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

我们都是一步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

以前认为“爱情大过天”,现在觉得应该“先谋生,再谋爱”;
以前以为“认识的牛人多了,我也是个牛人”,现在明白“我认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认识我”。
这个“修正”的过程,是内在自我觉醒的过程。
当一个人真正懂了这两个道理,TA就成熟了。

婚恋:只有干得好,才能拥有选择权
曾经有一则著名的华尔街征婚贴。
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网上论坛的金融版上提问:“我怎样才能嫁给条件好的男人?”
她自称25岁,有颜值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
回帖的是一位华尔街的金融家,他从投资角度,分析了这件事的可行性,结论是“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
理由是:这笔“财”“貌”交易有个致命问题,美貌会消逝,姑娘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但他的钱不会无缘无故减少,只会不停增长。
他说:“每笔交易都是一个仓位,跟你交往属于'交易仓位’,一但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而不宜长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听起来很残忍,但对一件会加速贬值的物资,明智的选择是租赁,而不是购入,因此年薪超过50万的人,都不会跟你结婚。”
他还建议:“我劝你不要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秘方。你倒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的人,这比碰到一个有钱的傻瓜的胜算要大。”
这位金融家所说的“致命问题”,简单来讲,其实就是“性价比”。
美貌是贬值资产,而财富是增值资产,两者的结合,对后者来说,是“不对等、不划算”的。
既然如此,那当然不会“入手”了。
就像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中那样。
剧中,离开家乡,独自在北京打拼的陈可,结识了富二代于扬,两人感情很甜蜜。交往一段时间后,陈可向于扬催婚,于扬则表示“不想结婚”。
陈可信以为真。谁知道,一转身,于扬却娶了富家千金方思。
陈可很伤心。她的上司顾映真开导她时,把话说得很扎心:“他不是不想结婚,他是不想和一无所有的你结婚。”
所有健康长久的关系,都讲究“势均力敌”。
具体到婚恋上,如果你仅仅拥有容易消逝的美貌,那相当于你一无所有。
只有当我们手里的东西足够多,比如:学历、职位、财富、品味、见识、格局等等,我们才能在任何场景下(不仅仅是婚恋市场上),获得量级相当的匹配,而不是被人挑挑拣拣,甚至“降价处理”。
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她的丈夫是量子化学家,他很爱她;
比如杨澜,丈夫吴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给予她事业上实际的支持;
比如王菲,兜兜转转,嫁了两次,还能和小她11岁的谢霆锋谈恋爱。
作家龙应台曾告诫儿子说,用功读书的意义,在于将来对生活拥有选择权,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婚恋:努力进取的意义,在于将来拥有选择权,而不是被迫将就。
因为有底气,有能量,所以能承担起任何选择带来的结果:无论是选择不婚,还是晚婚,无论是选择丁克,还是选择生二胎。
作家李筱懿说:“女人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拥有不多,却想要太多,以小博大的赢面毕竟很小。
先增值,将来才不会贬值;先干好了,以后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

社交:你有价值,就会有人脉
上个月,我加入了某公号的写手群。
群内大咖云集,有前央媒记者,有知名自媒体平台创始人,有爆文高手。总之,除了我这样的,很少有人是泛泛之辈。
有人由此看到了结识大神的机会,就一个个地去加微信,但能通过的少,即便通过了,也是在通讯录里躺着,没有进一步的交流。
是人心冷漠吗?当然不是。答案后面再讲。
作家李尚龙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大学时的他因为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每有活动,就必到场“打酱油”,累出一身臭汗只为换得一个个“牛人”的电话号码。
这些“牛人”中,有一位是分管入党工作的老师。
李尚龙很用心地送礼物、陪聊,以为自己多了一个“朋友”。
但当他发短信给老师,请教“入党申请书”的填写格式时,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回复:我没空。
你看,这就是“社交”常态:我们花了精力,花了时间,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你以为留个电话、加个微信,就是别人的朋友了,殊不知,你忘了问自己三个字:凭什么?
别人凭什么要和你做朋友?凭你会早上晚上各问一遍“安”吗?
几年后,李尚龙对他在大学时的“交友”行为做了总结,他说:
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
这个观点,和自媒体作者风墟先生一致。
风墟先生把“社交”分为“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两种。
所谓“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这种社交,当我们成熟了,就不再需要了。正如张爱玲和炎樱那样。
至于“功利社交”,风墟先生说:“功利社交的目的,就是获得'有效交换’。如果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丝毫利益,就会被你本能地舍弃。
简单来说就是,越有价值,就会有人脉。
这个观点看似很功利,但其实这就是社交的本质。就连《增广贤文》中也说:“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李尚龙在公众号里还写过一件他朋友的趣事。
这个朋友在成名之前给大报社投稿时,屡投屡败,每次都石沉大海,编辑连个礼节性的拒稿函都没给过他。
一年后,他的书意外大卖,那家报社的创办人竟亲自来找他约稿,两个人的关系也处得很好。
有人请教其中的“奥秘”。他说:“我能提供高质量的稿子,报社需要卖书,我们是等价交换,所以有等价友谊。”
我们常常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这其实是在阐述社交的“核心秘密”:
只有你自己厉害了,同一高度的人才会被吸引而来;你不厉害,认识再多厉害的人都没用。
当你还很弱时,无论你向外求什么,求资源、渠道,或者求关系,等等,你都是求不到的。反之,当你强大了,一切都不请自来。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为什么群里的大咖不理人?很简单,因为他们是聪明人。
而聪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把几乎所有可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注自己的进步上。
作家刘同说:“后来才知道,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愿你,不再攀龙附凤,而是成龙成凤;
愿你,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当你看清了,自然也就看轻了
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在小说《教父》中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当看清了婚恋规则和人际交往法则的真相,你自然就会明白:
这世上,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最伟大的,最无可替代的,是你自己,并且只能是你自己。
人生有这么多的困境,现实是这么的残酷,他人的温情,又是如此稀薄。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婚姻和人脉,不如看“轻”,然后,戒掉依附和攀附,在自己的国度里,自封为“王”,只发自己的光和热,向内索求,向外生长。
当所有美丽的星光,都是我们自己摘来的,那么,所谓的“自我救赎”,才真正牢靠和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
人生的高度,不在看清多少事,而在看轻了多少事!
悟语1355: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
人生的高度, 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 而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