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尔与吉姆Jules et Jim》:赞美自由及不可企及的爱的哀叹


2011-1-19 19:28:10

德国版海报

本片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洛齐完成这本处女作时已74岁,出版后完全没有引起过任何注意。特吕弗还是影评人时偶然买到小说,惊为天人,并矢志要把它拍成电影。他后来在一篇影评里借题发挥,盛赞了小说两句,有人把影评剪给洛齐看了,老先生立刻写信给特吕弗道谢。一老一少自此互通鸿雁。拍《四百击》时,让娜·莫罗来探班(还客串了一场戏),特吕弗把小说给她看,又把她的照片寄了给老先生看。后者回信,同意她是演凯瑟琳的理想人选。但在影片终于开拍前三天,老先生却不幸辞世,成了特吕弗一生中最大遗憾之一。

日本版海报

1912年。异乡客朱尔(奥斯卡·华纳)在巴黎认识了法国青年吉姆(昂利·西尔),两人迅速成为好友。他们秉烛夜谈,分享和翻译对方的诗作,还有对女性的品味。二人不约而同地被一具女性雕像的笑容深深吸引。这时候凯瑟琳(让娜·莫罗)出现,以同样笑容掀动了朱尔与吉姆的心扉。朱尔向她展开了追求,并对吉姆说:“这个不行,好吗?”在凯瑟琳的建议下,三人一起往乡间渡假。吉姆为了遵守对朱尔的诺言,虽然对凯瑟琳无限欣赏,也都埋在心里。未几,凯瑟琳接受了朱尔的求婚。

韩国版DVD封套

一战爆发。朱尔与吉姆要为各自的国家作战。大家都害怕在战场上相遇,杀死对方。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两人又再重逢。吉姆当了记者。朱尔请了他到德国乡间居住。他与凯瑟琳已结婚,并生了个可爱的女儿。但不久吉姆便发现他们夫妻的关系并不美满。朱尔告诉他凯瑟琳要离开他:以追求爱与自由为己任的她在婚前婚后都有其他的男朋友。但只要她不离开,朱尔说,他愿意牺牲一切。一晚,凯瑟琳拉了吉姆往林中谈了一整夜,吉姆终于明白了她的想法。

法国版DVD封套

凯瑟琳向朱尔提议让吉姆留下来。朱尔同意了。白天,三人形影不离。晚上,凯瑟琳在吉姆的房间里睡。村里的人都对他们投以奇怪的目光,但对他们来说,那却是他们的天堂之日。凯瑟琳甚至想给吉姆怀一个孩子。但好景不常,当那名想像中的孩子怎样也没有出现时,凯瑟琳很快便变得不耐烦,并故态复萌。吉姆回到巴黎,重新投入一直都在等他的女友娇蓓的怀里。凯瑟琳表现得不安而烦燥,当吉姆最后返回乡间时,她竟拿了一根枪出来,要把吉姆留下,吉姆落荒而逃……

时间不经不觉地过去。朱尔与吉姆又在巴黎重逢,一见如故。凯瑟琳好像变得驯服了,但一次外游,学会了开车的她把吉姆叫到车上:“吉姆先生,我有话要跟你说!”她用与吉姆初见面时的语调说。吉姆坐上车,凯瑟琳向远处的朱尔说:“朱尔,看着我们!”然后把车直驶进湖里。

[关于新浪潮]

1958年,当特吕弗、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等法国年轻导演纷纷拍摄出一批风格与以往的法国电影大相迳庭的作品时,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记者法兰索瓦·吉鲁(Francois Girod)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Nouvelle Vague)这个名词来谈论这些作品,这就是“新浪潮”这个名词的诞生。从1958到1962年,大概有两百个法国新导演拍出他们的处女作。1962年《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杂志正式用了“新浪潮”作为这批电影的统称。

法国版DVD封套

这些“新浪潮”导演和过去的导演最大不同是在于他们对电影历史和理论的了解。之前的导演并不特别重视这些,因为当时电影的历史还不算长(才不过半个世纪多一点),但因为“新浪潮”的导演大多是影评人出身,并都在《电影手册》写过文章,所以也就具备了丰富的电影知识和理论。他们又猛烈抨击当时那些影片制作周期耗时,只靠巨额投资、有把握的明星、和靠故事情节来吸引人的片厂电影。他们注重的是导演的个人风格。到他们做导演时,他们便大都用他们的摄影机,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记录剧情或是人物,因为多是外景,所以拍摄时也多使用自然光和手提摄影机,跟着主角移动的镜头时常出现,有些类似记录片或是新闻片;另一个风格则是使用长镜头,结果就是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记录性和传记的色彩。特吕弗便曾这样说:“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摄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所以说,“新浪潮”是一个制片方式、也是一种电影概念的革命。

意大利版海报

“新浪潮”电影其他的特色还有:故事多以第一人称叙述;不使用成名演员,多使用不知名的年轻演员;不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影片中的场景大多是巴黎或是巴黎近郊;制作简单,制作期短。

“新浪潮”影片的另一特性是幽默感。有时这些导演会蓄意拿电影这个媒体开玩笑,例如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法外之徒》(Band of Outsiders)中三个主角决定要安静,戈达尔就把所有的声音都关掉,特吕弗的《射杀钢琴师》(Shoot the Piano Player)中有个主角发誓他要是撒谎他妈就当场死掉,画面后面立刻接了一个老妇人当场猝死。“新浪潮”电影虽然是剧情片,但却可能是自超现实影片以来叙事上最令人困惑、最不连贯的电影。一般而言,因果关系相当松散。甚至主角都缺乏目标;人物四处漫游,突然介入某个事件,并花很多时间说话、喝咖啡或看电影,而且剧情经常转调,玩弄观众的期待,其松散的因果关系接导致片尾开放性与不确定的结局。

美国版DVD封套

“新浪潮”最著名的五位导演分别是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侯麦(Eric Rohmer)和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他们在59到66年总共拍了32部的电影。这些电影的风格虽不一样,但创作上的概念和剧情进行的方式却有很多类同的地方。他们也成了“新浪潮”电影的核心人物。

在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影响下,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期间,日本、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及美国均陆续出现了自己的“新浪潮”(New Waves)或“青年电影”(Young Cinema)族群的出现。

[关于特吕弗]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在纳粹统治下渡过了他的童年,十四岁失学,到工厂里做工,但除了书本和电影,他对其他事物似乎都不感兴趣。十五岁时,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会,可惜理财不善,结果债台高筑而被关进感化院。在感化院里,他终于忍不住写信给他最敬仰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巴赞很欣赏他的才华,把他从感化院中救了出来,介绍他到文化机构里工作。十九岁,特吕弗失恋,带着怅惘的心情去服兵役,后来又因逃跑而再度入狱。巴赞第二次把他救出来,时值1953年。巴赞鼓励他在自己创办的《电影手册》中撰写影评。凭着激烈的言辞,特吕弗很快成为全巴黎要求最苛刻、笔锋最凌厉的影评人。

德国版海报

1955年,特吕弗以16毫米拍成第一部短片作品《探访》(Une Visite),次年担任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Roberto Rosellini)的助导,两年后再以《顽童们》(Les Mistons)夺得德国曼咸影展大奖。1959年,年仅27岁的特吕弗以首部长篇剧情片《四百击》(The 400 Blows)轻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以后的,便都是历史了。

1984年,52岁的特吕弗因脑癌病逝,终其27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完成了21部长片和4部短片。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
   让·古奥特Jean Gruault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
主演: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 饰 凯瑟琳
   奥斯卡·华纳Oskar Werner 饰 朱尔
   昂利·西尔Henri Serre 饰 吉姆
类型:剧情/浪漫
片长:100分钟 黑白片
法国 1962年

丹麦版海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必看1001部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篇( 0288~0292)(影迷修养必备)
国外电影《 朱尔与吉姆 》[中文字幕版]
新浪潮女孩(三):​让娜·莫罗
这片1962年上映,至今被人视为爱情片的经典
是了,这就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一部爱情片 | 梅雪风专栏
特吕弗:演绎生命中的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