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实国际教育本土化仍是重难点

深圳约克教育

国际教育

本土化

近日,首届国际化学校高峰论坛暨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有超过500名国际学校的校长、办学集团负责人及国内外知名 教育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国际化学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分享国际教育如何实现本土化的相关经验和建议。

 

随着国际化的教育不断深入,会上针对“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主题,分别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素质教育”三大领域的课程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何把国际教育本土化,如何在引进国际元素和同时在考试招生制度上做好国内的衔接。“着重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履行我们的历史责任。”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说。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翠微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教师而言,是挑战大于机遇;就孩子们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

随着K12学习的国际教育逐渐盛行,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化学校数量已超过千所,在校生人数超过百万人。民办国际化学校成为更美好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学习国外中小学课程,备考“洋高考”。那么国际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备战洋高考?

实行纯全英文教学?

培养外国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周承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在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学教育理念、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国际化理念的学科融合,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中国灵魂、又有现代眼光的合格公民。

高中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认为,21世纪很多国家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关键能力,中国的方案是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我们现在一方面要做好准备,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做自己的指标体系,未来提出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方案。”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也认为,现在国内舆论有一个误区,仿佛中国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欧美就是素质教育,他们快乐着、幸福着、没有负担,然后就成才了。但其实一些英美优秀的中学学生辛苦不输中国学生,美国的名校也照样看重学业成绩。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要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创新来实现,其中面临的挑战就包括如何引进国际元素、如何在考试招生制度上与国内做好衔接等。

此外,近年来我国打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注重调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力量。对此,许多与会学校代表及专家表示,希望在此大形势下,凝聚国际化学校行业力量,建立一个以凝聚引领、平台服务、规范自律的行业组织,推动行业发展。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迎着国际教育的浪潮,取其精华,去之糟粕。走出适合中国式的国际教育化的路子。

深圳约克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凯文教育 | 助力第四使馆区建设,凯文教育迎来新机遇
2017年国际学校在线展什么时候举办
破局谋新:新政之下如何“解锁”国际教育密码?|国际教育|留学|国际学校
基础教育国际化,让我们对教育更自信
课程国际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甘泉外国语中学高品质特色办学剪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