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针灸经典《针灸神书·琼、马天星穴治病歌》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琼、马天星穴治病歌

天星穴,是道家针灸家认为治疗内科杂病效果最佳的穴位,有如天上的星君下凡用仙药治病一样灵验。现在流传的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1167),还有鲜为人知的琼瑶真人“天星十一穴”歌(1106)。

马丹阳是金元时期全真道教遇仙派的祖师,他的这首歌可能是据宋徽宗时期琼瑶真人所著的(琼瑶神书》“天星十一穴”歌增删而成。这两首歌内容大同小异,马丹阳增加了太冲一穴,删去了琼瑶真人的补泻针法,主治病症亦有所增减,文字上也作了一些修饰, 由于《琼瑶神书》传本绝少,所以“天星十一穴”歌诀鲜为人知。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经明代推崇道家针灸的徐凤收入《针灸大全》(1439)后,杨继洲又载入《针灸大成》(1601),因而流传甚广。笔者认为,“天星十一穴”歌诀中琼瑶真人讲究辨证施针手法,这是很可贵的。而马丹阳为了简便,只在每穴下写明针几分,灸几壮,不加以辨证施术,显然在临床疗效上不如前者。

为使学者能睹其源,在此将琼瑶真人“天星十一穴”歌诀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并列对照转录,笔者酌加按语以供参考。

琼瑶: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截,

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彻,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担,指用补法),

合截用法截(截,泻法)。

但法用针取,莫与闲人说。

三百六十穴,不如十一穴。

此法少人知,金锁都开彻。

有人若传授,何须用别诀,

便是神针法,普济群生悦。

马氏: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如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此两段序歌,意义相同,都说明针灸天星穴疗效如神,不要轻意传授他人。马丹阳增加了太冲一穴,将天星十一穴变成天星十二穴。

一、足三里

琼瑶: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针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积聚,腿肿膝胫酸,

劳伤羸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

左瘫并右痪,风疾两相关。

捻穴须举足,得法不为难。

(三里二穴:热,脉洪。泻提数次,提刮战二七次,气下三五次,向上摄提数次,不灸;寒,脉微。补刮搓捻,次推按数次,气上数次,升阳数次,灸七壮。)

马氏: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酸,

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变宽。

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马氏将足三里的位置说得更准确,主治上删去了积聚,增加了泄泻,将劳伤改为伤寒。两者合看就全面了。积聚、泄泻都可取足三里。劳伤和伤寒都可引起身体贏瘦,也都可取足三里。琼瑶将其主治的病证分为虚实两大类分别施以补、泻手法,这更符合辨证施治的原则。临床实践也证实同一穴位施用不同的手法,确可取得不同的疗效。在这一重要学 术观点上,无疑琼瑶真人较马丹阳道长高明。

二、内庭穴

琼瑶:

内庭二足间,胃脉足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瘾疹咽赤痛,数欠及牙疼。

疟疾不思食,针着便惺惺。

谷海停痰盛,宣通气自升。

(内庭二穴:热,脉洪。提泻,刮战五七次,搜摄数次,深提摄,气下五七次,不灸;寒,脉微。补七次,按刮数次,推按循,气上数次,搓捻数次,灸五壮。)

马氏:

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

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

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

:内庭的位置马氏较琼瑶说得明白,但马氏删去了“谷海”(胃)停痰一证,胃中停痰在《内经》上就有记载,所用半夏秫米汤治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症,实质上就是胃中停痰所致。针灸胃经的内庭是有利于清除胃中停痰的,所以还是保留这一主治为好。

三、曲池

琼瑶:

曲池曲肘里,曲骨陷中求。

善疗肘中病,偏风便不收,

抛弓开不得,筋缓怎梳头,

喉闭促为绝,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疙痒,针灸必须瘳。

(曲池二穴:热,脉洪。提泻刮战五七次,搜摄数次,深提摄,气下五七次,不灸;寒,脉微。补刮推按循,气上数次,搓捻数次,搜摄按刮数次,灸五壮。)

马氏: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

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针五分,灸三壮。)

:马氏将琼瑶歌中的“抛弓”改成“挽弓”,将“为绝”改成“欲死”,改得更准确,更明白晓畅。但将琼瑶歌的“风疙痒”改为“风癣癞”,就不是同义词了。“风疙痒”,是指风疹、荨麻疹一类过敏性皮肤病,“风癣癞”则属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当然针刺曲池,不但能治这两类皮肤病,一切皮肤搔痒症都有一定疗效。

四、合谷

琼瑶: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热,疟疾热还寒,

热病汗不出,目视昏幔幔,

齿龋并鼻衄,口噤不能言,

针入着深浅,可令人即安。

(合谷二穴:热,脉洪。提泻五七次,搜刮五七次,循摄提,气下五七次,不灸;寒,脉微。补刮十次,气上五七次,按三次,搓三次,循搜五七次,灸三壮。)

马氏: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

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灸三壮。)

:马氏歌删去了琼瑶歌的重要一节,即“热病汗不出,目视昏幔幔”。热病,指外感热病,临床上常针合谷发汗以退烧。凡针灸医生都有此经验。马氏将合谷的这一重要的主治删掉了,不能说不是一大缺陷。合谷也是治目赤肿痛的要穴,所以这一句还是保留为好。

五、委中

琼瑶:

委中曲踿里,动脉腘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夹脊梁。

风痹髀枢病,热病不能凉,

膝头难屈曲,遗尿不得安。

(委中二穴:禁灸。热,脉洪。提泻五七次,搜摄循提,气下,出血;寒,脉微。补刮五七次,推按循刮,气上五次,不出血。)

马氏:

委中曲踿里,横纹脉中央。

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

痠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

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针五分,禁灸。)

:马氏将琼瑶委中歌改得更明白易懂,但刺委中出血可使热病退烧,仍有临床意义,似不宜删。委中能治遗尿,临床少用,删之得当。

六、承山

琼瑶:

承山在鱼腹,腨肠在肉间。

善治腰背痛,痔病大便难。

脚气膝下肿,股重颤酸疼。

霍乱转筋急,穴中刺便安,

起身立不得,饮食更难飧。

(承山二穴:热,脉洪。提泻五次,搜刮三五次,战提三次,向上摄提数次,不灸;寒,脉微。提补三五次,搜刮三五次,搓三次,捻循提,气上,灸三壮。)

马氏:

承山名鱼腹,腨肠分肉间。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

脚气并膝肿,辗转战疼痠。

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针七分,灸五壮。)

:马氏删改琼瑶承山歌十分得当,并增加了主治“膝肿”一症。因为脚气病主要表现为脚软无力,心跳心累。且脚气病的脚肿也不仅限于膝下肿。“膝肿”则是另一种病,如湿痹、鹤膝风等。至于“起身立不得”是由霍乱的脚转筋引起,“饮食更难飧”是霍乱的又一个症状。针灸承山只对脚转筋有效,而对霍乱则无功,所以这一句删得很好。不然会使人误认为承山能主治霍乱病。但琼瑶分寒证、热证施针灸的手法值得重视。

七、太冲

马氏:

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

动脉知生死,能治惊痫风。

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

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

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琼瑶无此歌,天星十一穴增加太冲,便成天星十二穴。但太冲的准确位置应是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因属肝经的原穴,有平肝潜阳和调节肝经气血的作用,故还能主

治肝阳上亢的头昏头痛和肝经气血不调的月经失调。

八、昆仑

琼瑶:

昆仑足外踝,后跟歧骨寻。

腨肿腰尻痛,腿脚及连阴,

头疼肩背急,暴喘闷冲心,

踏地行不得,举足便呻吟,

鼻衄多为患,惊痫瘈疭深,

若要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昆仑二穴:热,脉洪。战提七次,搜刮七次,循摄、气下十次,提搓向下捻。不灸;寒,脉微。补三五次,推按搓五七次,循、气上三五次,停呼三十度,灸三壮。)

马氏: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

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

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针五分,灸三壮。)

按:琼瑶对昆仑位置的描述比马氏准确,因昆仑穴在外踝之高点与跟骨水平连线中点的凹陷中。在主治上琼瑶所列症较多而合理,如治头痛肩背急、鼻衄,是据上病取下的原则,其所属足太阳经也上额交巅入络脑,下项循肩夹脊。还能治惊风抽搐(瘈疭)癲痫,也因经脉入络脑,针泻昆仑可以泻热,以解除高热引起的惊风;可以豁痰定静,故能治癫痫。其相邻的同经穴仆参、申脉都是治癫痫的要穴。

九、环跳

琼瑶:

环跳在髀枢,侧卧不足舒,

上足屈求得。能治毒脚冷,

痹并湿痹麻,身体似神诛。

腰腿连腨痛,难伸转呼吸。

但能针与灸,此穴勿疏虞。

(环跳二穴,热,脉洪。提刮十次,按摄战泻十次,升阴、气下五七次,不灸;寒,脉微。搓补数次,按三次,捻三次,升阳、气上三次,灸七壮。)

马氏: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

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

腿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

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针二寸,灸五壮。)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髀枢, 即股骨大转子。其穴具体位置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深部正当坐骨神经。取此穴时,患者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如作臀部肌肉注射姿势。但应注意深针此穴时勿刺伤坐骨神经,否则易致瘫痪,所以琼瑶真人告诫,针此穴“勿疏虞”,不要粗心大意。琼瑶所谓“毒脚冷”是指风毒引起的腰腿冷痛。马丹阳修改此歌后,词意较为明白,环跳主要是治腰腿疼和今称的坐骨神经痛以及中风后遗症的下肢瘫痪。但对这类病症不是马丹阳所说的针灸后“顷刻病消除”,而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

十、阳陵泉

琼瑶:

阳陵居膝下,一寸外臁中。

膝头难屈曲,起坐似寒翁。

举身飞不起,冷痹及偏风。

试把针微刺,方知有异功,

胆肝为表里,流注最相攻。

(阳陵泉二穴:热,脉洪。提刮五次、泻三五次,提二次、搜刮三五次,升阴,气下;寒,脉微。补三次,按三次,搓三次,捻三次,升阳、气上三次,灸三壮。)

马氏: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

膝中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床似衰翁。

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壮。)

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马氏歌虽较琼瑶简明,但漏掉了阳陵泉的重要主治,即胆病和与胆相表里的肝病。琼瑶歌特提出“胆肝为表里,流注最相攻”意思是胆肝病之黄疸、口苦,以及所属经络循行部位的疼痛特别是胁痛,都是阳陵泉的主治症。实验研究也证实,针刺阳陵泉能增强胆囊的收缩和排泄胆汁的能力。因此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要穴。可见马氏文字功夫虽好,而临床经验则不如琼瑶真人也。

十一、通里

琼瑶:

通里在腕后,量度一寸中。

频伸仍缩欠,烦恼又心忡。

肘臂连腨痛,头腮两颊红,

实则四肢肿,喉闭气难通。

虚则不能语,口苦呕无纵。

入看深浅,神功实不同,

神观司此穴,暴哑一针通。

(通里二穴:热,脉洪。提泻五次,搓搜摄五七次,循提,升阴,气下,不灸;寒,脉微。补七次,按刮七次,升阳、气上三次,又循按三次,灸三壮。)

马氏: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

欲言声不出,懊恢及怔忡。

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

虚则不能食,暴喑面无容,

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按: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在腕横纹上一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主治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马氏歌比琼瑶简练明畅。

十二、列缺

琼瑶:

列缺腕侧上,头指手交叉。

举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

肘腕全无力,口噤不开牙。

咳嗽掌中热,寒疟呕增加,

喜笑纵唇口,健忘不绝些。

针入看深浅,妙手有人誇。

三呼留得住,五吸泻为佳。

天星十一穴,活法妙无加。

(列缺二穴:热,脉洪。提七次,搜摄循提,气下、升阴三五次,不灸;寒,脉微。按三次,搓三次,捻三次,刮、升阳、气上三次,灸三壮。)

马氏: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

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

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

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针三分,灸五壮。)

按: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虎口平直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是穴。马氏遗漏了主治咳嗽一症,但琼瑶说能治健忘也有待临床验证。

    总之,以上两歌词比较,琼瑶歌文字冗长且有些词意难明,而马氏歌文字精炼,词意明白晓畅,且增加了太冲穴歌,说明后者源于前者。琼瑶真人是北宋末,宋徽宗执政时期(1101~1125)人,马丹阳(1123~ 1183)生活在金代,相距甚近,又都是道教中人,所以有受教中人秘传琼瑶真人天星十一穴歌的机会。因而笔者认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来源于琼瑶真人。所作上述对照分析除了说明其源头外,更重要的是从临床角度考虑,因两者在主治和针法上可起到互补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认为琼瑶虽然讲究辨证施针,但辨证过于简单,只分寒证、热证。但笔者认为这正是临床辨证的诀窍。病人表现错综复杂的证候,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纲,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尽管辨证的方法很多,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这诸多辨证总不外虚、实两大证型。针灸临床只要能辨明虚、实,就可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针。琼瑶深知个中奥妙,故以热,代表实证;以寒代表虚证。至于脉洪,并非凡实证都是脉洪大,而是代表实证的脉象;脉微,也并非凡虚证都是脉微弱,而是代表虚证的脉象。

也许会说琼瑶针刺的手法太复杂了令人难以掌握。琼瑶针刺手法复杂,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是琼瑶有别于一般针法的大特色。若想提高临床疗效,下点苦工夫也是不难掌握的。最要紧,的是要学会他特有的“升阳法”、“升阴法”、“气上法”和“气下法”。一般地说,升阳和气上法是补法;升阴和气下法是泻法。若觉实难掌握,也可用简单的补泻手法。琼瑶大概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他在“补泻法五十九法”中又提出了简单的补泻手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和按针孔补泻法。

捻转补泻法:“左转补之,右转泻之”,即向左(顺时针)捻转针柄为补法;向右(逆时针)捻转针柄为泻法。

呼吸补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

按针孔补泻法:出针后急以指按针孔为补法;不按针孔,令邪气从针孔泄出为泻法。

针刺时将这三种简单的补泻法联合运用,也可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琼瑶·针灸神书》、《针灸大成》、《道家针灸》整理而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根结(五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翻译】岐伯说:天地之气,互相感应,寒暖也随之交相转移,所以阴阳的变化,孰少孰多,都有一定的规律。阴道为偶数,阳道为奇数。假如发病在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对于这种阴阳不能调和的现象,应怎样用泻法或怎样用补法呢?假如病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好象树木的茎叶枯槁水湿下渗,阴阳互移,又应怎样用泻法或怎样用补法呢?不正的邪气侵入了经络,变化多端,主要是由于不知道经穴根结是脏腑关键所在。等到机关折损,枢纽败坏,开阖失常,精气走泄,阴阳大伤,那精气就不可复聚了。至于九针的紧要所在,在于明了经脉根结的情况,知道经脉根结的道理,这样针刺的原则一说就可以了;如不知道经脉根结的重要性,那针刺的道理就等于绝灭。

  【原文】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具本也。
  【翻译】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归结于命门,即目内眦的睛明穴。足阳明胃经,起于足大趾侧次趾端的厉兑穴,归结于颡大,即钳耳,指额角部的头维穴。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趾侧次趾之端的窍阴穴,归结于窗笼,即耳部的听宫穴。太阳经好象人身外门的开关,阳明经好象人身外门的门扇,少阳经好象人身外门的枢轴。如果太阳之关失去功能,就会使肉节溃缓而发生暴病,所以诊治暴病,可取足太阳膀胱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渎”就是皮肉瘦小憔悴的意思。如果阳明经失去了阖的功能,阳气就会无所止息而发生痿病,所以诊治痿病,可取用足阳明胃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无所止息”,是说正气运行不畅,而邪气就留在里边了。如果少阳之枢失掉了功能,就会发生骨摇,不能在地上安然行走,所以诊治骨摇病,可取足少阳胆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骨摇”,就是骨节缓纵不收的意思。以上这些病,必须追究它的根源而予以治疗。

  【原文】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翻译】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端的隐白穴,归结于上腹部的太仓。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归结于廉泉。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端的大敦穴,归结于胸部的玉英而下络于膻中穴。太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插关;厥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门扇;少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转枢。假如太阴主关的功能失常,就会使脾失去运化的能力,水谷无所转输,而发生膈塞、洞泄的病变。治疗膈塞、洞泄病,可取用足太阴脾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太阴经主关功能的失常,主要是由于气不足而导致发病的。假如厥阴主阖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气机弛缓,导致多悲之病。治疗多悲之病,可取用足厥阴肝经穴,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假如少阴主枢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肾脉结滞而下焦不通。治疗这种结滞不通的病,可取用足少阴肾经穴,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凡是经脉有结滞的,都应取用上法刺治。

  【原文】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于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于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翻译】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井穴),流于京骨(原穴),注于昆仑(经穴),上入于颈部天柱穴,下入于足部的飞扬(络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窍阴(井穴),流于丘墟(原穴),注于阳辅(经穴),上入于颈部天容穴,下入于足胫部的光明穴(络穴)。足阳明胃经起于厉兑(井穴),流于冲阳(原穴),注于解溪(经穴),上入于颈部的人迎穴,下入于足胫部的丰隆穴;(络穴)。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井穴),流于阳谷(经穴),注于小海(合穴),上入于头部的天窗穴,下入于臂部的支正(络穴)。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井穴),流于阳池(原穴),注于支沟(经穴),上入于头部天牖穴,下入于外关穴(络穴)。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井穴),流于合谷(原穴),注于阳溪(经穴),上入于颈部扶突穴,下入于腕后上侧的偏历穴(络穴)。这就是十二经根流注入的部位,凡充盛的脉络,都应当取而泻之。

  【原文】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翻译】人的经脉运行全身,一日一夜五十周,以使五脏精气循环往来。如果太过或不及而不应此数的,就会生病,这叫做狂生。所说的五十营,是五脏都能受到精气的营养,这可以从切寸口脉象,计算脉搏次数,预知人的强弱。脉搏跳动五十次而不歇止的,说明五脏精气旺盛;脉动四十次而有一次歇止的,说明有一脏无气;脉动三十次而有一次歇止,说明有二脏无气;脉动二十次而有一次歇止,说明有三脏无气;脉动十次而有一次歇止,说明有四脏无气;脉动不满十次就歇止的,表明五脏精气不足,短期内就可能死亡。这是由于先通了经脉才能诊察得如此细致。所谓脉搏跳动五十次而不歇止,是五脏正常的现象,由此可知五脏的精气。断定一个人短期内可能死亡,是依据脉象的忽快忽慢而言的。

  【原文】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翻译】黄帝说:人的形体异常和正常有五种,是说这五种人,骨节有小有大,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有滑有涩,脉有长有短,血有多有少,十二经十五络的大数,我已知道了,这都是指一般的劳动人民说的。至于那些终日肉食的王公大人,他们的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运行急滑,在用针刺的时候,快慢、深浅、多少,能和一般劳动人民一样吗?

  【原文】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利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吃脂膏厚味的人和吃菽藿薄味的人,在针刺时,怎能一样呢?针刺之时,气滑的出针要快,气涩的出针要慢;气滑的用小针浅刺,气涩的用大针深刺;深刺的要留针,浅刺的要快出针。由此看来,针刺劳动人民要深刺并且要留针,针刺王公贵人要浅刺并且慢进针,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血慓悍滑利的缘故。

  【原文】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
  【翻译】黄帝问:形气出现了有余或不足,应怎样治疗呢?

  【原文】歧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形气不足,病气有余,这是邪气胜于正气的表现,应当急用泻法以去其邪。形气有余,病气不足,这是外实内虚,应急用补法以扶其正。形气不足,病气不足,这是阴阳都不足了,不可用针刺治疗,若用针刺,就加重了它的不足,而导致阴阳竭、血气尽,五脏空虚,筋髓枯槁,老年人要死亡,壮年人也不易康复。如果形气有余,病气也有余,这是阴阳都有余,应当在去邪之后再调和虚实。所以说,病有余的用泻法,病不足的用补法,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着,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翻译】所以说,在运用针刺时若不知道逆顺的道理,补泻反用,必然导致正气邪气相搏争。如实症反用补法,就会使阴阳都太盛了,胃肠邪气充满,肝肺内胀,阴阳之气互相错乱。如虚症反用泻法,就会使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胃肠衰弱无力,皮肤涩薄干瘦着骨,毛腠也因而焦枯,这就可断定接近死期了。

  【原文】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翻译】因此说用针的关键,在于懂得调和的道理。调合了阴阳,精气就可以充沛,形气合一,使神气内藏。

  【原文】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翻译】所以说高明的医工能够平气,一般的医工能够治脉,拙劣的医工则耗气危害生命。

  【原文】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翻译】所以说用针不可不慎重啊!一定要审察五脏的变化,五脏之脉与病的相应情况,经络的虚实情况,皮肤的柔粗情况,然后取用适当经穴针刺就可以了。

寿夭刚柔(六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翻译】黄帝向少师问道:我听说人体的生长,性格有刚有柔,体质有强有弱,身材有长有短,并有阴阳两方面的区别,希望听一下其中的道理。

  【原文】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翻译】少师回答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必须辨别阴阳的情况,才能准确地掌握针刺之法。了解疾病起始时的情况,才能在针刺时作出适当的手法。同时要认真地揣度发病的经过与四时季节变化的相应关系。人体的阴阳,里面合于五脏六腑,外面合于筋骨皮肤,所以人体里面有阴阳,外面也有阴阳。在里面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面的,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因此,病变在阴中之阴的,应当针刺阴经的荥腧(五腧穴);病变在阳中之阳的,应当针刺阳经的合穴,病变在阳中之阴的,应当针刺阴经的经穴;病变在阴中之阳的,应当针刺阳经的络穴。所以说病在阳经的叫做风,病在阴经的叫做痹,阴阳两经都有病的叫做风痹。病有形态变化而不感觉疼痛的,属于阳经一类的疾病;病无形态变化而感觉疼痛的,属于阴经一类的疾病。没有形态变化而感觉疼痛的,这是阳经无病,只是阴经有病,要赶快在阴经方面取穴治疗,而不要攻其阳经。有形态变化而不觉疼痛的,是阴经无病,而只是阳经有病,要赶快在阳经方面取穴治疗,而不要攻其阴经。若是阴阳表里都有了病,忽然有形,忽然无形,并且心中烦躁,这叫做阴病甚于阳,就是所说的不表不里,治疗比较困难,预示着病人的形体将不能久存了。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
  【翻译】黄帝向伯高问道:我听说形气与病有先后内外相应的关系,这种情况是怎样的呢?

  【原文】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翻译】伯高回答说:风寒从外侵袭,伤及形体,应之于外之皮毛;忧恐忿怒从内发生,伤及内气,应之于内之脏腑。由于气失协调,伤了五脏之后,就会使五脏有病。寒邪侵袭,使形体受了伤害,就会使肌肉皮肤发病。风邪伤了筋脉,筋脉就会应之而发病。这就是形气与疾病外内相应的关系。

  【原文】黄帝曰:刺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针刺的疗程怎样来确定呢?

  【原文】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翻译】伯高回答说:病九天的,刺三次可愈。病一个月的,刺十次可愈。病程时日的多少远近,都可依据三日一刺的标准类推。如久患痹病,邪气留滞不去,就应诊视血络,尽力去掉恶血。

  【原文】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
  【翻译】黄帝问:内外病症,在治疗难易上,应如何区别?

  【原文】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翻译】伯高回答说:形体先有病尚未侵入内脏的,病仅在表,针刺的次数减半即可痊愈;内脏先有病而表现于外的,是内外皆病,针刺的次数必须加倍才能痊愈。这就是疾病有内外,针治有难易,它们之间互应的道理。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
  【翻译】黄帝向伯高问道:我听说人的形态有缓有急,气质有盛有衰,骨骼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怎样用这些因素来确定人的寿夭呢?

  【原文】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翻译】伯高回答说:人的形和气之间平衡相称的就是长寿,不平衡不相称的就会夭亡。皮肤与肌肉相包很紧的就会长寿,不相包的就会夭亡。血气经络充盛胜过形体的就会长寿,血气经络不能胜过形体的就会夭亡。

  【原文】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
  【翻译】黄帝问:什么叫做形体的缓急呢?

  【原文】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则夭矣。形充而大肉胭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翻译】伯高回答说:形体充实而皮肤舒缓的人,能够长寿;形体充实而皮肤坚紧的人,就会夭亡。形体充实而脉气坚大的称为顺,形体充实而脉气弱小的则为气衰,气衰就很危险了。如果形体充实而颧骨不突起的人,骨骼必小,骨小就容易夭亡。形体充实而臂腿臀部肌肉突起坚实而有肤纹的,称为肉坚,肉坚的人就会长寿;形体充实而臂腿臀部肌肉没有肤纹的,称为肉脆,肉脆的人就会天亡。这是由于人天生的秉赋不同而产生的现象,所以确立形体的刚柔强弱,决定气的阴阳,就可看出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因此,医生必须明确这些道理,立形定气,然后才可临床治病,决断死生。

  【原文】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人有寿有夭,但无法测度。

  【原文】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翻译】伯高回答说:看一个人的寿夭,可从其面部的骨肉来判定,耳边四周的骨骼平陷,高度不及耳前肉的人,不满三十就会死的;如再因外感内伤而生病的,不到二十岁就可能死亡。

  【原文】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
  【翻译】黄帝问:形气的相胜,怎样用它来确定寿夭呢?

  【原文】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翻译】伯高回答说:一般的健康人,其气胜过形体的能够长寿。有病的人,形消肉脱,即使气胜于形,但这是邪气盛,是要死的;如果形体胜过气脉,这是正气衰,也是很危险的。

  【原文】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针刺有三种不同方法,是什么呢?

  【原文】伯高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翻译】伯高回答说:这三种刺法是刺营气、刺卫气、刺寒痹留于经络。

  【原文】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
  【翻译】黄帝问:这三种刺法是怎样的?

  【原文】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翻译】伯高回答说:刺营是刺静脉以出恶血,刺卫是疏泄邪气,刺寒痹是针刺后再加药熨。

  【原文】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
  【翻译】黄帝问:营、卫、寒痹的症状是怎样的?

  【原文】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翻译】伯高回答说:营气发病,主要是寒热往来,气短不畅,血上下妄行。卫病,则主要是气痛,时来时去,并且腹部郁胀、鸣叫,这是由于风邪侵入肠胃所致。寒痹之病,是寒邪留于经络之间,长久不去,肌肉时常疼痛,或皮肤麻木不仁。

  【原文】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
  【翻译】黄帝问:刺寒痹,针后药熨是怎样的?

  【原文】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翻译】伯高回答说:人的体质不同即有差别,对一般百姓,可用火针法;对尊贵大人,就要在用针后以药熨贴。

  【原文】黄帝曰:药熨奈何?
  【翻译】黄帝问:药熨是怎样的?

  【原文】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熅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翻译】伯高回答说: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这四种药都用嘴咬成粗粒,浸入酒中,再用丝绵一斤,细白布四丈,一并放入酒中,把酒器放在燃烧着的马粪上面,酒器要用泥封严,不使漏气。五天五夜之后,取出白布和丝绵晒干,再浸入酒内,直到将酒和药汁吸完。每浸一次,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取出晒干,并将药滓和丝绵放在夹袋内。这种夹袋用双层布做成,长六七尺,共做六七个。使用时将装有药滓和丝绵的夹袋在桑袋上烤热再熨,共熨三十次而止。熨后汗出,用夹袋擦身,也是三十次而止。然后在密室内散步,不要见风。每次针刺必须配合药熨,这样病就可以好了。这就是所说的药熨。

官针(七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翻译】针刺之紧要,以用针最为关键。九针的使用,各有它适应的范围,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各有应用之法。如果用不得法,病就不能治好。病邪浅的如果刺深了,会损伤内部好肉,引起皮肤化脓;病邪深的如果刺浅了,不但不能排除病邪,反而会酿成大的疮疡;小病用大针,气泻过甚,病情必定加重;重病用小针,邪气得不到疏泻,以后也要坏事。因此,针刺要适当运用,误用大针会伤正气,误用小针则病邪不去。上面已经讲了针刺的过错,再说一说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原文】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
  【翻译】病在皮肤浅表而无固定的地方,可以用镵针治疗;如果患部皮肤苍白,就不能够用镵针了。病在肌肉或肌腱之间,应用员针来治疗。病在经络,久而形成痼痹的,应用锋针来治疗。病在经脉,气不足当用补法的。应用针压按井、荥、分输各穴。患较重脓疮的,应该用铍针排脓治疗。对急性发作的痹症,可以用员利针治疗。患痹病而疼痛不止的,可用毫针治疗。病已深入身体内部的,可以用长针治疗。患水肿而关节间气滞不通的,可以用大针治疗。病在五脏痼留不愈的,可以用锋针治疗,在井、荥等腧穴用泻法,在取穴时,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分别使用。

  【原文】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脏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翻译】针刺有九种方法,以适应九种不同的病变。第一种叫做腧刺。腧刺,是针刺十二经在四肢的井、荥、输、经、合各穴及背部的脏腑腧穴。第二种叫做远道刺。远道刺,是病在身体上部,针刺足三阳经下肢的腧穴。第三种叫做经刺。经刺,就是针刺深部大经在体表所能触到的硬结或压痛。第四种叫做络刺。络刺,就是刺皮下浅处的小静脉。第五种叫做分刺。分刺,就是针刺肌肉和肌肉凹陷间隙处。第六种叫做大泻刺。大泻刺,就是针刺痈疡。第七种叫做毛刺。毛刺,就是针刺皮肤表层的痹症。第八种叫做巨刺。巨刺,就是左面有病针刺右边的穴位,右边有病针刺左面的穴位。第九种叫做焠刺。焠刺,就是用烧热的火针来治疗痹症。

  【原文】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翻译】针刺有十二节,以适应十二经的不同疾病。第一种叫做偶刺。偶刺,是用手对着胸部和背部,正当痛之所在,一针刺前胸,一针刺后背,以此治疗心痹,刺时针尖要向两旁斜刺,以免损伤内脏。第二种叫做报刺。报刺,是刺疼痛无固定部位而上下游走的疾病,垂直刺入,不立即拔针,而用左手随着病痛所在,按其痛处,然后拔出针,再如法刺之。第三种叫做恢刺。恢刺,是直刺在筋的旁边,用提插的方法,或向前或向后,舒缓筋急之象,可以治疗筋痹之病。第四种叫做齐刺。齐刺,是在病处的正中直刺一针,左右两旁各刺一针,可以治疗寒痹邪小而长期不愈的疾病。第五种叫做阳刺。阳刺,是在病所正中刺一针,在周围刺四针,都用浅刺,可以治疗寒气比较广泛的疾病。第六种叫做直刺。直刺,是用手捏起皮肤,将针沿皮直入,可以治疗寒气较浅的疾病。第七种叫做输刺。输刺,是直入直出,发针快而刺入较浅,可以治疗气盛热重的疾病。第八种叫做短刺。短刺,是治疗骨痹病的一种刺法,慢慢进针,并稍微摇动针体再深入,直达骨的附近,然后上下提插以摩其骨。第九种叫做浮刺。浮刺,是从旁斜刺浮浅的肌表,可以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性的疾病。第十种叫做阴刺。阴刺,是两股内侧左右都刺,可以治疗寒厥病,必须取足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第十一种叫做傍刺。傍刺,是直刺傍刺各一针,可以治疗长久不愈的痹症。第十二种叫做赞刺。赞刺,是直入直出,速发针而浅刺,使之出血,这种刺法可以治疗痈肿。

  【原文】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翻译】脉在深部而不现于外的,针刺时要轻微地刺入,并且留针时间要长些,这是为了引导孔穴里的脉气。经脉在浅部,不要急刺,应先按绝其穴中之脉,避开血管,才可进针,勿使精气外泄,而只是除去邪气而已。

  【原文】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制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下谷气。此之谓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翻译】所谓“三刺”则谷气出的刺法,是先从浅处刺透皮肤,以渲泄卫分的邪气;再刺是渲泄营分的邪气,稍微刺深一点,透过皮肤,接近肌肉,而不在分肉之间;最后到达分肉之间,谷气就会泻出。所以《刺法》上说:开始浅刺,可以驱逐卫分的邪气而使正气畅通;接着深刺,以渲散阴分的邪气;最后刺到极深,即可得见谷气。这就是一刺之中有三刺的方法。因此,用针的人,如不明白不同年份气之所加的道理,以及血气盛衰虚实所引起的疾病情况,就不能称为一个好的医生。

  【原文】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翻译】刺法有五种,用以适应与五脏有关的病变。第一种叫做半刺。半刺,是浅刺而出针很快的一种方法,不损伤肌肉,就象拔去一根毛发一样,可以疏泄皮肤表层的邪气。这种刺法和肺相应。第二种刺法叫做豹文刺。豹文刺是一种多刺的方法,刺点象豹的斑纹一样,在患部的左右前后针刺,以刺中络脉为标准,可以消散经络中的积血。这种刺法与心脏相应。第三种刺法叫做关刺。关刺是直针刺入四肢的关节部分,可以治疗筋痹,刺时千万不可出血。这种刺法与肝脏相应。它又叫渊刺,或叫岂刺。第四种刺法叫做合谷刺。合谷刺是正刺一针,左右斜刺二针,象鸡足一样,刺在分肉之间,可以治疗肌痹病。这种刺法与脾脏相应。第五种刺法叫做输刺。输刺是直入直出,深刺至骨的附近,可以治疗骨痹病。这种刺法与肾脏相应。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5刺节真邪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黄帝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阴阳五行学说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
黄帝内经针灸最关键的核心,可惜大家都熟视无睹,标榜黄帝内针的也不懂,欢迎来总结
针灸神书-宋-琼瑶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