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副业”变为“主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简析
让“副业”变为“主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简析
分类:我的文章   2008-07-08 10:31

 

班主任,似乎早已成为中小学校教育工作最令人熟知的角色。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能看到班主任忙碌的身影。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否认。然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在真正的现实是,对于“对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的班主任这一角色,并没有引起广大班主任和教育管理者真正的重视,如果问起什么是班主任? 班主任都有哪些职责,可能有很多具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班主任都不一定能答得上来。其实早在20013月出版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原理与实践》(古人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一书中就曾经指出,班队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的工作。它有自己的工作对象,有特定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有自身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有专门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自己的专门刊物,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可以说,它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被广大的班主任和教育管理者所重视,用教育部副部长周济的话说:“目前大多数老师都是把“教书”当成了主业,而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副业”而存在的。

而且由于对班主任的任用、考核等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造成了我国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程度整体较低的局面,这种局面又导致了德育工作的严重缺失,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校园暴力等现象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缺失的现状,必须走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简而言之,德育的缺失呼唤班主任专业化。

 

见惯不怪的“怪现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分析

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小学班主任工作,曾在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中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作出指示并专门提出具体的要求。特别是今年初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要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教育学》对班主任工作这样进行描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班主任工作如此重要,但是现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一:班主任≠“班级任”

某校有一位班主任,带班非常有经验,他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评比总是名列前茅,后来有一次该班被学校抽调去参加一个上街宣传的活动,活动进行到一半,当主办方为学生发放瓶装矿泉水时,意外发生了,所有的学生一哄而上拼命抢夺矿泉水,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场景下,班主任老师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后来,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这位班主任说:“这件事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不是一个好班主任,我的工作中还缺少了一些东西。

简析:这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中缺少的到底是什么呢?是诉诸学生心灵的德育!在很多地方,学校对班主任及其班级的考核大多分为三个大的方面:“纪律、学习、卫生”,每周都有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对于学习的评价方式更多,所以,很多地方班主任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班级任。从个人层面来说,认为班主任老师重点还是要把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搞好,至于班主任工作,不外乎就是再额外做一些搞搞卫生、管管纪律、收收学费、发发东西、处理处理班级的偶发事件、参加参加学校里的活动的事情,顺利的通过学校的验收就行了,把班主任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学校层面来说,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任务的承担着、贯彻者,于是每个班的语文或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就成了该班班主任最合适、最理所应当的人选。对于择优聘用、上岗培训、科学考核等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各个学校都认同班主任工作辛苦,尽力提高班主任待遇,也多是从班主任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方面来考虑的,在这里,班主任更多的是为“学校”负责,而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这样的事情谁都干得了,所以“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相当普遍在条块分割的评价体系中,我们忽略了教师在生活、人生、精神层面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样的教育必然不能使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发生影响。我们的教育只剩下了冷冰冰的传授和居高临下的要求,而没有精神的启迪,情感的滋润,生活的关怀。这种现状直接造成了班主任定位不准、工作不细、德育缺失等一系列后果,

 案例二:班级班集体,

案例:某校共有30个教学班,每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学校领导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宣布“我校这30个班集体……”

简析:30个教学班,却不一定是30个班集体。班级一般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 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但并不是说把学生编入一个教学班,自然就是班集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它独特的核心价值理念。具体来说,能够称得上班集体的班级,在结构要素上至少应该具备五点要求:第一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第二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第四要有良好的规范;第五要有效果良好的活动。 

也有研究认为: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 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

因此考查一个班主任是不是够专业水平,主要是考查他所带的班级通过建设是不是建成了一个合格的班集体。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班主任老师认为我接受了这个班,这个班就自然形成了班集体,对班级缺少长远的规划,没有长期目标,没有对班级的核心理念和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仅仅满足于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学校交办的任务,班级没有特色,没有文化积淀,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一带几年,直到把学生带毕业,他的班级仍然没有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 以至于学生毕业之后,只记得老师给予了自己什么,却不记得班集体地给了自己怎样的影响。

案例三:没有教材的班会课

班会课,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实现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一,到底利用情况如何呢?

任意调用的“机动”课:语数老师的作业没有处理完,考试没有进行完,都可以利用班会课进行弥补;

与时俱进的“应景课”:快到清明节了,班会课上就讲一讲清明节,快到三八节了,就讲一讲三八节

可有可无的“自习课”:如果没有政治任务和学习任务,班会课就改成了自习课;

杀鸡骇猴的“训斥课”:哪些学生最近表现不好,谁谁因为什么扣了班级的分数,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一并“口诛笔伐,声色俱厉,杀鸡骇猴……

简析:几十年前,每周一节班会课,几十年后,还是每周一节班会课。一周一节的班会课即便句句是真理,句句金玉良言,能保证管用一周时间吗?这种从小学到高中延续了几十年的每周一节班会课的课程设置本身就是对德育的忽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厌学之风越来越浓,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必然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心灵教育。
  为什么要叫班会课?开会能解决所有心灵的问题吗?开会更多时候就意味着我讲你听,开班会最高的境界也不过是主题班会,但一个班集一学期又能开几次主题班会呢?心灵的教育难道只能用开会的形式进行吗?班会课的形式,本身就暗示了我们的教育方式主要就是宣讲、说教。我们忽略了体验、感化、熏陶等更生动更有效的方式,我们教育方式是急功近利的方式。
  心灵的教育每周一节班会课是不够的,这样单调的课堂教育形式也是不够的。

 

班主任专业化路在何方?----------做个“经营型”的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化的路到底在何方呢?笔者认为,当前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班主任老师没有经营班级的意识。我们常说要学会经营婚姻,经营友情,为什么不能把班集体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来经营呢?做个经营性的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1、            便主动为被动

班主任的工作是极其繁忙而又琐碎的,他常常让我们心力交瘁,于是我们整天忙呀累呀,循着惯性低头前进,忙得只顾前行,却忽略了停下脚步看一看方向。其实仔细静下心来想一想,班主任工作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从事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对这一点恐怕深有体会,学校里的工作一般都会有系统性,比如常规工作中会对学生的纪律、卫生等情况进行评比,每学期会有达标运动会等学生活动,这些一般都会有惯例,即使改变,一般也会在学期开始定出计划,班主任老师要懂这些事情心里有数,才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从容不迫的安排好这些事情,如果对这些常规工作不善了解、不善总结,等到学校安排下来再去应付,就会造成每天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的情况。班主任都始终处在被动应付的状态下,学生就更会无所适从,教师就难以从“保姆”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更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班级的长远规划。所以,换一种工作方法,让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出击,是迈出经营班集体的第一步。

大教育家魏书生在这一点上非常注意,他把班级里的一些常规工作做了统一规划,实行一人一岗,既锻炼了学生,也把自己从琐碎的事情当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这一点是他成为优秀班主任的首要条件。

2、            做好长期规划

班级成长为班集体的首要特征就是要具有核心的价值理念,那么,当你接手一个班级以后,首先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你准备把这个班级培养成怎样的班集体,你准备怎样去实施?”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的实施,除通过所作学科的教学外,主要是通过班级教育系统进行的。因此班级教育系统是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我们把它称作“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这是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相互联系的班级教育目标、班级教学、班级学生集体、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学生发展评价等各了系统,有机构成的班级教育整体。每个子系统都是班级教育系统整体的一个维度、一个侧面,都是具有整体性的、具有自己特有的教育功能的。

有一位班主任老师接班之初,就制定了班级发展特色,他要把“落落大方、气质高雅”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理念。针对这一目标,他在班内开设了“气质训练营”,利用每天课前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或讲故事,经过持之以恒地的训练,他们班的学生从拘谨到流利,从生涩到熟练,一个个变得口齿伶俐、落落大方,这一核心理也带动了其它方面的发展,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班集体。

《教育的55个细节》这本书的作者罗恩.克拉克()可以说是一个最善于长期规划的经营性的班主任。大家最熟悉的著名班主任李镇西、魏书生、薛瑞萍等等,对班级都有长期的规划,有鲜明的班集体建设目标,并朝着核心目标一步步前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

3学会精神关怀。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关怀学生就关怀生命。班主任是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的主要的教师,即包括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包括价值生命)。就教育是文化——心理过程而言,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对学生精神生命的关怀;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精神关怀主要是关怀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即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关怀他们当下精神生活状况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能与学生心灵沟通,如德国思想家布贝尔说的“我——你”对话。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内容;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而真正学会、学好也是一个过程。

关心。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人性化的劳动,关心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加拿大学者范海南认为,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取向上”,关心是“人的崇高使命”。大家敬仰的斯霞老师是爱心育人的典范。关心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品质,并非每个教师一开始工作就具有关心品质的,关心品质的获得、如何关心是需要学习的;学会关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学习,也是一种形成关心性关系的过程。学会关心和形成关心性关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是在关心与被关心中学会关心的,而学会彼此关心,也就是形成了关心性关系。关心作为一种德行品质,是一个整体。从个体的学习说是一种“践行——体验——认知”结合的学习策略。首先要践行,即基于一定认识和带有一定情感的行动。这种关心的行动,不仅是道德践履的外在表现,也是关心的意识(知)和关心的情感(情)的载体。行动的过程就是学习关心品质的过程,行动负载着知和情,行动过程是体验相互的关心与被关心的过程,是整合知情行为统一体的过程,是学习关心品质的过程,是形成关心性关系的过程。关心以尊重为前提,学会关心必须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包括合乎理性的关爱,认识关爱与尊重、关爱与被关爱、关爱与严格要求的关系,辨明关爱与溺爱、关爱与恩赐的区别等。

理解。这里的理解是指对人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主要指对人的心灵世界的理解,即在心理上体验他人心理、精神需求、人格特点,等等。因此,理解是以人的方式把握人,与对物的认知有根本的不同。窦桂梅老师说:“我常常阅读名著……我也天天阅读孩子,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便是在阅读和欣赏人类最伟大的生命的杰作。”因此,理解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把握。理解是双向的。教育的成功,不能没有理解。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感悟、相互激励、相互涌动、相互发现、相互创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学会理解不容易,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不同。要相互理解就应当学会尊重,学会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互袒露胸怀。学会理解,就要如李吉林老师说的“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懂得学生,从而让学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

尊重尊重是对人的一种态度,是在实践上承认人的尊严。学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充满活力的生命。学会尊重,就是学会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要学会尊重人的自然生命,更要学会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尊重他人是快乐的,被他人尊重也是快乐的。学会尊重,要处理好自尊与尊人的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尊重。如魏书生老师所说:“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输出尊重的信息。要改变只重学生学科成绩分数,较少关注学生心理生活、道德发展的状态,而应多多给予人文关怀,关注他们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尊重学生的隐私(不私拆学生信件,不翻看私人日记)。要尊重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在弱点的学生。学会关心、理解学生,有助于学会尊重学生、学会欣赏学生,去感受尊重的美好。

信任。每个人的心理世界都有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长处;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教育人类学指明人是具有“明天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这样,他们总是希望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向往新的学年的到来;他们是创造未来的生命体。班主任相信自己的学生渴望新知、天天向上的要求,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信任学生对学生应有的态度,是班主任专业化必须具备的品质。对学生的合理期望,有助工提高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长善救失。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相信学生的辨别能力,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相信“学生总是对的”。这是就面对学生的批评意见,教师应采取的态度而言的,即肯定学生能提意见这种精神、提意见的良好动机和积极的效果而言的。真的领悟到这一点,就会感到愉快。

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对人的认识和态度,也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力量。关心与理解是紧密联系的,在关心中获得理解,理解学生才能善待学生。关心以尊重为前提,也是尊重的表现。当然,信任也是尊重的一种表现;对学生的尊重、期待与信任,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

精神关怀是双向的。作为精神关怀者,班主任掌握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的艺术十分重要。但这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智慧,是一种缄默知识,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教育实践中,慢慢地去意会、去领悟。

给我一个成长的过程学校层面的促进工作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班集体建设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与学校统一管理的一致性要求存在矛盾。因为从理论上讲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是需要大量的工作和时间的。很多优秀的经营型的班主任在接班指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各项工作离学校的要求还会有一定的差距,甚至说,比一些急功近利的班主任在考评中要落于下风,这个时候,学校管理层面地理解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校长如果有允许成立之初的班集体降低目标要求的胸怀,给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级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段时间以后,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和优秀的班集体就会成长起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就能落到实处。

总之,实现班主任工作由“副业”向“主业”的转变,培养一批“经营型”的班主任,是全面提高我国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途径。需要班主任、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班会主题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教师晋级业务自传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2)班主任工作计划
初一新生班主任工作浅谈
认识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分类
校本培训之班主任经验交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