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民潮如何击垮罗马帝国

出于人道以及引进劳动力的考虑,默克尔草率的决定接收多达百万的叙利亚难民。默克尔希望这些年轻的难民能为已步入老龄化的德国社会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但是一次次恐怖袭击很快就击碎了默克尔的美梦,难民不但没能解决德国的问题,反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默克尔不知道,就在1800多年前,她的祖先也正是以难民的身份涌入了罗马帝国,并最终让这个超级大国轰然倒塌。

△德国总理默克尔被难民奉为“妈妈”

公元3-5世纪,由于气候的变化与东方游牧民族的驱赶(后者也是因为气候原因开始迁徙),大批的日耳曼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北方陷入寒冷与战乱的情况下,他们把目光都瞄向了罗马帝国,这个富庶而又强大的邻居。

△莱茵河-多瑙河构成了罗马帝国的天然屏障

虽然200多年来,他们一直没能突破坚如磐石的莱茵河与多瑙河防线,但是如今为生活所迫的日耳曼诸部落决定背水一战。公元166年,罗马皇帝马可·奥勒(就是写《沉思录》那个皇帝)留率领罗马军队与日耳曼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皇帝发现此次的入侵非同小可,敌人的数量以及战斗的决心都远非往日的入侵可比。

皇帝不知道,从这一年起,罗马帝国将与这些南下的日耳曼难民展开近300多年的拉锯战,并最终彻底坍塌在这些难民的脚下。

一、难民潮带来的恶果

日耳曼难民的入侵深深改变了罗马帝国,帝国中后期的痼疾,几乎都与难民的入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入侵就像一个导火索,让帝国所有潜藏的矛盾一齐爆发,其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彻底耗尽了帝国的活力,并最终拖垮了他。

  • 军人势力的膨胀

难民入侵带来的第一个恶果就是军人势力的膨胀,自从马略的职业兵制改革后,罗马军队的权力就已经开始扩大并开始影响政治,当时罗马的权势人物,像苏拉、凯撒、庞培几乎全是军事将领出身,他们通过军队巩固自己的权力,依靠军队维持自己的统治。

奥古斯都之后,由于长久的和平,军队的影响力趋于弱化。但是由于日耳曼难民的大举入侵,军队的势力再一次借尸还魂,膨胀了起来。

在以前,日耳曼人的入侵是短暂的,不持久的,但是现在的入侵却几乎年年有,月月有,边境的军队几乎随时处于备战状态。频繁的战争让将领与军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帝国的财力都被优先供给军人的军饷,边境将领因为战争的需要地位也越来越高。

渐渐地,像马可·奥勒留那样的哲学家皇帝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军人皇帝,他们深谙兵法,屡屡击败蛮族,但是却不懂治国之道,在经济上乏善可陈。

他们把帝国所有的资源用于满足贪婪的军队,但却依然频遭背叛。据统计,仅仅在三世纪,27名正式的皇帝中就有16位死于自己的军队之手,军队将自己的将军推上皇位,但只要皇帝对自己稍有怠慢,就立即兵刃相加,或者推出另一位将军进行又一轮的叛乱,军队俨然成为了帝国的混乱之源。

为了抵御入侵的日耳曼难民,罗马人不得不依仗军队,但军队却仗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胡作非为,肆意榨取着帝国人民的血汗,在罗马平民的心目中,军队与入侵的难民毫无二致,甚至更为凶恶。

△罗马军队迎击日耳曼入侵者

  • 经济上的崩溃

难民入侵带来的第二个恶果就是经济的崩溃,日耳曼人以前对罗马的入侵,通常规模较小,罗马军队通常可以在边境线上就将其扼杀,各省的经济不会因为入侵而受到影响。

但是如今却是今非昔比,为了生存,几乎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开始南下,这导致帝国漫长的边境线几乎处处受敌,一个日耳曼部落只要突破边境线的一角,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难民的入侵是如此深入,以至于连一直不设防的罗马城都在恐慌之下建起了城墙。为了应对入侵,罗马的防御体系由以前的边境防御改为了纵深防御,即扩大战线的厚度,将敌人诱到内部用主力歼灭。

虽然这种战术战果卓著,但是却让靠近蛮族的行省屡屡惨遭荼毒,高卢、希腊等行省原本都是繁华之地,却都在这种战略下舍弃给了蛮族,虽然罗马人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这些行省却因为入侵者的劫掠元气大伤,一直没有恢复。

外部行省经济的残破以及军队贪婪的胃口,导致帝国对于其余行省的剥削进一步加深,意大利、埃及、叙利亚几个行省的经济产出几乎承担了整个帝国的支出。

渐渐地,这些原本富庶的行省也陷入了贫困,帝国可用的资金越来越少,皇帝们就以掺假的银币来蒙混过关,假币的大量超发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据统计,从258-275年,帝国的物价上涨了1000%,过度的通货膨胀摧毁了城市的经济与帝国的农业,帝国的根基,已然塌了。

  • 国家的分裂

难民入侵所造成的最严重的的后果,无疑是帝国的分裂,罗马北部的莱茵河与多瑙河防线十分漫长,帝国的皇帝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从戴克里先开始,就设立了四帝共治制度,每一个皇帝负责一段防线,这样每个区域的防务都可以得到妥善的安排与管理,但是戴克里先没想到的是,他的举措让原本就有分裂倾向的帝国真的走向了分裂。

罗马帝国虽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却由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组成,那就是说拉丁语的西部与说希腊语的东部,这两个部分虽然在经济与文化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几百年来却一直相安无事。但是难民潮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虽然难民入侵声势浩大,但却主要影响的是西部帝国,东部帝国因为海洋的阻隔,大部分行省都处于蛮族的威胁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庶而又不受蛮族所扰的东部越来越不想无偿的帮助西部,如果说利益的不相关性埋下了分裂的种子,那么四帝共治就是今后分裂的导火索。

因为不同的利益纠葛,两个帝国越来越疏远,而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迁都,这种分裂终于开始成为现实,从此,帝国有了两个中心,一个是西边的罗马,一个是东边的君士坦丁堡,帝国的分裂再也无法挽回了。

△东部帝国除了希腊半岛会遭受蛮族入侵外,其他的主干地区由于君士坦丁堡和大海的阻隔根本不会被蛮族所扰

二、反客为主的难民

难民潮带来的恶果拖垮了帝国,使得罗马各省经济凋敝,陷于衰落,而帝国各省的子民也在频繁的战争、瘟疫与经济崩溃的三重影响下人口锐减。

帝国不得不开始依靠迁入帝国的日耳曼难民,如果说三世纪的罗马依靠的是新获得罗马公民权,已经完全罗马化的帝国行省居民,那么4-5世纪的罗马则依靠的是彻彻底底的外来者——日耳曼难民。

后期的罗马帝国,不仅军队大量招募日耳曼人,连皇帝也变成了日耳曼人,像西罗马著名的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就是地地道道的黄毛日耳曼人,而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西罗马所谓的“栋梁”斯提里科和埃提乌斯,也都是日耳曼人。

此时的罗马,皇帝是日耳曼人,军队是披着罗马装备的日耳曼人,后期的西罗马帝国,上演的其实是一场日耳曼人扮演的罗马与后来日耳曼难民间的可笑战争。而我们所谓的西罗马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斯·奥古斯都也是一个具有日耳曼血统的皇帝。他相对于篡位者奥多亚克而言,也只不过早一些罗马化了而已。

实际上,从西部帝国蛮族化那天起,罗马帝国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476年西罗马的终结只不过是为帝国服务的日耳曼人不愿再扮演罗马人而已。

从那年起,早已反客为主的日耳曼难民们正式成为了帝国的主人,他们各自都以罗马继承者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的查理曼、拿破仑以及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都争先给自己冠上罗马人皇帝的头衔,并深深以此为荣。

但是实际上,他们在血统上都不是真正的罗马人,甚至连他们统治的子民也无一可以称得上是血统意义上的罗马人。帝国与日耳曼难民拉锯了几百年,到头来却让这些难民继承了自己的法统与文化,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蛮族化的罗马军队

结语:

今日的西欧各国宛若昔日的罗马般为难民所扰,不同的是,罗马接受日耳曼难民更多是迫于形势的无奈选择,而今日的西欧则是主动接纳。

某种程度上,历史在重演,难民的涌入彻底改变了欧洲,使得原本处于边缘的右翼政党重回政治的舞台,而西欧本地人与难民之间的矛盾也一触即发。西欧各国的接收难民究竟是福是祸,历史究竟会不会重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伟大的国家,竟被一群“难民”所吞噬
世界五千年史话-日耳曼人大迁徙
日耳曼人的故事(6)蛮人渗透罗马帝国,甚至当上罗马皇帝
罗马人与罗马帝国6
罗马帝国纵横欧洲500年,最后咋衰落的?不能全怪蛮族日耳曼人
罗马帝国:波斯征服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