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血的雪族(连载61):追述凉山彝族头人斯兹伍各的一生

清溪马氏

清朝嘉庆《清溪县志》记载:据土司自称,后汉诸葛公平南后,以马岱镇之,马氏子孙遂世长其民,惜无谱牒,莫得考其世次。若确乎其然,马氏应属汉族而不是彝族。三国时,马岱官至蜀汉平北将军,封陈仓侯,是平西将军马超的堂弟,曾随诸葛亮南征越巂郡。但蜀汉大军并非沿零关道走清溪南下,故当地有关马岱乃至诸葛武侯的传言,皆为附会之说。

据清溪马氏家支后裔称,其先祖在唐朝是勿邓族的一支。到了宋朝,该家支因岁贡名马土物,其酋为邛部王;可能就因贡马著名,以字为其汉姓了。到了元朝,就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名字,其彝名为屯勿主娄的马伯;这个彝人酋长的汉姓名字,多次出现于《元史》中;如左丞孛罗引兵由青山芒部,以邛部州土官马伯为向导,进至周泥驿”“遣成都、顺庆二翼万户昝定远等,以军五千同邛部知州马伯所部蛮兵,会周戡等,从便道共讨之”“邛部州土官马伯向导征云南军有功,以为征进招讨,知本州事等。而马姓家支其汉文谱牒的详尽记载,是从元末明初的马芍安、马芍德兄弟排起的。

清溪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改县名为隋唐至明朝所称的汉源。民国《汉源县志》记载:

洪武八年,置黎州 长官司,以芍德为长官。德云南人,马姓,祖仕元,世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明玉珍据蜀,德兄安复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蛮民溃散,德奉母还居邛部州 。至是四川布政使招之,德遂来朝贡马,请置长官司。诏以德为黎州长官司,赐印及衣服绮帛。十一年升为黎州安抚司,即以德为使。十四年德遣使贡马,诏赐德钞五十四锭,文绮七匹,自是三年一入贡。

马芍德卒传马义。义卒传弟马麟。麟卒传马銮、马昂、马卿、马云、马诏、马祥兄弟六人,皆义、麟之子,不详所出。自洪武八年起,至万历十九年止,凡三世八司。祥卒无子,妻瞿氏掌司事,因易嗣夺印,降安抚司为千户,以土舍马应龙袭。应龙卒传弟马应干。应干卒传子马京。京卒传弟马亭。亭卒传弟马高。入清代高卒传子马录归。录归卒传弟脚合。脚合卒传子马之绣。之绣卒传弟马之锦。之锦于康熙中缴前明千户印,清代仍授原职,卒传子马泌。泌卒传弟马清。清卒传弟马泽。泽卒传弟马溶。溶卒传弟马浚。浚卒无后,部议以马溶女马神姐代袭,乾隆十七年卒,仿流官例,以土舍马文玉承袭。文玉于十九年改土百户,三十一年卒,子奇英幼,土舍马群英承袭。乾隆五十七年卒, 马奇英承袭。自芍德至马奇英,凡十二世,共易司九,易千户十五,易百户三。按,道光十三年以附和松坪反叛之嫌,革去世袭,发遣甘肃省。

松坪土千户,本明黎州安抚司土舍,世居松坪。康熙四十二年野猓不靖,土舍马比必招之,以功授土千户,四十九年卒传子马泽。乾隆八年泽卒传子马腾龙。十四年腾龙卒传子马统。十五年统卒传弟马绪。十六年绪卒无子,土舍马臣龙承袭。二十年臣龙卒无子,土舍马秦龙承袭。四十五年秦龙卒传子马权源。四十七年权源卒无子,妻马岭氏代袭。嘉庆二年马岭氏卒,土舍马权良承袭。七年权良卒,妻马陆氏承袭。十年马陆氏卒,马贵元承袭。十四年马贵元卒,权良妾骆氏承袭。二十五年马骆氏卒,马耀承袭。道光间马耀卒,马林承袭,十三年为首叛灭绝。

嘉庆《清溪县志》有千户族出百户之注解,这指的是松坪土千户出自安抚司降为千户再降为百户的马芍德家支。松坪土千户原本是明朝黎州安抚司的土舍,该县志又有头人为异姓,土舍为同姓,皆世袭之之说明,以此可确认松坪马氏亦为马芍德之族裔。

县志称马芍德为云南人,其凉山彝族后裔,有族谱证明其家支出自由滇入川的曲涅系。马芍德给朝廷纳贡的马匹,应是善走山路的凉山建昌马,它于崎岖山道的如履平地,于平地上飞奔会踩死来不及飞走的云雀,自古为凉山彝家津津乐道。

马芍德于黎州安抚司所任官职为正三品,后改黎州长官司便降至正五品。马芍德的孙子马祥死后无子,其妻瞿氏改姊之子为瞿姓,欲以瞿易马,承袭土司职。松坪土舍马应龙起兵攻城夺印,彼此兴师动众好几年。最终朝廷命马应龙承袭,同时将安抚司降为千户,并将其衙门自县城迁出,移至大田。乾隆十九年仿照流官形式,又命土舍马文玉承袭,并改千户为百户,故称大田土百户。清朝嘉庆《清溪县志》述及松坪土千户、大田土百户之户口有如下记载:

松坪土千户:前明安抚司土舍,世居松坪,辖松坪夷猓。万历中,降安抚司为千户时,分下七支与之。自是,自炒米城至峨眉之麓,皆土舍管束。康熙中,归诚,授千户,共辖四十八寨,约一千余户。

黎州土百户:辖夷有两种,一种名猓猡,今羊庄坪、金钗凹、杨四营、紫打地一带夷是也;一种名西番,今火厂坝、大小冲、雨洒坪一带夷是也。通计三十有九寨,七百二十有三户。

大田土司中,马京、马亭兄弟 最出名。

嘉庆县志记载:顺治元年,张贼献忠据成都,遣兵陷邛州、雅州、知州……贼寇邛州时,巡道胡恒檄宁越都司杨起泰诸营兵入援,未至,邛州破,至是合黎州土千户马京兄弟、大渡河千户李华宇、海棠堡指挥丁应选及富庄姜、黄、李、赖、蔡、包、张七姓子弟,大破贼于雅之龙观山,斩其巨帅……四年,献贼余党孙可望奔云南……七年,孙可望遣刘文秀图蜀,从建昌入,攻黎州,城陷,土千户马亭、李华宇及七姓子弟死。

民间文字记载:献贼以黎州……有斗门诸关隘,艰于用众,赍厚币铸宣慰司金印叩头献京。京笑曰,而欲使我从忘八耶?以金印掷贼面,血出,捧其首而走。贼怒,骤战于龙观山。贼大败,遁去……(京)卒年甫十六岁,时论惜之。

土司家谱记载:马京以明天启中袭职,崇祯末与弟亭因献余贼自滇入,攻黎,城破死之。

民国县志录《见闻实录》:(顺治)八年,镇省将官黄存回云南路经泸河官渡口,马亭调松坪蛮截杀官兵,轻启衅端,遗害地方。九年正月,云南官兵巡游嘉定(今乐山),猛然连夜到黎搜捕马亭,尽剿夷人……将马亭囚柜解赴嘉定州。

由上文中马亭调松坪蛮可知,同族之大田土司、松坪土司的彼此呼应是由来已久的。至道光十三年松坪马林起事,大田马奇英 亦暗中支持。凉山马氏后裔称马林起事的缘由是,因截杀途经清溪的朝廷官员被追查而造反,这是把马亭的事移到马林身上了。

松坪土千户土司中的马岭氏,因所辖啯噜岩起事,被责管束不严,曾为布政使曹六兴追缴信印。若马岭氏是甘洛煖带密岭土司家的女子,则说明同为彝族斯兹支系的马家土司与岭家土司,早在明代就有姑舅表开亲,是亲上加亲。

马林叛变

出版于中华民国卅六年、其作者为袁在予的《西康宁属夷务沿革史略》,有这样一段文字:清代,道光十三年,清溪属之土司马龙叛变,勾合越巂属曲曲鸟岩等生熟番猓俱反,焚掠富林大树堡一带,果勇侯杨芳率汉土官兵败之,马龙授首,余党被歼,夷乱以平,汉民感恩。

民国时期称凉山为宁属地区,因为它是清朝宁远府所辖区域;并将彝汉杂处地区的或毗邻汉人地区的彝人称熟夷,将凉山腹地的高山彝人称生夷。马龙是熟夷土司,其土司衙门位于清溪松坪,在大渡河北面的崇山峻岭中。而凉山民间所称的马龙,在清代文献中,这包括道光皇帝的上谕,均被称为马林;且民间称马龙造反,官府称马林叛变。

事件的起因,在清朝道光皇帝的上谕中写得笼统:该逆夷肆意焚杀,分扰各境,并敢伤陷官兵,设险抗拒,实属罪大恶极。

本地亲历者敬齐老人于道光十五年,即公元1835年的述录中却有诸多细节:道光十二年壬辰冬月(即十一月)十九日,夷人烧白岩河居民数家,首人呈报,殊文武官犹豫未决。后闻夷人云,邪屋基麻寿被万工汛万民安擒获解县,枷责毙命,其子沙哈则谋取仇,郑县官金榜制营杨都司一意主和,嗣后见大渡河南岸大树堡属松坪茶林、桂皮罗、西洋场、桂贤村、西街、片马、麻家山等处火光烛天,昼夜不绝。

这原本是一桩因民事纠纷而引起的纵火案,却因该县官员麻木延宕,且当地驻兵及县衙隶卒行事粗暴,打死一个叫邪屋基麻寿的夷人,以致出现更大规模的纵火烧汉人房子,波及大渡河南岸各个村落。

到农历十二月初七,桂皮罗汛防总把周应中在冲突中受伤,夷人群体直扑南岸重镇大树堡,势甚危急。幸好有海棠都司马庆封领兵二十余名及时从南面的小相岭赶来,击毙数名夷人,用武力平息了这场骚乱。

对此事的严重性,当年的高层官员并未等闲视之。宁远知府王衡具情飞禀省里,省里的花杰布政使和桂涵提督迅速自成都赶来,分别于十二月廿九、三十,即汉人的小年夜、大年夜,驻节清溪县城。而再次发难的是两个领有朝廷印信、号纸的夷人土司,一为松坪土千户马林,一为木畜副土百户罗木则,且有证据证明,大田土百户马奇英亦参与密谋,故此一事件被定性为三土司叛变。

三土司所合谋的突袭日期是汉人的春节。初一烧了皇木、木畜等村镇的汉人房子,初二烧了菜子地、马烈场的,初三就烧到了白岩河,而前来抵御的官府将士,竟吃了败仗;本地屈姓把总、外地杨姓守备,均阵亡。敬齐老人追忆时写道:兵民男女尸横遍野,火焰冲天……老幼男妇逃难者拥塞大路,四五昼夜不绝。正月十一日,又烧至丫口坡,逼近集市繁华的汉源街。

而动乱中的乱象,更令人愕然。有汉人百姓拦杀何姓副将的战马,其投辖挽留之意,被视为乘机作乱,多人遭查处;有驻军将百姓的家具什物柴草竹木鸡鸭各项搜取一空,且逐日俱有兵到,使百姓难于应酬;有流痞于夜间高呼猓猡来了,逃难者受惊后彼此踩踏,不但踏死数人,而且遗失钱物甚多,虽当时就捕获流痞五人,但汛防不究,愤怒的民众竟杀了其中二人,另三人由汛防解县;有松潘马姓把总配发火药误触火,顿时冲殁一人,骨骸俱无,把总以下十余人俱重伤,移汉源街关帝庙治疗……

汉人敬齐追述道:(正月)二十九日发兵攻破沙坪夷匪,被杀被焚及坠岩死者约三百余人,被掳妇女数人亦烧死……二月初一日,大兵撤富林营,初二日搜捕香树顶夷匪,连日全胜,大路始通,难民逃回。于是桂提督示谕各收尸骸,埋葬有未尽收埋者,花布政赏钱雇人掩埋。初三日沙坪官兵攻水桶沟贼首马林住处,直至窝梧住扎。初四日夷匪欲下山抢炮,被官兵击退,遂深藏不出……三月初九日,那将军出示禁止官兵扰害地方……二十六日那将军带兵过大树堡,冷土司报已于二十三日擒获马林。

此事当然惊动朝廷。道光皇帝于道光十三年三月乙酉日谕吏部:“……要犯马林尚未就获,必当设法擒拿,并将余匪荡扫净尽,勿留遗孽,毋许稍有迁延……”四月己酉日谕军机大臣等:“……署游击马庆封等连日分投截剿,已将马林、罗木则二犯所属夷堡十一处,悉行烧毁,擒获活贼数十名,讯明正法,所办尚妥……”

敬齐在前文中提及的那将军,是官至成都将军的那彦宝。道光皇帝于道光十三年四月壬戍日谕军机大臣等:“……兹据那彦宝奏,带兵前赴越巂大树堡,探知马林确在黑吗溪藏匿,该处系煖带密宣慰土司岭华封所管部落,即檄建昌总兵万荣传到岭华封谕以生擒马林,将功抵罪,该土司襄遵办理。复恐马林党羽众多,中途劫夺,派署游击马庆封等带兵八百名,尾随防范,并派熟悉夷情兵丁五名,改装潜同岭华封派往夷人,直达黑吗溪,暗中监察。于三月二十七日,有将弁等督率岭华封将首逆马林并伊妻女家属共八名口,拿解到营。讯取大概供词,即于四月初三日,派委署守备向仲清解省审办……”

敬齐细述道:四月初三日解过马林、罗则木大小六人,沿河要隘,留兵把守。初十日花布政回省议事,杨果勇侯芳由甘肃奉调兼程到营,直抵大树堡……二十六日……剿灭牛磨落一支凶夷。其藏匿山洞,用火炮弹铳,约毙三四百人。事后清查,尚漏百零四人。遂扎营磨垛,俟各寨投降。惟马林私放之百户常世贵,先于那将军前率夷呈缴军械投首,给予顶戴,保全所属堡寨未毁……五月……初六……张示云:马林、罗木则、阿立鸡、杨文斌等,俱于省城凌迟处死,首级发回示众。越数日,果见贼首级十六颗示众。按马珍父子先于正月初四日,被本地团防擒获送县解省。司道会审判决,止于不能约束夷人入伙滋事,发遣新疆安置。三土司所管夷人,既经投诚,俱令改土归流……”

事后那彦宝启奏皇帝道:清溪县全境,汉夷杂处,土地参错,夷民现受土司之累,俱愿改隶汉籍,请将清溪夷地,尽归地方官管辖,汉夷一体编联保甲,交粮纳课,毋庸再设土司。道光皇帝却格外谨慎,在上谕中写道:惟改归地方管辖,必须妥善万全,方可久安长治。著鄂山、杨芳即将此事归入善后章程内,一并妥筹办理,务须布置得宜,杜绝夷患,以绥边圉

事发之初,四川提督桂涵调派汉屯官兵二千名围堵马林,随后又添官兵二千一百名,后来又有西藏的明正、鱼通、革什咱、巴底、巴旺各土司各带士兵,加上岭华封等本地土司所带的,有土兵二千余名。擒获马林后,建昌总兵万荣又调派官兵七百余名,副将马光宇带兵一千五百名,又从峨边续调官兵八百名,此外还有从甘肃调来的果勇侯杨芳所属人马,一同围剿残余叛夷。道光皇帝准许拨银十万两,以备军需支用,事竣核实报销。桂涵提督在征剿中因劳累过度猝死于桂贤村。马林被解省凌迟处死后,清溪马氏五百余年的彝族土司历史就此终结,大清朝廷蚕食般的改土归流,朝凉山方向又进了一步。

细察马氏家族的兴起,至马林的背叛朝廷,可知其主要原因是,清溪二土司原本的莫大权力,因朝廷的逐步改土归流政策到位,逐渐被剥夺殆尽。嘉庆《清溪县志》记载:凡二土司卒,报县,缴印信、号纸。其应承袭土司亦即具呈,由县申详报。允,仍由县给发印信、号纸,凡二土司贡赋,每年赴县输纳,县同正项钱粮银解司库。凡二土司夷民争讼事,土司不能鞠 送,县所属万工、富林、汉源三讯就便鞠之(松坪近万工讯、富林汛,黎州近富林汛、汉源汛;又,万工有通司主译夷语)或径至县。如汛不能鞠,仍送县。其祖先为黎州安抚司正三品的马林、马珍二人,竟不及县署底下的只带区区数十名营汛兵的汛把总有权。

而且,对土司有详尽而严苛的责罚。对此嘉庆《清溪县志》亦记载:奉派出兵,违误不前者,上等罚牛五十头,中等罚四十头,下等罚三十头……有贼兵到该管地界,务速派头人百姓严加堵截保护地方,若迟误不前,致令贼人偷过地界,上等罚牛五十头,中等罚牛四十头,下等罚牛三十头……管辖百姓有反叛不法者,务派拨兵丁擒拿,倘疏虞不获,上等罚牛五十头,中等罚四十头,下等罚三十头……出兵行走,务要整齐,不得前后混乱,如有不遵者,上等罚牛七头,中等罚五头,下等罚三头……”

应是受不了这种严苛责罚,松坪土司马骆氏曾于嘉庆二十年,即1815年,请求改土归流,但印信、号纸并未被收缴。到松坪土司职传至血气方刚的马林时,该土司宁折不弯,干脆反叛官府。

另一个原因,在道光上谕中也有提及,即夷人因见汉民所种田土渐成膏腴,欲夺回插种。夷人大肆焚烧汉民房屋,是要赶走不断垦荒的汉民。

在马林事变中,同族的大田土百户马珍虽未露面,但他的侄子马应朋(又名马老陕)是马林的铁杆同伙,寄子管双喜在反叛中被砍毙。事后马珍一族被贬谪甘肃,于无依无傍的异族地区不知所终。民间传言马珍之子马洛独自逃往凉山,定居于同族地区的金阳,为云南龙云之七世祖。

道光上谕中只提及马林并伊妻女家属共八名口被拿获,而马林之子马忠、马忠礼则侥幸脱逃,并改其汉名的马姓为孙姓,隐姓埋名于西昌安宁场利利土司衙门。本书传主,汉名为孙子汶的斯兹伍各,是马忠的四世孙。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凉山邛部(斯兹)土司
甘洛又火了,这次居然是因为这个!!!
徜徉在美丽凉山,探寻神秘甘洛,甘洛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岭姓起源:出自彝族沙里别兹氏
凉山土司制度溯源及土司衙门遗址
论王阳明的民族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