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胶东历史上第一个封国|人文怀旧
   莱州城北的过西村东,旧时有一“过亭”,史载为夏代过国所遗。这里曾是胶东最早的封国都城,距今已经四千多年了。
  公元前两千一百多年前,夏王朝大禹封本族人(姓姒)邰的长子旻灌为过君,令他去东隅夷(今胶东半岛)建国。旻灌在今莱州城北三十里处建城定都。由此,胶东大地上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国——过国。古人以国为姓,这也是全球华人中过氏一姓的起源。
  旻灌治国有方,为了治理水患,他同百姓一起开凿了一条长河。百姓们为颂扬他的恩德,称此河为王河(至今仍是莱州境内最大的河)。旻灌鼓励国民致力农牧桑事,使百姓很快富裕起来。当地的贡品是山桑蚕吐的丝,用船载着送到在冀州的大夏都城。
  旻灌一心保卫夏政权,为防御貊人(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来犯,他在海边设置了军队。禹王对其十分宠信,赐给他龙服、龙旗、龙仪仗,过君的地位在朝中十分显赫。
  夏王朝传到太康时,东夷族逐渐强盛。其中有穷氏首领后羿引众造反,趁夏王朝内部王权之争的机会攻入帝都。但后羿善射而不善政事,大权落在家臣3寒浞之手。不久,后羿被寒浞杀害,寒浞取而代之操纵了夏王朝的政权。
  夏王朝传到帝相(前2043年),寒浞封其长子浇(音傲)掌权过国。过国君旻灌不服,拒不交权。寒浞令浇率兵攻打,过国都城被攻破,旻灌带败兵逃进东莱山(今莱州城东大基山),因怕被俘受辱,在山中自杀。
  旻灌的儿子过悻埋葬了父亲的尸体,为了避开寒浞的追杀,他让族人改换姓氏,又刺血记住寒浞的暴行。他们藏好封国金券,相约复国后回来重修君主坟墓、建祠立碑,带血书逃奔各地。
  寒浞与儿子浇统治过国四十余年,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其统治期间,也留下一些遗迹。据《掖县志》记载:自过亭而西南,有土脉隆起直至寒亭,传为浞、浇之遗。城西南三十里处有小河,名曰浞河,世谓寒浞所凿。附近有大浞河、小浞河等村,亦因寒浞而名。
  过悻决心报仇,他与堂弟戈岿暗中组织复国力量,苦励四十载,终于在帝相遗腹子少康的帮助下,消灭了寒浞势力。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15年的事,史称“少康复国”。
  过悻和戈岿捉住浇,将他杀死扔到野外暴尸后埋掉。《掖县志》载:在朱汉村(在王河北岸,莱州驿道镇境内)东里许,有一土丘曰“浇冢”,是为过浇葬身之地。
  莱州城东的大基山上,原有夏代“二侯祠”、“刺血亭”、“暴寒亭”等遗址,传为过悻和戈岿复国后修建的。据《过氏家谱》载:当年修祠建墓时,其族人因逃亡隐身的缘故,已改为过、戈、柯、任等十六姓。如今这些旧遗址已得到修复,人称“十六姓氏发祥地”。
  文/尹洪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遗之胶东第一封国——过国的故事
莱州过戈氏“二侯祠”
后羿射日背后的那些糗事儿
古代夏朝的都城在哪里?有什么依据吗?
为什么找不到夏朝文字证据
《过国探原》作者吕茂东先生访谈录(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