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性歌括四百味》中,回阳救逆、麻醉止痛、解毒散结等几个中药

川乌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川乌: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白话版:川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有大毒。辛散走窜,深入骨髓,能搜散筋骨间的风寒,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可以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又可温经止痛、消散积聚,用于阴寒内盛的寒疝腹痛以及心腹冷痛等症。除此之外,还能麻醉止痛,用于局部麻醉。注:本品有大毒,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十八反:半篓贝蔹及攻乌)

乌头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入药为“川乌”,川乌生品有大毒,一般要经过炮制后使用,炮制后的川乌称为“制川乌”,其子根的加工品为“附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中药草乌,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是其块根入药,也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有大毒,需要炮制后使用,炮制后的草乌称为“制草乌”。制川乌、附子和制草乌虽然是经过炮制减毒了的,但是仍然有毒,在煎药的时候,需要先煎、久煎,以降低其毒性。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白话版:附子味甘辛,性大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其性纯阳刚烈,作用迅猛,走而不守,能通达上下,行表彻里,通行十二经脉,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有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以及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亡阳虚脱的四肢厥冷、心阳不足的胸痹心痛以及肾阳虚衰的阳痿等症。注:孕妇慎用,不宜同川乌

乌头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其中四川产的质量最优,为道地药材,习称“川附子”。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为“泥附子”。按照其大小的不同,加工成不同的规格,有白附片、黑附片、盐附子、黄附片、炮附片、淡附片等多种商品规格,其中白附片和黑附片的产量和用量较大,可以直接入药。

白附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白附子:白附辛温,治面百病,血痹风疮,中风痰症

白话版:白附子味辛,性温,归胃、肝经,有毒。有祛风痰、定惊搐以及散寒止痛的功效,善于治疗头面风痰诸病,常用于中风口眼㖞斜、偏正头痛、痰厥头痛等证,还可以用于体虚风邪入侵、肢体麻木的血痹。除此之外,还有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痰核以及毒蛇咬伤等症。注: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一般需要炮制后使用。

独角莲

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入药,与白附片的名字极其相似,但两者的功能主治及来源皆不同。名为“白附子”的药材有两个,即“禹白附”和“关白附”,两者名称和饮片的外形都较为相似,往往容易混淆。现行《中国药典》中的白附子指的是禹白附,关白附是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入药,早在1985年版的《中国药典》就已经将其删除,直至现行的2015年《中国药典》也未曾再收录过,关白附的毒性较禹白附大。

涉及药品,如需用药,请遵医嘱,切勿滥用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乌
川乌 (乌头)(中药)(百度百科)
乌药、乌头、草乌、川乌和附子,可别傻傻分不清楚!
说药|乌头:“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
我与乌头的两次“相遇”
每日一中药——川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