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课例研修报告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课例研修报告

(2011-07-29 06:58: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反思感悟

一、研修背景

当前我校思想品德课课堂上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来越没讨厌上思想品德课?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的教学把学生固定在课本里,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照,脱离生活实际。如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生活,赋予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我校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决定把《让初中思想品德课贴近学生生活》作为课例研修。

二、实践依据:

第一,让思想品德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际,向生活开放,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相连。以往的教学虽然也讲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化,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知识而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否则目标离学生太远,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谈不上目标实现。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生活实际,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不仅热爱生活,而且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明辩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境界不断提升。

第二,让思想品德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正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初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只有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

第三,让思想品德走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力。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远离现实。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影响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关注的事情的范围比较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他们都想关注,加上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所感兴趣的。正好为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盎然。

三、实施过程

1.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情景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2)组织形式生活化

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往往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更融洽,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亲密朋友,课堂中弥漫的是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

(3)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探究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每一课课后都设置了课后探究活动,以往课堂教学中对此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是纸上谈兵,还有部分老师把它当书面作业来做。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社会生活,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2.实施方式

以课例研讨的形式进行,其中以七年级为对象,逐步在教学中落实。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建构,但并不否定教师在其间的教育引领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向前、向上的生活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主体参与的活动方式;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即“要通过课堂生活,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

总之,课程教材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四)
向玫瑰:更新教育观念,打造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新课堂
“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
《品德与社会》教材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价值探究
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品德课的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