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语文备考-《追求遇挫》习作导引点评
userphoto

2022.11.27 陕西

关注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材料二: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着的旅人。

材料三: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

当我们行路、做事、处世遇到“此路不通”时,你是另觅新途,还是……?三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事文章表达你的体验。可以讲述经历或见闻,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写作导引

从审题角度看,该题题干清晰,难易适中。

首先,三则材料同属哲理性句子,简洁凝练,语义明确。尤其第一句,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名句,富有亲近感,可以减少学生解读作文材料时的畏惧感、紧张感。

其次,三则材料虽源于不同作者,但语义关键词的重合度较高:

“疑无路”“群山阻挡”“走不通”,三者都指向行动受阻,追求遇挫;

“又一村”“希望”都意味着从困境中脱离,看到希望,而把“走不通的道路”看成“对科学的贡献”,更加肯定了过程的意义,意味着坦然面对挫折,从“危机”中看到“新机遇”。

遇到问题,身陷困境

解决办法

结果

山重水复疑无路

共性:

发现受阻,

此路不通

继续探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机、希望)

群山阻拦

执着探索

找到希望

走不通的道路

肯定价值

坦然接受,继续探索

因此,考生即使不能理解所有的句子,但只要能从其中一则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便能保证写作方向的基本正确。

从命题指向来看,该题引导学生梳理成长路上的“受挫”经历,反思体验过程,收获心灵力量,较好地贯彻了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理念。导语提示明确,容易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有属于“自我”的真实内容可以表达。允许进行文学创作,又给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尽管如此,该命题在“有话可说”的情况下,还是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选材的单调。

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受挫遇困的经历比较相似,容易出现选材单一、缺乏新意的问题。虽然导语中提示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但囿于导语中真实情境的引导,选择文学创作的为数极少。

2.过程的简化。

三则材料中,都暗含着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探索”。“探索”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可以联结到很多事情。发现走不通的道路,前面就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这个探索的过程仍在持续。正是因为有“探索”行为的坚持,才有希望的出现、心境的成熟。所以,无论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以后的应对之法、执着探索的过程,都应该具体、丰富、有波折,不宜简化。

3.主旨的浅显。

材料中的哲理句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命题导向新的希望、新的发展,而学生日常写作中很容易把精神层面、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内在成长,简化为结果上的“成功”或“收获”。比如终于明白努力的价值、坚持的重要、亲情的可贵等等,而很少能延伸、深入到诸如“坦然面对挫折”“挫折的经历也可以造就另一种财富”这类认识,从而缺少对内在精神世界逐渐成熟的观照。这恰恰也是写作该文题的一大难点。

佳作展示

走出自己的路

昨夜西风

窗外的雨,一滴滴落下,屋内氤氲的湿气让我焦急又苦闷。

我热爱篮球,可是如豆芽菜般的身体,却让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连一向支持我的妈妈都说:“有几个女孩子选择打篮球呢?此路不通,你放弃吧!”我的心里焦急又惆怅,正如晏殊所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伊憔悴

我陷入了两难之境。好友却不以为然:“谁说女孩不能打篮球?只要努力练习,肯定可以打得出彩!”她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我的心海荡出了层层涟漪。我决定开始练习篮球。

早晨,我在球场迎接阳光冲出山峦的那一刻;黄昏,我在球场送别最后一抹夕阳。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篮球磨红了我的双手,身体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而酸胀不已。可是,我仍然咬牙坚持着,对自己说“不怕”。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球技并没有多大长进,反倒每日疲惫不堪。朝阳不再为我鼓劲,晚霞不再为我喝彩。仿佛一切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我只是惯性地沉浸在盲目而机械的训练中。大概是掩盖不住颓丧,朋友忍不住发了声:“不能盲目训练,你要探索出自己的方法。”我愣住了,心中的迷雾似被一下子拨开。

我开始探索打球的方法,探索每个运球的平稳,探索每个步伐的走位,然后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想,再一点点咀嚼。我忘却了辛苦,只知梦想就在前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大抵就是像我这样为梦想探索、奋斗的模样吧。

蓦然回首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满怀信心地加入校女篮队,跟随着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正是多数人都认为女孩打不好篮球,因而放弃这一条路,我才得以获得大多数女孩所没有的成就感。蓦然回首,遭受了挫折,探索了未知,收获了成就,我得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即使此路暂时不通,也请相信,只要坚持前行,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

点评

优点:作者能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提炼出以“诗句”贯连的三段式结构,条理清晰。三个小标题引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句,形象巧妙地对应了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从“焦急”“惆怅”到努力付出、探索方法,再到成功后的回望提炼。紧扣材料中“探索”“执着”“希望”等关键词,同时,三个部分的结尾都有心理状态的准确总结,主题表达明确。尤其在第二部分,作者详细呈现了信心满满、自我怀疑、拨开迷雾、继续探索的心理波折,内容丰富,情感真切。

提升建议:三句诗歌的使用较为简单,少了语言的情味。最后主题的强调源于“成功”的体验,而非内在的收获,立意少了一点咀嚼的味道。

此外,作者取题目为“走出自己的路”,最开始是倔强的挑战,中间促成转变的是朋友的提醒,结尾强调的又是“坚持”,那么真正促成“走出自己的路”的到底是什么?是源于热爱,还是探索过程中的理性思索、执着坚持?这一点如果能表现得更清楚一些,主题呈现就会更加鲜明。

夏日的那抹红

炎炎夏日,暑气正如烈马脱缰,奔腾于村庄里、小院中。我蜷在阴凉处,执一把小铲,掬一捧清水,悉心呵护墙角的一株凤仙花——一株红得热烈、红得吉祥、红得无比美丽的凤仙花。

关于种凤仙花的起源,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小学的自然课上,老师津津有味地讲着遗传学。他提到,用一株红花和同种白花杂交,可以通过不完全的遗传得到粉色花。虽然这一粗浅易懂的定律被我牢记不疑,但与此同时,我又生出了莫名的恐惧:若生物都深谙“中庸之道”,那这世界岂不成了“70亿个我”的集合体?多么无趣!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回到爷爷家,才得知新近从亲戚家移栽来的大红色凤仙,几乎已被青虫啃食殆尽——只剩一根精光的茎秆。再看满园的凤仙“原住民”,一个个不是太淡,便是太暗,花色不仅不能说是高雅,甚至算得粗鄙了。铁一般的遗传定律摆在前面,就凭它们,怎么可能产出华贵的大红色后代?那抹红就此被判了死刑。

我不信邪,取来几色花瓣,捣碎成浆,再以不同比例掺和,可就是得不到想要的大红色。连续几天,我彻夜难眠。“一定会有觉醒的花,把自己变成红色!”我想。我开始用心收种、晒干、分类,再收种……但始终得不到想要的颜色。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得知绣球花会随土壤酸碱度变化而变色,我便在凤仙花上试验。遗憾的是,正如老师所说,外界环境不能改变遗传基因,要变红,只能取决于花自己。我又怎么能傻傻地期待一朵花自己变红呢?于是,在百般尝试无果后,连着那土壤、杂色的花种、花枝,我一并弃在墙角。

说来也奇怪,那抹红,却总在夜里钻入我的梦,让我又一次从头开始。

终于,我的“心花”,怒放了!

就在墙角水泥缝中,你顶破水泥,在仲夏绽放了!你大抵是被逼到了绝路,所以身披红纱,等待着我的觉醒吧?此刻,我只想和你谈谈心。你说,你也和我一样,不甘于平凡,所以求变,求破局之路。我说,那些铁一般的律法都消融在时间长河中了,你如炙热的锻钢炉,总能浇铸出驶向未来的巨轮!写文章、做科研,哪件事是一帆风顺的?那些曾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开拓者,不还是被后世景仰吗?

你体内血红的汁液觉醒了。

我的,亦是。

从今往后,我和你的心,不会远了。

点评

优点:首先,作者定然是热爱生活之人,能将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延伸至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坚持中等待,并在等待中求突破之法,完成一场科学与审美融合的“探索之旅”。这一题材真实而独特,在考场选材中比较突出,引人注目。其次,作者紧扣记事文章的要求,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清晰地呈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探究过程的波折起伏,从怀疑到尝试,到再三失败,最终意外收获,让读者也跟着代入其中。最后,语言表达凝练而富有情味,可读性较强。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深谙散文写作之法,在记叙中自然融入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最后结尾处,抒情、议论并举,巧妙变换人称,在与花的对话中,完成了主题的提炼与提升,含蓄而有力。

提升建议:第四段“我不信邪”转折过快。前面分明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何以转变?这里的逻辑还需要交代清楚。

挫折让人生更精彩

挫折让我们遭遇失败的痛楚,令我们黯然神伤。是啊,谁不愿不品尝挫折的苦酒,不接受挫折的洗礼,人生就走向精彩呢?   

可如同宝剑要经历千万次磨砺才能闪耀出凛冽的锋芒,古往今来,哪个人、哪件事不是经过千难万险,不是在越挫越勇之中才散发夺目的光彩?   

我的眼前渐渐出现一片茫茫雪原,漫天大雪,寒风刺骨,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跋涉在求学的路上。他热爱读书,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很难获得更高的造诣。但是,求学的困难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他向人借书,抄录后归还,行至百里外,虚心求教,“色愈恭,理愈至……卒或有所闻”,有这样的执著坚持,挫折在他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困难磨练了他的意志,成就了他坚韧的性格,让他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他就是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代大文学家宋濂。他冒雪访师的'故事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激励着更多人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山谷、丛林、河岸、沙地……生长着一种普通的野草,它,一岁一枯荣,却生得有希望,死得有价值,它就是青蒿。屠呦呦,一个致力于“像蒿叶一样宁静、蒿花一样淡泊、蒿茎一样正直”的科学家,带着一群专注科学研究的探索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站在世界医学的前沿,但她和同事们在荣耀的背后经历的无数挫折你又是否知晓?   

我国的青蒿素研究始于1969年,当时没有抗疟疾的特效药,因此病而死的人难以计数。38岁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受命于危难之时”,开始研制抗疟疾药物。他们起初从中医药典籍中的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当时科研条件极其恶劣和艰苦,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不断尝试提取对抗疟疾的抗性药物,他们经常在密闭的实验室中一待就是几个月,失败,换一种药材再试;又失败,换一种方法再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败的经历已经无法计数,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让很多人沮丧失落,然而科学家的使命、人民的托付却让他们不能退缩,只能越挫越勇,意志更顽强,信念更坚定。无数次失败和挫折让他们积累了大量经验,研究终于获得巨大成功,青蒿素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抗疟良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遭遇挫折,却发出掷地有声的巨大回响,最终得到全世界的敬仰。   

如果上天对你不够眷顾,请不要磨灭自信和奋斗的勇气,因为,遭遇挫折,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点评   

“挫折让人生更精彩”的论点很常见,却很难写出精彩。古今中外,大凡精彩的人生必定遭受挫折,在事例选择上也能信手拈来,可越是简单平凡,越考验基本功,犹如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艺术如此,作文亦如此。   

议论文基本功不外乎“理”和“据”。“理”就是论述深入周密,以理服人:而“据”就是要事例恰当,紧扣论点。“理”,重在思考;“据”,重在积累。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速增加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样功夫到位了,文章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使读者受到感染。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点评】

这位考生对所给寓言的寓意把握准确,所拟题目“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由自然界的胡杨及“人生亦如此”提出观点后,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以屈原、李白、陶渊明、苏轼等人为实例,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另外,诗句的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优美流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语文模拟卷作文评析
高三备考月考作文:自己永远不会贬值
十条不要去害怕的人生格言
【作文365】积极试错明前途,直面挫折勇直前
材料作文“尊重『第一』崇尚首创”写作导引
做好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