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擦皮鞋端盘子,十年打工经历揭露职场真相:要么狠,要么滚


上个周末刚和朋友在海底捞吃了一顿火锅,顺便听朋友吐槽他的职场遭遇。
朋友混迹职场十来年,如今是个中层管理人员,快奔四的年纪了,明显感觉自己在工作上的力不从心。
单位要委派他去外地辅助分公司的管理运营,时间为一年,一年后回总部,升职加薪应有尽有。
这本来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有一点,分公司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四线小城市,各方面条件差一点,还有就是工作量激增,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管,基本上是全年无休。
朋友思虑再三决定放弃这个机会,因为他如果去了分公司,不仅压力增大,天天加班,还要重新跟当地的各个部门和同事打好关系。
想想都心累。

他目前的状态挺好,在总部做个小领导,收入不差,每天还可以按时下班,回家陪陪孩子。
他的态度让高层有点失望,迅速提拔了他手下的助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
小伙子满口答应,激情满满地上任了。
看到自己的助理,级别一下子超过了自己,朋友有点不平衡,还有点后悔自己错失了这个机会。
所以他找我吃火锅,吐槽这百感交集的心事。
我想起海底捞的前店长李顺军在《海底捞店长日记》中说过的一句话:



“机会就是为有准备的人安排的一道大餐。当机会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蛰伏,屏息静气,积累能量,一旦机会来了,就应该快速行动,牢牢把握。”
朋友之所以错过这个机会,本质上跟他不愿意吃苦有莫大的关系。
李顺军把自己在海底捞工作的十年经历,都写了《海底捞店长日记》这本书里,他 告诉我们一个成长的铁律:
要么狠,要么滚。


01 吃不了苦的职场新人,注定离开


李顺军在书中首先就提到了人要吃苦。
他刚入职海底捞的时候,刚离开一家清闲的单位。
面临海底捞巨大的工作量和每个月1080元的薪资,他不是没有动摇过。
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下班时脚都是肿胀的。除了累,就是忙,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餐饮行业就是如此。
没有客人的时候,要打扫卫生洗菜洗碗。
客人一来,端盘子收盘子,随时解决客人的要求。
要给排队等候的客人端茶送水,嘘寒问暖,甚至要给客人擦皮鞋。

李顺军曾调侃说,在海底捞,不会擦皮鞋做美甲的服务员,不是好员工。
忙到凌晨回到宿舍,倒在床上就可以睡着,好几次闹铃响起,都没有听到,险些迟到。
和李顺军一起入职的新人们,有些无法忍受,吃不了这些苦,不是被劝退,就是自己离开了。
李顺军出身农村,他觉得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他可以忍受。
诚然,他也身心俱疲,每日连轴转,他也怀疑这种日子就是将来的生活吗?
但他知道,海底捞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一定有它做得好的地方,李顺军愿意留下了学习成长。
工作即便辛苦,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这个理念和他书中提到的一句话不谋而合:无论做什么工作,当你能从中找到意义时,也就能从平凡的工作中挖出它的价值。

对于如今很多大学毕业生而言,这句话是很好的警醒。
刚出校园的学子,有热情有理想,同时也有傲慢和清高。
离开安逸的校园后,很不适应一份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动不动就撂挑子,甚至被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辞退。
在我看来,走出校园找的第一份工作,做什么,赚多少钱,这些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好好在这份工作中,摒弃自己的虚荣心和浮躁,学会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
这份品质,不仅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干好一份工作,更是他一生宝贵的财富。 

02 主动迎接挑战,才能不断成长


李顺军在海底捞实习期结束后就跟着袁哥学习,当他的助理。
在海底捞有个习惯,上级都是以哥姐相称。
袁哥对李顺军很照顾,教会他很多工作方法,平时对李顺军的工作安排比较自由,不会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干了一段时间的行政工作后,李顺军特别想下店。
所谓下店,就是去一家门店,从基层管理做起,给以后谋求更高的职位打好基础。
但是下店后,工作内容和当袁哥的助理是截然不同的。
李顺军当时也很矛盾,他自己分析了一下,下店就是重新开始。


首先他自己会有心理落差,跟在袁哥身边,别人对他都很和气,下店后,这种优势就不存在了。
其次,袁哥对李顺军很照顾,没有太多的管制,如果下店后,很多工作都有其他上级来安排,并且会干涉。
再一个,下店的工作强度远高于行政助理,打扫卫生,端锅刷碗都要干。不能光指挥别人,自己也要动手。
李顺军当时已经当了八个月的助理,很多和客户打交道的工作都不做了,他心底也不确认,自己还能服务好客户吗?够专业吗?
这些矛盾和顾虑让李顺军犹豫了,但他最后决定,下店!

他愿意主动改变,迎接新的挑战,他想好了可能会有的困难,提前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
这一点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
有时候,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自己错过了机会,或者瞻前顾后,纠结太多,放弃了机会。
人在职场,改变和挑战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话题。
主动一点,积极一点,机会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每次挑战,一定伴随着不适应和困难,但是战胜它,我们就收获一次成长。
工作能力和个人的竞争力,都要靠成长来提升。
你若不提升,可能面临的就是“出局”。
 

03 没有谁的成功,来得轻而易举


李顺军在海底捞工作十年之久,一步步从店员,助理,做到店长,经理,选择离开,是因为一件事情。
他所负责的门店在海底捞A级店的评选中落选了。
负责评选的领导人是老板张勇的弟弟,他觉得李顺军的脾气不好,协调能力不行,所以不能评选为A级店。
对于这个结果,李顺军不服气,他认为这些理由太牵强了。
而且这个评选人,突然空降过来,什么也不懂,就能任性妄为。
李顺军在那一刻,突然对公司的这个行为感到深深的失望。
他认为这种行为,破坏了海底捞一直坚持的公平公正。
公司找个不懂业务的人来评选,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当时在气头上的李顺军想找这位张总理论,电话号码都要到了,却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了,他不打算去理论了,因为谈不出结果,他想到了辞职。
有人劝说李顺军,好不容易在海底捞坚持了下来,做到今天的成绩,离开太可惜。
再说,海底捞培养了李顺军十年,这么离开,太不感恩了。
李顺军觉得,没有谁会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离开海底捞,他依然铭记公司给与自己的一切。
人生是个大舞台,他需要更多的技能和阅历,才能表演更多的节目,追逐更远大的理想。
马云说过:“有一个梦想以后,你要经历每一天的痛苦,每一天的积累。没有谁一开始就会成功。”
李顺军心底就有一个梦想,他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做到更高的级别。
海底捞教会他的,仅仅是一部分内容,他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经验和知识。

离开海底捞后,他读完了EMBA,还去北大讲课,和朋友一起合伙开了公司,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实现了从打工人到老板的华丽转身。
回顾这一程,从2007年大学毕业,到2017年离开,他见证了海底捞发展最关键的三年,也读懂了海底捞成长成功背后的秘诀。
更为重要的是,他磨练了自己,强大了自己。
这段经历,将成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一家企业和一个人成长模式是惊人类似的,总要一路披荆斩棘,吃苦受罪,挨过低谷,汲取经验,才能走向顶峰。

成长不是释放天性,贪图享受,而是接受责任和约束,主动吃苦,积极应对。
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与其抱怨工作,不如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学到东西。
职场从来不是慈善机构,员工想要生存,只有两条路。
人的成长也是如此:要么出局,要么赢。
只有吃得了苦,得住压,做得好事,才能在职场所向披靡。
如果你想从李顺军身上学到经验,实现自己的职场逆袭,不妨看看这本《海底捞店长日记》。
你想了解的答案,书中都有。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底捞管理学习心得
《海底捞店长日记》从月薪1080元到成功当老板,这一步很重要
擦皮鞋
[转载]一个朋友的不良言论
海底捞的人性化管理
鞋油根本不用花钱买,鞋店老板都是用它擦皮鞋,怪不得那么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