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个节拍告诉你 《疯狂动物城》是怎样讲故事的?


在影院看完,觉得《疯狂动物城》无疑是一部商业佳片,从现场的观影效果就可看出来,大家笑点一致又整齐,紧跟情节看得都很投入。正好最近对照一些电影在学习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三部曲,觉得剧情的编排颇多吻合,便抓紧按照救猫咪里的剧本结构对动物城剧本做了一番分析,果然与救猫咪的结构颇多相符。

文前小贴士
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
1、开场画面(第1页) 
2、主题呈现(第5页) 
3、铺垫(第1~10页) 
4、推动(催化剂)(第12页) 
5、争执(辩论)(第12~25页) 
6、第二幕衔接点(第25页) 
7、B故事(第30页) 
8、游戏(第30~55页) 
9、中点(第55页) 
10、坏蛋逼近(第55~75页) 
11、一无所有(第75页) 
12、灵魂的黑夜(第75~85页) 
13、第三幕衔接点(第85页) 
14、结局(第85~110页) 
15、终场画面(第110页)


下面结合自己的认识,试着解构下《疯狂动物城》的剧本:


开场:


帷幕开场,一出动物世界演化的舞台剧,动物们已经脱离蛮荒的本能,各类动物和谐共处。

开场清楚的表明这个动物世界的模样,人物都是简单可爱的卡通形象,将是充满搞笑的动画喜剧片。让观众明确他们的期许,一个娱乐但不要求过分沉重的故事。

开场让我们明白了主角是:兔子。有愿望有理想,不同于其他甘于种萝卜的兔子。英雄的想法在人群中,总是要与众不同。



建置背景:

兔妈兔爸对兔子一番期待中说清了一只兔子的普通命运,是对主角的平凡世界的介绍,而观众知道绝不会是这样,他们要看到颠覆命运的世界。兔英雄该去的一定是个异样和现实错位的世界。所以,兔子要当警察。

通过兔子和狐狸之间的一场小孩打架,隐含的表示食素和食肉动物间的差异,让观众感到隔阂,引出内在的主题。

打架这一幕算不算《救猫咪》书里的“救猫咪情节”?

 

主题:

主题渗透在建置其中,兔子要实现她的警察梦想,他认为即使对于不同的动物一切皆有可能,这是剧情中现实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小孩打架时的言语表明另一个内在的主题,动物世界能否摆脱本性和谐共处。

主角的缺陷、错误和伤痛,集中在兔子对狐狸和食肉动物的态度上,也是剧情为主角专门挖的坑,转变已经预设在此,期待他掉进去再爬出来。


内外主题之间有很好的桥梁,兔子想通过自己做个好警察,让世界更美好。现实目标推动剧情,内在主题决定转变。

商业片有的并不设置一个鲜明的内在主题,但现实目标和内在主题都存在,能更积极调动观众的情绪,就算简单的爱情友情观众在剧场环境中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催化:

一场架之后,兔子更坚定不做(普通)兔子,要做警察,打造美丽新世界了。

警察身份对揭露秘密很合适。

这里是一个不太强烈的催化,具体催化事件不够具体,但足以让主角上路。

每一次事件催化就像为剧本的列车添加燃料,开启新一段故事进程,进而展现主角如何面对、历练和解决。

 

阻碍与争执:

兔子的目标是警察,一只兔子能否做得到呢?

兔子需要跨越障碍经历磨难。在警察训练营中历练过无数种死法后,兔子以前所未有的第一名成绩毕业,显然没有阻挡住我们的兔子,安排一定波折是必要的,能保持观众的情绪不无聊,但进入第二幕前的障碍不会辛苦。根据需要主角还会获得些能力。


编剧压缩了本段剧情,围绕内在主题把远离主题这段压缩掉,让观众们快点跟随前去神奇的动物城,并以快节奏与前后段落相区别。

 

向第二幕转进:


车站告别,歌声中纵览动物城。场景亦获得转换。

 




第二幕开篇:


租房子、报到,剧情循序衔接。

一帆顺利才是可怕的,剧情在兔子的当好警察维护人们生活目标与受轻视的现实之间制造了矛盾,其间错位带来很多包袱。

 



游戏时间:

贴个罚单也要大展拳脚。

情绪节奏轻松畅快,对不受重用的小小还击。

 

B故事:

经常是爱情或友情故事,主角需要另一个角色的支持。

狐狸来了。B故事也让我们暂时跳出主线,转换视角,片中是展示下城市中其他动物的生态。


“你是只傻兔子,而我是只狡猾的狐狸,永远不一样。”剧本制造两个角色间态度的矛盾。一个天真理想,一个现实投机,使得动物城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美好。这里内在主题借着B故事开始发展,转换成二人矛盾和态度,帮助主题落地。第一幕剧情已经对狐狸的特别铺垫,这里就注定要出现一只。有矛盾也利于编排人物对白和行为。


 

波折点:

兔子回家和父母通话,小小的失落。

娱乐时间过去,兔子高兴有抓小偷的机会,但是闯进了啮齿动物区搞了一团糟,险些辞职。

无忧无虑,也可说无明确目标的娱乐阶段结束,转换下观众情绪色彩,停顿下节奏,重回主线。

 

主线催化:

事情来了。兔子抓住了追查水獭下落和副市长插手的机会。下了赌注,48小时找到。赌注,常用来给剧情和观众情绪加码


这里是另一次的催化,追查失踪事件为剧情里填了把新火,让剧情从匀速变成加速有奔头的向前。兔子从“不正经”的警察工作走进真正的警察工作。

剧本结构如何划分引人而异,如果将开篇的催化算序幕,这里也可以算正式的催化。不管名称上如何划分,剧本不断向前过程中总要在矛盾主导下经历催化、波折、解决。如果没有矛盾缺少波折……为什么我想起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主线催化后的阻碍与争执:

这次的障碍问题是狐狸了,将障碍通过照片上狐狸的影子巧妙的转移为拉狐狸入伙的问题。兔子有点意外的耍了狡猾的一面,利用本剧神器,成功转换了狐狸角色。

兔子和狐狸之间的B故事矛盾完成第二回合。观众也为兔子耍滑的变化感到有趣。

 

主线的游戏时间:

利用各种道具推进,俱乐部、车管所、豪车剧情平铺,鼹鼠教父剧情有惊无险,靠救过的鼹鼠女儿这一根据需要埋藏的机关转危为安。

另一方面,时刻不忘二人矛盾,彼此不信任,也是为二人关系转变铺垫。



主线的波折点:

追查司机美洲豹,开篇为止最凶险一个场景,令两人生死一场。然而发疯的美洲豹不见了,被警长训斥,兔子险些放弃,狐狸为他解围。

这段情绪色彩与之前有所不同,丛林中的追逐场景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紧张,患难让两人关系转化为一种可靠关系。

 

中点:

他们还剩十小时,这是剩下的赌注。

两人承缆车,一番倾诉,似是和解。

狐狸的童年和兔子的相反,是内在主题的反面表现,认为在食素和食肉动物之间不会有真正的信任。B故事果然总要带着某种精神色彩,B故事在两人间产生的矛盾也未到彻底解决之时。


靠给狐狸安排一个取巧的姿势,想起监控。小小的催化下,奔向下一个目标。

中点常是短暂的胜利,节奏放缓,即将来到的又是紧张剧情。中点前剧情起伏可以比较松散随意,之后从恶人逼近到一无所有,再到灵魂黑夜及反转,剧情走势都要踩扎实。




恶人逼近: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恶人逼近时刻恰巧反派角色正式登场。推动两人追查到狼穴。

潜入。发现了更大的阴谋。逃出。

段落中几个悬疑镜头创造了张力,让情绪色彩有深入虎穴的紧张色彩,有没有点惊秫片的感觉。

镜头一转,羁押了市长。

个人认为这里从危险中跳出来有点快,给兔子狐狸展示关系的机会太少。也许让他们被抓住,然后展示两人困境中的选择更好。

 

一无所有:

兔子因为源自内在主题的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把新闻发布会搞成了批判会,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击了所有食肉动物,搞砸了和狐狸之间的关系。记得第一幕时为主角挖的坑吗,恐狐情结还在,喷狐剂是提前埋藏的情节凶器。

虽然兔子的现实目标实现,成为了英雄警察,但是却和维护一个美丽和谐世界的内在愿望分裂了。源自内在主题的失败才是真的失败,现实目标的失望往往只是阻力。


个人觉得发布会情节编剧手腕有点生硬,强行拆了cp。两位都好敏感。

眼见动物城的社会在分崩,狐狸离他而去,兔子痛苦诉说后交出警徽放弃原本的理想,选择回村。一无所有了。(有没有想起功夫熊猫中得到无字天书后,失望中下山避祸的段落。)


灵魂的黑夜:

兔子卖起祖传的胡萝卜,情绪上有种百般努力付诸东流的绝望,前所未有,带观众入谷底。

又是个人意见,除了社会动荡外,如果再让兔子苦闷中遇到点具体遭遇,切肤之痛,如房东穿山甲算食素还是食肉的争执,不想再租给这位英雄住。片中只有豹警官几句话和一些镜头的叙事,悲惨的时间显得略短。看着兔子无望的想维持自己心中的秩序,会颇有几分辛酸。当然黑夜的转变是最难的部分,挖与爬的过程要可信,又要力量平衡。

另外,作为动画喜剧片,做出一定程度的入坑姿态,点到为止是很多好莱坞动画的特点,可能是为了适应观众的期许:“我要的是有哭有笑的吃我的爆米花,我知道主角很安全,他一定会回来,而我不想为了角色难过不安到吃不下去。”也就是不要太累,坑一下是为了后面更加开心,不是为了在失败中探讨深刻问题。




转进第三幕:


童年时欺负过他的狐狸登场,却已变成好人。B故事常在黑夜中引导或者启发主角,本片安排这只狐狸也是这个目的。不是可以改过自新,和平共处吗。看得高兴忘了狐狸说了什么,望补充。

午夜嚎叫,一个机关(类似功夫熊猫里的秘制配方就是没有配方),在黑夜中灵光的闪现解开谜题。仿佛另一次催化事件为剧情添新料,推进入第三幕。

 

第三幕—重新集结:

兔子狐狸和解,神器上线作为和解的标志。

情绪上已经不用那么多纠结,两人扫除阴霾,目标一致,一起为内在主题目标努力。

同时,除了解决现实目标的谜团,其他矛盾都已解决,必须快速聚焦于剩下的唯一问题。想想在《老炮儿》中这个环节,儿子被打昏迷和机密账单,再转变成与对方约架,目标一下分散了。

 

风暴袭城:

抓住小偷贩子,鼹鼠教父协助。查到地铁车厢,一番争夺。

仿佛生死时速一般,节奏很快,动作场面很多。

也是因为大部分矛盾已经耗尽,观众此时已经猜到或知道结局将至,不希望再停顿,希望一鼓作气,给个痛快的。

 

高塔惊魂—波折点:

博物馆中被围困,走投无路。

节奏变幻,情绪一紧。这时往往再次明确内在主题,考验主角和强化信念,靠一路上学到的手段,获得的“宝物”,反转对手。


反派也是商业片的剧情功臣,集原罪于一身,逆袭了他所有问题就能一了百了,制造干脆利索的结尾。

反转过程中清楚的收回伏笔,前后呼应,了结所有线索,让观众神清气爽,只带着所有线索聚合的兴奋,不带疑惑的退场。

 



尾声:

各得其所,一个美丽新世界,并且B故事果然是爱情故事。

让情绪跟着夏奇拉跳舞吧。



       好莱坞商业化剧本的矛盾冲突、起伏波折模式的有效性再一次得到印证,在救猫咪第三本中作者强调结构之外的剧本脊柱和内在呼应关系也与本剧基本相符,分析过程中我时常觉得剧本就像一个逻辑和情绪交织的动力系统,围绕着一两个核心持续发展、变化并获得解决,同时带领观众的情绪经历一次波澜起伏的体验。我觉得观众坐在黑漆漆的剧场里时心理非常简单:“我要做个梦,把心情和头脑都交给你了,你不侮辱我的智商,我是不会自己醒来的。”即使有些剧情回想起来有点傻气或反推显得不合理,但是那不是观众期待的重点,剧情一带而过,观众随即就会忘记,继续跟着做梦。


        商业片需要的是一个合理有承载力,不让观众怀疑、出戏,引领着观众情绪走完剧情的剧本,好的商业剧本在结构编排之外,再加创意、对白、场景和剧情机关等多重设计整合在一起,最终能将电影转变成一场开心奇特的观感体验。很多年后绝大部分观众可能记不住电影剧情的起承转合,但会记住电影中那个有趣动物城和那次欢快的观影体验,剧本在其中绝对有一份功劳。

        最后再次感谢救猫咪作者布莱克·斯奈德留下的这份宝贵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兔死狐悲
《疯狂动物城》的男女主角物种都不同,还能“在一起”吗?
天,你还没看《疯狂动物城》?
Mondaymonday | 《疯狂动物城》:软萌搞笑中的深刻寓言
钩针图解:4款小动物玩偶兔子、小熊、狐狸
【寓言*谁的智商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