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以这样提高记忆力

       记忆不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显得十分重要,怎么养成良好的记忆呢?小竹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方法,快来看看吧。

记忆力从哪些方向开始训练?

1、记忆的敏捷度

首先来说记忆的敏捷度。例如有人背诵一篇课文需要两三遍直接搞定,有的人背了二三十遍还是记不得。这就是记忆敏捷度之间的差异,其本质是每个人的条件反射速度不一样。

提高记忆敏捷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产生大量的联想,将新旧信息联系。譬如读清朝的历史,可以和明朝的历史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明白一些知识点的特殊性,本质的区别。

如何让自己的记忆力更灵敏呢?

A、每天的记忆体操必不可少。

像托尔斯泰,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反正,不管如何,死磕自己,背一些诗歌、文学作品、单词,对于记忆力都十分有好处。不然,即使你知道再多的记忆方法,没有训练,记忆力照样得不到提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很长时间没有去记忆东西,结果发现记忆速度会变得很慢,比如说去背一首宋词,要20分钟才能搞定。对比自己之前在上初中、高中那时候,那是10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

显而易见,记忆力不经常用就像刀子一样会生锈,就会变钝,只要你磨上几天,就渐渐恢复原来的锋芒。

B、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一定要减少干扰,当你身边有手机的时候,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拿出手机,刷朋友圈,听音乐,这导致你不能深度学习和思考。

如果你要训练记忆力,要做到无我,就是说要全身心沉浸进去。武学上讲人剑合一,那你就做到“人书合一”。

C、建立联系

我们对于材料越熟悉,这意味着越有可能用旧的信息理解新的信息,在旧的条件反射上建立新的条件发射,这为高效学习打开了一条宽敞的高速公路。

分享下我的经验:因为理论有时候很抽象嘛,所以如果一直重复去记很枯燥,我的做法是先用理论分析一些例子,和例子结合,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记忆,就变得很轻松。即使你回忆知识时,感觉有点模糊,思考过的例子可以将理论知识牵引出来。

那书本上已经有例子说明理论,还要去举例说明吗?必须滴,书本的思想是作者的思想,你要学会举一反三,那样获取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才能在脑袋瓜里生根呢!举个例子: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引自《矛盾论》

这能联想到什么?我联想到的是看过的康熙王朝,像索尼和鳌拜之间的矛盾,像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矛盾,矛盾存在于各朝各代,朝廷在每个阶段都一直存在着明争暗斗。经这样的分析,对于理论的认识就加深了一步。即使我之后忘记了书本的原句,照样可以通过例子还原出大概的意思。

所以,每次要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事先都大概过下理论,和举过的例子,在这样的基础上记忆,自然可以经久不忘。因为你是将悟性和记性并用,长期这样的学习也可以提高你的脑力。

2、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顾名思义就是记忆信息能够保持多久。有些人记忆东西速度很快,但是忘得也很快,这并没有什么用。

记忆的牢固性可以在输入层面和输出层面两大方向着手。

在输入层面上,我们需要加长记忆的时间,执行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耐烦”。

加长记忆的时间,意味着要去过度学习,往往有些人受不了这样枯燥的重复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确实有效。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

举个例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才华并不突出,别人用一天时间学完的东西,他要学好几天。但是他对此并不抱怨,而是坚持了把问题弄得一清二楚,把需要记住的东西全记下来。奇怪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别人几天才能学完的东西,他用一天就能学完,而且掌握得比别人更好。在这里起作用的,也是过度学习效应。

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不是毫无限度的“超度学习”。一般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过度学习是必须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已经熟知的内容,可以采用浏览的策略。对于陌生或者是不是很熟悉的内容,要进行过度学习,确保所学的知识的牢固。

3、记忆的正确性

记忆的东西一定要正确无误,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就不多解释。

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回忆或者辨认记忆材料时,能忠实的保持原来的面貌,没有歪曲、扭曲、增添和臆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得对”。

4、记忆的实用性

A、系统知识

记忆知识一定要具备系统性,也就是说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形成大网。

联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横向拓展、纵向拓展、深入拓展,其核心就是让你可以从一个事物推导出另外一个事物。

比如,《旧约·箴言》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

你可以从我们传统文化经典中想起哪些相似的道理。我的联想是,《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主要还是进行融会贯通,让知识之间架起桥梁。

B、联系事实和分析事实

知识的记忆一定要通过联系事实和分析事实,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不然其实读到的只是文字,终身做外行。

具体可以参照艾宾浩斯《记忆心理学》

Question 2:有哪些实用易行的记忆方法?

1、回想练习(说一些细节方法):

有看过芭芭拉《学习之道》的读者大大们,对于回想练习的概念都比较清楚,简单来说就是过电影,不过一些细节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以便你用更高的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

过电影也就是在脑海中回想一遍当天所学的内容。当然,回想是自测的方式之一。你可以阅读书中的一些概念,然后目光离开书本,看能回忆书中多少内容。如果你回忆的越多,表示你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入。凭借着回想练习,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知识学习的深度。

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不能把学习当成是纯粹的阅读——回忆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好比是弹簧长期被压缩,它会逐渐失去弹性,人的思想也是一样的。

根据目录大纲进行自测。

当我们阅读理解一本书的章节之后,最好就是通过目录进行回想书中的内容。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充满了玄机。

相当一部分人用错了目录,他会通过整个目录回忆整本书的内容,然而,这样做明显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事实上,我们无意识记的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过程的思考、理解我们能够自动自发记住一些知识。所以,我们在利用目录自测的时候,要先浏览一下书中的内容,一些是自己熟知的内容,只需要浏览一遍,混个眼熟,视觉上的注意,可以保证我们回忆的时候文字仿佛可以在脑中看见,而不是听到。因为视觉记忆总比听觉记忆更容易调用。

在利用目录自测的过程中,联想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你可以轻松地、持久的记住。有些要记忆的知识点可以轻易地输入我们的大脑,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脑却很难持久地记住它。

这种情形类似我们记电话号码。不断地重复,但是总是记不住。

对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联想,产生心理图像,这会让记忆的知识有两倍回想起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要记住表象的概念:表象是感官体验的心理表现。

关键词便是感官体验,和心理表现。然而,在心理学有这样的一个规律:抽象的词比具体的词汇更难记住。

我们不妨进行一个测验,我们把要记忆的词语分为两组,第一组是10个抽象词汇,第二组为10个形象的词汇。

1、同一性 矛盾性 斗争性 实践 对立 统一 形而上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美感

2、水笔 水杯 水蛇 金戒指 手表 钢管 井水 摩托车 拖拉机 坦克

分别阅读以上的两组词汇,并进行回想,我们会发现,其实第二组我们可以回想到的词汇会更多一些。因为第二组词汇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联想,产生心理图像。

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书中的一些难点,我们更需要借助联想帮助记忆,也就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起纽带。联想需要多多益善吗?

我以为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如果是在短期内要记住大量的信息,那么联想最好是一对一就好。

为什么呢?因为记忆的本质是突触链接的变化所构成,这个连接容易消失,所以你要隔段时间再刺激、激活这个连接。如果联系越多,意味着你需要激活更多的突触连接,给自己添加记忆负担,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你建立单一联想的原因。

顺便提一下,联想尽量是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东西,这样会让你记忆的过程就像游戏一样,而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学习单纯是当成了阅读—回想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只是如此强记,机械式的回想,我们的思想就会像弹簧一样,长期被压缩而失去弹性。

所以正确的方式是,我们理应该不断地进行思考和理解,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再进行回想,这样做必定会事半功倍。总之,回想的前提是,对材料已经做了精加工,理解透彻。

两个问题:

1、回想的时机以及回想的密度?

对于知识的理解透彻,我们在24小时之内还是有机会记住它的,但是24小时之后就不能保证了。所以,就是要在学习的24小时之内,对材料及时地回想,对思考的成果进行巩固。回想的密度是先密后疏,后面可以逐渐拉长回想的时间间距。

2、第一次回想多少次合适?

这就是涉及到回想的效果的检验问题,我们总需要一个标准。就拿背诵一篇文章来说,当我们尝试背诵,要想记住材料就是必须保证可以有条理地、流畅地整篇脱口而出。

回想也是一样的,必须保证可以一次性全部回忆起各大组块的材料。回想要有自信心,也就是当你可以一次性回忆起各大组块的材料时,而不是怀疑自己可能忘记材料,在那一直重复。只要将记忆交给潜意识处理即可。过个几天再回忆一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方法-----记忆的方法--觉人是佛
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你的记忆无可限量:如何提高记忆力
教你如何记忆一本书
记忆力体操增强你的记忆力
记忆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