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军效仿关公水淹七军,一举打败美军,李奇微:这样也可以?


2021-03-26 23:41

前言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二战之后两大国际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归属问题划分不明确,导致朝鲜半岛上的韩国和朝鲜相互争端不断,最终演变成朝鲜战争。而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韩国李承晚方面兵败如山倒。但他的背后有美国支持,所以在朝鲜的步步紧逼之下美国紧急通过联合国议案,组成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帮助韩国打击朝鲜,同时更有项庄舞剑之意。

而联合国军在逐步打退朝鲜的时候,甚至将战火波及到我国边境地区,于是应朝鲜请求,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发动反击。原本不可一世的美军凭借着先进的装备在朝鲜战场上耀武扬威,但是在中国军队“出乎他们意料”地进入朝鲜之后,尽管我军在装备、后勤补给上有很大劣势,但却很快便让他们深深的领略到中国军队灵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进行斗争战术的威力,而这些战略战术让美军吃尽了苦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便有一场战役将我军的这一作战特点显露无疑。这一战就是吴信泉引军炸华川水库之战,其战况更是令李奇微束手无策。

朝鲜战场李奇微重现光辉

李奇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可以一眼就看出敌人的弱点所在,当然这一切都源于他出奇的人生经历。

李奇微出身富裕,虽然家境不显赫,但是也有一定名气,1917年,十八岁的李奇微毕业在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堪称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那里聚集着全美、甚至全世界顶尖的战斗人才,在那里能够以这样年轻的姿态顺利毕业,可见李奇微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毕业后的李奇微开始进入西点学校担任西班牙语教员,随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部队任职,掌握军队,掌握战场上的权谋机变,而李奇微一生最重要的战场应该在朝鲜半岛。在1950年,由于沃尔顿中将在车祸中丧生,所以李奇微接过了在朝鲜战争参战的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开启了他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才能。

李奇微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十分惊人,他在接手朝鲜战场时,联合国军已经被我志愿军重创,士兵没有斗志,可以想象一下,将骄傲的美军打得斗志全无,志愿军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在这样的状况下,李奇微专心研究志愿军的战斗风格和作战方式,并且迅速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而李奇微在这样弱势的情况下居然很快地识破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之后他开始采用磁性战术,并且因此大破志愿军。

在李奇微的带领下,毫无斗志的联合国军与志愿军开展了多次战斗,并且多次打败志愿军,而志愿军无奈之下通过人海战术突破了三八线,攻占韩国首都首尔,虽然战争效果很显著,但是志愿军的损失惨重,而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值寒冬,再加上韩国游击队的不断骚扰,所以使得志愿军元气大伤,因此不得不暂停进攻,改为保守战场。而此时的李奇微看中了志愿军物资到达前线困难这一致命弱点,于是他开始展开磁性战术,将志愿军牵着鼻子打,很快李奇微的磁性战术收到奇效,志愿军果然疲惫不堪。

只不过还没有等李奇微高兴多久,他就见识到志愿军的奇妙打法。

朝鲜战场水淹七军

中国古代,关于“城”的含义在《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而作为一种防御手段,“城”以及城墙的修筑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承担了防御、拱卫的作用。

因而在修筑城墙时多会以夯土、青砖砌筑而成,同时城墙之外更是加设护城河。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攻守的双方见招拆招的方法其实也并不少。因为城市多会选择在水源条件较好的河流、地势平坦的平原修筑,所以水攻也就成为了军事斗争中常用的手段,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有水攻的记载。

早在战国时期,吴起就在他所著的兵法中记载了水攻的基本要素。一支军队要在地形上有足够的优势时,进行水攻会不费吹灰之力,而敌人面对滔滔洪水也只能败退。

而人们最熟知的水攻例子应该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当时关羽进攻樊城,当时汉江流域正值梅雨季,降水众多而导致水流暴涨,于是关羽乘势放水,将于禁等军队都淹没在城中,曹操老将于禁被迫投降。

这样的水攻在中国的历史中随便翻一翻就能看到,但是在西方却不容易见到,换句话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把水攻这件事列作他们应该掌握的课程之中。西方的百姓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城堡,而且大多数建设在山上,而且是由石头砌成的,于是这样既没有水能淹着,也不怕水淹,所以西方古代压根没有水攻的存在,于是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对联合国军实行的水攻让李奇微眼中一新,心中一紧。

朝鲜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半岛,而那里的气候与中国东北气候十分相似,于是在春天积雪融化或者夏季降雨丰沛之时朝鲜江水上涨速度十分迅猛,经常会出现洪灾,而这样的地形和气候正是志愿军施展水攻的最佳阵地。

由于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损失了不少兵力,并且补给被联合国军截断,如果再次投入战争,志愿军会遭到更严重的损失,而且也无法抵抗美军的进攻,在诸多原因之下,志愿军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与此同时的美军方面也展开了大动作,由于前三次的进攻没有达到美国方面的预期效果,所以他们把负责战争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撤换为李奇微,希望通过这样换帅能够打出不一样的战果,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一定的,于是志愿军被美国军队追着屁股打。

而在李奇微的强烈进攻下,原本武器就不占优势的志愿军伤亡近一步扩大,弹药消耗过快,但是好在志愿军的战斗力丝毫没有减弱,这样的士兵伤亡让作为军长的吴信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只好让士兵边站边退,减少伤亡,尽量减少与敌人硬碰硬的战争,当三十九军撤到华川水库的时候,吴信泉想到了退兵之法。

吴信泉在1930年就参加红军,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他因此练就一双鹰眼,他来到华川之后就带领侦查科长来到水库实地勘察,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吴信泉还在沙盘上反复模拟战场,最终他把目光确定在蓄水大坝上。

他派遣尖刀部队达到华川水库上游守住高地,避免美军占领水库,除此之外,他还让工兵将水库进行详细的测量,在得知测量结果还不足之后,他开始命令侦查科长关闭所有阀门,把水蓄的越高越好。那是正值春季,积雪融化,所以华川水库的蓄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为了给蓄水争取时间,吴信泉继续派出小股部队袭扰美军,在8天之后,华川水库的蓄水量终于达到了理想状态,就等着美军强渡之时,我军开闸放水。

4月9日凌晨,美军陆战一师开始强渡北汉江,这支部队经历了不少战役,但是这一次这数万人的命运没有一个人会预料到。就在美军架好浮桥,正要渡江的时候,吴信泉命令志愿军将士开闸放水,于是华川水电站十个阀门一起拉开,积蓄八天的江水一起涌下去,美军陆战一师看到滚滚江水从东向西朝他们扑来,浮桥被冲垮,重武器被淹没,接二连三的汉江水面快速上涨,江水顷刻间上涨了三四米,那些美军没有做好任何准备,于是部分美军被江水冲走。

经此一役后,吴清泉为志愿军抢出了时间,毕竟这样大的水流量将美军彻底冲垮,他们修复攻势等就需要时间,趁着这个功夫,吴清泉和兄弟队伍组织了火力援助,并且进行了充分的休整,而李奇微在得知水淹美军事情后,无比震惊,李奇微做梦都没有想到武器装备如此劣势的敌人居然可以一举改变战局,让美军好不容易重拾的斗志又打压下去,更不会想到美国的第一陆战师居然会被水库的水所击溃。

其实在策划这场水攻的时候,原本作战科的副科长想的是将水坝炸开,炸开的水势肯定要比开闸放水猛烈很多,整个蓄水池的水顷刻间就会风流直下,让下游的美军根本做不出任何反应,但是由于这里的华川水坝是朝鲜人民发电所使用的,而将大坝炸毁虽然方便抗敌,能给敌人沉重一击,但是不利于战后朝鲜人民的生活,于是这项建议当时就被军长吴清泉否决,还是执行既定政策,开闸放水。

总结

没有人看过关羽是如何水淹七军的,但是吴清泉成为了现实版的关羽,同样出其不意打退敌人,只不过是一个投降,一个没有投降罢了,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吴清泉所用的水攻战略将中国传统军事战略发挥到极致,既保存了仁义之心,又将战争打胜,同时也为其他部队赢得了休整时间,恢复斗志,并且在李奇微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做畏惧的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1年吴信泉一枪不发,困住美军7天7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吴信泉一枪不发,困住美军七天七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水淹美军,不仅有吴信泉的妙计,更离不开战士的英勇无畏
吴信泉一枪不发,围困美军七天七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毛主席仅用一个计谋,不发一枪一弹,把几十万美军困了六天六夜。
志愿军使用1800年前古老战术,美军统帅痛苦地写进了回忆录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