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把《脾胃论》比作皇冠,补中益气汤就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如果把《脾胃论》比作皇冠,补中益气汤就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3 完)[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
【山西已故著名老中医白清佐】
余临床使用本方数十年,凡遇脾胃虚弱,清阳下陷之证,随症加减运用,效果确实良好。人之伤于脾胃者居多,故本方应用范围较广,治之得宜,确有不可思议之妙。
本方为升提中气之剂,若阴虚或阳虚于下者,均非所宜。如热病初起,脉症俱实者;热病后期真阴耗伤而见脉细弱及阴虚血少者,皆为本方所忌也。
1.食滞:脾胃素虚,偶尔饮食过量,以致积滞不行,肚腹胀满,甚有痛感,时而暧气吞酸,精神不振,于本方加山楂、麦芽、谷芽、焦楂,消补兼施,使中气振奋,食滞内消,积宿自行也。
2.大便燥结:若因中气匮乏而不能转运者,其证气息不足,面黄口和,脉微弱(与阳明燥结不同)。于本方加胡麻仁、火麻仁,使中气足,转运有力,更稍佐滑润之品,则其结便自开。若见下焦虚寒,手足冰冷、脉微者,则加附子、肉桂,即可温而润之。
3.头痛:若症见头痛,面色苍白,短气,昼轻夜重,遇寒益甚,时自汗,形体倦怠,不欲食,脉微弱者,此中气匮乏,清阳不能上荣,浊气不能下行故也。用本方加蔓荆子、薄荷、生姜、茯苓治之。盖本方补益脾胃,脾胃温和自能摄食以生气血,得升柴引清气上行;蔓荆、薄荷上清头目;茯苓导湿下走,故有补中气、升清阳、降浊阴之功,治气虚头痛甚效。
4.虚劳:凡四肢无力、腰困背酸,面色苍白,步履困难,脉虚者,乃脾肾两虚也。用本方加鹿茸、枸杞、山萸、补骨脂、杜仲,助阳滋阴,病自能除也。
5.腹痛:若四肢厥逆,脉象沉细者,余用本方加附子肉桂回阳补火,疗沉寒腹痛,效无不著。
6.虚火:虚火上炎,口干心烦,颧红面热而体质虚损,脉弦细者,宜以甘温除热为原则。用本方加五味子、麦冬、黄连、远志,数剂而愈。
7.气虚感冒:体虚而感风寒,或病后而患感冒,宜固中气兼疏风邪,用本方加桂枝以解肌,加苏叶以疏散,加羌活以祛风。
8.劳淋: 小便涩痛,淋漓不断,遇劳益甚,乃气虚不摄,湿热下注而致也 。用本方加海金沙通利水道而止热痛;加木通清火通窍而利水湿;使中气足,湿热降,则淋痛自止也。
9.脱肛:多由气虚不固,清阳下陷,闭敛失职所致。本方中加五味子、五倍子、白芍、浮小麦等收敛固脱之味,收效甚佳。
10.遗尿:多因肾虚膀胱失约所致,然亦有脾肾两虚者,症见气短脉虚,用本汤加金樱子二两服之甚效。盖金樱子味酸而涩,益肾涩溺,重用于补中益气汤中,则中气既足,固涩有力也。
11.失精:劳力过度,脾胃受伤,食减便溏,渐至心肾不交,梦遗失精者,本方补中益气。加补骨脂、巴戟、五味子、龙骨,敛精、强阴止脱,则梦遗自能止也。
12.阴挺:妇女子宫下垂,甚有脱出三、四寸者,若见体脉俱虚,用本方加量。黄芪一两至二两,白术、当归、党参各一钱至三钱,陈皮、甘草,随症酌用,更加五倍子三钱至四钱,使补中升阳收脱之功俱备,固见效神速。若产育努伤,或产后过劳而患此症,在家阿胶、熟地以生阴血始效。
13.血崩: 妇女突然血崩不止而晕厥者,面色苍白,汗出淋漓,气息低微,脉象虚弱者,急应固气以摄血,用补中益气汤小剂,送下没药、血竭末各五分,二剂血止,数剂而愈。因阴血大伤之后,不宜骤用升提,故用小剂较为稳妥。
14.经血不止:若面色苍白,唇青舌淡,头目眩晕,心悸腰痛,脉细而迟者。用本方加熟地炭一两、生地炭五钱、棕榈炭五钱、荆芥炭三钱、姜炭三钱,三剂而血止而愈。
15.血晕:临产劳力过度,精神疲倦,恶露不尽头晕眼花,甚至闷绝,昏不知人,脉虚无力者。用本方加桃仁一钱、红花一钱、没药二钱、血竭一钱,于补中益气和血消瘀,则昏迷自醒也。
16、下乳:因气血需算,不能生化乳汁,故乳少或不通。用本方加通草、蒲公英、路路通、天花粉等甚效。
17.妊娠水肿:或头目,或两足,或膝下,甚或全身皆肿,乃因脾虚起败,湿邪乘虚而至,积聚而成肿。以本汤去姜枣加茯苓一两,气旺则血旺,运化力强,水湿可散;加以重用茯苓,以利湿邪,则肿胀自消也。
18、疮疡气虚:体弱不支,如属阴证,用本方加附子、干姜以补气回阳,使阴毒转阳,则可促速愈;如系阳证则加金银花、蒲公英、天花粉固气而散毒,则疮疡自痊。
19、闷疹不出:患热疹,下之失当,损伤元气,使疹出而不透,时隐时现,身虚热,嗜卧,脉微弱,舌苔白腻者,以本方小剂与之甚效;若四肢厥逆、恶寒、脉沉微者,少加附子、肉桂以温之,中气则复,自能托邪外达,疹可齐出,然后消息调养即愈。
【无名低热】其热夜去昼来,纳谷不香,全身疲乏,四肢沉重,舌胖,苔黄白相兼,脉沉细数无力,是因转输无力,郁滞化热,其热泛溢于三焦。
用补中益气汤,量加十倍,加入山栀10克,俾脾气运转,经脉透达,三焦郁滞之小热,用山栀最效。
【尿浊】尿浊反复,无有疼痛,尿留瓶中,白浊沉于底部,尿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病时常有疲乏无力,中气不接,纳谷不香,甚则腰腿酸软,舌胖苔白,脉沉细数,是脾肾气阳两虚之象。用补中益气汤,量加十倍,加入水陆二仙丹(金樱子15克,芡实米15克)。
【习惯性流产】有补中益气汤主证,用补中益气汤,另加菟丝子1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
【肾下垂轻】早晨服补中益气丸6克,晚上服六味地黄丸1丸。
读方笔记之一:这个方子实在是太有名气了,它的适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认真研究这个方子,对提高我们的中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读方笔记之二:我们常说,中医的核心,就是“气血”二字。这个方虽名为补中益气汤,但实际上,它是以补气为主,兼以补血,是气血双补的方子。但重要的是,它在补气血的同时,又对气血进行调理、疏通,做到补中有通、通中有补,确实是一个不多可得的好方。
读方笔记之三:我们不要以为这个方子只是补气,其实它也是补血的好方子。它包含“补血先补气,气行血自生”的原理,所以它以黄芪来补气,又以四君子汤来补气,再配上一味当归来补血。可谓是补气为主,兼以补血,气血双补。
读方笔记之四:黄芪和当归搭配,便是李东恒所创的有名的当归补血汤,它以黄芪为主药,以当归为辅药,两者的比例是5:1,常用量是黄芪30克,当归6克。
读方笔记之五:四君子汤是由党参、白术、茯令、甘草组成了。这个方中虽然没有茯苓,但它确实是四君子汤的原理。这个方子没有茯苓,是要突出“补中”,突出补“脾胃”。
读方笔记之六:陈皮是用来调理气机、畅通气机的;柴胡、升麻也是用来调理气机的,一降一升,循环不已。
读方笔记之七:既然是补中、补脾胃,那么一切脾胃病均可以以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
读方笔记之八:既然是补气,那么一切气之病均可以以之为基础进行加减。
读方笔记之九:既然是补血,那么切一与血相关之疾病,均可以之为基础进行加减,均为以之为基础治疗妇科病。
读方笔记之十:既然它能调理气机,那么一切血瘀气滞之疾病,均可以之为基础进行加减。
读方笔记之十一:总而言之,气、血、瘀、滞、妇科,无所不治。
读方笔记之十二:如配上知母,则更妙,有风云际会之妙。
读方笔记之十三: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也是一首气血双补、行气活血,补中有通、通中有补的好方。补气血的同时,侧重通血瘀。
读方笔记之十四:归脾丸(党参、大枣、甘草、生姜、龙眼、当归、小枣仁、酸枣仁、黄芪、香附、远志),也是一首气血双补、补中有通、通中有补的方子,主气血双补的同时,以安神为主。
读方笔记之十五:安徽天长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雍复平,利用本方治疗脊神炎(含颈胸神经炎和腰骶神经炎)十分有效。按雍师生的话说,叫做“用之无不效”。雍医生在本方的基础上加苍术,可知此病有湿气;可全蝎、蜈蚣、水蛭、土鳖虫、僵蚕,可知此病气入经络,且有血瘀。加牛七,以补骨走足股;加香附以疏肝走手臂;加杭芍以柔肝;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加龙牡以壮骨。
读方笔记之十六:补中益气汤能治的病数不胜数,主要抓住气血两虚。识此核心,则凡气血两虚之病,如重症肌无力、慢性低血压、恶性肿瘤等,均可治之。识此核心,则补阳还五汤、归脾丸之微妙,亦可领会。 http://t.cn/Aidqy2O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的人都重视补血,一个补血方,益气养血,血足了身体才会更好
气血不足,容易疲劳的中医调理法(十全大补汤)
东垣脾胃论的第一张方子不是补中益气汤?是啥?
归脾汤补气养血,堪称是女性健康的“守护神”
脾胃不好百病找!中医一碗汤,补脾益气,脾胃一调百病安
《医学三字经》第3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