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板桥这首《沁园春·恨》,世人称其是古今之最“癫狂”之作

#讲好中国文化#

在这个繁华与落寞并存的清代,郑板桥以一篇《沁园春·恨》震撼了世人,被誉为古今之最“癫狂”之作。此词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文坛的沉寂,让人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激越与奔放。

沁园春·恨

清·郑板桥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在这首词中,郑板桥以直接、大胆、奔放的语言,描绘了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他以毫不掩饰的厌恶和强烈的感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郑板桥以无情之花、无情之月、无情之酒,比拟了他对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无奈和失望。他眼中的花、月、酒,都无法给他带来慰藉,反而成了他愤怒和失望的象征。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这些极端的言行,是他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反抗。他以夭桃为斩,鹦哥为烹,砚书琴画为焚烧椎裂,把那个时代的世俗人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愤怒和失望中,郑板桥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他以自己的寒骨和瘦弱的身躯为傲,嘲笑那些世俗眼中的富贵荣华。他以自己的独立和坚韧,表达了对自由和公正的坚定信念。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以清冷的秋草、破旧的巷子、疏漏的窗户和孤灯为意象,描绘了他生活的环境。这些景象中透露出他的孤独、清贫和坚韧,是他倔强和不屈的精神象征。

在这首词的最后,郑板桥用一种近乎咆哮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愤怒和失望。“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他问天公,为何要阻止他发出愤怒的声音。他用“乌丝百幅,细写凄清”,表达了他要用百幅乌丝来细细写下他的凄清之情。

总的来说,《沁园春·恨》是郑板桥用他的才情、愤怒和失望所创作出来的一首词。它不仅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反抗,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自由、公正的坚定信念。这首词是清代词坛上的一朵瑰丽之花,是郑板桥留给世人的一份宝贵遗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沁园春·恨》赏析,38岁郑板桥化身暴怒大叔,读罢上阕大呼爽快
沁园春·恨
清朝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是郑板桥(郑燮)的《沁园春·恨》千古无二
郑板桥
古今画竹第一当数郑板桥,疏疏兩三条,䀆显...
郑板桥在发牢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