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半部中国历史!(1)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唯一没有间断过历史文化传承的是中国。

      中国历史,早有“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之说。大多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以神话传说来叙述本民族起源的历史,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虽说属神话传说,但也说明一个事实:“神话是历史的影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科学家专家组认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国文明的起源远在其前”。“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就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学哲学等内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

      大量流传甚广、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典故,绘就的是一幅中国上下5000多年历史风云画卷。一缕青史,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读之如饴,让你读懂半部中国历史。

01 盘古开天地

      相传,盘古是混沌以前(上个纪元)的人。那时天下人口密集,环境恶劣,人们瞒心昧己,见利忘义,骂天骂地,社会混乱,上天降惩罚,毁灭了这个世界,宇宙处于一片没天没地的混沌黑暗团壳之中。上天单留下盘古兄妹二人,意在考验兄妹智慧,重新开辟天地,繁衍人类。据说,盘古天生神力,会法术,有一把神斧,他不能忍受黑暗,就用神斧劈开了混沌黑暗团壳。壳外一股清新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他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由此,天空高远,太阳、月亮和星星悬在当空;大地辽阔,山脉、河流层次分明,树木禾苗郁郁葱葱,到处鸟语花香。盘古却因劳累不堪而力竭而亡。他竭尽殚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景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盘古开天地”典故。

02 女娲造人

    话说盘古开天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单单没有人类。女娲感到十分寂寞孤独。一天,女娲独自坐在池塘边玩,水中倒映着她美丽的倩影,她顺手捧起池边的黄泥,仿照自己的体形,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泥娃娃,她把泥娃娃轻轻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能活动起来有了生命,变成了真正的“人”。女娲高兴极了,又继续不断地捏呀捏,制作了许多泥娃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后来干脆从山崖边上扯下一根藤条,蘸满黄泥浆水,朝地上一甩,那泥点溅落的地方,居然也出现了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小人,于是,女娲接二连挥洒泥水,并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相配夫妻,自然繁衍,创造后代。这样,人类的踪迹很快就布满了大地。

     相传,女娲造人,跟上帝不同。上帝造人很轻松是一次性的。盘古开天辟地后,上帝也是用泥土,先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然后把他们安顿在伊甸园,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哪怕他俩不听告诫,被蛇诱惑,偷吃禁果,犯下原罪,再也不管。女娲造人则辛苦得多。她也是用黄泥土和水,把人不分男女地单个捏出来。后来实在不堪重负,才扯下一根藤条沾上泥浆甩。即便也算批量生产,也比上帝要操劳的多,她还要管人的谈婚论嫁和安居乐业。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明差异之原由吧。

03 女娲补天

    相传,有一年,女娲的子孙中一个名叫祝融和另一个名叫共工的(一说为炎帝氏后裔,神话演义更离谱),二人水火不相容大打起来,打得天旋地转,落败的共工恼羞成怒,一头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灾祸降临,半边天空坍塌露出大窟窿,茂密山林燃烧起熊能大火,断裂地面涌出滔天洪水,大地一片汪洋,兽肆虐吞吃生灵。当女娲看到大地生灵无处容身惨象,心里很难受。在惩诫共工、祝融的同时,决定修补残破的天空,子孙万代造福。她在江河里挑选了许多五彩石(一说七彩石,传说玉帝的7个女儿均系七彩石衍化孕育的),用火把它们熔炼成胶状液体,一点一点把坍塌的天窟窿填补好,又用烧剩的河边芦苇草灰堵塞住裂开的地缝,一鼓作气杀死吃人的猛兽,为防天再坍塌,她杀了一只大乌龟断其四鳌足作为天柱,竖立在东南西北四个角上,重新把天空撑起来,苍穹从此天衣无缝且牢固,灾祸终于在伟大母爱的女娲手中化险为夷,世界恢复正常,人类重归安宁。女娲却为此耗尽气血,力竭而亡。这就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补天”典故。

04 三皇五帝

      毋庸置疑,“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要说明的是,神话传说和神话演义是有区别的。还有,后面凡提到的所谓“氏”的称呼,乃是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非指一个。不然会产生歧义而误读误解。

      ⑴ 天皇·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发现火的祖先,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火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因为火代表着阳,阳代表着天,代表着光明,所以称为天皇。距今约三万年前,就有“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立木观星”(总结天、地、人道大发现)等典故于世。

      ⑵ 地皇·神农氏:传说是盘古氏之孙、天皇氏之子。他教人们种植五谷作物,教化人们使用生产农具,把自然物转变为生产物,把动物转变为饲养的家畜,遂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初成。同时,亲尝百草,为人治病,所以他的一些活动都跟地有关,所以史称为“地皇”(也称炎帝,氏传七十世代,“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是他女儿)。

      ⑶ 人皇·伏羲氏:传说他教人们结网捕鱼、捕鸟、捕野兽,教化人们用工具,解决饥饿问题,并用石块搳皮来制衣,解决衣食问题。他还创作了“八卦”,演绎解释天地自然万物规律,用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所以称他为“人皇”。是我国古籍记载最早的氏号即王号,距今约7000年—6500年。

                                  

               

      从“三皇”时代过来,经过漫长岁月,我们开始走向距今大约5000年的“五帝”时代。

      ⑴黄帝,号轩辕,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部落居住地的土地是黄色(土德),故称黄帝。传说,黄帝在炎帝之后统一中国各部,划野分疆共分九州,建立古国体制。黄帝有二十五子。因儿不肖,传位孙子颛顼。后世帝喾、唐尧、大禹,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后裔。

      ⑵ 颛顼,别名玄帝,在位78年,开创历法,创制九州,享寿98岁。儿不肖,传位给侄儿帝喾。

      ⑶ 帝喾,本名姬俊,在位70年,创立二十四节气,缔造盛世,享寿100岁,传给儿子唐尧。

      ⑷ 唐尧,本名伊祁放勋,在位发明造酒,文治武功,安邦治国,开创“传贤不传子”,禅位虞舜。

     ⑸ 虞舜,本名姚重华,在位推行教化,治理水患,四海咸颂。禅位大禹,还政黄帝的玄孙大禹。

     大禹,虽受虞舜禅位执政为帝,教化民众,“治水”有功,铸青铜九鼎分置九州,寓意统一天下,但史书并未把他列入五帝范围内。是因他儿子启在他禅位伯益后不久就篡位夺权,废除了禅位制,建立了夏朝,故而把大禹算在夏朝的君主当中。

05 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根源于“三皇五帝”。炎帝和黄帝都是“伏羲氏”的后裔,俩兄弟(相差28岁,炎为兄)部落称为“炎黄”联盟。相传,大约距今4600余年前,我国远古文明初成。各部落族群之间经过多次兼并,逐渐形成了炎黄(古时中原及东部各地部落联盟)、苗蛮(古时南方九黎部落族联盟)、东夷(古时东方诸部落族群)三大联盟集团。那时(九黎)苗蛮最强,将士骁勇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最先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三大集团常为地域权益或食物链相争而发生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于是,炎黄集团与苗蛮集团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涿鹿(上古地名,今山西运城解州境内)发生了一场史前激战“涿鹿之战”(后世“逐鹿中原定天下”源于此)。此战,黄集团取胜。苗蛮首领蚩尤兵败被杀(溃逃部分退却南方),部分黎民被炎黄融合同化。炎黄集团趁势东进和东夷结盟融合(相传,黄帝把儿子少昊作人质留在东夷以示结盟诚意,少昊后成了东夷集团首领,这是后话),不断繁衍,形成最初的华夏主体(称华夏儿女,也称“炎黄子孙”)。黄帝被推坐上联盟共主。直到春秋时期又和南方苗蛮融合繁衍,遂成秦汉间“汉民族”、“中国人”的主流称谓。从此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06 大禹治水

    尧舜华夏地域水患严重,特别是黄河泛滥鲧(gu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禹父鲧治水九年,简单用筑坝堵塞水流,结果越堵越糟,水害仍然不断,人民还是颠沛流离。帝追责就把禹的父亲鯀杀了。之后还是推举鯀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深入治水一线,考察水情,察看地情地貌,接受父亲治水教训,一改他父亲单纯筑堤坝来堵水的方式,采取“开、通、疏、凿、引”方式把河道进行疏通,因势利导,让洪水在洪水季节顺畅流入大海。这样一来,13年风里来雨里去大禹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成功。百姓不再颠沛流离过上安宁生活获巨大民望和威信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07 尧舜禅让  

      中国历史上,倍受儒家推崇的“传贤不传子”著名禅让典故是“尧舜禅让”。相传,尧18岁当首领,90岁禅让,享寿118岁。尧88岁时,认为儿子朱丹凶顽不可用,遂与“四岳、十二牧”诸部落首领商议继位人选。大家都向尧推荐了一个乡野贤人舜(《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尧决定先考察一番。试舜三年后,尧觉得舜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口碑建树业绩均不错,尧很满意,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又经过20来年的考察,才将帝位正式禅让给了舜。尧禅位28年后,于巡狩(传统说法在山西临汾,史学考古新说在湖南攸县皇土岭)途中去世。舜闻讯后,想要把帝位还给尧的儿子丹朱。但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仍推舜为君主。

      “舜禹禅让”

      相传,舜20岁孝名扬天下,30岁被选入“朝”,娶娥皇、女英为妻,50岁代理国事,61岁正式继位,在位39年。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君长到都城朝见。舜在位33年时,因禹治水有功,且人气和威望大,被推定为继位人代理朝政。禹继位17年后,这年盛夏,舜带娥皇、女英巡狩来到今湖南洞庭湖的岳阳君山,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就留在君山,舜继续南巡。舜(尧死后39年)巡狩到今湖南永州九嶷山时患病逝世(享寿110岁)。忽闻噩耗,二女不禁肝肠寸断,眼泪变成滴滴血泪。两人打扮一番后携手投入洞庭湖中殉情而葬于君山。至今君山上那丛丛翠竹都浸染上斑斑点点的泪迹,象征二妃对舜帝一片至情的斑竹林景观吸引不少慕名前来的游人。

      流产的“禹益禅让”

      相传,大禹因专注治水,30岁时仍无暇顾及婚事。后路过涂山遇到美丽贤淑的涂山氏,缔结百年之好,有儿子启。禹53岁继位,在位45年。禹原先确定的继承人是皋陶,可惜皋陶患病先死了。据说,舜当时仍健在,禹建议按传统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内阁及诸部落首领不拥戴。之后又推举“伯益”为继位人全权代理政务,同时给儿子启很高的职位。舜死后,老谋深算的禹拥有史无前例的巨大权力,而这种权力带来的更大财富与享受,让禹十分眷恋,早已萌生家庭对联盟祭祀、行政、军事权力控制的长久掌控欲望。面对强大的传统力量,他也不敢冒然为之,伺机而动。为笼络人心,禹南下涂山(今安徽蚌埠西)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族首领,从祭祀、行政和军事层面为终止“禅让制”,废“公天下”建立“家天下”的传子“世袭制”,埋下伏笔。伯益继位10年后,禹帝东巡到今浙江绍兴会稽山途中逝世,享寿100岁。这时,启已拥有相当大的实力,诸部落首领敬启拥启而疏伯益,启借势杀了伯益继承王位。使得“禹益禅让”变成一个流产的史实。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条历史典故,让你我读懂半部中国历史!
为什么要有意忽略?夏朝之前的历史,那才是中华民族的血源啊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诗)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35)
神位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