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塔中发现一枚小钱,竟如此重要!

本文转自 霍宏伟 老师著作 《古钱极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1922年春,在上海五马路古玩市场,郑家相遇到了钱币收藏家余挺生。余氏虽然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两人聊起古钱收藏,一见如故,很对脾气, 成为忘年交。

一天,余翁持一枚小样天祐通宝背“贰”字钱来,郑氏见之,甚是喜欢。余翁说:“君既爱之,即以相赠。”郑家相连声道谢,从自己的藏泉中找出一枚大朝通宝铜钱回赠余氏,余翁大喜。

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背贰

郑家相认为, 大概余翁已有天祐通宝背“贰”字钱两品,而无大朝通宝钱。 天祐钱发现的数量虽比大朝钱略多,但这种小样天祐钱则是首见;大朝钱比天祐钱数量少,但能见到的大朝钱大多形制相同。他与余翁爱其所爱,各得其所。

二十一年之后,罗伯昭收藏了两枚大朝通宝。1943年, 在中国泉币学会第99次例会上,罗氏出示大朝通宝铜钱与银钱各一枚,让与会泉友欣赏。1957年,罗氏将所有藏品捐赠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博前身),其中包括这两枚大朝通宝。国博藏大朝通宝铜钱,制作粗糙,轮郭不甚整齐。面文“大朝通宝”四字楷书,对读,钱文书法风格仿金代大定通宝。光背, 磨损较甚(图38—1 )。

2002年,甘肃武威出土大朝通宝铜饯一枚,钱体略泛绿锈,于2003年入藏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另藏有大朝通宝银钱2枚,1985年出自天水。形制不甚规整,文字模糊,但能辨认出四字钱文,楷书,对读(图38-2)。

大朝通宝依币材的不同,分为铜、银、铅三类钱币。其中,银钱出土数量相对较多,而铜钱与铅钱极为罕见。

“大朝通宝”背徽记银质

关于大朝通宝的铸行年代问题,有学者提出应是元初所铸,也有不同看法,因为大家依据的均为传世品,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1986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口西塔天宫内发现一枚大朝通宝银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6年4一10月,文物部门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口北坡台地一处西夏寺院遗址内的拜寺口双塔进行加固维修。拜寺口双塔东西对峙,雄伟挺拔,相距80米,遥相呼应(图38-3)。

两塔均为十三级八角密檐式,由塔身和塔刹两部分组成,不设基座。西塔残高35.96米 (图38-4)。

在维修西塔塔刹的过程中,有人注意到刹座西壁束腰正中宽64厘米、高40厘米的一块壁面上,有明显的二次粉妆痕迹。好奇心驱使着文物工作者拆除了这块砖砌壁面,惊奇地发现它竞然是一座密封空心的天宫封门。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座天宫,仿佛传说中的密室,放置着奇珍异宝。其平面为圆形,直径2米,高2米,四角攒尖式顶。室内散置木质桌椅、绢绘佛画、木雕像、铜佛像、纸币、木花瓶、花束、银钱及草绳等,上面布满了鸟粪、尘埃,似乎为人迹罕至之所。

遗憾的是,即使这如此荒凉之地,也难逃盗贼的魔爪,,在天宫地而紧靠中心柱北侧有一个不甚规则的圆形盗洞,直径40厘米左右,说明曾有盗贼光顾密室,看来西塔天宫内发现的这批文物,也只是劫后余生。

值得一提的是,天宫内出土大朝通宝银钱一枚,色泽灰白,圆形方孔,正面铸“大朝通宝”四字楷书,对读,其中“大、通、宝”三字与金代大定通宝钱文写法相同,“宝”与“朝”字之间凿有一个直径为0.1厘米的小孔。背面亦有文字,经钱币专家卫月望先生辨认,为四个畏兀儿文字,汉译为:“蒙兀儿(帝国)、合罕、宝、钱”。这枚锒钱铸造工艺粗糙,表面厚薄不均,边缘不甚规整,有几处被剪的痕迹(图38-5)。

这是我国已知大朝通宝中最早发现的有确切出土时间、地点的一枚,也是保存至今的大朝通宝中背面有畏兀儿文字的惟一一枚。它的发现,证实了大朝通宝为蒙古汗国未改国号大元以前的钱币。

另出中统元宝交钞两张,当为元代最早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绢质彩绘佛画两幅,木雕上乐金刚双身像、铜佛像各一尊。

主持双塔维修工程的学者们提出:“西塔刹室内所藏的文物也应该是被看作珍品而放入的,一枚小小的、极不起眼的大朝通宝如果不是有其特殊的含义,不是蒙古货币,是绝不可能当成珍品放入刹室的……大朝通宝钱的铸造上限在金大定十八年,其下限则是元初。这段时间正是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汗国时期。大朝通宝钱无疑是蒙古汗国时期铸造的货币。

拜寺口双塔可能始建于西夏中晚期,元代早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装修,主要是修缮了塔刹、粉妆了壁面,并在天宫内放入一些器物,包括上文中提到的这枚大朝通宝银钱。近来,经徐雁宇考证,这枚银钱背文译成汉文为“蒙古可汗宝钱”,“合罕”特指元太宗 窝阔台。其铸造、使用时间当在窝阔台称汗至忽必烈建元中统30年间(1229--1260年)。

“大朝通宝”背徽记银质(直径:21.4mm)

大朝通宝铅钱仅见一例。20世纪末,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老城挖地基时,发现大朝通宝铅饯15枚,同出有新莽、唐、五代、北宋、西夏、金等朝代钱币70余枚及单片银质如意锁一件。出土地点的地层中含有房脊兽头残块及碎瓷片, 可能是一处西夏或元代遗址。

这批大朝通宝经测定,元素含量主要为铅。铅钱正面为楷书汉字,对读,平背,轮郭不甚规 整,边缘有磨损痕迹,穿内残留毛刺,字文浅而清晰。有大、 小两类。大钱4枚,小钱11枚。大钱版別分为两型,小钱分为 三型。大钱个别背有钤印文字,但字文浅,难以辨识。这批铅质大朝通宝的发现为报道中的首例。

遥想当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蒙古国是在金代泰和六年(1206 ),即大汗位,称成吉思汗,史称元太祖。 至元八年(1271),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至元十六年 (1279)灭南宋,统一全国。至正二十八年(1368 ),朱元璋登基,建立大明王朝,元朝灭亡。大朝通宝应是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时期的铸币。

大朝通宝 银

一枚枚小小的蒙元大朝通宝,出土于原是西夏国境内的土地上,昭示着一段成吉思汗统领蒙古大军征服西夏的历史。

位于宁夏银川东北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百眼窑及其附近地区,不仅是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大军第六次征讨西夏时的总指挥部,而且也是成吉思汗养伤及蒙古军队与西夏作战的前沿。1993年秋,在百眼窑石窟发现了元代绘制的祭祀成吉思汗及其家庭成员的壁画(图38-6)。

左起第三人为成吉思汗,其左侧为正夫人孛儿帖·兀真皇后; 其右侧第一、二人,分別是也速干皇后、忽兰皇后。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由左至右依次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望着眼前这斑驳脱落、颜色渐褪的壁画上,用墨线勾勒出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们的面目五官已不甚清晰,距离今人已渐行渐远,却还是让人浮想联翩。想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想起他们曾经驰骋欧亚大陆的辉煌业绩,最后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凝固、定格在一枚小小的大朝通宝钱上。

正如罗伯昭的那首《大朝通宝银铸》诗:

春铁宜压鬓边花,

自许大朝渺宋家。

万里铁骑欧亚跨,

先声银货播流沙。

本文转自 霍宏伟 老师著作 《古钱极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汗国开国钱币:大朝通宝
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钱币,以后也会买不起......
清代钱币的集藏与研究
“大朝通宝”是蒙古汗国铸币?
铜钱比银钱更珍贵的蒙古汗国钱币!
清朝制钱的兴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