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海兵团五十五周年祭》(十一)(下篇)
行者祝杰
2020-09-09
阅读 5296
关注

      柴达木之恋

            ——兵团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二零一零年秋,兵团战友中年龄最小的也年逾花甲。大家都退休了,才发现兵团战友才是最大、最亲的朋友圈。相约一起聚会、唱歌、跳舞、旅游是战友们最经常的选择。


      当年宣传队能歌善舞的战友几年前就组织了兵团战友合唱团、舞蹈队、乐队。一些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战友也不遑多让,加盟了战友艺术团。卜庆庄战友原来就是兵团宣传队的领导,刘晨明、柳毓谙是兵团宣传队的骨干,他们退休后重操旧业,担起了艺术团的组织领导责任,为战友们服务。


      此后兵团纪念活动大都是以战友艺术团为主,说战友艺术团已经成为退休兵团战友的灵魂并不为过。战友们像当年盼宣传队下连队演出一样,盼着五年一度的金秋纪念演出。    



      若问四十五周年纪念的主题为何称“柴达木之恋”,不能不提及王沛东战友。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返城后曾任青岛电视台二台台长,他用一部十二集电视纪录片《世纪之梦--青岛百年史话》和一部《仲家洼》就把青岛电视片的水平拉进全国一流的行列,至今无出其右者。片中一首《青岛梦寻》一时红遍岛城,传唱不衰。

      兵团四十五周年纪念之前,沛东按捺不住对兵团过往的眷念,一口气写出了《我们一同走过》《雪山之水》《告别》《柴达木之恋》四支歌,冠以《柴达木之恋》组歌。王金令战友为之谱曲,兵团战友合唱团演唱,作为四十五周年压轴曲目。由此,整台节目的主题便称为“柴达木之恋”。



          高山连大漠
          戈壁燃烽火
          西行一去八千里
          我和你青春放歌



          风沙漫天起
          日月共蹉跎
          百丈豪情洗天河

          我和你心头同热



          我们一同流过汗
          我们一同流过血
          一同走过柴达木
          一同走过倒淌河
          走过艰难与奋起
          走过光荣与坎坷
          走进人生深处
          迎来灿烂秋色



          天地有心得
          岁月不消磨
          万里昆仑再回首
          我和你一同走过


      战友们在各团的纪念板上签名留念
      很多战友多年不见,喜极而泣
       柴达木之恋的四位主持人,两位是战友的后代

  器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兵团战友合唱团演唱《青岛梦寻》
      兵团战友艺术团乐队
     老战士艺术团表演《送你一束沙枣花》(上中下图)
      三团十一连表演健身操《勇往直前》
      独唱《青春如歌闯大山》,由兵团战友赵联全作词,杨克春作曲
      男声小合唱
      独唱《永远跟我走》
      回风舞雪,舞姿妙曼,谁能想到这些舞者已是年逾花甲
     老战士艺术团表演舞蹈《唐古拉风》(上中下图)
      小品《明天碰上昨天》
      独唱《蓝色的蒙古高原》
      独唱《天路》
      时装秀(上下图)
      笛子独奏《春到拉萨》
      诗朗颂与小提琴(上下图)

          迢迢来自高山巅
          皑皑白雪是从前
          默默流过大戈壁
          悠悠碧水映蓝天


          打夯啊,嗨哟
          打夯啊,嗨哟

          一只蛤蟆四条绳儿牵
          鼓鼓的肚子赤溜溜圆
          也能趴下也能跳

          也能下地也能上天



          长长渠道水潺潺
          百转千回到天边
          金风吹过大原野
          无边麦海波浪翻


          雪山之水生命线
          一线相悬几十年
          滋润青春不枯萎
          频频回首到今天



          原以为分别的时候
          我不会有什么忧愁
          没想到真到了这一天
          止不住双泪长流

          挥别亲手建起的家园
          挥别当年栽下的杨柳
          十八年多少辛劳
          想忘记怎么能够



          挥别长河落日的壮丽
          挥别相濡以沫的战友
          十八年多少情感
          刹那间涌上心头


          挥别熟悉的田间小路
          挥别青春的岁月悠悠
          十八年光阴逝去
          此一去不敢回首



          清晰地记得你青春的脸
          脸上洒满了晶莹的汗
          清晰地记得你纯洁的笑
          笑出了我满心的喜欢


          你要我陪你去涉水跋山
          吃尽了辛苦我不辞难
          我要你面对雪山发个誓
          刹那间鲜花开满荒原



        走昆仑哟到祁连

        八百里大瀚海只把你思念

        越大漠哟上高山

        手牵手心连心一年又一年


        三生石上刻着两个名字

        我用了一生将你陪伴

        柴达木哟你是那么遥远

        永不凋谢开在我们心间

      原创词、曲作者谢幕
      能容纳2500人的青岛会堂座无虚席,走道上也站满了人


      兵团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二零一五年十月又是战友们企盼的金秋时节,给战友们贡献怎样的纪念活动,成了几位有心战友琢磨的事儿。不用问,要有一台不同于往年的精彩演出,但只限于演出吗?


      以往兵团知青的回望,多沉溺于老歌。

      五十年了,许多战友已经回归理性,开始撰文记录兵团的故事,深入反思我们的过去,臧否兵团的功过乃至政策的是非,升华到更高层次的回望。兵团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自当凸显新意。


      正当其时,王钧战友(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提议五十周年之际出一本文集,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些文字、影像资料。此言一出,一拍即合,战友们纷纷响应。于是兵团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祭出两件大事:一是《半世纪--昆仑大海》;二是五十年纪念文集--《曾经昆仑》(上下卷)。


     

  《半世纪--昆仑大海》


      《半世纪--昆仑大海》还是由沛东执笔创作,以序幕及七个乐章唱出了一部青海建设兵团知青史诗。其中原创歌曲七首,由王金令谱曲,青海兵团战友艺术团担纲主演。由于场面弘大,还聘请了青岛老战士合唱团、青岛小白帆艺术团、青岛艺术学校、青岛七彩风艺术团、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等倾情助力。


      四位主持人都是业界名嘴
      从孩提时代拉开了《序幕》


      《出发》(节选)

      喧闹的火车站台锣鼓嘈杂
      人海中飘扬着母亲的白发
      多少颗年轻的心就要远行
      向着明天向着遥远的天涯



      秋风起故乡展开金色图画
      公园里盛开着缤纷的菊花
      而我们正走向天边的大漠
      走向戈壁滩上的春秋冬夏


      年轻时的我们


      汽笛声再次响起淹没喧哗
      有眼泪也有歌声我们出发
      走过山走过水走过了大地
      离开爹也离开娘离开了家


      兵团战友艺术团表演《那个时代》(上下图)
      三团十一连表演舞蹈
       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
      兵团战友艺术团表演《纺线线》(上下图)
      1973年宣传队表演《纺线线》,一根线纺了47年
      从俄罗斯民歌唱出《思念》


      《思念》(节选)


      高原上的春天依然严寒
      思念故乡思念家的温暖
      我的心伴随奔流的渠水
      流过长夜流过万里关山


    

      寂静的街道上人迹悄然
      妈妈正在灯下穿针引线
      想念着远方怕冷的女儿
      厚厚冬衣寄往万里高原


      一曲马灯舞跳出了夜灌的感觉
      《伤逝》的讲述人声泪俱下
      《音乐剧·我们俩》


      《那一天》(节选)

      那一天满天彩霞飘在天边
      我看见你那双梦一样的眼
      从此后午夜梦回黎明辗转
      我体会了那种煎熬叫思念

      
      《那些年》(节选)


      返城后的日子其实更加艰难
      一无所有一无所长回到零点
      风雨中从头来我们绝不服软
      高原过往是崛起的力量源泉



      《这些年》(节选)


      曾几何时昆仑岁月频频回首
      那是青春那是生命中的春天
      无论你后半生曾经怎样感动
      绝不会遗忘万里外风雪高原


      兵团的孩子唱出了《给妈妈的歌》


      《给妈妈的歌》 (节选)


      高原上的星星又大又明亮
      马车拉着临产的妈妈匆匆去团场
      无边的寒夜里马蹄声声响
      一路颠簸把我生在了半路上

      《半个世纪的回眸》依旧是柴达木之恋
      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
      全体演员谢幕
      词曲创作者合影
      青岛老战士合唱团与兵团战友艺术团合影
      战友们一早就来到青岛人民会堂与战友见面,盛况空前
      各连队战友聚集合影(上下图)
      多年不见,相拥而泣

  《曾经昆仑》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人们在介绍《光荣与梦想》时候,会如是说。我们的《曾经昆仑》何尝不是这样一部书呢?从时间上说,跨越从一九六五年到二零一五年半个世纪,是青海兵团知青整整一个时代;从内容上说,含括兵团知青在高原生活、劳动的方方面面,乃至返城后再创业的历程,也是青海知青西去东归的一个时代。



      这部纪念文集由王钧战友担任编委会主任,由谭泽担任主编,李硕、贺中原(文字集)、祝杰(照片集)为责任编辑。为编辑此书曾向山东八市和西宁市广大兵团战友征稿,收集老照片。编印《曾经昆仑》几乎用了一年时间,编辑五十余万字,一百六十余篇文章;翻拍、整理选出千余张老照片,工作量之大不难想象。《曾经昆仑》分文字集和照片集上下两卷,刊印三千五百册,于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六日正式发行。


       这次《曾经昆仑》的编印也是青海建设兵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由于面向整个兵团战友,文字集收录的文章,涵盖了兵团各行各业,涵盖了山东八市和西宁市的知青,涵盖了兵团战士、老兵、干部和兵团子女,极具普遍性。


      照片集也是兵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刊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照相机很少见,留下的老照片非常珍贵,特别是反映兵团战友劳动、生活的照片更是凤毛麟角。老照片是兵团战友生命状态、生存环境瞬间的凝固和定格,《曾经昆仑》照片集里收入了千余张老照片,给兵团战友带来无可比拟的视觉冲击。


      主编谭泽兵团战友都熟悉,曾是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命创办青岛晚报。一份新报纸,不到两年时间,竟创出日发行量三十万份的骄人业绩,成为当时全国晚报的一匹黑马,令业界瞩目。青岛晚报还以首家编辑过程完全实现电子化的报纸而冠绝一时。谭泽在青岛晚报期间发起的“挽留海鸥”活动也至今为青岛市民所称道。


      谭泽主编《曾经昆仑》还着实费了心思,确定了本书的编辑思路、格局、构架。应该说,谭泽在把握这部书上极有见地。


      兵团战友因境遇不同,经历不同,会对兵团的历史,或是对上山下乡政策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甚至相左。但《曾经昆仑》容纳了各种观点,各种主张,不管说好说坏,不作评判,原文刊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知青群体。


      《曾经昆仑》一经问世,便受瞩目。兵团战友自不待言,很多研究知青运动的专家都给予高度评价。上图即为设在复旦大学的中国知青研究中心收藏《曾经昆仑》时的照片。


          设在黑河市爱辉区的中国知青博物馆也收藏了《曾经昆仑》和《半世纪--昆仑大海》光碟。时任馆长刘树新(北京知青、曾任黑河市副市长)曾这样评价:你们青海建设兵团从人数上说,是我国最小的兵团,但是你们的纪念演出和纪念文集是全国建设兵团中水平最高的。


      原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史忠健院长将此书推荐给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 纳入其“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特色馆藏,为海外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资料。下图是图书馆签发的感谢函。


      本篇配曲《思念》由兵团战友王沛东作词,王金令作曲,蒋玲、张亚萍演唱。本篇歌词引自《柴达木之恋》和《半世纪--昆仑大海》。本篇照片由祝杰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故乡绘蓝图 凤凰涅槃再腾飞 (黄河农场)
【图文】屯垦戍边 青春无悔--青岛知青赴内蒙兵团二师十四团二连战友50周年纪念片
青海柴达木,令人震撼的壮美
四十年后的重逢[中国西部知青论坛]
闲话青海料
纪录片《大美青海》第四集(前世今生柴达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