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陸錦川大師注釋《胎息經》

 「按:抱元守一,就是守一個本來的東西,你如果真能守到一個本來的東西,才能夠守一。所以不管你守什麽,即使在意根上以意守意,也是一樣,都不是守一,而是守二。」 

胎息經》文字精潔,全文僅八十三字,但論述精到,不落古來丹道窠臼。文中首論胎息,次述神氣,倡導虛無無念、自然常住。頗合道家·太極門“虛無無爲、自然而然”的修爲本旨,同時所介紹的胎息法,可能也爲太極門功法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胎息,是道家調息的最高境界。此即莊子之所謂:凡夫呼吸在喉,至人呼吸在踵,蓋其息深深,氣氣歸根也。《老子》雲: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夫谷神者,道也,大道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滅,故曰不死。玄牝者,本來也,天地之先,有本乎無。天地爲萬有之先,而無則爲天地之根,無有之道,綿綿不絕,用之不竭,與天地同其長久也。人之呼吸,根于天地,若肇其本,則爲根無,故呼吸者,人之生生之假象也。故《老子》又雲:“能嬰兒乎?”嬰兒之于母腹,臍呼臍吸,本無鼻息,故又名無息。此種呼吸,外形見之,渾如口鼻無氣,內景測之,則是一氣返卻先天,潛入元息之境。故無需假口鼻以橐龠,鼓之以出,翕之以入,渾如無塞之瓶口,有出有入,內外氣通;無出無入,內外一體。如若捫之則一無所得,而疑其無出入也。此息本來人人原會,個個本有,殆因後天之用,必藉後天之息,呼叫言唱,吹呴吞吐,無不因此氣息爲之。故人乃因此用而移體,久而轉化成習,變而爲後天口鼻之呼吸。至若先天之際,母腹之中,鼻口又焉能而有息爲用?此即先天之息,道家謂之“胎息”,猶嬰兒之在母胎也;又謂之“真息”,即以返本歸真也。釋氏則謂之“淨息”,以六根無染,四大無礙,無所著故也。此種真息,凡人常有修爲數十年猶不可得,慧能初生犢子,何能不爲自通?其實,凡人之所能學,所能會者,皆本來之所具,本來之所能,本來之可也。如若無此成因,則縱然習之,亦總不能。故人之所能者,皆本來之有也。昔孔子有雲:生而知之謂之上,學則亞之,而多聞博識,猶知之次也。

胎息經》全文如下: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氣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住,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胎〔指胎息之胎,即如胎之謂也〕從伏〔元之〕氣中結〔成其能〕,〔呼吸所需之〕氣〔始能〕從〔伏氣中所得之〕有胎〔之能〕中息〔呼吸〕。〔因爲人依呼吸而生〕,氣入身來爲之生,〔氣不入身則神無所倚,而〕神去離形爲之死。知神氣〔之道〕者,可以〔修得〕長生,〔其法即〕固守虛無,以養神氣。〔人生神氣相抱〕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住。〔若欲相住,只須〕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此法〕勤而行之,是真道〔之正〕路。

胎息者,如胎之息也。後進強以丹門之結胎解之,是忘卻《胎息經》本非丹道派之經典,張冠李戴矣。

佛按:胎息經爲虛無門之真道妙諦,言辭簡賅,妙蘊無窮。始則入無有兩儀之修,終則歸虛無太極之果,假氣臻神,借胎渡虛,無有相生,無爲自然,但守虛無,入道必矣!故曆來以此經爲太極門之示理,詢非偶然歟!

煉胎息重在神息定而心意寧,心定自然神寧,神寧自然氣住,氣住則胎息自生。此數語可爲胎息指南。神氣因心而亂,因意而定,因性而住。

《太極門秘承》雲:脈住息停,入神而息,是爲神息,神息者,不神不息也。佛按:凡息曰呼吸,神息曰不息,後世但知于閉息長氣上用功,誠不知形之呼吸曰出入,神之呼吸曰不動也。

丹鼎門》秘訣有謂:長生妙訣,神氣相生。神凝氣聚,氣聚精生,精生氣旺,氣旺神盛,以神馭氣,以氣滋精,以精化氣,以氣養神,神氣相抱,可以長生。

按:真元如氣,何處覓見?

曰:但虛其中,則空室來風!

按:神氣,性命之表也,無性命安有神氣?無神氣,性命亦化滅也。故曰:修以神氣入手,以性命畢功。神氣原本一體兩用,但不以人爲分之,則自然歸一。故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地本太和,人物乃變乖!神不住,則氣不定,挈其神,則了得一,萬事畢也!氣定神凝,本自一體,氣有象而神無方,故挈神難而定氣易也。今人多以意上用功,呼吸上用力,是猶隔靴而搔癢也。《太極門秘承》雲:

凝神須忘神,調息應忘息,神息無出入,胎息許自得。

〖胎元妙道〗謂:元始上帝告太上曰:精虛則炎上,氣虛則下走,陰陽各行于水火;金木不成于夫婦,是致下上之人,真氣日衰,陰邪日戾,殘其本壽,精神不全,乃淪爲下鬼,惜哉!我今授汝胎元妙道,以外玄牝合內玄牝;以外真神補內真氣,聚集天之萬寶,養我胎之元精,使神生于胎,氣戀于神,心君潛禦,氣息調勻,萬神敬禮,群魔束形!還當先學定心,心定氣住,氣住神全,神全形固,綿綿若存而不息,用之不窮而見功,谷神不死,合我真宗。我湣世人,外爲酒色之所賊,內爲思慮之所縈,惟知貪圖名利,消落精神;戀著粉屍,巧取娥眉,逐舛亡本,崩我靈基,使坎離之壞散,致魂魄之流離,兒女成列,形骸漸衰,爲一棺之聚土;先天地之真機,良可悲乎!奉勸世人,先持小戒,以漸至大戒;先學息心,漸真入無爲,然後因定生明,因明悟道,因道解脫。其上品之人,以粗易細,可成光明身,居于清淨天,壽命無量;中等之人,可延年住世,補複胎元,不致夭傷;下品之人,遠離情欲,淡薄名利,歸向真風,順行聖教,亦不致迷惑夭枉也。

按:胎元妙道,雖無具體習練之階次口訣,然大旨純正無上,均爲至道聖言,詢非秀才兵書類之語可望其項背!志道之士,幸究心焉!

嬰兒落地,一聲呼號,天氣入鼻,息氣乃通。病老將歿,一聲呼嘎,天氣出口,息氣乃絕,生機遂滅,形壞而死矣。故一息者,吾人生死之大路頭也。是以善保一息,天命悠歸,入之者生,出之者死,養生修真之道,幾近于此也!

《道家·太極門》法言有謂:

啓開一息之原者,內真之生氣生也。絕閉此一息之原者,內真之生氣絕也。是善養內真生氣者生,耗竭內真生氣則死。長存內真生氣則壽也。內真生氣者何?只在那息盡複起,息定複生中依稀求之,可得之矣。

按:一息之起,乃息息繼之,生氣遂而交泰,世人但知此爲自然而然之事,不知此之所以然之理。若明契此理而披尋其所以之原,則生生之機,亦不難明矣。入定無息,不出不入,此真胎息之法也,然所雲不是,即境乃知!

神是性兮氣是命,千年相傳到如今,只爲一靜天地複,何須萬訣並千經!

《太極門》秘訣雲:陽極極首,陰極極器,陽極寓陰神曰靈;陰極含陽神曰性;靈性交變曰神。 神居心君王宮,中主後天,司命二極。二極者,靈極、性極也。

按:頭爲靈極,器爲性極,心爲神居,人生之智慧識念,皆由是而生也。

《太極門》秘承謂:無而生有,靜極生動,無有相生,動靜相因,此是法;迨應動靜兩忘,有無俱遣,非動而動,非有而有,此是道。

按:太極門之道,大道之道,動靜有無,可賅乎天地萬有之象,然有有無常,故當返之以歸虛無,蓋有中之有爲暫有,無中之無爲永無,無中之有爲永有,有中之無爲暫無也。惟當明透此理,方可言道!

按:形之入,松靜不勞也;神之入,活融不縛也。但能常住于入,則道不遠也。

按:穴本因氣注而定位,故天無定星,人無定穴。氣之長短,非關本元,真息之息,若嬰之在胎,非關人爲。神凝則氣凝,氣凝則現珠,現珠則光明見也。養生之道,妙在恒專!閉氣忘情一句,爲千古命修之要訣!然閉氣之中,消息難忍,人之常情耳,若果能絕念忘情,入諸定中,妙致空明,自在不急,煉修之妙,蓋盡于此也。《太極門》秘承雲:性根命根,呼吸即根,有根有命,無根無生。我來脫根,白日飛升,它去脫根,天年無存。故曰: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此語玄機深遠,悟達者,可爲得法。我來脫根,即由我自主脫去呼吸之根;它去脫根,即肉體脫去呼吸之根。前者爲成道,後者爲死亡。

按:尋常呼吸不尋常,了斷尋常便返陽;只爲初生一息入,故教萬物往來忙!

心氣欲開,腎氣欲閉。而凡人之爲,心爲欲牽,故常困而不開;腎爲情牽,故常散而不收。此心腎之所以水火不交,情性不安也。若能心無所欲,腎無所欲,則心氣常開,腎氣常固,天地自然相朝,水火自然相交,神氣自然交融也。道門之則,則以下陰藏性,內系乎腎;中陰藏神,內系乎心;上陽藏靈,內系乎腦,三而一歸,合于性,故上行而證,見歸靈性爲之聖;而下行而行,見傳性靈爲之俗,前者逆而生仙,後者順而生人,逆順凡聖之機,由是而分焉!原夫養心莫善于寡欲,平息莫要于淨神,欲淡神淨,自然心息調和,神炁相抱,不知心之爲心,息之爲息,身之爲身,我之爲我也!道本自然,淨人擾則自歸,信乎!

一體之身,一火貫通,蓋陽氣之爲用事也。夫意之可聚,則氣之可聚;氣之可聚,則火之所聚也。“氣有余,便是火;火有余,便是賊!”明于此理,聚火用火之道,殆大旨在握也。

“氣以人爲則勞”妙哉斯論!千古以下,養生之士多在此中折騰,不知心之所之,以形役之,正失其天然之本也。〖道宗秘承〗有謂:心息一體,乃能圓融。惟其圓融,乃能一體。

按:稽息之一字,從自〔鼻〕以心,蓋謂鼻息與心相合,乃能爲“息”。故凡真爲息者,無不應與心氣相合,不爾便落浮粗暴滑,淺滯斷澀,難入正真。凡息之可入天和者,莫不當應于自然,其自然之息,不假欲爲,尤是入諸忘情忘我之境者,其息尤能入真,還諸胎嬰本來。然息上用功,終落後天。

故曰:自息入則法,自息出者道!

世人不識氣精神,但若生心便悖真,莫道引行氣乍順,九宮三宅不還春!

《道家·太極門》秘承有謂:無道之道,乃爲真道;無爲之爲,乃爲真爲;無一之一,乃爲真一;凡守之守,是皆非守;凡一之一,是皆非一;明于無守非一,是即老子抱元守一之旨也!

按:惟守一,乃能抱元;能抱元,乃真守一!

抱元守一,肇自黃老,千古以下,真一不移。自《太平經》而下,守一之道,繼傳不綴。斯抱元守一者,殆修真玄珠密語中之入門啓鑰矣。對此,仿佛昔年曾有釋說一節,尚可一讀,轉錄茲次,聊供道而儒者一粲。

抱元守一者,由命入性之修即悟證法也。夫抱者,懷依也;元者,根本也。自抱寓合,人本爲體,是懷融本體即謂之抱元矣。嘗考人之本體,其爲形神歟?形體之即,其惟精氣神耶?夫精本氣之精英,氣原精之升華,精氣相因,一若雲水之相肇,抑亦陰陽化生之道也。陰可生陽,陽可生陰,陰陽造化,于斯呈象也。原人身有形精氣之生變,惟賴乎無形神氣之造化,而神氣之壯旺,複藉乎精氣之相資,此又陰陽互根之道也。故而神若外馳,則精氣內耗;神若靜守,則精氣旺盛。無爲而生,有爲而滅,太極動靜,陰陽至理,死生盛衰之道,皆系于此矣。道家深明此理,常使神與氣合,氣與神凝,渾然歸一,肇乎一元,故乃精氣相滋,神氣兩旺,本體不憊。古哲有雲:神氣相抱,可以長生,此非即抱元之謂歟!守者,不移矣;一者,無二也。神氣凝住于一,便謂之守。夫一,肇始之初也。路之行,始之步,道之修,起于一。古哲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道得一以真,德得一以淨,法得一以明,人得一以聖!是守一則入道也,入真也,入靜也。守一之法,見仁見智,蓋始步固無定法,道一亦無定法矣。籲!身內身外,六識五體,形神百骸,著無不可,抑萬法歸宗,總屬一意歟!一意歸真,真心自見,真性悟證,三教一理。明于此,則守一之道,無余蘊矣。是之謂抱元守一,是之謂抱元守一之旨,然此亦不得已而已之假說,蓋道本無言,權假于言,若以言爲言,則不若無言矣!六識即眼觀色、耳聽聲、鼻聞香、舌辨味、身覺觸、意參法。六者守一,則皆可入靜。此因一念可代百念,久之自然一念常住,百念不生,此即謂之真靜。人稟不同,六識之功各有盛衰,故守一之法,亦因人而異,相反則難入于道,相合者便捷足先登。今人但以心感身觸守下腹“丹田”爲訣,不惟失訣,且以一法以統萬人,殊失之膠柱。法而不效,豈可怨法否!

〖抱元守一的真義〗抱元守一,就是守一個本來的東西,你如果真能守到一個本來的東西,才能夠守一。所以不管你守什麽,即使在意根上以意守意,也是一樣,都不是守一,而是守二。只有抱元才能守一,抱元和守一是一個意思。所謂抱元,就是返本,就是要回到意的前面。你能回到意的前面,連意根都沒用,這才能夠達到守一境界才是真正的抱元守一。

1982年第三期《氣功》雜志載“胎息經注釋”一文,多年來不少人來信贊我注釋,比之《雲笈七簽》中葛洪所論和王文祿、幻真諸前輩所注絕勝。但經中有些語句,尤其入手二句還不無疑義,希望我能更進一步解釋。其次,認爲所載非全豹,希望我能把原作全稿複印出來,分惠于同好。回答如下:

《胎息經》是我國古代氣功文獻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即聖胎,乃真神所結;息是真息,乃內外呼吸氣停〔真息無息〕所成。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神之與氣,互相對待,互爲其根。神屬陰,喻之爲汞;氣屬陽,喻之爲鉛;此是本身之陰陽。神是性,氣是命,性不離命,命不離性,二者是二是一,即是性命雙修。故虛靖真君曰:“神是性兮氣是命”。曹文逸仙姑曰:“我爲諸公說端的,命蒂從來是真息”。經首二句“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話是兩句,事只是一端。前句言神〔胎即是神之喻〕,後句言氣。而神氣合修之主旨,專在“伏氣”二字,乃是修習之手段。氣如何伏?又專在“凝神”。故虛靖真君說:“神不外馳氣自定”。並且經中言神氣之重要,有“氣入身來爲之生,神去離形爲之死”句;言神氣之互根,有“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句;言修習之方法,有“固守虛無,以養神氣”和“若欲長生,神氣相住”句。虛是虛其身,無是無其氣;曰養則不是勉強造作,而是自然而然,兩者相住如水乳交融。反反複複,都只是神氣二字,真可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也。

總上可知:“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動,也就是生出定力,道家謂之爲內丹或陰丹,須已擺脫了身外的呼吸和身內髒器功能,即一切氣化之氣的幹擾方能形成。到了那個境界,是爲“伏氣”。就是自然地不覺有內外呼吸之痕迹,而惟有一神獨耀。故曰“胎從伏氣中結”。在此聖胎凝結的同時,內外氣息亦自歸寂滅,故曰“氣從有胎中息”。古仙曰:“脈住息停胎始結”,陳泥丸祖師曰:“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脈已息氣歸根,有一嬰兒在下田,與我形貌亦如然。”皆可爲證。還有必須知道的,玉蟾仙翁曰:“昔日遇師真口訣,只是凝神入氣穴”。氣穴一般都指爲臍下之下丹田。實際上所謂氣穴,我得真師指授,乃是在靜定之中,真神與真氣相依相抱而合一;換句話說,即是以氣爲穴而神凝之。所謂“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內”者是也。善乎閔一得真人之言曰:“圓虛圓寂,圓清圓和,何內何外,何有何無?生生化化,一付如如,還返妙用,如斯如斯,成身內身,是名真吾”。此種高層次功夫的行持,是不拘行住坐臥,只要能祛除一切雜念妄想,不思過去、未來,惟用現前一念,將全身放松,與整個宇宙太空法界融爲一體,則氣自養。如是熏習既久,自見“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矣。

總之,《胎息經》之所指示者,乃是直接從神氣入手,而不是在後天幻軀上去糾纏,這符合老子“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之旨,亦符合于《譚子化書》“忘形以養氣”之訣。故在古代氣功中,乃是較高層的層次,除了真正人元丹法乃依同類陰陽而修外,此則是本身陰陽亦通虛空陰陽之惟一可靠而無偏倚之大道,至簡至易,至聖至神也。至于《胎息經注釋》之原稿,本名《胎息經簽疏》,乃輯入了各門各派有關入門之語作印證而成,將來如有必要,考慮修訂單行。若就真實修持,真實受用而言,則正如白真人所雲“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若就最高境界而言,則“舉心便錯,動念即乖”!總上所述,皆是葛藤,應早承領三百棒去!

 

------------本文引自:http://www.xici.net/d152399854.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養生功
悟 道
(13)[转载]淺談呂純陽祖師《百字銘》中的「養氣」(朱穗生)
丹道入門理法
至聖老祖訓示
先天氣功築基要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