海的美食之一,一提到上海,可能头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它了,如此家喻户晓,如此诱惑,而据说黄河路上的家佳汤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是我决定和爸爸妈妈同去“鉴定”一下这家店,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美味。

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虽然没有雪,却冷得冻人,我们一路步行到店里,直到点完单都还是缩手缩脚的。等待了差不多十五分钟,身体渐渐暖和起来,终于传说中的小笼包上场了!

我一掀开盖子,白白的蒸汽扑面而来,我急急忙忙地拿起筷子,没工夫细挑,捡了个最近的夹了起来。“噗!”突如其来的一声轻响使我愣了半天,原来小包子底部薄薄的皮儿已然破了一个小口,汤汁不断地往外流,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我“急中生智”,迅速把小小的小笼包一点不剩地塞进嘴巴里。

“嗷!~~~~~~~”

滚烫的汤汁煎熬着我那可怜的舌头,我不敢“怠慢”,连忙吐出来,不断地往外哈着气。老妈在旁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不解地望着她,难道其中有玄机?

老妈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带有一丝神秘色彩,“老早有一句闲话,只要是上海宁侪晓得,是啥呢?”她期待地看着我,搞得像我知道是什么话一样,我也期待地看着她,因为我是真的不知道啊!老妈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说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讲得就是怎么吃小笼。侬自己体会体会吧。”

于是我装模做样摇头晃脑“体会”起来,足足一分钟后,恍然大悟,大叫“释然也!”

我按照口诀,先用筷子轻巧地捻起小笼包有褶子最厚的顶端,放到勺中,接着在顶端咬出一个小口,耐着性子往里吹气,待汤汁凉了一会儿,正乃食其之时!

小笼尝在嘴里,咸而鲜,汁水淋漓夹着劲道的肉馅,咽下后回味无穷。此真乃天下第一小吃,美味小笼包也!

如此这番体验后,我可不仅学会了吃小笼的技巧,还收获了一点心得,“凡事莫着急,要有耐心才行啊”,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饼果子”的制作及其酱料配方
做煎饼果子的面糊配比是怎样的?
煎饼果子最简单的做法,面糊一搅,两手一卷,美味可口真好吃!
煎饼果子的酱料调制配方是什么?煎饼果子的面糊如何制作?
煎饼果子面糊酱料
煎饼果子面糊做法及配方详解,煎饼果子怎么做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