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你对我这么好,真的吓到我了 ”|相处舒服是成年人友谊的第一要义
其实不管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环境,表妹都是十分喜欢的。唯一让她感到不适的,是同事们对她的「过度示好」
 
表妹说,她刚入职第一天,隔壁工位的大姐就给她塞了一袋橙子,对面的小哥哥就请她喝了一杯咖啡。
 
“你知道吗?他们就直接把橙子和咖啡摆在了我桌上,说是特地给我买的……我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我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对我这么热情地示好,我觉得他们有点过度了,我很不自在,也不知道怎么去回报他们的热情。”
 

听着表妹的叙述,少女不禁回忆起了自己刚入职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少女其实也遇到过类似的「热情同事」,也有着和表妹一样的不适和迷茫。直到两年后的今天,随着少女和同事们越来越熟悉,这种不适感才慢慢消失。
 
所以,为什么对方明明是一片好意,但我们就是会难以接受呢?
 
今天,少女就和大家聊聊「过度示好」这件事。


 01 
 为什么我会觉得被「过度」示好了

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送你一袋橙子、请你喝咖啡,你会感到不自在吗?
 
少女猜测你大概率会欣然接受。
 
那为什么新同事这么做,我们却会觉得被过度示好了呢?因为你们还没那么 “ 熟 ” 。
 
人际关系领域的心理学专家 Duran 提出:所有人际关系的发展都会经历3个阶段:相识——互动——强化[1]
 
相识阶段:你们可能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事、可能在别人的婚礼上凑一桌吃饭、可能一起参加了一个健身班。这个时候,你们相识了,但这种关系非常浅层,你们的交谈非常表面,彼此之间几乎不存在示好。

互动阶段:在相识阶段熟悉感的积累和对彼此的好感,会让你们开始有更多的互动交流,你们会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会开始向对方示好。

强化阶段:基于在互动阶段的关系加深,你们会对彼此敞开心扉,会希望对方接受自己。你们会开始向对方持续示好,希望能建立亲密关系或深厚友谊。

表妹刚入职新公司的时候,和所有同事都仅仅处在相识阶段。他们对于彼此的了解程度甚至可能只限于知道对方的名字而已。这个时候的橙子、咖啡都会让收礼的人感到很突兀。
 
简单来说就是:我和你才刚认识不久呢,还没有熟到可以随便接受你的礼物的程度。

 02 
为什么别人的过度示好会让我浑身难受
 
不就是一袋橙子、一杯咖啡吗?收下来然后说声谢谢不就行了吗?为什么我们会因为这些小礼物而感到浑身不自在呢?
 
少女觉得,这种不适感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 被示好,破坏了我们的自主感:

 
我喜欢的是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袋橙子。
我喜欢喝甜甜的珍珠奶茶,你却给我买了一杯苦涩的冰美式。
最关键的是,我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你就直接把这些东西摆在了我桌上,我只能对你表示感谢。
 
这也太被动了吧。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感(autonomy)是人类的三大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当我们的自主感被破坏时,我们的自我调节就会受阻,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2]
 
过度示好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的自主感——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份好意,即使我们内心有万般不情愿。
 

  • 被示好,会让我们背负亏欠感:

 
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而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3]
 
在这种社会下,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是在人与人之间给予——回报——再给予——再回报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生成与维持的[4]
 
哪怕你内心并不喜欢别人赠予的礼物,但却依然会感到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是人情,就迟早得偿还。因此,如果下次送你橙子的那位大姐要你帮忙拿个快递,你便会更难开口说不。
 
退一万步,即使别人不要求从你这里获得任何回报,我们自己心里也会过意不去,心心念念着要还人情。于是我们一边吃着别人给的橙子,一边打开买菜软件下单一袋香蕉作为回礼。
 
亏欠感让人不安,努力回报的过程又着实让人心累。


 03 

面对过度示好,你可以这样做


面对过度示好,或许我们难以改变他人的热情,但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 你有说不的权利

 
如果别人的示好让你觉得过度了、感到不适了,请记住:你完全可以拒绝这份好意。
 
哪怕他已经把橙子放到了你桌上,你也不是一定就要收下。
 
但少女也提醒大家,我们需要注意拒绝他人好意时的语气态度,否则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破坏彼此间的关系。
 
在这里,少女教你一个万能的温柔而坚定的拒绝句式:

“谢谢你的……,你真贴心/细心/好心……,但我暂时不需要/用不上/不习惯……,您还是自己留着吧,别浪费了。”
 

拿橙子举例,你可以说:

“谢谢你的橙子,你真贴心,但我有点吃不习惯酸味的东西,您还是自己吃吧,别浪费了。”
 
如果说你已经明确表达了拒绝,但对方还是坚持让你收下。那么少女建议你不要再进一步拒绝了,因为对方可能就是一个天生过度热情的人,能够无视任何拒绝。
 
  • 即使被过度示好,也不等于我们就得偿还这份好意


别人向我们示好,并不一定就是有求于我们,或者需要我们偿还。可能他们只是天生热情,对谁都这样(当然也可能是你太可爱了,大家都想对你好)。所以,你真的不用抱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同样地,你也不是必须要用相同的方式去回应别人的示好。不是说对方给了你一袋橙子,你就非得还人家一袋香蕉。你完全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让你感到舒适的方式去回应对方,比如下次买早饭时给对方带杯豆浆之类的。
 
甚至,你可以不去回应对方。
 
这种不回应的态度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对方更不会因此就记恨于你。反倒是我们自己,如果总是时时刻刻地记着要去回报他人,生活才会变得失控而焦虑。


 写在最后 

昨天,表妹告诉少女,她用那一套句式拒绝了同事的咖啡,结果对方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笑着对她说:原来你不爱喝咖啡呀,我还以为你喜欢呢。
 
表妹还告诉少女,同事之所以对她不断热情示好,其实是担心她刚毕业参加工作会不适应新环境。
 
少女听了这些,由衷地为表妹感到开心。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遇到过不知如何回应的示好。
 
但少女想告诉你的是:面对示好,不用有压力,更不用费尽心思去回应。别人对你好,是因为他们想对你好,也是因为你值得被好好对待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1] Duran, R. L., & Kelly, L. (2017). Knapp's Model of 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Age. Iow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
[2] Deci, E.,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Springer US.
[3] 费孝通. (1998). 乡土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冯必扬. (2011). 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社会科学, 000(009), 67-7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畔漫话】人 情||程一帆
已婚同事总想介绍对象怎么办
真正聪明的人,都知道这3个说话“潜规则”,平时自保,越混越好
人生变好,从不拒绝别人的好意开始
这些社会的“浅”规则,价值连城,别说我不告诉你
怎样做才受人欢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