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得好,老敬小 — —也谈“礼貌”

要得好,老敬小

  —也谈“礼貌”

陈世明

我所以冒着不礼貌的危险,也谈“礼貌”,是由这件事引起的:

一次,市内公共汽车站乘客蜂拥。不少人未能上车,一位五十开外的人,手指着在他前面挤上车的一青年骂到:“就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他妈的不讲礼貌……”

我想,这位老同志因未挤上车而老大不快,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就指责“年轻人不将礼貌”,而且还“他妈的”,其本身就显得不礼貌了。   看来那挨骂的小青年让他先上车(我不知道他有否特殊情况),就叫有礼貌了。如此,在这位老同志看来,将礼貌似乎仅仅是青年人的“义务”,而老年人则只是当然地张着口袋接受礼貌了。这是否无形中在两代人之间划了一条“礼貌线”呢?

我们说,任何时候教育青年人要懂礼貌,讲礼貌,都是不错的。但我认为:一,不应以年龄划线;二,老同志也应该讲礼貌,其中包括对青年人,而且更应该身教胜于言教,为青年人作出表率。可是生活中有些老者常常是要求人的甚多,而给人的甚少,致使青年人对他不能由衷地礼貌起来。我见过这样的老人和长者,,有的还是领导干部,他们的革命意志衰退,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天和尚撞天钟;有的生活上奢侈腐化,整日价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的作风不正派,惯于拉帮结派,搞特权,走后门,营私舞弊;还有的思想因循守旧,固执己见方法上主观武断,简单粗暴,动辙倚老卖老,以老骄人:“就你们这些年轻人……”,“我们那时候……”,老实说,对这些老同志,青年人只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有时见面即使略施小礼,叫声“叔叔”、“伯伯“、“书记”、“局长”,也往往是“形式”所迫,而并非发自心底的肃然起敬。想这些情况,我想作为一个老年人或长者。最好来个反躬自问:那些青年人为啥对自己不礼貌?自己是否应该配他们“礼貌”?至于那些训斥他人对自己不礼貌的同志,则更有点缺乏自知之明了。因为青年人对那些他们所尊敬的老年人应该有礼貌,不然,怕有青年人说了:“做一个年轻人真倒霉,还有一个礼貌义务!”“快结束这青年时代跨进老年行列吧,让青年人也来礼貌于我……

其实,对哪些老年人应该尊敬,有礼貌,一般青年人自己心里是清楚的。比如,那些德高望重,高风亮节的老一代革命家;那些作风正派、工作踏实的老前辈;那些身居要职,而又平易近人的老领导;那些有真才实学,而又谦虚谨慎的老学者;那些朴实善良,而又忠诚纯厚的老年人……笔者是一个青年教师,当我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听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师叫我“老师”时,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忙说:“X老师,你怎么叫我老师呢?就叫我的名字或小陈好了!”可她莞尔一笑说:“这是礼貌!”多么亲切啊!它包含着老一辈对青年人的温暖、爱护、希望和鼓励。这样和蔼可亲的老同志怎么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日前,我去朋友家做客。上席一老者连连给我夹菜,我说:“我年轻,该给您敬菜!”她笑笑:“要得好,老敬小嘛!”真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我顿感春温上身。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这里有句俗话也说得很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把你顶到头顶上。“一代人之间需要这样,两代人之间也应该如此;相互礼貌,其乐融融。否则,来而不往非理也。礼貌一边讲,是礼貌不起来的。

阿弥陀佛,但愿不因我写这篇文字而落下个“不礼貌”之骂名!

                                (原198684《河南日报》,有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明礼仪校本教材
培根:论青年与老年
给大中专毕业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
为一个热词喝彩
青年节特刊|15位思想家谈青年的性情、学习与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