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羅丹的情人》卡蜜兒·克勞黛哀怨的終結 伊莎貝爾·阿佳妮巔峰之作

dean5 发布于: 2012-11-11 21:07

电影《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劳黛Camille Claudel》(1988)法国版海报

《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劳黛Camille Claudel》(1988)通过讲述奥古斯迪·罗丹Augeuste Rodinl的才华横溢的漂亮情人卡蜜儿·克劳黛的毁灭性遭遇,让人感动,发人深省。影片故事的进程虽然不动声色,但其倾向性却非常明显:卡蜜儿·克劳黛的悲剧(她的艺术才华和生命的毁灭),罗丹难辞其咎。影片更关注于卡蜜儿·克劳黛的个性和激情,而非其艺术,因此观众很难从银幕上得到的印象进行判断,卡蜜儿·克劳黛是否是一个真正优秀的雕刻家。尽管受到将卡蜜儿·克劳黛塑造为早期女权主义者和被男性及艺术等级世界所迫害的牺牲者的诱惑,电影制作者还是选择将重点集中到年轻女雕刻家坚定的表达自身欲望及同泥土的罗曼史上。

对于罗丹来说,卡蜜儿·克劳黛既是情人又是工作伙伴,他能和卡蜜儿·克劳黛以平等的态度来讨论雕塑问题,对卡蜜儿·克劳黛来说,遇到比自己年长很多,而且深爱自己敬爱的男人,她为此感到高兴。但她没有料到,日后罗丹会给她的生活和创作带来烦恼和痛苦——甚至是灾难。对于罗丹来说, 卡蜜儿·克劳黛的出现修正了他对女性的看法,女性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日益重要。

从这位女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股动人心魄,令人陶醉,且极具悲剧色彩的气息,这位应给以正名的女艺术家,在世纪交替之际的雕塑艺术史上,确实应当占有一席地位。

布鲁诺·努坦Bruno Nuytten作为编剧和导演并不能赋予《罗丹的情人》更多的艺术遐想更不是强悍女性的灵魂,这部电影叙述手法以及镜头语言远没有能摆脱布鲁诺·努坦担任摄影的《恋恋山城Jean de Florette》(1986)、《甘泉玛侬Manon of the Spring》(1986)成功后的阴影。

罗丹与卡蜜儿·克劳黛于1881年相识,罗丹是卡蜜儿·克劳黛的督导老师。那一年,他40岁;那一年,她17岁。他有许多的情妇,与生俱来的叛逆将她带入雕刻的圣堂将她带到罗丹的面前。布鲁诺·努坦在这一段的处理,基本是平静。当然,无法考证,罗丹与卡蜜儿·克劳黛是不是狂热的一见钟情,至少在该片里看不到燃情的意思。

现实主义似乎代表着残酷与写实,那个时代的法国充斥着各种时髦的主义。罗丹的生命是在嘲讽和攻击中行进着,上帝也不怎么眷顾早年的罗丹,上帝和罗丹更没有眷顾15年以后的卡蜜儿·克劳黛。

电影《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劳黛Camille Claudel》(1988)法国版海报

罗丹的姐姐情困当了修女,两年后寥落地死在修道院里,罗丹自己也虔诚地皈依上帝和艺术。对于罗丹这样毛发浓密、体格强健的男人,身边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女人倒是不足为奇,似乎大师们的创作欲望创作灵感与女性的肉体密不可分。

至于卡蜜儿·克劳黛,才华与情感孤注一掷地倾泻在罗丹身上。罗丹对卡蜜儿·克劳黛的感情是自私的,燃起的创作激情是维系这段颠簸情路的走过漫长的15年。

电影并没有回避大师的人品问题。在罗丹“艺术既感情”的伟大旗帜下,卡蜜儿·克劳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起初她只是罗丹的艺术奴隶,为他不休止地工作,充当罗丹一件件作品的模特,电影也毫不隐讳地印证《加来公民》、《地狱之门》和著名的《沉思》;当卡蜜儿·克劳黛与罗丹的缠绵进一步地升华的同时,她想融入罗丹的生命,他想操控卡蜜儿·克劳黛的灵感和思想,罗丹这一时期焕发的青春以及卡蜜儿·克劳黛彰显的活力融入了《永恒的春天》、《吻》、《亚当和夏娃》隽永的罗丹雕刻作品里,那一瞬是静止和甜蜜的;当卡蜜儿·克劳黛想努力的挣脱罗丹式的创作阴影以及罗丹式的生活时,他们反目了。

一个强悍的男人永远有一颗狭隘的心,一个强悍的女人总是能将绵绵的爱转变成源源的恨。电影也恰恰是在这一章节变得哀怨与跌宕了,当曾经的卡蜜儿·克劳黛转眼成了雕刻艺术上最大的竞争者,当曾经的卡蜜儿·克劳黛已不能被自己驾驭,当曾经的卡蜜儿·克劳黛旺盛地创作雕塑作品时大师却闲坐在枯竭的苦闷里,罗丹的嫉妒已经不能自持。

当曾经的罗丹漠视自己的占有,当曾经的罗丹缄默在世人指责声中,当曾经的罗丹直白地剽窃自己的作品,卡蜜儿·克劳黛的愤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婚姻的胜者是罗丹24岁时结识的露丝,50年后她得到了一纸婚约。生活的败者是罗丹40岁时遇见的卡蜜儿·克劳黛,15年后他们形同陌路。

“黑压压的人群将它踩得粉碎”,卡蜜儿·克劳黛鄙视罗丹的蜕变。她雕塑的主题(《成熟》、《命运之神克劳索》、《波尔修斯和蛇发女妖》、《火边之梦》)透着激情澎湃,神秘、仇恨和挣扎,那是源自对罗丹感情的哀鸣。当然也有凄婉的情愫(《祈祷者》、《华尔兹》、《哀求》,《吹长笛者》),那是脆弱情感的娓娓。

电影《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劳黛Camille Claudel》(1988)韩国版DVD封套

 
影片的结尾是卡蜜儿·克劳黛老去的照片,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她想诉说着什么?静静的、静静的——荫翳里,大致零星的阳光,震慑悲凉的心,透着点滴的温暖,将桀骜埋葬,只剩下美丽的面庞与那双蓝色的眼睛。

这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若不是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精湛的演技和惊艳的容貌,估计大部分观众是没什么耐心的。伊莎贝尔·阿佳妮继《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情泪种情花/巫山云L'Histoire d'Adele H.》(1975)之后,又演绎了一个为爱执着到癫狂然后就此沉沦的故事,最后的命运与归宿与阿黛尔不尽相同,让人惋惜和感叹。不过可以不夸张的说《罗丹的情人》是属于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的个人电影。

饰演片中对雕塑具有狂热的喜爱和对爱情的完美执著态度的卡蜜儿·克劳黛让伊莎贝尔·阿佳妮的演技在这部片子里面的到了充分的发挥。除了伊莎贝尔·阿佳妮,恐怕没有人能把为爱痴狂的卡蜜儿·克劳黛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外表沉静幽雅,内心却狂热似火。  

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年已30的伊莎贝尔·阿佳妮令人信服地演绎了这位女艺术家的一生,并且对其每一生活阶段都把握地恰倒好处。这是一种充满了精神性的英勇表演。她的眼睛里充满了狂野的气息。

她对卡蜜儿·克劳黛这个角色的投入,一如她当年对中阿黛尔·雨果这个角色的投入。影片中,在卡蜜儿·克劳黛的最后一次作品展示会上,她装饰华丽妖异,满脸厚厚的脂粉,无助绝望的眼神穿过人群,却只找到惊愕和茫然,此时此刻,伊莎贝尔·阿佳妮传神的表演使人们几乎要错认她就是卡蜜儿·克劳黛本人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承受了伊莎贝尔·阿佳妮那样注视的摄影机镜头,可能要碎裂了。”

最难忘记的是片中女主角卡蜜儿·克劳黛的眼睛,那种几乎破碎的眼神,对艺术的渴望,对爱情的渴望,几乎要穿透一切,“无可比拟的绝代佳人般的漂亮前额,美丽无双的深蓝色眼睛,性感却又倨傲倔强的大嘴。除了小说封面画中的人物的眼里外,你很难再在别处找到那样的蓝色……身披美丽和天才交织成的灿烂光芒,带着那种经常出现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残酷的巨大力量。”这是卡蜜儿·克劳黛的弟弟对她姐姐的描述,这样的美丽,她曾经尝试用这样的美丽来守住爱情,却最终束缚了自己。

上帝赋予你无与伦比的才华,却依旧无法拯救你的悲剧,从此,你的雕塑中只有狠,痛苦与折磨。

雕刻不再是你艺术上的享受,反而成为你宣泄的工。你用一生的情感迸发出的艺术生命,却依旧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从此,你不再是你,你一切的美丽都已经凝固在罗丹的雕塑中,在那个透支了一切生命力的躯体里,住着的是谁……

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很好地体现出了罗丹那旺盛的精力,并捕捉到了这个人物逐渐衰退的精神——急需从卡米耶那里得到促进灵感的火花。

不得不提的还有该片的配乐盖布瑞·雅德Gabriel Yared,跌宕与历史气息的缔结,夹杂着神秘主义倾向的乐章完美衬托着情节的发展。

本片的片名是《Camille Claudel》可翻译过来是《罗丹的情人》,是啊,你努力了半生,疯狂了半生,为的就是摆脱罗丹的阴影,可是,到现在,你的身份依然是“罗丹的情人”,你所有的才华都随着你爱情的毁灭一起烟消云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罗丹美术馆里,发现不一样的卡蜜儿
罗丹的情人可不是吹的 | Camille Claudel雕塑作品
罗丹与卡米尔,谁更是雕塑天才
罗丹,卡米尔:两位雕塑天才,一代世纪传奇
【单向历】9 月 15 日,宜苦恋
这片:法国“女神”让人“惊艳”!豆瓣8.1实在太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