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对“志”的理解和感悟 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材料二: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志”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思路点拨】

两则材料有相通之处,都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发表议论。第一则材料强调“坚忍不拔之志”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强调“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谈立志问题都体现了正向积极的价值观,而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考生在阐述自己的感悟或叙述自己的经历时,不得违背材料的价值取向。立意时,必须结合两则材料中的“志”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

1.人生志向高远,方能成为有舵之船。

2.志存高远,方能青春无悔。

3.有志者方可成事。

4.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5.青年立志当知行合一。

……

引导语提示“你对上面材料中“志”的理解的感悟”,这就意味着文章内容要体现考生对“志”的深层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意味着可以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联系生活实际”意味着应赋予作文当今社会的内容元素。

考生可以从材料中的名言出发,围绕感悟展开联想和思考,探讨立志的意义或知行合一、务实行动的意义;也可以叙述见闻或经历,将对立志或知行合一、务实行动的理解融入叙述中,表达出自己独到的感悟。

在“明确文体”的前提下,考生可以阐述“感悟”“思考”,针对名言内容有感而发,适宜用议论类的文体;也可以叙述“见闻”“经历”,在叙述中写出自己对名言内容的深度探究,适宜用叙述类的文体。考生可以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优 秀 例 文

志当存高远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

雄鹰展翅翱翔,因为它有搏击蓝天的志向;小溪奔流不息,因为它有汇入大海的志向。

志向是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给人生之路带来光明;志向是岸边闪烁的灯塔,给迷失的小船指明方向;志向是火红的炉火,给冰冷的现实带来温暖。由此可知,志存高远,方能有生命的高度。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是生活。”对人来说,理想是一束阳光,没有阳光对生命的恩赐,世界将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没有理想的人,会因为失去追求而碌碌无为,就像一只失去翅膀的苍鹰,纵使身体多么强壮,也无法拥有湛蓝的天空。

纵观古今,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人,都有鸿鹄之志,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志向就像加速器,在放慢脚步时,为你提供能量和力量;志向就像划破黑暗的光,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志向就像一扇窗,让你看到人生的绚丽风景。

司马迁饱受屈辱却没有放弃,他忍辱苟活,默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是什么支撑他坚持下去,又是什么带给他生活的勇气?是理想,是志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谱出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命运交响曲》,他有理想,他要用音乐与世界沟通,用音乐把自己对钢琴的热爱传递给世界。这不灭的信心和毅力,都来源于他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因为有了远大志向,饱受冷眼的苏秦刺股苦读,家境贫寒的匡衡凿壁借光,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话。因为有了远大志向,李白方能在艰险的路上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有了远大志向,杜甫才能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心系天下苍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因为有了远大志向,双目失明的鉴真才能历尽艰险,东渡日本,将佛教发扬光大。

相反,没有远大的志向,将像井底之蛙一样自满自足,失去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整日碌碌无为,又何谈进取与成功呢?正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不知所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做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傲视苍穹,直冲云霄,让世界为我喝彩。

【点评】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突出的亮点表现在:一是用优美精练的语言阐释道理,理趣并融,文笔精妙,让读者在明事理的同时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合理准确地援引名言、大量比喻论证和整句的运用以及排比修辞格的使用,处处彰显出语言的婉丽华美,也足以显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二是论证手法多样化。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形象生动,确凿有力。

我的志向

是什么,使那些人走向成功?是什么,使那些人为世人所称赞?答案除了汗水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远大的志向。正是志向敦促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每个人都有志向,我的志向就是当一名作家。

作家这个志向,主要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小时候,不识字的我总是望着那高大的书架出神,总是爱闻那淡淡的书香,也总是爱听父母谈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闻一多,林语堂,朱自清,巴尔扎克……妈妈告诉我:“等你识字了,就能读书,看书,乃至写书了。”虽然那时的我对作家的理解还不透彻,可那个志向的种子已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志向也成了我学习的动力。等到我上了小学,想当作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当我翻着那厚厚的书籍,品读着字里行间的真情时,我明白了,原来作家也是一种伟大的职业。他们以笔为口,以文为语,影响着人们。从那时起,我对作家的羡慕,渐渐变为敬佩。

当然,我知道,当作家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于是,我订阅了许多文学杂志,品味大作家们的文章,汲取精品中的营养。我还加入江海小记者的行列,前往镇江采风,获取了许多的创作素材。大量阅读古诗文,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使我的文章熠熠生辉。到上海、青岛等地游览,饱览祖国壮丽的、优美的河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在读无字书的同时,我还认真读有字书。我看到喜爱的书籍,或买,或借,或租,一卷在手,别无所求。当老师宣布要做摘抄时,我欣喜若狂,而其他人则是垂头丧气,埋怨声声。通过这些途径,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只有对志向不断追求,最终才能使它成为现实。这个流传千古的道理,我深深懂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对作家称呼将变“他”为“我”。

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新时代领路人曾说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如果把我们的青春比作一条朝着未来前进的船,那么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志向是舵,体现在远大的志向可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用他们的经历佐证了这一点。“古今完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可以排在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影响最大的大儒的地位,首先就是归功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立下要做孔子那样的圣贤的大志,并一生都在为之付诸行动。其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行动是桨,体现在行动的务实可以为我们带来成功的积累。

有了远大的志向,再加上务实的行动,就能够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理想前进。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感叹,强调了“有志”的重要性,后来因自己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而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由此特意提出“有志”还要不盲从别人而是坚持自己的行动,才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王安石谈的是登山,也是人生。

志向与行动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知”,是指知识理论;“行”,是指实际行动。对我们青年学生来说,知行合一,强调的是既要拥有远大的志向,更要务实自己为实现志向而付出的行动。

年轻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就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2018年多哈体操世锦赛男团决赛上,中国队在第一轮出现失误,仅排第七名,大比分落后排第一名的俄罗斯,最后经过六轮拼搏,以比排名第二的俄罗斯高0.049分的总分拿下了团体冠军。想拿世界冠军,是他们平时训练定下的奋斗目标;拿下世界冠军,是他们在赛场上经过一轮轮努力拼搏的结果。如果没有远大志向,他们就不会有对世界冠军的强烈渴望;如果没有务实行动,他们这一届比赛就不能得偿所愿。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青年学生当志存高远,以志向为舵;“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需要的是努力拼搏,以行动为桨,努力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灿烂的人生格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解析: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主题作文:兴趣与志趣
关于知行合一的作文,以知行合一为题的作文范文
2022 高考作文主题考前必看:押题预测 生命姿态 范文
「解析+范文」2021-2022学年广州市广附集团六校高二上期中联考作文: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
2023高考语文备考:新材料作文“行与退”,审题立意+满分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